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現存皇宮速覽 天朝紫禁城不愧天下之首

2021-01-10 漢悅行旅遊

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蹟的寶庫。是一組建築群,位於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邦的象徵、總統府所在地。始建於1156年。

瑞典皇宮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坐落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歷史建於17世紀,是瑞典著名建築學家特裡亞爾的作品。

荷蘭王宮(Royal Palace,Dam)位於水壩大道廣場上,建於1648年,是17世紀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共有13568棵樹樁支撐著這座建築。這些地樁均為1648到1655年間打入地下的原件,曾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佩納宮(Palacio da Pena)是葡萄牙國王離宮,它耀眼、奇特、矯飾的身姿看上去像一座樂佩納宮園式的城堡。始建於1840年,竣工於1885年,即費迪南德逝世那年。

俄羅斯冬宮,位於聖彼得堡,是俄羅斯著名的皇宮,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冬宮初建於1754至1762年間,1837年被大火焚毀,1838至1839年間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再次遭到破壞,戰後被精心修復。

馬來西亞國家皇宮坐落於首都吉隆坡市皇宮路的一座山丘上,市中心之旁,許多宮室應酬、宴會和慶典活動也在此進行。

布魯塞爾皇宮,比利時皇宮 ,皇宮前面是布魯塞爾公園,公園的後面是國家宮,為比利時議會的辦公地。 它曾被法國人摧毀,現今所見的是 1695 年重建、 19 世紀翻修的部分。

霍夫堡宮殿(德語:Hofburg)是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宮殿建築。霍夫堡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皇帝冬宮。始建於1275年。

西班牙皇宮建在曼薩萊斯河左岸的山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宮殿之一。皇宮建於1738年,26年後才完工。

俄羅斯夏宮 位於聖彼得堡市郊30公裡,,又稱"彼得大帝夏宮"、"彼德宮"。始建於1704年,二戰期間遭遇破壞,戰後修復。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是英國君主位於倫敦的主要寢宮及辦公處。始建時間1703年。

阿美琳堡王宮位於哥本哈根市區東部歐爾松海峽之濱,是丹麥王室的主要宮殿。始建於1754年。

凡爾賽宮 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是巴黎著名的宮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宮殿之一,始建於1624年。

大皇宮(Grand Palace),又稱大王宮,是泰國(暹羅)王室的皇宮。緊鄰湄南河,大皇宮始建於1782年,曼谷王朝從拉瑪一世到拉瑪八世,均居於大皇宮內。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宮殿型建築。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曾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

相關焦點

  • 有求幣應|金銀幣上的紫禁城建築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同時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正式開放標誌著紫禁城由皇宮轉變為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文化遺產。
  • 《文明6》紫禁城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現實中—簡介:紫禁城,也叫做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古代皇帝8大宮殿,印度新德裡紅堡、泰國大皇宮、越南皇宮等
    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樞密宮,是紅堡最豪華的建築,有「塵世天堂」之譽。另外,堡內還有御浴室、國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樓臺亭榭等建築,保護得比較完好。曼谷大皇宮曼谷大皇宮,又稱大皇宮,建於1782年,是泰國(暹羅)王室的皇宮,緊鄰湄南河,是曼谷中心內一處大規模古建築群之一(計28座)。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內,迄今已有600多年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內,迄今已有600多年提及巨蟒相信大家都會非常害怕,尤其是當年那部風靡全球的《狂蟒之災》,讓人看得是膽戰心驚,人們的好奇心所致,越是害怕就越是感興趣,說起世界第一」巨蟒「,大夥一定也是饒有興趣的,不過此巨蟒非彼「
  • 2017年6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旅遊篇之紫禁城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旅遊篇之紫禁城 2017-05-25 10:53 來源
  • 曼谷大皇宮,人擠人的泰國著名景點,為何中國遊客還是絡繹不絕?
    要說泰國哪個景點遊客最多,那非大皇宮莫屬,到了那裡,你才會發現,這才是真正中國遊客的天下,唐人街比起大皇宮,就是小巫見大巫,在大皇宮,你可以無數次聽到鄉音,表示非常「親切」呢……作為大部分天朝遊客到訪曼谷首選的第一站,大皇宮是那麼熟悉的地方。
  • 這是皇家的紫禁城,更是民眾的博物院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如前一年皇帝在頒布天下的詔書中所宣布的那樣,他要在北京新落成的皇家宮殿——紫禁城裡舉行朝賀大典。旭日初升,晨光透過寒冬的薄霧,在湛藍的天空中勾勒出大殿雄偉的輪廓。對站在殿前廣場上的官員和各國使臣來說,仰望這一恢弘的殿堂,既令人震撼,也感到恐懼。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界著名建築考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界著名建築考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世界著名建築考點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清朝自從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後,國力就每況愈下,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儘管清政府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但是清政府卻仍堅持著天朝上國的腐朽思想,舉國上下不思進取,認為西方列強是蠻夷之國。西方列強組成的侵華軍隊總人數大約為5萬人,這些軍隊裝備精良,聲勢浩蕩,以幫助清政府鎮壓起義之名大肆侵入中國。在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慈禧太后倉皇出逃。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明清故宮世界上最大的皇宮文化底蘊濃厚值得我們去領略它的美莫高窟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世界第八大奇蹟」規模宏大世界罕見夏季避暑好去處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和孔林來這裡感受偉人的力量武當山古建築群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憑五嶽之冠揚名天下
  • 便覺眼前生意滿 東風吹水綠參差——天朝上品·流動的時光
    10月19日下午三時,貴陽大劇院裡座無虛席,天朝上品品牌元素與龔琳娜巨型海報交相輝映,由天朝上品獨家冠名,貴州廣播電視臺音樂廣播、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旅體品牌國際傳播中心、天下貴州人活動組委會聯合主辦的「天朝上品·流動的時光
  • 《上新了·故宮》紫禁城最後的主人——三個「00後」在皇宮裡的傳奇時光
    作為《末代皇帝》主演之一的鄔君梅,對溥儀在皇宮中騎自行車的場景印象深刻。離開紫禁城庇護的溥儀、婉容、文繡三人,也踏上了不同的命運之途:溥儀和婉容從天津輾轉去了東北,在日本勢力的控制下建立了偽滿洲國政權,成為任人擺布的傀儡。
  • 紫禁城六百年光陰,全都濃縮在了這場大展中
    此卷以工整細膩的寫實手法按照歷史原貌對明代皇宮的樓臺殿閣作了既真實又概括的描繪,是研究明代宮廷歷史以及皇家建築的重要資料。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展出的為複製品)的明代晚期的《入蹕圖》也詳細地描繪了明代的宮殿的建構。
  • 紫禁城600歲首日上新!故宮角樓咖啡「紫禁隨行杯」驚豔亮相!
    故宮,舊稱紫禁城,於1420年落成。到2020年,紫禁城迎來建成600年,經過600年歲月的沉澱和洗禮,如今的紫禁城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風華正茂……    紫禁承運,紅福開年  全新的2020年,也是紫禁城600年的開端,故宮角樓咖啡特別推出了紫禁隨行杯,並於2020年1月1日零點正式上市,紫禁城,「紫」氣東來,大家可以一起來沾沾600歲紫禁城的福氣。
  • 「六百年紫禁城」邂逅 「百歲瓷王」演繹《千裡江山圖宮廷福筒》
    600年來,紫禁城匯集了兩千年封建帝王搜集而來的最終積累,幾乎囊括了中國未曾中斷的所有文明。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宮成了天下藝術財富的大倉庫,而這些國家寶藏,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匯聚著古今藝術價值的結晶。張伯駒曾言:「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 世界各國的國寶動物;中國的大熊貓、美國的白頭海雕
    世界各國由於地理環境及文化的不同,都有各自的國寶,這些國寶受到所在國家的特別保護,大都被視為無價之寶,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物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 中國10大古建築,讓世界都為之驚嘆
    這些古建築的向世界展示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讓我們一起來一睹其中的風採吧! 1 萬裡長城 長城的修築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是中國古代第一軍事防禦工事,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 六百年的紫禁城,領略極致之美!
    中華文明的母親河,與古代中國的大動脈,共同託出這座世界文化遺產。 紫禁城六百年,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前五百年,這裡承載著古代中國的一幕幕治國求索故事;在近百年來的風雲激蕩裡,這裡則留下了不少大儒巨匠為保護建築而奔走的事跡。
  • 紫禁城600年文物背後的中國歷史,你了解多少?
    編者按 紫禁城至今已落成600年,那紫禁城是誰建的呢?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所建,如所有的帝王一樣,建造紫禁城的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業承傳萬世,但他絕對想不到,幾百年之後,他的宮殿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遊覽勝地。在這麼多人湧進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有多少人是可以解讀他們觀看的這座古老的紫禁城?
  • 一個展看遍紫禁城六百年 寧壽宮漆紗首次展出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自1420年明成祖朱棣宣布北京宮殿竣工以來,這座巍峨壯美的建築群已矗立600年。在600年的傳承中,紫禁城將「天人之際」「禮樂複合」的中國文化思想一以貫之地發揚光大,是「有容乃大」文化胸懷的實物例證,是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大成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