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ill Yakowicz
圖片來源:pexels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一個輿論熱點是億萬富豪是否有存在的權力。爭論不斷的同時,全球最富有的一些人仍在繼續將大筆財富捐給慈善事業。
有兩位全球頂級的億萬富豪分別捐款超過10億美元,另有十多位「十億美元俱樂部」成員或是承諾、或是捐款數億美元。以加州理工學院為例,一些機構收到了成立以來數額最高的資金捐贈。
《福布斯》統計了2019年最大的10項公開捐款和捐贈承諾。(不排除有其它數額更大的未公開捐贈。)在此要澄清一點:捐贈數額更高並非總是意味著它們更好或更有效。但是高額捐贈值得我們注意,因為捐贈規模大意味著它們有推動重大改變的潛能。
10項最大的捐款和捐贈承諾中,有8項直接捐給大學、援助團體、服務提供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其餘2項——也是這份榜單上的前兩名——是轉移給慈善基金會的資產。在美國,慈善基金會每年必須支出其資產的5%,很多基金會的撥款大致保持在這一水平。因此,基金會收到的捐款常常要等到數年後才被分發。
以下是2019年最大的慈善捐款和捐贈承諾:
1. 印度科技巨頭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 Premji)作了2019年最大的捐款。他將自己價值76億美元的IT外包公司Wipro Limited股份捐給了自己聚焦教育的慈善機構:阿齊姆·普萊姆基基金會(The Azim Premji Foundation)。普萊姆基在1966年接手父親的食用油生意,後逐步將其轉為蓬勃發展的軟體公司,並在2019年將公司營收提至85億美元。
2. 有著「奧馬哈先知」之稱的沃倫·巴菲特每年都會捐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巴菲特經營的這家公司持有卡夫亨氏(Kraft Heinz)和Dairy Queen的股權,也正是這家公司,讓他成了全球排名第4的富豪。2019年7月,巴菲特捐出價值36億美元的股票,是其至今最大一筆捐贈。這筆捐款分給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蘇珊·湯普森·巴菲特基金會(以巴菲特已故的第一任妻子命名)和巴菲特3個子女管理的基金會:舍伍德基金會(Sherwood Foundation)、霍華德·G·巴菲特基金會和NoVo基金會(NoVo Foundation)。據《福布斯》估計,巴菲特的捐贈總數已超過380億美元。
3. 9月,加州堅果和水果業億萬富豪斯圖爾特·雷斯尼克和琳達·雷斯尼克(Stewart and Lynda Resnick)向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承諾捐贈7.5億美元,以資助氣候變化研究。這是CalTech建校以來最大一筆捐贈。該大學計劃建一座新的7.5萬平方英尺(約6,968平方米)的大樓,並將其命名為雷斯尼克可持續發展資源中心(暫譯名;原文為Resnick Sustainability Resource Center)。身家估值達90億美元的雷斯尼克夫婦擁有全球最大的巴旦木和開心果生產商The Wonderful Co., 該公司還擁有POM Wonderful飲品、Fiji Water(斐泉)和Halo柑橘等品牌。
4. 身家估值34億美元的信用卡億萬富豪T·丹尼·桑福德(T. Denny Sanford)向聖地牙哥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in San Diego)捐款3.5億美元,該校將於2020年7月更名為桑福德國立大學(Sanford National University)。此前,桑福德已向該校捐贈1.5億美元。國立大學建於1971年,是一家主要面向成人學生的私立非營利大學,向需要照顧孩子、需要工作的學生以及退伍老兵提供特殊化的教育。這所大學表示,桑福德最近的這筆捐款將在短期內交付。將這筆捐款算在內,桑福德在一生之中已經捐款將近20億美元,大多數用於醫療健康和教育事業。
5. 菲利普·T(特裡)·拉根和蘇珊·拉根(Phillip 「Terry」 Ragon & Susan Ragon)向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承諾捐贈2億美元,為一家疫苗研究中心提供資金。拉根夫婦曾於2009年到訪南非,目睹了那裡的愛滋病疫情,之後便成立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拉根研究院(Ragon Institute of Massachusetts General,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Harvard),旨在研發HIV疫苗。拉根通過軟體公司InterSystems打下了自己的26億美元財富,該公司幫助醫院和銀行分析大數據。
6. 私人股本公司黑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又譯作史蒂芬·施瓦茨曼)向英國著名的牛津大學捐款1.88億美元。這筆捐款是牛津大學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單筆捐款,將用於資助新的施瓦茨曼中心(Schwarzman Centre),中心將涵蓋人文學科、哲學和牛津大學新成立的人工智慧倫理研究院(暫譯名,原文為Institute for Ethics in AI)。施瓦茨曼中心還將包括一個500座的音樂廳,以及一個250座的禮堂。蘇世民身家估值為191億美元;2018年10月,他向麻省理工學院(MIT)承諾捐款3.5億美元,用來建造新的計算機學院。
7. 2019年11月,已故化學品億萬富豪喬恩·M·亨茨曼(Jon M. Huntsman)的家族承諾捐款1.5億美元,用於資助精神健康研究,及為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學生和猶他州農村地區居民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一份研究表明,猶他州的精神健康指標在全美排名第51——排在華盛頓特區之後。這項捐贈承諾將成立亨茨曼精神健康研究院(Huntsman Mental Health Institute),將在15年間兌現。
8. 瑞士醫療設備億萬富豪漢斯約格·懷斯(Hansjoerg Wyss)在2019年6月向哈佛大學捐款1.31億美元,用於支持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院(Wyss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ly Inspired Engineering)。該研究院於2009年成立,啟動資金正是懷斯當時捐贈的1.25億美元。2018年10月,懷斯在《紐約時報》一篇評論文章中宣布,他計劃在接下來十年中捐款10億美元,以加快土地和海洋保護進程。懷斯曾就讀於哈佛商學院,於1963年創立醫療設備製造商Synthes,後於2012年將其賣給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換得202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如今,懷斯的身家估值為63億美元。
9. 芝加哥首富、對衝基金Citade創始人肯尼思·格裡芬(Kenneth Griffin,肯·格裡芬)向芝加哥科學和工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捐款1.25億美元。這是博物館自1933年開館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博物館將更名為肯尼思·C·格裡芬科學和工業博物館。格裡芬身價估值為130億美元。
10. 2019年11月,億萬富豪慈善家桑迪·威爾和瓊·威爾(Sandy and Joan Weill)宣布了1.09億美元的捐贈承諾,用於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華盛頓大學啟動一項研究計劃,旨在尋找阿爾茨海默病等大腦疾病的療法。身家估值10億美元的桑迪·威爾曾與人共同創立一家證券公司,後在1981年以近1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賣給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上世紀90年代末,他負責策劃了旅行者集團(Travelers)和花旗銀行(Citibank)的合併,組成新的花旗集團(Citigroup),並擔任花旗集團CEO至2003年、擔任花旗集團董事長至2006年。
2019年其它巨額慈善捐贈還包括:微晶片億萬富豪亨利·薩繆裡(Henry Samueli)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程學院承諾捐贈1億美元,此前,該工程學院已經以薩繆裡的名字命名;12月,億萬富豪伊萊·布羅德(Eli Broad)向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承諾捐贈1億美元,以資助新生代教育領軍者完成免學費的碩士項目;4月,對衝基金億萬富豪雷伊·達裡奧(Ray Dalio)承諾捐贈1億美元來幫助康乃狄克州情況困難的公立學校;身家30億美元的波多黎各億萬富豪奧蘭多·布拉沃(Orlando Bravo)向自己的布拉沃家族基金會(Bravo Family Foundation)捐款1億美元,用於資助家鄉波多黎各的創業項目。布拉沃是私人股本公司Thoma Bravo的聯合創始人,曾在10月份登上《福布斯》雜誌封面。
其它不足1億美元、但是憑藉其潛在影響力登上新聞頭條的捐款和捐贈承諾包括: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向幫助無家可歸者的組織捐款9,850萬美元;私募股權大亨羅伯特·F·史密斯承諾捐款3,000萬美元,用於支付莫爾豪斯學院(Morehouse College)全體2019屆畢業生的學生債務;德克薩斯州億萬富豪約翰·阿諾德(John Arnold)及妻子蘿拉捐款3,900萬美元,用於改革美國的保釋制度;奈及利亞首富阿里科·丹格特(Aliko Dangote)向紐約市哈勒姆區的非洲中心(The Africa Center)承諾捐贈2,500萬美元;黑石集團總裁喬納森·格雷(Jonathan Gray)捐款2,500萬美元,用於應對乳腺癌;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和妻子琳恩(Lynne)向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史丹福大學共捐款3,500萬美元,用於資助對人體微生物群的研究,即存活於人體表面或體內、與整體健康機能相關的細菌生態系統。
註:很多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捐贈是捐贈承諾,將在5年或10年內支付。
譯 Xia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