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上海最美網紅路,周邊都是百年老梧桐樹,環境實在太美了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節假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外出旅遊。上海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在上海你可以感受一下老街弄堂的風情,在上海你可以看看外灘華麗的夜景,在上海你可以去迪斯尼樂園穿越回兒時,在上海你還可以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和自己心愛的明星合影。上海蘊藏著眾多的旅遊景點,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小眾景點,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之一。
武康路歷史文化名街有37處歷史建築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被譽為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的街區之一。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
1897年,盛宣懷看中了當時在南京匯文書院擔任院長的美國人約翰·福開森,並用重金將他挖來擔任南洋公學第一任監院。數年之後,福開森為了方便師生員工的出入,用自己的薪水修建了一條路,並將此路命名為福開森路。後來,福開森被更名做「武康路」。武康,浙江舊縣名,現屬德清縣。
武康大樓承載了時代的變遷,矗立在武康路口,見證了整個上海的歷史。如今,它的價值或許並不再是住房,更應是歷史的印記。三角形的建築風格,在武康路上經常能看見,奇特的建築風格,有的甚至從側面看很薄,這樣的建築,裡面的格局也應不大,很難想像,如何居住。這裡的每一幢建築背後都飽含了故事,有的平和,有的壯烈,有的浪漫,有的悽美……串聯起這些建築的是這條看似平淡實則不平凡的小街道。
武康路真的就是小資店一條街,附近兩邊建築全是法租界建築,洋氣復古,特別有歷史感。因為建築實在太好了,很多時尚博主或者網紅小姐姐們都很喜歡來這裡打卡拍照,又是一道風景線。這裡也是名副其實的「名人路」,文學巨匠巴金、黃興、宋慶齡等都曾居住於此,當年這裡更是法租界的中心。
武康大樓,坐落於淮海中路和武康路交叉口,形狀扁扁的,像熨鬥一樣,外觀為法國文藝復興式風格,一些文化演藝界名流均入住過這裡。這裡儼然成為上海文化地標之一,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周圍拍照。設計師鄔達克真是一代奇才了,經手的建築作品都美得很有特色,最出名的就是武康大樓。大樓附近充滿了法式風情,坐在路邊咖啡店的露天餐桌上,喝杯咖啡、曬曬太陽,仿佛進入另一個時空。
武康路113號是巴金在上海最後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故居內滿眼的書籍,德文、法文字典,中外名著、期刊,生命不息,學習不止。故居後面的花園鬱鬱蔥蔥、百花綻放,木架上的鞦韆是巴金與兒女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故居左邊的放映廳,播放巴金夫人蕭珊誕辰百年的宣傳片。記錄了巴金夫婦真摯的愛情故事,相濡以沫的生活。不知大家有沒有去過武康路,對於這個景點都有哪些要說的,歡迎在評論處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