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聰明,比同齡人智商高,但是又不知道要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夠聰明。其實是有跡可循的,能從說話的細節中看出來,這也是老話說的"三歲看到大,七歲看到老。"
如果你的寶寶說話時有以下三個習慣,那麼要恭喜寶爸寶媽,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
一、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
不少家長都知道,要注重寶寶3歲前引導,因為這段時間不僅對寶寶語言發展很關鍵,而且大腦生長速度很快,更是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說話早的寶寶,不但擁有良好的模仿能力,更是擁有良好的語言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研究表明:早學會說話的孩子在上小學後,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更好;相反,那些學說話比較晚的孩子表現則較弱,更容易患閱讀障礙,影響學齡期的學習。
二、喜歡問問題的孩子更聰明
有時候孩子會開始執著於問問題,問的問題天馬行空,要麼針對一個問題問個沒完,要麼問的問題很奇怪,讓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有,被孩子搞得不勝其煩。
事實上愛問問題孩子有著強烈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問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在不停思考,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鍛鍊了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會提出自己觀點的孩子更聰明
研究表明,智商越高的孩子獨立思考能力越高。擁有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不會無條件相信別人的觀點,才會指出《皇帝的新裝新裝》中的皇帝沒有穿衣服。如果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只會人云亦云,只會服從和聽話,失去創造力。要知道,那些創造力爆棚的孩子,往往都是"不聽話"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講話時有上述三種表現,那麼這裡必須要恭喜你,你的孩子一定很聰明,同時還要提醒家長們,千萬要抓緊對孩子的培養,別浪費了孩子的天資,下面是培養孩子時的幾個注意事項。
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犯這樣的的錯誤,認為小孩子懂什麼,乖乖聽話就好了,不給孩子提出自己觀點的機會。
然而事實上,要學會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學會傾聽孩子的觀點,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還能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多觀察,多思考,多問為什麼,孩子自然慢慢變聰明啦。
多陪孩子玩益智類遊戲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暢玩遊戲不僅釋放天性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探索發現的能力。
會玩的小孩兒更聰明,陪孩子玩的家長更聰明。在遊戲中,可以實現全身心的投入,孩子能不斷積累積累經驗和方法,進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