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了,騙子也開始行動了。
9月8日17時20分,杭州拱墅區康橋派出所接到轄區王女士(化名)的報警,稱家長群裡有人冒充老師收取材料費,騙了她800元錢。
9月8日15時左右,王女士在女兒的班級家長群裡看到「班主任」發的這段消息:「各位家長,由於上學期孩子成績下降了很多,學校推出了一款學習資料,主要是語數英三門科目,資料費共計200元。謝謝各位家長的配合!以紅包的方式發在群裡,備註好孩子的名字。」
經過一番確認,頭像是班主任,暱稱也對上,言辭誠懇,為了孩子的成績200元錢立馬掏出。
過了會兒,王女士發現這個「班主任」來私信她了,說很多家長材料費是私信的提現了,但是由於銀行卡維護需要2個小時才能轉出來,讓王女士幫忙周轉1000元錢2小時後還她,以紅包的形式發到家長群裡就行。
王女士一想這是老師對我的信任,孩子在學校也要多虧班主任照顧,「噌噌噌—」,5個200元的紅包就發到了群裡。
後來有家長發現群裡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班主任,這一定有問題,眼疾手快發揮自己平日裡搶紅包的手速,從這個假「班主任」的手中幫王女士「奪」下了400元。
隨後,有家長電話聯繫到了老師,確認並沒有收取學習材料費的情況,群裡的一些家長才知道被騙了,而那個自稱是「班主任」的微信也已經悄無聲息地退群了。事後,發現加上王女士一共有4名家長被騙,一共被騙了1400元。
這類詐騙案件「無獨有偶」。9月9日,康橋派出所又接到群眾司先生(化名)的報警稱,有個自稱「李老師」的人在學校的家長群裡以收取書本費的名義行騙,還好這次家長提高了警惕,沒有人被騙。
目前,拱墅警方已介入調查,案件正在偵辦中。
康橋派出所教導員王梁朋介紹,騙子利用「開學季」這一特殊時間段,混入家長群內,並將微信暱稱和頭像改成與班主任或任課老師一模一樣,用以混淆視聽騙取家長信任,再通過收取教材費、書本費等名義騙取錢財。一旦家長不提高警惕,那你交的就不再是孩子的教材費,而是給騙子的「學費」。
這類詐騙案件「無獨有偶」。2020年9月9日,康橋派出所又接到群眾司先生(化名)的報警稱,有個自稱「李老師」的人在學校的家長群裡以收取書本費的名義行騙,還好這次家長提高了警惕,沒有人被騙。
騙子利用「開學季」這一特殊時間段,混入家長群內,並將微信暱稱和頭像改成與班主任或任課老師一模一樣,用以混淆視聽騙取家長信任,再通過收取教材費、書本費等名義騙取錢財。一旦家長不提高警惕,那你交的就不再是孩子的教材費,而是給騙子的「學費」。
警方提醒
一是要保證家長群的群成員明確,老師對家長群的人員進行梳理,將身份不明的人員第一時間移出,需要進去的人員必須進行身份驗證;
二是老師在收取教材費、書本費時必須通過學生發放紙質通知,並由學生於第二天以交現金的方式給老師;
三是家長接到收取材料費的消息後,應第一時間向老師和學生進行確認。
來源:平安拱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葉璐
杭州之聲招人啦!!!
「你屬什麼?」
「我屬鼠。」
「不,你屬於我們單位。」
點擊此處
了解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