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隨感:對我而言,更傾向於工作室模式。想動手做具體設計,因為,有樂趣。
從找一份穩定的活開始。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成為某個人的兼職設計師(具體做法可以看我這篇文章:How We Fixed Our Studio’s Cash-Flow Problem – Eric Karjaluoto (http://www.erickarjaluoto.com/blog/how-we-fixed-our-studios-cash-flow-problem/)。這麼做,壓力相對比較小。事實上,如果你要從一份正式的工作離開,你可以考慮向這家公司提議兼職的設計服務。這樣的方式進行過渡,會輕鬆一些。一旦你有了收入進來,你會感覺輕鬆些,並且,你的工作室也會更穩定。Diff 隨感:理性一點,別說辭就辭。未來,如果你想做設計工作室,那就從現在開始積累資本、資源,去認識不同行業的人。別總宅著做設計。
減少經濟壓力最簡單的方法,不是賺得更多,而是更少的花錢。不要租辦公室,這既費錢,又沒有必要。在家工作,可以節省房租、通勤、家具等其他費用。更重要的是,除非絕對有必要,否則千萬不要僱人。你會發現,薪資開銷讓你破產的速度,會超過你的想像。相反,去找到合適的人一起合夥、合作。這樣的方式,更有趣,更好管理,並且,對你來說更靈活。Diff 隨感:或許,你開的第一個公司/設計工作室,就是為了玩票、為了找到一種身份感、新鮮感。但還是務實點。節約不是壞事。況且,如果你的工作室地理位置、裝修不是足夠的好,根本沒有必要和客戶提及。當你開始一項設計業務時,你其實不需要很多東西。也就是說,真正的必需品只有幾件(比如:椅子、電腦、桌子)有些東西,比如說桌子,你可以買個便宜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建議你多花點錢。一把基本款的 Aeron 椅子,對於長時間工作來說,非常好用;並且,它很保值。同樣的,一臺好的筆記本電腦可以讓你隨時隨地的工作。這些物品,你不需要購買頂級的,但是,我想你絕不會後悔買了實用稱心的工具。Diff 隨感:Aeron 的椅子,還是滿推薦的,我在開始在家自由職業後,就買了一把,簡單的評測在此。買東西要少,但要買好點的,價格讓你有點點心痛就對了。
設計工作室,不是一個流水線裝配業務。因此,應用在某個項目中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其他項目。在我們的設計工作室初期,有人告訴我「關注業務擴張,而不是眼前的設計事務」。這相當說,我們應當創建一套作業流程和規範的系統,然後,我們就可以把設計工作交給其他人。遵循那個建議,讓我們過早的做了很多事情。系統很好,但對於小型的設計工作而言,你應該把精力集中在做好設計工作、確保確定的現金流,而不是想著如何把你的工作室變成一個加盟店。Diff 隨感:這條,不是太認同。我覺得,既要務實做事,也要跳出事情,看看發展方向、行業趨勢。俗話叫:既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設計師往往會高估自己網站的價值,並且沉迷於去改進網站的不足。然而,大多數的客戶,並不知道細微細節的差別,甚至不關心這些。有一個簡單的網頁,上面有一些關於你工作室的信息、一些服務客服的 Logo,就足夠了。Diff 隨感:這一條,真說到心裡去了。哪個設計師,不是先想著弄個工作室網站呢?其實呢,根本沒啥訪問量。另外,哪個老派網際網路創業者,不是先從買個域名開始呢?當然,很多人其實是沒有「然後」的.. 網站不重要,流量重要。
似乎,自我推銷,對於運作工作室是有用的,但是,這非常容易用力過度。這是一個常見的陷阱,讓你的自我與自己對立。如果你喜歡寫作,那就去寫;如果你想認識一些不錯的人,就在一些會議上發言吧,但不要把兩者都當成保持工作室健康的一種方式。另外,拿設計獎項所帶來的收益其實更低,為拿獎項投入的時間花費、獎項報名費方面,都很昂貴。我建議完全避免以上這些自我推銷的方式。我認為,一定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找新的業務。Diff 隨感:這條,也不太完全認同。當然,對於工作室來說,人少,精力有限,的確需要衡量投入產出比。
這是我能與你分享的最好的一條商業建議:與人交往。一起午餐,是保持聯絡、鞏固友誼的好方法。對於我們工作室來說,我們只是和過往或者潛在的客戶坐在一起,吃吃漢堡和炸薯條,就偶然發現了更多的合作機會(通常機會還不錯)。Diff 隨感:之前參加了上海池木設計工作室的一次交流,老闆 Victor 坦言,他每個月都會刻意的參加一些非設計行業的活動,會刻意的去認識新朋友,吃飯交流等。現實是,大部分的設計師,是內斂的。如果以後你真要自己單幹,這方面勢必要突破。
每一次,你的注意力被分散,你的工作會變得更困難。在 smashLAB 早起,我希望我們:作出好的設計,讓我們的客戶滿意;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以創新的方式推動媒介發展;獲得設計獎項;雖然,所有這些都可能達到,但這些期望、精力投入會重疊並產生衝突。因此,我敦促你專注於讓你的客戶開心、滿意。如果,你能做好這一件事,你會過得很多,而且,其他所有事情,都會自然而然的發生。Diff 隨感:有哪個設計師不想產出好的作品呢?但很可惜,很多時候,都過於在意作品本身了。讓客戶成功、讓客戶滿意,真是一個實在、精闢的建議。
09. 做一個業餘項目 (side project)讓客戶滿意,有時候意味著要做出設計上的改變、妥協,這可能會讓你對自己的設計作品不滿意。最壞的情況是,你甚至都不願意對外展示這個作品,因為它實在是太蠢笨、糟糕。有一個完全自主、由你說了算的個人項目或者副業,這會減少、調和你在設計工作由於「讓客戶滿意」帶來的不適感。不管是 App,資源庫,或者其他任何事情,選擇一個你自己的業餘項目,安排出一些特定的時間,好好的享受。Diff 隨感:非常認同。在管理設計團隊時,我也是這麼建議設計師的。商業設計之外,需要有一個地方,充分的釋放你的創造力。我的方式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朋友,很聰明,能力也不錯,但他找不到穩定的設計工作。我的直覺是,沒有人聘請他,是因為他把聘請、合作的過程,弄得太困難。他常抱怨客戶的的人力資源軟體,他質疑客戶的利益是否合法。別像他這個樣子。讓客戶能夠更容易、輕鬆的試用你的設計、服務,看看你是如何工作的,讓你的客戶對此感到舒適。如果你現在還不知道如何做到這一點,我建議你閱讀這篇文章:How We Fixed Our Studio’s Cash-Flow Problem – Eric Karjaluoto(http://www.erickarjaluoto.com/blog/how-we-fixed-our-studios-cash-flow-problem/)Diff 隨感:謙卑一些,好說話一些,當然,也需要原則、界限、技巧。設計師,大體來說,都太傲嬌了。
我總是匆匆忙忙,因此,我錯過了一些美好的時光。最近,我找到了一些方法來度過時光,並獲得更多的樂趣。經營一個設計工作室,需要投入時間精力,但是,它不必緊張得像一場競賽。相反的,好好地計劃、組織、安排你的設計事業,它會幫助你過上你想要的生活。誠然,以上這些清單,仍然不完整。日後,我有新的想法,會補充進來。如果你有相關問題,我很樂意的回答。Diff 隨感:我一開始做自由職業,雖然沒有太大壓力,但仍然是緊張,甚至是焦慮的。這種情緒,並不是因為相對全職工作收入頓減造成的,而是因為,自己在過一種「非正常態」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擔心自己脫離行業、趨勢。現在緩和一些了,有點享受的感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