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色譜的常見問題及常用顯色劑

2021-03-02 博普智庫

薄層色譜法(TLC)

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藥品的鑑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

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與其他色譜方法不同,TLC過程流動相一般不使用動力源,而是依靠毛細作用移動。

在TLC的使用中,若干的常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

1.一些具有酸鹼性的化學成分,在溶液中部分電離,事實上展開時存在分子、離子兩種狀態,以中性的有機試劑展開必然會出現兩種層析行為,造成脫尾甚至是一條線。吸附劑的活性和含水量有密切關係,含水較多,吸附能力就大為減弱,因此通常總把吸附劑在一定溫度下烘一定時間,以驅除水分,增強吸附能力,改善薄層板的分離效果,即所謂的「活化」。點樣時用玻璃毛細管吸取試液適量,垂直地輕微接觸薄層板表面(注意防止損壞矽膠層)。樣品溶液擴展開來的斑點直徑應小於5mm,兩相鄰斑點中心間距應大於15mm。若斑點易擴散,則可先點上少許試液,待斑點幹後,再點第二次,因為點樣斑點大,會引起分離後的斑點擴散,影響展開後的分離度。若二斑點中心間距太小,展開中可能產生相鄰斑點的相互重疊。點樣點的起始線應在距玻璃板底邊2cm處,防止因點樣太低而原點直接浸入展開劑中。點樣斑點離板邊距離應大於1.5cm,否則會因邊緣溶劑的揮發,使斑點隨之偏離而產生邊緣效應。若層析缸未先為展開劑飽和,則由於展開劑中各種溶劑的揮發度不同,在層析過程中,隨著展開劑的不斷揮發,會使缸內展開劑組成不斷改變,而使展開劑的極性發生改變,從而使各種組分的Rf值發生改變,分離受到影響。
20ml硫酸+20ml乙醇與5g香蘭素/40ml乙醇混合先配製5-10%的硫酸-乙醇溶液,等溶液降至室溫後,再將香草醛(0.5-1.0%G/V)加入到溶液中,溶解搖均就可以用了。香草醛試液要注意低溫避光,使用時間不宜過長,至少每一個月要重配一次。

1、薄層色譜

2、色譜概論

3、色譜技術叢書-色譜聯用技術

4、色譜技術叢書-液相色譜檢測方法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薄層色譜(TLC)使用指南
    薄層色譜(TLC)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跟蹤反應的手段,還可以用於柱色譜分離中合適溶劑的選擇。薄層色譜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鋁或矽膠。
  • 薄層色譜法(TLC)原理及技術
    即將固定相在玻璃、金屬或塑料等光潔的表面上均勻地鋪成薄層,試樣點在薄層的一端,流動相借毛細作用流經固定相,使被分離的物質展開。    2.原理:薄層色譜是吸附色譜,展開過程中,組分在兩相之間發生多次吸附-解吸附平衡,吸附牢的組分隨展開劑移動慢,吸附弱的組分隨展開劑移動快,一段時間後,組分被分離,各組分在薄層板上形成不同距離的斑點。
  • 薄層色譜(TLC)-點板分析技巧
    薄層色譜(TLC)的原理:將溶液中的反應混合物點在薄板上,利用毛細作用使混合溶劑沿板向上移動進行展開,根據混合物中組分的極性,不同化合物將會在薄板上移動不同的距離
  • 氣相色譜進樣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氣相色譜進樣,就如同手動醫院裡的護士打針,有的可以讓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注射,而有的則會讓患者感到痛苦。氣相色譜進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分析的結果。本文克萊克特就來為大家分析氣相色譜進樣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1)注射速度。
  • 離子色譜法--色譜世界
    最常用的離子排斥色譜固定相是具有較高交換容量的全磺化交聯聚苯乙烯陽離子交換樹脂,這種陽離子交換樹脂一般不能用於陽離子的離子交換色譜分離。離子排斥色譜對於從強酸中分離弱酸,以及弱酸的相互分離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選擇適當的檢測方法,離子排斥色譜還可以用於胺基酸、醛及醇的分析。
  • ​實驗裡常用的乙腈和甲醇在色譜分析中的區別
    乙腈(ACN)和甲醇(MeOH)是在反向色譜柱方法開發中廣泛使用的兩種常見溶劑。所以,除了知道乙腈比甲醇有更高的洗脫能力這一事實外,色譜分析人員還應該知道其他的特性嗎?讓我們來討論一些所有色譜專家都應該知道的問題。首先,對流動相溶液的準備提出幾點意見。
  • 常用的樣品預處理方法大匯總
    樣品預處理的目的分為以下幾個:除去微粒、減少幹擾雜質、濃縮微量組分、提高檢測靈敏度及選擇性、改善分離效果、有利於色譜柱和儀器的保護等。      樣品預處理有其必要性及重要性,由於樣品種類繁多,其組成、濃度、物理形態等均是色譜分析測定的重要影響因素。樣品處理技術就成為提高分析測定效率、改善和優化色譜分析的重要環節嘍!
  • 藥明康德TLC薄層(點板)技術
    TLC薄層技術原理:利用吸附劑(矽膠)對樣品中各組分吸附能力不同,即展開劑對它們的解吸附能力的不同,使各組分達到分離的目的。TLC薄層技術特點:微量、快速、簡單1、幾種矽膠板標註方法                           遵守原則:點樣的高度一定要高於展開缸中展開劑的高度原點間距0.3-0.5cm,底邊距離0.5-0.8cm
  • 六種常見液相分離方法基本原理和具體案例分享——反相色譜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正相色譜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方法應用案例。今天的主題是反相色譜。1.
  • 如何延長液相色譜柱的使用壽命
    一、使用前準備1、使用前認真閱讀色譜柱的說明書,了解色譜柱的種類,選用合適的色譜柱。在選用色譜柱時,應充分考慮所分析樣品的極性大小、化合物的種類數量、結構特徵。根據化合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色譜柱和分析條件。
  • 賽默飛OLED材料分析之必備的液相色譜和色譜數據系統
    01、小分子發光材料以有機小分子金屬螯合物和稀土配合物為代表,常用金屬離子包括鋁、銥和鉑等元素,常用配體有席夫鹼類和羥基喹啉類材料。02、聚合物發光材料主要包括聚苯撐乙烯類(PPV)材料、聚咔唑類材料以及聚芴類(PF)材料等。
  • 【離子色譜】水中碘化物的離子色譜測定法
    常見陰離子如F-,Cl-,NO2-,NO3-,PO43-,SO42-等對碘化物的測定沒有幹擾;某些金屬離子如Ag+,Fe3+,Cu2+,Zn2+等可能會影響碘化物的測定,可採用陽離子交換柱(Na型或H型)去除幹擾物質;樣品中含有表面活性劑
  • 色譜進樣針使用技巧!
    圓椎型針頭,用於隔墊進樣,可減小對隔墊的損壞,經受多次進樣,主要用於自動進樣器上;斜面針頭,可用在進樣隔墊上,易於進樣操作,其中26s–22的針頭是最適宜使用在氣相色譜中進樣隔墊上;平頭進樣針,主要用於高效液相色譜儀的進樣閥和樣品吸量管上。二.進樣方式按照進樣方式可分為自動進樣針和手動進樣針。
  • 色譜技術叢書-高效液相色譜方法及應用(第三版)
    (2)在固定相研製上的另一個重要進展是第二代整體柱的出現,第二代聚合物整體柱不僅可以分離大分子,也解決了對小分子的分析問題。第二代,特別是第三代矽膠整體柱的出現可用於多種樣品的分析。今後,隨無機-有機雜化材料整體柱的出現,它在提高柱效(現已超過100000塔板/m)和選擇性方面,仍有潛在發展的能力。
  • 廣州查處一起河湧汙染 顯色劑讓西郊湧變「紅河」
    原標題:廣州查處一起河湧汙染 顯色劑讓西郊湧變「紅河」3日,橋中街西郊湧出現紅色水體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陳亮、通訊員穗環宣攝影報導:5月10日,記者從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荔灣區分局近日查處了一起
  • 潘通色卡電子版下載(PANTONE電子色譜)
    潘通色標即我們設計上常說的PANTONE專色色標,對於設計工作者,無論是四色色譜還是潘通色譜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色譜( 色卡 )是我們設計作品的最終印刷顏色效果的保證。是平面設計師、印前專業人員及印刷工作人員的必備顏色指南。
  • 長假後色譜儀器開機順序
    4.打開主機電源,依次打開檢測器,泵A,泵B,柱箱的電源5.打開電腦,開啟色譜工作站 6.先在工作站中開啟活塞泵,以所需的流動相平衡系統(約需30min) 7.打開氘燈,等待系統基線走穩 8.開始進樣檢測常見故障:開機後壓力在一段時間逐漸變化(升高或降低),這往往是流動相在色譜柱內還沒有平衡好
  • 紡織技術:絲網印花技術其中的常見工藝
    紡織技術:絲網印花技術其中的常見工藝 2013-03-26 08:35:01 來源:網上輕紡城 編者按:現在紡織企業絲網印花技術常見的工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