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條網紅馬路紅了百年,除了武康大樓,還有太多老上海的故事

2020-12-13 遊上海VisitShanghai

如果你想領略一路舊事繁華的海派風情,那就來武康路吧。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妙極了。」80多年前,僅在上海停留了短短一天的大文豪蕭伯納,為武康路寫下了如此詩意的讚美。

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南北連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靜的華山路。

這條路安靜、雅致,還帶著點歲月薰染出來的滄桑,梧桐婆娑,名人故居雲集,刷爆朋友圈的精緻小店隨處可見。

淮海中路1850號武康大樓

要說到「顏值擔當」,就非「武康大樓」莫屬了。道路兩旁種滿了法國梧桐,匯聚了各式各樣的老式建築。

這棟形似巨輪的建築,原名諾曼第公寓,由鄔達克設計,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其中,最底層就像羅馬鬥獸場中的拱門。

曾經,入住公寓的一般都以上層僑民為主,後來包括趙丹、王人美、秦怡、孫道臨、鄭君裡、王文娟等名人曾在此居住過。

趙丹

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喜歡你》中,男女主角坐在公寓裡一起看日落,公寓的取景地正是武康大樓。

圖片來源於網絡,電影《喜歡你》截圖

淮海中路1843號 上海宋慶齡故居

武康大廈東面有片綠樹掩映的洋樓,這一幢德式紅頂白瓦的船形建築便是宋慶齡的故居。故居房前是一大片草坪,四周是終年蒼翠的樟樹。

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裡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是她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也是她從事國務活動的重要場所。

這裡存放了包括徐悲鴻贈送的"奔馬"國畫、毛主席1961年來此看望她時的留影以及孫中山逝世前一年與她的合影、史達林贈送的一輛「吉姆」牌轎車等珍貴物品。

最柔軟的一處要屬那件宋慶齡穿過的藏黑色香雲紗旗袍。旗袍顏色素淨,領口和袖口有鏤空花樣。想必當年,她就是穿著這件旗袍在武康路上緩緩走過。

武康路393號黃興故居

這棟沿街的現代式大樓建於30年代,是革命家黃興於1916年在上海居住過的寓所,人稱「黃公館」。

雖然黃興只在此生活過不足4個月,但期間孫中山曾兩次來這裡與他共商要事。

後來1932年蔡元培、吳稚暉等還在此創辦上海國際圖書館,這也是中國第一家國際專業圖書館。

現在這裡則成為了徐匯區旅遊諮詢中心,內部有多幢等比例縮小製作的老房子模型,可以盡覽武康路老洋房。看看建築、想想歷史、聽聽資訊,實在愜意。

武康路376號 武康庭

武康路376號並不是一幢老洋房,而是新式的裡弄,建於2007年。大門頂部的柵欄上寫著「Ferguson Lane」幾個英文字,中譯為一個很美麗的名字「武康庭」,也有人稱「武康新裡」。

門左邊的指示牌標明庭內有超過10家的店及其Logo。從這裡望去,可以看到武康庭與舊式裡弄完美融合在一起,這裡有部分的住宅樓,也有很多家網紅店,許多老外都喜愛來這裡和朋友享受下午茶。

武康路113號 巴金故居

武康路上還有一個文學愛好者的聖地——巴金故居。

這裡是巴金在上海最後的寓所,也是巴金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隨想錄》以及《團圓》、《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等作品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巴金故居於2011年底對外開放,是一棟獨立式花園洋房,完整保存了巴金一家的生活原貌和連續八十年的史料。

樓前一棵玉蘭樹佝僂著身姿,盡情地散發著熱情。老先生生前最喜愛玉蘭,這棵玉蘭就是他當年親手種下的。

如果你是文學愛好者,或者想追尋巴老的足跡,這裡非常值得推薦。

武康路204-212號羅密歐陽臺

走出巴金故居,再往前走一點,一棟米色拉牆洋房橫亙眼前。住宅主入口處圓拱形門與牆面處理成弧形,就順勢設計成對著轉角與二樓窗戶的「小陽臺」,這便是大名鼎鼎的羅密歐陽臺了。

陳丹燕在著作《上海的風花雪月》裡對它有一段傷感而優美的描述:

「路邊的一棟黃色的小樓,我猜想是義大利人造的,雖然如今已經那麼那麼舊了,可羅馬人那種暗藏殺機的浪漫,還是深刻地留在了那房子在陽光中的陰影裡。

不知道是哪個朋友曾經點著它說,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臺,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的陽臺。慢慢經過那義大利式的半圓的陽臺,看明黃色的牆面上暮色初合,再看暗著燈、玻璃髒髒的陽臺長窗,耳畔突然想起的,是羅密歐的歌聲:聽不懂的愛情宣言。」

欣賞武康路令人無限遐想的「羅密歐陽臺」是武康路之遊中最為浪漫多情的地方。

武康路391弄1號周旋故居

就在黃興故居的旁邊,是一幢類型和其它小樓不盡相同的三層樓房,便是鼎鼎大名的「金嗓子」周璇的故居。

這裡見證了「金嗓子」從息影,到復出,又大紅的歷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1943年,周璇從長樂路留園12號的家中搬了出來,來到淮海中路1754弄最後一排最西頭的小樓裡,即如今的這座小樓。

也是在這年夏天,周璇先後拍了《漁家女》、《鸞鳳和鳴》、《紅樓夢》、《鳳凰于飛》,場場爆滿,聲譽再起。

周璇

抗戰勝利後,周璇離開上海去香港拍戲,於解放初回到上海,再沒回到這個小樓。

武康路240號開普敦公寓

開普敦公寓是一棟西方現代派建築特徵突出的公寓住宅,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最大的設計機構公和洋行的後期傑作。

這是一幢混合結構四層樓現代公寓。其沿街立面十分簡潔,外牆體塗上淡黃色,樸實無華又充滿朝氣。長方形與四方形的窗框外凸,讓室內充滿陽光,方窗旁鑲嵌著小圓形的窗洞,內鑲四方形的小鋼窗。

最讓人吃驚的是,進大門口的三樓體外形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艦的銳角形船頭,劈風斬浪地航行。

可以說是非常有特色的建築了。

復興西路147號 柯靈故居

這棟位於復興西路147號的西班牙式公寓住宅便是柯靈故居。有趣的是,該幢建築外觀看似獨立式花園住宅,但內部具有明顯的公寓建築特徵。

1959年起至2000年,柯靈先生與夫人陳國容就住在這棟樓的203室近半個世紀。

也是在這裡,柯靈完成了電影劇本《不夜城》,撰寫了散文名篇《遙寄張愛玲》《錢鍾書創作淺嘗》和《回看血淚相和流》,還開始了長篇小說《上海一百年》的寫作……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處故居不僅在柯靈個人創作史上舉足輕重,同時也見證了中國當代文壇近半個世紀的風雲變幻。

五原路288弄3號張樂平故居

走進幽深的弄堂,陽光正好,牆兩側掛著三毛的漫畫。抬眼望去,這棟近代獨立式花園住宅便是「三毛之父」張樂平的故居。

1950年6月-1992年9月,張樂平在這裡繪製了大量的美術作品,畫室至今基本保持著原樣,仿佛依然飄著墨香。

故居修繕後對外開放有兩層,一樓大概有四五個小房間,基本都是生平介紹和作品展覽,二樓則完好保留了房間的舊貌。

其中一件房間是張樂平子女的房間,也兼用作飯廳。

1989年4月,以「三毛」為筆名的臺灣著名女作家陳懋平千裡來滬認張樂平作義父時,曾經居住在這間屋子裡,牆上至今掛著兩人的合照。

武康路位於五原路和復興西路中間這一小段轉角路段,是武康路上最安靜最與世獨立的一小段路,武康路99號昔日英商正廣和汽水公司大班的住宅,後來著名愛國人士社會活動家劉靖基也曾居住於此。

武康路99號,福開森公寓

但對於年輕文藝青年而言,這棟大門深鎖的英式鄉村風格老洋房,最深的記憶就是《色戒》當中,老易為王佳芝準備的那間福開森路上的洋房公館,如今只能從高聳的圍牆外,透過翠綠的梧桐葉窺知一二。

行走其間,武康路這條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馬路,讓人仿佛穿越了時空,進入了那個夢幻的老上海。

這裡的歷史太多太多,不經意間就是一段故事,像是周作民舊居、密丹公寓、陳果夫舊居、原義大利領事官宅等都在這條路上。

找一個陽關撒落的午後,在武康路上放空自己沒有目的性的走,你會發現更多的驚喜。

圖文整理自各景區、上海發布、樂遊上海、千景旅遊

關注遊上海,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

點擊下方,收穫更多驚喜

相關焦點

  • 上海第一網紅馬路上的租房鄙視鏈
    在這條短短的路上,你能找到1000元一個月的水泥房,也能花上10萬一個月租下一整幢老洋房。而藏在這條「武康路租房鄙視鏈」背後的,則是大城市裡所有租房青年的無奈。提到在武康路租房,浮現在大部分人腦海裡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梧桐樹掩映下的老洋房,天氣好的時候,一推開窗就有陽光灑進來;閒暇時可以坐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喝一杯咖啡,感受百年老上海的魅力。
  • 上海最美網紅路,滿滿的歐陸風情,濃縮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導讀:上海最美網紅路,周邊都是百年老梧桐樹,環境實在太美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節假日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外出旅遊。武康,浙江舊縣名,現屬德清縣。武康大樓承載了時代的變遷,矗立在武康路口,見證了整個上海的歷史。如今,它的價值或許並不再是住房,更應是歷史的印記。三角形的建築風格,在武康路上經常能看見,奇特的建築風格,有的甚至從側面看很薄,這樣的建築,裡面的格局也應不大,很難想像,如何居住。
  • 上海最嗲的小馬路,老底子上海人的驕傲,20年都逛不夠
    「兜馬路」可以說是上海人茶餘飯後的消食必備大大小小有特色的馬路在上海真的不少見逛吃逛吃逛吃這些馬路可以兜兜轉轉一晚上↓愚園路鐵打的愚園路,流水的網紅店愚園路全程兩公裡多卻匯集了眾多的網紅店鋪會更加接地氣一些傍晚走在路上飯菜的香味撲面而來瞬間就感覺餓了~說到番禺路上的上海影城也是大家常常去溜達的地方這裡也常常會舉辦電影節如果運氣夠好說不準可以見到喜歡的愛豆~來到這條馬路別忘了去鄔達克舊居兜兜上海的許多建築都是他設計的
  • 走過這些梧桐小馬路,才不算辜負上海的春天!
    這條路上有一家 隱藏在黑門背後的網紅 1984Bookstore 思南路一度因思南公館 成為經久不衰的網紅打卡地 這條小馬路始築於1912
  • 武康大樓重亮相!周邊 7步一家潮店,還藏著半個魔都的網紅地標!
    歷時4個月修繕「魔都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即使網紅馬路武康路經歷過一些起起落落但它始終佇立
  • 上海最美網紅路,周圍都是百年梧桐,環境實在太美了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134,閱讀約3分鐘導遊:上海最美的網紅路
  • 上海網紅武康路上,能住什麼様老洋房
    可是另方面,家居媒體上那些上海老房,3米多層高,窗外如大屏幕般的綠意,寬敞的空間,復古的吊頂,時尚設計家具和看似隨意擺放的藝術作品,瀟灑的主人,又有誰不心動呢?我混跡武康路有好一陣子了,這幾年路上熱鬧了起來,開了不少網紅店;在短視屏推波助瀾下,武康路竟也成了全國遊客必來感受上海情調的地方。
  • 上海最有故事的街道,藏著半座城的老洋房,曾是各界名流聚集地
    最近這段時間,由孫儷、羅晉領銜主演的《安家》正在熱播,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追捧,在這部影視中,我們不僅見證了安家天下上海靜宜門店同事們的喜怒哀樂,最讓人難忘的便是上海的一條條老街區了,隨著賣房小妹房似錦騎著電動車掃街掃樓,使人們仿佛又對繁華熱鬧的魔都上海有了新的認識。
  • 一條武康路,半部上海近代史,來武康路只打卡網紅店未免太可惜!
    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匯區,老馬路是全世界人民來到上海必有的探尋和追逐,是文藝青年們的旅行打卡必經之地方。但是,在武康路成為大家趨之若鶩的網紅前,才是它最真實的樣子。由於曾經的武康路道路沿途兩邊儘是上海最有名的西方的高級住宅區,洋人、達官名人、商賈富豪匯聚,因此建築風格極具歐陸風情,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各類特色建築隨步可見。這條"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而唯有讀懂了洋房背後的名人故事,才算讀懂了武康路。縱然被眾多網紅店覆蓋,也遮擋不了的優雅韻味。
  • 上海武康路,最值得逛的老街,老上海人的獨特記憶都在這
    武康路在徐匯區,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巴金故居,武康大樓,網紅咖啡Arabica都在這裡。滿大街的法國梧桐和殖民時期的建築,很適合拍照和閒逛。武康大樓是地標,也是《色戒》的取景地。衡山路和武康路挨著,隨便閒逛就可以到。思南路在黃浦區,曾是法租界的一條馬路,兩邊都是上世紀20年代的花樣式洋樓。
  • 武康大樓、藥水弄、新場古鎮……在老建築的故事裡,上海人留住城市...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12月14日報導:「小時候和爸爸去武康大樓領牛奶,一張牛奶卡,領掉後,奶站工人用原子筆劃一條槓。爸爸還碰到孫道臨也來拿……人生第一次燙頭髮,就是被媽媽按在紫羅蘭理髮店的闊大的椅子上燙的。」
  • 我們鬥膽給上海10大網紅馬路排了個名!第一名你可能想不到!
    還有各類奶昔,果汁。地址:南昌路248號(近瑞金二路)人均:40元腔調面實力、名氣兼備的低調網紅店裡環境帶點老上海的風情,網紅麵館搬家後還是很低調呀~殊不知人家光明星合照就可以整理一整牆。招牌的蔥油肉絲麻醬拌麵,長長的肉絲混著蔥條量很足,把麻醬拌開來香味撲鼻,再配一碗清淡的小牛肉湯,味道一絕!
  • 為什麼武康大樓變「醜」了,拍照打卡的人卻越來越多?
    武康大樓,毫無疑問是上海最富盛名的的「網紅樓」之一。在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武康大樓腳下的武康路淮海中路路口,日均人流量已經達到了2萬人次。而即便不是長假,每到周末,在武康大樓周圍打卡、拍照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 漫步上海 || 廣東路,超嗲的百年老馬路
    「五馬路」上的光陰故事不長的馬路上,古董店、美容美髮用品店、教輔書店、戲院扎堆……百業興旺。 上海著名美發一條街即將謝幕廣東路是上海家喻戶曉的美容美髮產品一條街,商品琳琅滿目,一次性能買齊所有。隨著店鋪逐漸消失,或許不久之後,這條老牌美發街,真的要退出歷史舞臺了。上海超齊全教輔書一條街僅剩1家廣東路最早出名,也因有很多教輔書都是這裡才能買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學生一族的最愛!
  • 上海的這些老建築,居然都要感謝這個老外,其它還有50多經典作品
    行走記錄,觀察世界說到老上海的味道,有些人會想到阮玲玉、張愛玲,還有人想到十裡洋場、瓊瑤劇裡的歌舞廳,這些人物、故事、場景,都不能和上海的老建築分開。而一旦提到上海的老建築,就不得不提一位外國人。很多人都已經猜到,這位老外叫做鄔達克。他出生在1893年奧匈帝國的一個建築世家,18歲自然而然地從建築系畢業,並在幾年後當選為匈牙利皇家建築學會會員。本來順順利利在歐洲當建築師的他,卻隨著一戰爆發,成為了奧匈帝國部隊中的一名炮兵,被俄羅斯軍隊捕獲。
  • 告別盧灣百年馬路,回味老上海市井煙火
    百年老馬路也將退出歷史舞臺抹不掉的,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望著店門外的那條老馬路,王老闆說自己沒有不舍,因為不舍也沒有用。「我老了,該退休了。」「如果順昌路拆遷了,我們就回老家去只要爐子不滅,生活還能繼續下去」除了這家,還有多家老字號美食百年老字號穩紮穩打給所有盧灣寧長臉· 華良切麵店 ·幾代人的老牌國營切麵店
  • 上海排名第一的網紅打卡地,不僅免費開放,而且還有很多名人故居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上海排名第一的網紅打卡地,不僅免費開放,而且還有很多名人故居!上海作為我國的一線大城市,經濟發展早已走在了前列,而且它也有著像是「東方明珠」這樣聞名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著名旅遊景點,吸引了各地的遊客前去打卡觀光。
  • 上海灘10大網紅小馬路,第一名竟然是......
    史上最有文化的紹興路,時髦店鋪扎堆的愚園路,紅酒與咖啡夾道的安福路,抱著「幸福裡」入懷的番禺路…我們鬥膽給上海10大網紅小馬路排了個名,第一條竟然不是武康路?對,真的不是那條吃一根冰淇淋要排上2小時隊的武康路,哼,不服來辯!
  • 蕩蕩馬路,孵孵風涼,這才是上海人的夏天
    伏天裡,熱烘烘的風一吹就連逛網紅小馬路,都讓人意興闌珊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上海夜間蕩馬路攻略1.0》~吹著涼絲絲的晚風,逛逛夜間博物館品品深夜食堂、小酒吧這,才是上海人的夏天!推薦打卡:上海郵政博物館、河濱大樓、四行倉庫、外灘源、八號橋藝術空間、啤酒阿姨等永 嘉 路跨越百年的法式優雅!永嘉路,這條橫跨了黃浦、徐匯兩個區的小馬路,今年100歲了!
  • 武康路,一段永不褪色的上海夢
    你有多久沒有逛過馬路了?\\\\\\秋高氣爽抽個晴天又可以逛馬路咯!武康路人人都愛逛的馬路在上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武康路的性格,無疑是極難的。但因為這條馬路的歷史底蘊,加之網紅店的更新,讓這裡的一年四季都讓人著迷。這裡藏著過去與未來,也有讓人悸動的此刻。這條路安靜、雅致,隨處可見的老洋房、名人故居......讓這裡蒙上了一點點歲月滄桑之感。武康大樓對很多人來說,一說起武康路,就會想起這一作標誌性建築,它是遊客心中的打卡聖地,更是上海建築史上一道不可磨滅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