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毛澤東主動邀請美國兵乓球隊來中國比賽以後,「小球推動大球」的外交就開始了,也正是因為如此,中美關係開始緩和,在中美雙方的努力下,美國政府決定訪華。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走下空軍一號專機(圖說空軍一號是怎麼來的 美國總統專機的變遷史),眼前是他從未見過的、也是中國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371人的儀仗隊伍。
按照慣例,外國元首來華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陣容通常是由120人到155人組成。而尼克森來訪時的這支三軍儀仗隊,卻是規模空前,整個隊伍有371人,這是尼克森他所從未見過,也是中國外交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規模。儀仗隊員動作整齊劃一,鎮定而自信,給尼克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方這種高規格、高禮儀的接待,盛大的歡迎儀式,給足了美國總統面子,讓尼克森感到非常高興。對中國儀仗隊尼克森也是稱讚有加:「中國儀仗隊是我見過的最出色的一個。他們個子高大,健壯,穿得筆挺。穿得筆挺。當我沿著長長的隊列走去的時候,每個士兵在我經過時慢慢地轉動他的頭,在密集的行列中產生一種幾乎使人認為行動受催眠影響的感覺。」
當時中美還沒有建交,整個首都機場一面雙方國旗都沒有,連紅地毯也沒有。但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前往機場迎接。中外記者早已等候多時,紛紛將鏡頭對準了中美雙方的領導人。而在場的中國三軍儀仗隊以他們威武整齊的軍姿,吸引了不少攝影記者的注意。
客人身後的標語牌,寫著「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團結起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一切反動派!」,展示了毛澤東時代中國人民的態度,並沒有因為有最重要客人的到來而更換任何文字內容,尼克森顯然是看懂了。
不過,現場的氣氛依舊很好,尼克森總統身後的標語還沒來得及撤離,是當時紅色中國建立後,當時中蘇關係友好,中美關係極度惡劣的情況下,為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而設立的。所以,機場方面在請示了上級領導沒有得到回覆後,就不敢貿然的去拆除,也就造成了這一尷尬的局面。
據尼克森回憶,當年他訪華時的第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天朝的超大規模三軍儀仗隊,周總理陪他檢閱時,剛穿上新換的毛料軍裝的天朝儀仗隊在寒冬中不言自威、個個目光如炬,讓他深深感到東方古國氣度和威嚴。
上圖是如今的儀仗隊……..
因為尼克森的來訪,還使得我軍恢復了毛料軍服。因65式布料軍服易褶皺、掉色,冬服臃腫,軍容風紀不整。1971年經周恩來、葉劍英批准,解放軍儀仗隊開始穿用新軍服,夏服為凡爾丁面料,冬服大衣為馬褲呢。新禮服不再佩戴毛主席像章和為人民服務語錄章。從1972年開始,我軍的駐外武官、軍樂團、文工團、軍以上宣傳隊開始配發毛料軍服,但其他部隊仍為棉布軍服。
2018年10月8日清晨,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國旗護衛中隊護送國旗走過長安街。
當時中國的紡織技術和染色工藝落後。50年代的軍裝面料採用16鎊棉,質量更差。60年代仿製日本的確良採用化纖和棉混紡,發明了國產「三元布」,在那個時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當時為高級幹部和禮賓軍官用毛嗶嘰面料量身定製了一批65式軍裝,無論款式還是版型,其實都還是很不錯的。
196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取消軍銜制,4月30日總後通知海軍:中央批准海軍穿灰色軍服,取消大簷帽、水兵帽。顏色採用「海軍灰」。由於65式海軍服的顏色和款式都相當難看,所以65式海軍服最遭到官兵反對。
以今天審美眼光,65式軍服依然是最有中國特色軍服,缺點是配飾太簡單。建議改進以後恢復,改面料,使用現役軍服的仿毛嗶嘰面料,增加軍銜配飾,可以保留一顆紅星、兩面紅領章披掛,在胸前增加軍銜標誌和資歷章,增加臂章。作為軍人的第二套常服或禮服,節日或指定場合選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