主做事有智慧,高升成為至高者。驚奇於基督的面貌比別人還要憔悴

2021-01-13 基督人文

耶穌做事有智慧,祂被高升成為至高者。許多人因為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而覺得驚奇。祂作為僕人從卑微受辱的境況高升,是人未曾想過、未曾見過的。地上的偉人站在祂面前將心懷敬畏,默默無言。今天也是一樣,因不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不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耶穌是葡萄樹,我們是枝子,神的智慧

【賽五十二13】「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達」),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

本書前面預言過基督的降生(七14;四十九1~7)。這裡開始描寫基督如何作耶和華受苦的僕人。五十章作了一般性的描寫。五十三章則具體直接描寫(五十三1~3),說明基督是為替代別人而受苦(五十三4~9),他救世之功必成功(五十三10~12)。五十五章宣告因著基督的犧牲,人可得著救恩。五十三章是主耶穌和新約作者廣泛引用的一章聖經。「智慧」:作「行事通達」較貼合文意,指出僕人工作有成。彌賽亞的苦難與得勝的意義。以賽亞著名的第四首僕人之歌,稱為「受難僕人之歌」。以賽亞的彌賽亞預言主要集中在僕人之歌,第四首最完美地刻畫出神的僕人彌賽亞的卑微(腓2:7,8)、受難與高升(腓2:9-11)。每句經文直接勾畫出耶穌基督卑微的一生、十字架上受難的場面(約19:17-25)、借著受難除去我們的罪孽、最後獲得勝利。

巴裡島的美景,是神智慧創造的結果

經文可分為以下部分:①序論,論及彌賽亞藉苦難獲得勝利(52:13-15);②彌賽亞遭受不予理採與拒絕(53:1);③彌賽亞降卑,受到人的藐視與虐待(53:2,3);④彌賽亞令人淚下的受難場面,及面對苦難的態度(53:4-9);⑤作為彌賽亞受難的結果,神賜下勝利(53:10-12)。耶穌卑微地來到世界,是為要解決神人之間的隔絕——罪。神為滿足自己的公義,親自承受死亡。神借著此番苦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的尊嚴與自由,也保存了自己的公義法度。正如約3:16的記載,神惟借著愛成就這一切(太3:9)。僕人的受難與榮耀,並非以打動眾人為目的,乃是作為解決人類之罪的惟一方法。僕人的榮耀並非是殘忍徵服者的榮耀,乃是公義、真理、慈愛成就的純潔榮耀。行事通達:「慎重處事」、「繁榮」。此動詞表達的含義是成功、智慧(詩2:10;94:8)。基督作為僕人,總是與神息息相關,他擁有領會神啟示的智慧,深知自己承受苦難的意義(50:4-9)。如此,他才能夠忍受苦難,並藉苦難完成拯救人類的使命,最終成為被萬人尊崇的對象(箴9:10,11)。

看到紅彤彤的樹葉,感嘆造物主的tdd

我的僕人,這句話引出一個新的段落,延續到賽53:12。這個新的段落描寫彌賽亞為受苦的僕人(見賽41:8;42:1)。在聖經裡沒有其他地方比本段更加生動地描寫基督的死亡所具有代人受過和贖罪的性質了。神的旨意是開始於被擄回歸的恢復工作要繼續下去,隨著彌賽亞的降臨而達到高潮,借著祂在髑髏地的犧牲,把人從罪的奴役中拯救出來。古列徵服了巴比倫,把以色列人從巴比倫拯救出來(見賽44:28;45:1),預表基督戰勝黑暗和死亡的權勢,使人脫離罪惡控制的更大拯救(西2:14,15;啟1:18)。隨著時間的流逝,猶太人越來越重視有關以色列戰勝外邦人的預言,直至他們單單注重於以色列作為一個民族在物質和屬世方面的得救。其實以賽亞的意思是,彌賽亞首先要拯救他們個人脫離罪孽的權勢和懲罰(見路4:19)。但以色列所要的,不是幫助他們戰勝罪惡的彌賽亞,而是一位能率領他們戰勝外敵的軍事統帥。行事必有智慧(或作行事通達),受苦的僕人彌賽亞的使命一定會取得成功(見腓2:10,11)。被高舉上升,彌賽亞自我降卑,但神會高舉祂(腓2:6-10;見路14:11)。

這山上奇景,創造智慧從何而來?

地上的偉人將會感到奇怪:一個按人的標準如此卑微的人,竟會對人類的思維,生活和歷史的進程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見賽52:14,15)。今天數以百萬計的人以被稱作基督徒為榮。13~15 受苦僕人的卓越超群。「被高舉上升」(13節),這些用語在第六章1節也用來描述神(比較腓二9~11)。彌賽亞被彼拉多的士兵虐待之後,「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14節),甚至不象人形。由於祂的犧牲,祂能「洗淨許多國民」(15節),正如祭司潔淨他們一樣(比較彼前一2)。13-15神親自論及僕人的成就與高升。

葡萄加雪碧飲食也是智慧

五二13~五三12 這是舊約裡最珍貴和最重要的經文。經文講述那位僕人代替人類為罪受苦。傳統猶太人的解釋認為,本段經文是談到彌賽亞,而早期的基督徒當然也有這種看法,他們相信耶穌就是彌賽亞(徒八35)。直到十二世紀,才有不同的見解產生。有人認為受苦的僕人是指以色列民,而這便成為猶太教裡主要的見解。然而,經文把這位僕人與「百姓」(五三8)加以區別,而且受苦僕人是無辜的受害者,但百姓卻不可以為是無辜受害的(五三9)。

神智慧冰天雪地下人活得更健康

本段分成五個部分,每部分有三節經文:(1)第五十二章13至15節;(2)第五十三章1至3節;(3)第五十三章4至6節;(4)第五十三章7至9節;(5)第五十三章10至12節。52:13-53-12受苦的僕人:這裡第四首僕人之歌,扼要地描述了僕人的面貌、事奉、受苦、受死、復活和勞苦的功效,可謂僕人之歌的最高潮。【賽五十二14】「許多人因他(原文作「你」)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

「形容」:即形體。整節表示僕人受盡羞辱與苦楚,不似人形,令許多人詫異。許多人因他(原文作你)驚奇。人們驚奇是因為基督貴為神子,竟自願卑微,實行祂在地上的使命。耶穌以人性遮蓋祂的神性(見路2:48),使人能被祂吸引,不是因為外表的榮耀,而是因為祂品格之美。猶太人所困惑的是這位毫不講求榮譽,過著卑微生活的耶穌,竟是預言中的彌賽亞。他們見祂「無美貌」和外表的榮耀令他們「羨慕祂」(見賽53:2)。

神賜人智慧可以捕魚為生

他的面貌。耶穌在曠野迎戰撒但的試探回來以後,以及祂的客西馬尼與黑暗的勢力進行更艱辛的鬥爭時,祂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連祂的朋友都難以認出祂來。14~15原文的描寫更為深刻,他的面貌毀損,不成人形,這正是《馬太福音》二十六67~68;二十七27~30所記,基督受虐待後情形。「洗淨」一字,在摩西五經中,是描寫祭司用水或血,灑在會幕中的器具和人之上(例如出二十九21;利四6)。

【賽五十二14 被擊打的王】巴比倫阿基圖節慶期間(新年時),國王必須要「牽貝爾(瑪爾杜克神)的手」,宣告自己為清白正直的國王。節慶為期十一日的第五日,國王在祭司面前,祭司拿下國王身上的皇室標記(令牌、寶環、寶杖),擊打其面頰。祭司接著拽住國王的耳朵,迫使他在瑪爾杜克面前伏於地,再次宣告自己的清白。

神智慧創造的瀑布也如此壯觀

【賽五十二15】「這樣,他必洗淨(或作「鼓動」)許多國民,君王要向他閉口。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他必洗淨許多國民」:七十士譯本譯作「他必使許多國驚異」。本節指僕人從卑微受辱的境況高升,是人未曾想過、未曾見過的。他必洗淨(或作鼓勵)許多國民。原文含義不明。稍微改動希伯來原文,就成了「使列國凝視」,與七十士譯本相同。世人將因卑微受苦的僕人彌賽亞而吃驚。祂將「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第13節)。君王要向祂閉口。地上的偉人站在祂面前將心懷敬畏,默默無言(見伯29:9;40:4)。

相關焦點

  • 《驚奇隊長》刪除畫面曝光!裘德洛「至高智慧」是他網驚呆:難怪不說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以下含有《驚奇隊長》部分劇透,斟酌觀賞—《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橫掃全球票房4.55億美金(約140.5億臺幣),許多網友回頭翻出之前發布的電影劇照或是預告,發現不少刪除畫面,結果釣出自稱劇組特效人員出面公開刪除內容,甚至加碼爆料裘德洛飾演的楊羅格始終未揭曉的
  •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古舊福音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
  • 基督教刊|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一至六章)
    在開始時,作者首先清楚介紹教會的成立:教會是基於父神的揀選,要預定我們得兒子的名分;教會是基於主基督的救贖,用他的血洗淨我們的罪;教會也是基於聖靈的印記、重生及內住而造成。可見主身體之建立,全因他浩大的恩典,又藉著他叫主復活,使他作教會元首而造成的(一章)。
  • 敬畏上帝相信上帝和主基督的話就可蒙福
    上帝和主基督耶穌的誡命(十誡)、典章(十誡的運用細則、條例)不是死的,是活學活用的上帝之智慧。《聖經》中,耶和華和主基督耶穌的話,就是在不斷總結十誡,得出新命令(誡命)-彼此相愛!又不斷運用十誡於生活工作中方方面面。
  • 20191205《恩典365》識人之明的智慧
    一個空降部隊卻能夠在五十二天當中,帶領所有的百姓一起,把一個又大又難、別人七十年都不能做成的事做成,他身上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神要你成為一個治理這地的人,神也要我去治理祂量給我的那一份。但是,怎麼樣成為一個領袖呢?昨天跟你分享說,千萬不要什麼事都是我一個人做,你一定要懂得能夠動員,能夠用大家一起來。尼希米不是一個人跑回耶路撒冷,靠著他自己在那裡蓋聖城。那要蓋到哪一輩子?
  • 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救贖
    阿們,我們打開聖經[哥林多前書1章17節]翻到一起讀: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2章2節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 以馬內利丨主基督將把神的名和新耶路撒冷的名標記在教會的生命裡
    聖潔一詞常用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因祂本來就是神!他雖然也是人子,但卻與人有本質的不同!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主基督是聖潔的,教會自然也是要聖潔的,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和生命之主的基督徒,被主耶穌基督十字架流出的寶血洗淨了罪,被分別為聖!基督的生命進入人的身體裡面,並與我們永遠同在(以馬內利)。
  • 約翰牛頓論基督徒人生
    可憎的事,就像一窩一窩的毒蛇,安靜潛伏在我們裡面,直到患難的杖惹動它們;然後它們就發出嘶嘶聲,噴出毒液。哎呀,要在低估和高估神的恩賜之間劃清界限,這是多麼困難!我一切的盼望和安慰都可以用這句話概括,就是我有一位富有和恩慈的救主。
  • 《基督生平》第5講: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
    一位神學家是這樣解釋的,他說:「一個遵行神話語的人,得神喜悅而產生敬虔的後代,不僅自己得福,還能叫萬國得福」神在揀選亞伯拉罕的時候,這樣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參創12:2)。神要透過一個族類給全人類帶來祝福。這是神的心願:神願意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上帝祝福之中。他「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
  • 這個情人節你最願聽到的情話,《雅歌》:成為至高者的聖潔愛人
    以至於埃及法老的女兒、示巴的女王都對他崇敬有加!示巴女王評價他稱:「你的實跡,越過我所聽見的名聲。你的群臣、你的僕人常侍立在你面前聽你智慧的話,是有福的。」(歷代志下第9章)所羅門不僅極富男性魅力,而且睿智與公正。在所羅門王統治期間,有兩婦人互相爭奪同一位嬰兒。二人都宣稱自己是嬰兒的生母,沒有一人願善罷甘休。
  •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
    我問你,你要是能對付自己的罪,還要基督道成了肉身來獻上,有意義嗎?他豈不是白死了嗎?大家天天都在那裡對付自己的罪,要基督有用嗎?你們能對付掉罪嗎?難怪你們天天獻贖罪祭,每天早晨交託,晚上認罪悔改。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是不悔改,是不是作惡的人?
  • 十字架丨跟隨主耶穌基督走天路需要舍己、犧牲、付代價
    荊棘冠冕耶穌基督見許多人圍著他,就吩咐渡到那邊去」[太8:18] ,海的那邊有兩個被群鬼附的人,主耶穌基督要去拯救他們。「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這在猶太宗教學者裡面是稀罕的,雖然他有宗教的熱心,但卻不明白跟隨主耶穌基督要吃苦,居無定所還要有所犧牲,主耶穌告訴他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主耶穌指出跟隨主需要捨棄一切,並且會有很多的苦難和逼迫,所以那些立志跟隨主的人,單有宗教的熱心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堅定信心要與主耶穌一同受苦。
  • 男人顴骨高主顯貴掌實權,詳解高顴骨面相!
    顴骨過於外張者,自我意識強烈,常常自以為是,喜歡批評別人和多管閒事。四、顴柄入天倉者,主高顴柄,主顯貴,掌實權。顴柄入耳低顴柄,主志行不高,意志力薄弱,奮鬥精神不夠,虛假權利;顴骨高插天倉者,為顴有來龍,主顯貴,最宜從政、做官或軍職。顴骨插入鬢角,為鳳尾骨,中富貴;男人的顴骨以高度飽滿有肉為吉相。
  • 苦難再多,攔阻再大,也不能隔絕我們與基督的愛
    一切有形無形的攔阻和那惡者的計謀,都不能阻擋上帝向著人慈愛的吸引,都無法把我們從祂手中奪走!  神的救恩是用祂至高的智慧、大能、並至深的憐憫和慈愛來成就的。上帝為了救贖世人,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甚至舍了祂的獨生愛子,籍著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使人與上帝和好,回到祂的愛中。
  • 耶穌基督受難,犧牲的愛(受難節講章)
    羅馬書6章23節說「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3章23節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因此凡犯罪的,都當受刑罰;這是天公地道的事。但是這裡受刑罰的並不是犯罪者,而是代替別的犯罪的人來受刑。哥林多後書5章21節說:「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頭,成為神的義」。這裡所指的「那無罪的」就是主耶穌基督。神叫主耶穌基督,那無罪的,來替我們承擔我們犯罪所應當受的刑罰。
  • 《驚奇的傳聞》屢破紀錄,男主剛走紅就官宣戀情
    雖然故事涉及到靈異事件,主角們都身懷絕技,但由於趙炳奎飾演的男主蘇炆還是一名學生,他是因為一場意外才成為驅魔人的,所以劇情也會涉及到校園的部分,甚至還有當下比較熱門的校園霸凌的情節出現。可以說《驚奇的傳聞》雖然是帶有魔幻色彩的故事,但這部劇從未脫離現實生活。
  • 男人面相顴骨高主顯貴掌實權,詳解高顴骨面相!
    顴骨過於外張者,自我意識強烈,常常自以為是,喜歡批評別人和多管閒事。四、顴柄入天倉者,主高顴柄,主顯貴,掌實權。顴柄入耳低顴柄,主志行不高,意志力薄弱,奮鬥精神不夠,虛假權利;顴骨高插天倉者,為顴有來龍,主顯貴,最宜從政、做官或軍職。顴骨插入鬢角,為鳳尾骨,中富貴;男人的顴骨以高度飽滿有肉為吉相。
  • 永遠的福音:基督裡的合一
    這合一的教會有同一的指望──就是那「至大的上帝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榮耀顯現」(多2:13)時,將要實現之得救的指望。這項指望乃是平安與喜樂的源頭,並給予聯合見證強大的動力(太24:14)。它引導人改變,因為「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
  • 認耶穌是受膏者!
    【路加福音】3:15/16節:  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也許約翰說話的口氣,讓眾人想起了一個人,就是「基督」。當時,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他們翹首以盼上帝所應許的受膏者,就是彌賽亞前來拯救。  「基督」與「彌賽亞」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受膏者」的意思。不過,一個是希臘文,一個是希伯來文。  「受膏者」是指一個人被膏油抹在頭上,被分別出來侍奉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