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幾個異常,恰好說明身體健康,但四個月後沒消失就該警惕

2021-01-08 育兒深度觀察

寶寶剛出生時有很多原始反射,它的出現乃至消失其實都能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況。

執筆:王筱銘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寶寶剛出生時經常有一些異常舉動,都不免擔心是不是身體有毛病,殊不知這些反而是寶寶發育好的信號。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新生兒的這六種表現證明很健康

1、覓食反射

剛出生的寶寶,還尚不會說話,老一輩區分孩子有沒有吃飽的方式,是將手放到娃嘴的周圍,看看他們是否有想要吃手的動作,以此來判斷是否餓了。

其實,嬰兒之所以會作出這樣的反應,是因為原始的覓食反射,在嘴邊有奶瓶或是感覺到有東西去觸碰,就會立馬歪頭去尋找、吮吸。

消失時間:一般會在3~4個月左右。

2、驚跳反射

嬰兒在聽到外界的聲音過大,或是面對刺激,會立馬張開自己的雙手,並將胳膊伸向高處,顫抖一下,看起來像是被嚇到了一般,一旦外部的聲音過大,就會做出驚嚇過度的表情和動作,甚至在睡夢中將自己嚇醒。

這其實屬於一種原始的驚跳反射,這是因為腦神經尚還沒有發育完善,尚且不能夠發號指令讓雙手「聽話」。

消失時間:一般等3、4個月左右就會逐漸消失。

3、踏步反射

這種反射家長看了會覺得很是神奇,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只要你將他們扶起來,並用手扶好娃的頭部和頸部,將孩子的腿部放置在平地上,就會自然而然做出踏步的姿勢。

如果前面有障礙物,還會看到似乎想要去抬腿走上幾步的樣子。

等出生後體重的迅速增加,導致腿部的脂肪增長,而腿部的力量沒有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抬腿動作的逐步消失。

消失時間:通常在6周左右會消失。

可孩子的那種類似「走路」的動作還不會消失,例如蹬腿,由於這個動作不需要對抗地球重力,因此嬰兒還可以做這個動作,可以不斷的鍛鍊娃的腿部肌肉和關節運動。

4、抓握反射

父母將手或別的東西放進寶寶的手指,他們會緊緊地抓住,這種反射屬於一種原始、與生俱來的能力

消失時間:新生兒出生5周後會表現得特別明顯,抓握的力量也會很大,在3~4個月後就會逐步消失。如果寶寶在4個月後,仍然還有這種反射,就需要家長帶娃去醫院進行檢查了。

5、抬頭反射

寶寶滿月後去兒保科進行體檢,醫生通常會讓嬰兒躺在臺子上,然後朝著自己的方向拉住娃的雙手,這時候孩子的脖子和腰部是可以直立幾秒鐘,以此來檢查娃的肌張力如何。

消失時間:出生後3個月左右。

6、巴賓斯基反射

你知道新生兒會不會怕癢嗎?你可以用一根羽毛,然後從寶寶的腳跟,慢慢向前滑動,會觀察到娃的腳指頭會緩慢翹起來,其餘的腳趾會呈扇形張開後再蜷縮起來,如果孩子沒有出現這種反射就需要及時就醫。

因為醫生會通過孩子早期的反射評估來判斷健康狀況如何,從而篩選娃是否神經系統、大腦發育等有異常。

消失時間:一般會在寶寶6至18個月的期間逐漸消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一般這些原始反射在孩子出生後四個月左右就會消失,若遲遲沒有消失,父母就需要警惕了,可能暗示你家孩子腦神經發育存在異常。

新生兒擁有哪些特徵代表健康?

1、嬰兒的膚色很紅潤

寶寶出生時的膚色可以說明很多關於健康的問題。

如果孩子的身體比較健康,那麼膚色就會顯得很紅潤,看起來會很可愛;如果寶寶身體健康,但是腳部的膚色為青紫色,那麼很可能是肺部發育得不好。

如果身體的膚色的呈現青紫色,那麼寶寶很可能是極度缺氧,這時候家長就需要重視,因為長時間的缺氧會導致腦部出現問題。

因此,膚色是家長可以觀察孩子身體狀態的一種象徵,寶爸寶媽可以細心觀察。

2、寶寶的哭聲很大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界,哭的第一聲很是重要,可以通過聲音的洪亮程度來判斷娃的肺部情況。

如果寶寶哭聲洪亮且帶有節奏感,那麼說明孩子的肺部、腦部都發育得比較好;如果孩子的哭聲小,且斷斷續續,那麼很可能是娃的呼吸道或是肺部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採取急救措施。

因此,家長們不要覺得孩子出生後的哭聲很大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這其實可以判斷出寶寶的健康程度。

3、寶寶的進食、睡眠

正常情況下,剛出生的寶寶大部分都在睡覺,醒來就會是要吃奶。

如果寶寶長時間為一種痛苦的狀態,家長最好先檢查下孩子的身體,看看是否有磕碰,如果沒有,就需要詢問醫生,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家長如何照顧好新生兒?

1、肚臍護理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在2周左右脫落,因此在未脫落期間,就需要做好護理,讓臍帶部位及周圍保持乾燥、清潔。

要守住三道底線:

臍帶周圍乾燥;每天堅持早晚用75%的酒精擦拭,避免摩擦;脫落後,也要堅持每天用酒精消毒,以防感染。2、正確抱孩子姿勢

0~1個月的寶寶,儘量讓孩子平躺,抱起就以橫抱為主,不要豎抱,時間最好縮短;1~3個月的寶寶,還是依舊橫抱;3~6個月的寶寶,家長在抱起孩子的時候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部;6~12個月的寶寶,可以採取任意的姿勢抱娃,但切記要動作輕柔,且不要進行搖晃。3、寶寶洗護

給新生兒洗澡時,最好不要經常使用沐浴露,一周使用一次就可以了,且洗澡的水溫度不要過度,媽媽可以用手腕進行室溫。

另外,在給寶寶接種疫苗後的24小時內,剛出了汗或是吃完奶,都不要馬上給娃洗澡。

相關焦點

  • 看雙腳知健康?雙腳的異常表現,若你全沒中,說明身體還挺健康的
    腳距離心臟最遠,是我們人體血液循環的終端,每當我們的身體出現什麼問題,血液循環不暢的時候,腳就會先被血液「拋棄」掉。正因為此,雙腳在無形中也變成了我們人體健康的「警報器」,若是身體不好,腳部會先得知,腳部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提醒我們說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了,要及時的養護身體。
  • 體內毒素過多,身體會有6個異常,若沒有,說明身體還算乾淨
    趁著春季體內毒素「外發」,此時給身體排排毒,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人體,有一套完整的解毒排毒「系統」,將人體內的一些毒素垃圾,排除體外,保證身體健康。然而,不良的生活習慣,會打亂機體的這一套系統,導致毒素無法及時代謝出體外,「滯留」在體內,損害機體健康。
  • 胃不好,身體會有4個異常表現,若你一個沒有,說明胃部很健康
    一、胃不好,身體會有4個異常表現,若你一個沒有,說明胃部很健康1、短期內體重大幅度下降假如在一段時間內,不鍛鍊就發現自己體重下降,就要引起你的注意,胃部不好的人消化能力下降,營養物質攝入後未被人體吸收,導致體重下降,如果體重減少得更多,很可能就是胃病出現了
  • 身體出現「黃色瘤」要警惕,這些蛛絲馬跡說明血脂異常了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血脂是健康體檢的常規項目,但也些人害怕抽血,總希望不抽血也能查出血脂異常。有研究稱與正常人平均值相比較,吸菸可使血漿甘油三酯水平升高9.1%並可導致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多項研究表明,戒菸有助於降低血脂。「血脂異常」那些事兒血脂異常是什麼意思?血脂代謝維持在正常水平才能不危害健康。
  • 抽菸的人,睡覺時身體若總出現異常,說明肺可能頂不住了,要警惕
    長期抽菸的人,肺若「頂不住」了,睡覺時身體會給你信號,收到後要儘快戒菸。肺若頂不住了,睡覺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若你睡到半夜時,經常突然感覺呼吸不暢,特別憋得慌,會被驚醒,需要坐起來,才能緩過來氣,呼吸才會慢慢變順暢,說明心肺功能可能已經很差了,要提高警惕。睡覺時人會變得很平靜,若你無法平靜入睡,睡覺時總是咳嗽,痰多,偶爾還會咳出血絲或者咳出黑痰,這說明肺多半受損了。肺部受損後,人最容易出現咳嗽、痰多的情況,連睡覺時都出現咳嗽痰多的情況,說明肺受損的比較嚴重了。
  • 當臉部出現3個異常表現,說明肝功能受損,要立即警惕,切勿忽視
    但是當肝出現一些損傷的時候,身體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這些表現就是肝臟的求救信號,在告訴我們肝臟已經被損傷,要及時的養護了,如果出現了一些特殊的現象,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必須要警惕起來,及時做到養肝護肝。
  • 體內有疾,臉先知!臉部的異常表現,若你都沒有,說明身體很好
    其實你的相貌,不僅能夠反映出你的心境,還可以反映出你的健康狀況。一個人的身體好不好,會直觀的表現在臉上,比如身體不舒服,臉色就會變得蠟黃,沒有神採。身體怎麼樣,臉就怎麼樣,體內若有疾,看臉能夠知道,若發現臉部有異常,說明身體多半出問題了。臉部出現哪些異常,說明身體出問題了?
  • 45歲後,警惕4個器官發出的求救信號,想身體健康記住18個
    45歲後的人,就像一輛車,經歷過風雨的坎坷,行駛過千萬裡路,然而「車上零件」在不知不覺中易磨損,甚至有些零件已威脅到生命!45歲後的人,想要身體健康,警惕身體4個器官發出的求救信號!第一器官:心臟——從40歲開始老化心臟,是支撐人體生命的重要器官,也是促進身體血液循環的「泵」,然而45歲後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過了45歲的男性,絕經後的女性。對於心臟病,預防大於治療,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一定要警惕以下信號,及時就診,及時治療!
  • 26歲女子hpv感染,宮頸長瘤,提醒:身體若有4個異常,不要忽視
    Hpv,一種會傳染的病毒,主要通過親密行為傳播,受這個傳播途徑影響,很多女生查出感染後不敢言語,不敢宣揚,甚至可以忽視,以為時間久了,hpv會自己消失,畢竟這是一種可以自愈的病毒,能被身體的免疫系統幹掉。
  • 醫生忠告:血管有栓的人,身體會有4處異常,只有一個,也要警惕
    血管,是身體內交錯縱橫的"生命線"。正是因為血管能夠及時的將血液、氧氣、營養物質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讓它們得到滋養,才能正常的運轉,維持身體健康。但是血管晝夜不停的工作,也很容易讓血液中的垃圾、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上,損傷血管的健康。並且血管損傷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異常,也很容易被人忽視掉。
  • 血壓、血糖不正常,是身體出問題?這4個指數異常,可以先別緊張
    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風波後,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相當一部分人定期去醫院做體檢,但拿到檢查報告後發現稍有異常就膽戰心驚,擔心是疾病來臨。然而有的指標稍微異常,並不需做特殊治療,也並不代表著是患有疾病,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 一月大的新生兒,怎麼看他發育狀況?有這6個反應,說明寶寶健康
    等過幾個月,他放鬆下來,這種"彈簧"反應也就慢慢消失了。研究表明,當新生兒處在放鬆的狀態時,他們表現出來的動作就越有規律。所以,我們要給新生兒營造安靜、平和的環境,儘量少大聲喧譁和吵鬧,以免他受到驚嚇。寶寶越放鬆,他的成長就越有規律發育得越健康。
  • 腎臟異常,身體會有四個症狀,春季想要腎好,謹記「三個多」!
    腎臟異常,身體會有四個症狀:症狀1、晚上起夜次數多如果是正常的情況,如果晚上喝水比較多,出現起夜也是較為正常的現象,但是起夜也不會太多,最多也就是兩次。但是如果你晚上沒有喝很多的水,晚上還是出現頻繁起夜的情況,甚至是起夜三到四次,這就說明你的腎臟功能可能異常了。因為尿液就是血液通過腎臟的過濾而形成的,在腎臟功能下降以後,尿液就會形成的比較多,從而出現晚上起夜的情況。
  • 女子宮頸發炎或得癌,白帶早有反應!有這6種異常的要警惕
    ◾女性健康晴雨表很多婦科亞健康都能從白帶的顏色異常或味道等來進行病情分析。 ◾輔助受孕排卵期間,白帶的內部結構、形狀會根據身體需要自行調整,幫助受孕更加順暢。 正常白帶什麼樣?◾生活習慣比如水喝少了,白帶可能會發黃;飲食不規律,連續幾天都是火鍋、麻辣燙等「重口味」,白帶可能也會有變化,幾天後就會恢復正常。 當然,在這期間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保持私處清潔,白帶顏色會更快恢復。
  • 走路姿勢,暗藏健康信號!這四個異常步態,說明身體出問題了!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人的走路習慣、姿勢、速度,多少都有點差異~正常步態是用自我感覺最自然、最舒坦的姿態行進時的步態,應該是身體直立,兩眼平視前方,雙臂放鬆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步子穩、全身協調。
  • 寶寶天生4種條件反射,這個月份還沒消失要警惕!
    帕爾馬反射也叫手掌抓握反射,是對新生兒中機械刺激後的一種原始的,有意識的,非自願的反應。也就是說,當你把手指伸向寶寶時,寶寶原始的反應就是會牢牢地把它握住。如果新生兒的這種反射受損或缺失,就需要對寶寶的發育進行評估,尤其是腦部的損傷。6個月以上,寶寶的莫羅反射還沒有消失或者反射一直很誇張,也需要引起寶媽們的注意。我們都知道,寶寶學步一般都要等到1歲左右,才能逐漸掌握好這項技能。但實際上,雖然寶寶剛出生時,連翻身都不會,就已經擁有「走路」這項隱藏的技能了。寶寶在直立狀態下,腳底接觸到地面時,會自然地抬起一隻腳,再抬起另一隻腳。
  • 糖尿病進入「惡化期」,身體會出現8個異常,糖友要警惕
    出現哪些症狀說明糖尿病加重? 3、口渴加劇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口渴,持續性高血糖會使得糖尿病患者脫水,從而導致口渴,因為糖尿病可破壞身體吸收水分能力,引起口乾。另外糖尿病患者若大量喝水後仍然有脫水症狀且血糖迅速升高,這可能是出現酮症酸中毒,需立馬就醫,以免危及生命。
  • 體內有疾,臉先知!臉部的異常表現,若你都沒有,說明身體很好
    一個人的身體好不好,會直觀的表現在臉上,比如身體不舒服,臉色就會變得蠟黃,沒有神採。身體怎麼樣,臉就怎麼樣,體內若有疾,看臉能夠知道,若發現臉部有異常,說明身體多半出問題了。眼睛內有紅血絲正常,若眼睛經常有紅血絲,且紅血絲比較多,有時候紅血絲會布滿雙眼,整個眼珠都呈現發紅的狀態,預示著血壓可能已經超標了。此外,凝血異常、血管硬化等也會使眼部出現這樣的表現,需警惕。
  • 新生兒四個特徵,說明在娘胎裡發育很好很健康,你家娃中了幾個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孕媽懷孕的時候就是「十月皇后」,可以享盡一切好的待遇,但是寶寶並不一定和孕媽一樣過得很滋潤,這和孕媽的身體狀態,寶寶的營養吸收有很大關係。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閨蜜施施最近生孩子了,讓很多人羨慕,嫁了個好老公,在懷孕期間一直都特別聽她的話,每天都問候她的身體,現在寶寶出生了,老公特意請了假期帶她出去旅遊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