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陶益
2017年,我有幸在原工作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的人才託舉工程項目B類資助,結果既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在浙江大學碩博連讀期間,我的主攻方向是基於化學生物學的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使用的是色譜質譜聯用等現代儀器分析技術。2013年到南京中醫藥大學工作,主攻方向轉為中藥炮製學,可謂是半路出家。儘管沒有中藥炮製學基礎,通過多年來融入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炮製團隊,我慢慢地體會到炮製的重要性,慢慢地入了炮製的門,這裡要感謝原工作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炮製團隊為我提供的優質實驗條件和專業指導。
中藥炮製是一門最能反映中醫藥特色的學科,是一門與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毒性等密切相關的學科,是一門服務於中藥臨床製劑、調劑需要的學科。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中藥炮製之根在化學物質基礎的轉變,通過將我所掌握的現代化儀器分析分離技術與中藥炮製理論結合,就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要炮製的問題?老子說: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莊子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傳統的中藥炮製理論就是「道」,而現代分析技術就是「術」,先繼承「道」後創新「術」,這就是我在南京中醫藥大學領悟的科研之道。
一、用現代分析技術揭示傳統中藥酒制和鹽制理論的內涵
選擇「酒制增效」和「鹽制入腎」的傳統炮製理論以及酒續斷和鹽牛膝為研究對象,從炮製前後作用部位的改變有其相應物質基礎改變的思路出發,通過化學、藥效學和藥動學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進行對比研究,闡明上述傳統炮製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以及臨床應用相關炮製品產生相應療效的可靠性,為臨床應用和組方配伍提供科學理論依據,並能夠在現代科學的框架下創新相關的理論。
二、用現代高清4K影像技術記錄傳統炮製技藝
參與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基地南京基地的炮製紀錄片建設,通過與專業的影視傳媒公司合作,去全國炮製傳承基地拍攝傳統炮製技藝,包括採訪中國中醫研究院王孝濤教授;河南禹州老藥工朱清山九蒸九曬熟地黃、百刀檳榔;山東青州老藥工姜寶生傳統炮製荷葉炭;四川成都資陽輔正藥業老藥工孫繼林古法炮製六神曲;四川成都胡昌江教授炮製酒大黃;西藏八珍八鐵的炮製等。通過實地採訪拍攝,讓我深刻理解了炮製中蘊含著很多隱性知識,需要我們去繼承和發展。
三、通過學術論壇報告進行交流,集思廣益
參加了中華中醫藥學會製藥工程分會、炮製分會和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飲片質量分會的年會,並在會議上做「牛膝鹽制入腎機理研究」、「基於斑馬魚模型的牛膝鹽制增效機理」等報告。通過聆聽專家的意見,讓我能夠從不同維度考慮問題,這對我的炮製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青託項目增強了我對炮製理論研究的信心,拓寬了我的視野,為我提供了一個大的交流平臺,讓我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在中藥炮製的路上越走越好。
他託舉期間,主要聚焦中藥炮製的關鍵科學問題,以中醫藥傳統理論為指導,以炮製理論、機理的闡釋為基石,融合傳統炮製理論和現代科學方法和技術,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傳統炮製輔料增效研究體系」等,以相應的代表藥物牛膝等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探討,以炮製前後性味、歸經的改變為主要切入點,從炮製前後作用部位的改變有其相應物質基礎改變的思路出發,通過化學、藥效學和藥動學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進行對比研究。
2019年,晉升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並參與國家、省基金等項目10項;發表高質量論文50餘篇,其中SCI 35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入選浙江省科協育才工程、浙江工業大學青年英才計劃(優青)等人才項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中華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聯合會、浙江省藥學會等均有任職。
本微信號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官方微信,郵箱:xinxibu102@126.com
原標題:《青託成長故事(十四)陶益:繼承不泥古, 創新不離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