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還能東山再起嗎

2020-12-12 投資快報

作為曾經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曾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快速滑落,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2019年虧損21.66億元,關閉門店4391家。海外子公司被破產清算、被調出港股通名單……

目前,有關拉夏貝爾正在重組的消息,也在不斷地困擾著投資者,到底該不該繼續關注拉夏貝爾,要不要繼續投資拉夏貝爾。實際上,重組也好,自己脫困也罷,如果企業沒有核心競爭力,也就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倒掉,一是被其他企業併購。也就是說,不管哪種結果,對拉夏貝爾來說,都不是希望看到的結果。

眾所周知,拉夏貝爾是以女性服裝為主的企業。其旗下擁有LaChapelle、Puella、Candies等多種女裝品牌。一度時期,是深受女性,特別是時尚女性喜歡的,也是風靡一時的。然而追求時尚僅僅是服裝企業,特別是女性服裝企業的一個方面。除非能夠一直保持時尚領先優勢,能夠不斷地引領時尚潮流。否則,就會出現冒得快,衰得也快的現象,甚至會曇花一現。

對拉夏貝爾來說,說其是曇花一現,顯然是不太合適的,也是不太公正的。但是,從輝煌到衰落,也就短短的幾年時間,又似乎與曇花一現很是相似。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拉夏貝爾沒有能夠找到維持企業長久不衰的鑰匙,沒有能夠朝著能夠讓企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其中,沒有能夠實現從時尚走向品牌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優衣庫,實際也是非常普通的一款服裝,卻能做成倒不掉的服裝品牌。原因就在於,他們注重於服裝布料的研究與開發,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的布料。因此,日本的中學生,幾乎用的都是優衣庫的布料和服裝。自然,就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而國際上其他知名服裝品牌,則是利用常年積累的經驗,以及文化積澱,逐步打造出經久不衰的品牌。

這也意味著服裝企業要想經久不衰,必須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必須有自己的特點,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時尚。單純追求時尚,一旦時尚不再,一旦跟不上時尚的腳步,就會出現問題。所以從拉夏貝爾的衰落中不難看出,中國服裝企業在如何打造品牌方面,還是有很大的缺陷和局限性的,就是總想一夜成名,永遠興旺,總想用一種時尚佔領市場。而這,恰恰是服裝企業之大忌。而這樣的現象,不僅僅表現在拉夏貝爾身上,美特斯邦威、以純等,都存在類似問題,都是一陣風,都是出道風風光光,風頭一過,立馬銷聲匿跡。

相關焦點

  • 快速衰落的拉夏貝爾 為何衰落 還能東山再起嗎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快速衰落的拉夏貝爾,為何衰落,還能東山再起嗎作為曾經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曾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快速滑落,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2019年虧損21.66億元
  • 巨虧20億,市值縮水八成,拉夏貝爾還能「翻身」嗎?
    對於「中國Zara」拉夏貝爾來說,更是如此。但是,拉夏貝爾真的還能「翻身」嗎?在2014年和2015年,也就是拉夏貝爾剛剛赴港上市之時,淨利潤分別為5.0億元和6.15億元,增速分別為21.36%和28.7%。2016年和2017年,拉夏貝爾的淨利潤增速始終維持著穩定增長,並最終在2018年第一季度達到了巔峰時期,在這一季度,拉夏貝爾的淨利潤增速達到了26.17%,不過隨後便開始一路滑坡。
  • 上市不到三年便「戴帽」 拉夏貝爾做錯了什麼
    7月1日,「女裝第一股」拉夏貝爾正式「戴帽」,股票簡稱變成「ST拉夏」。上市不足三年便遭遇經營危機,拉夏貝爾究竟做錯了什麼?  姍姍來遲的年報  在兩度推遲後,拉夏貝爾終於在6月29日深夜公布了年報。
  • 拉夏貝爾法人再成「老賴」,「中國ZARA」還能翻身嗎?
    昨日,滿身瘡痍的拉夏貝爾(*ST拉夏)再遭重創,公司及法人代表段學鋒因拉夏貝爾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再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並被採取了限制高消費措施。今年7月底,拉夏貝爾從「上海拉夏貝爾」更名為「新疆拉夏貝爾」,法人代表也由公司創始人兼前董事長邢加興,變更為了現任董事長段學鋒。而今年6月至今,拉夏貝爾已經累積了54條限制高消費申請。
  • 一年關店4400家,「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斷臂還能求生嗎?
    而在新任董事長走馬上任幾天後,拉夏貝爾再出大新聞。2月13日,拉夏貝爾的運營主體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為3268115,執行法院為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對很多80、90後的人來說,拉夏貝爾這個品牌並不陌生。甚至就在幾年前,該品牌的門店還隨處可見,被人戲稱為中國服裝界「萬店王」。
  • 拉夏貝爾能絕地反擊嗎?
    拉夏貝爾能絕地反擊嗎?本刊記者/趙春雨今年的服裝行業仍身處凜冬。近年來,我國服裝產業整體呈現下滑趨勢,上萬家服裝店宣布關店、裁員、破產。作為國內首家A+H 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有著「中國版 Zara」稱號的拉夏貝爾, 也難逃窘況 :關店、搬家、更名、「賣吊牌」,顯然,拉夏貝爾也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高光時刻昔日國產服裝巨頭,拉夏貝爾也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
  • 拉夏貝爾還有生還希望嗎
    譚浩俊曾經與美特斯邦威、佐丹奴、森馬、真維斯、以純等深受消費者歡迎,也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服裝品牌一起揚名,一起叱吒風雲的拉夏貝爾,如今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各種負面新聞接踵而至。眼下的拉夏貝爾實際已經沒有多少生命特徵,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負債總額為68.85億元。其中,合併流動負債金額為54.85億元,高於流動資產22.85億元。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餘額14.81億元,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19.7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約為8.00億元。
  • 拉夏貝爾要學南極人賣吊牌了?中國ZARA病急亂投醫能有用嗎?
    來源:江瀚視野觀察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拉夏貝爾的新聞可謂是層出不窮,之前我們曾經多次討論過拉夏貝爾的問題,可以說我們是看著拉夏貝爾一步步從中國女裝之王、中國版ZARA走到今天幾乎要退市的地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夏貝爾也有些撐不住了開始了自救之旅,這不最近開始選擇學習南極人了,只是這樣的學法真的有用嗎?
  • 半年兩家子公司破產 拉夏貝爾「披星戴帽」倒計時
    但近年來,頭頂「光環」的拉夏貝爾卻陷入了虧損困境,將面臨被ST的風險,拉夏貝爾還能看到下一個春天嗎?啟動重組拉夏貝爾曾斥資收入麾下的Naf Naf SAS,如今也已陌路。在四處籌資50萬元資金後,與2位設計師和幾位銷售人員成立了拉夏貝爾。2003年,服裝行業低迷,邢加興卻反其道行之,帶領拉夏貝爾加足馬力生產,開啟了一場「豪賭」。隨後,服裝市場迎來消費狂潮,拉夏貝爾一戰成名,在服裝行業站穩了腳跟。
  • 門店數量腰斬實控人股權遭凍結 國內女裝第一股拉夏貝爾如何脫困
    「比起別的品牌,拉夏貝爾的衣服款式都非常新穎,甚至一年能推出上千款的新設計。」成女士一度很認同拉夏貝爾是「中國版的Zara」。作為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快消品牌,因價格便宜,同時其款式更新也非常快,緊跟主流時尚,拉夏貝爾受到眾多愛美女士追捧,很多80後姐妹都逛過拉夏貝爾。
  • 曾火遍大江南北的這些國民神車,還能東山再起嗎?
    往後能否東山再起?帕傑羅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三菱諾大的一個集團,即使汽車業務再不濟,也能通過其他業務賺錢,拆了東牆補西牆啊?可我們開頭就說過,三菱集團只是一個鬆散實體,每個子公司的聯繫不緊密,往往都是自負盈虧,因此它們都沒有義務去幫助三菱汽車。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
    拉夏貝爾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曾經被市場稱為女裝之王、中國版的ZARA,輝煌時期擁有超過9000家門店,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H股和A股上市的服裝企業。「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曾經的拉夏貝爾,很輕易就徵服了所有都市女孩。因為她浪漫、清新活力。
  • 拉夏貝爾到底是「雞頭」還是「鳳尾」?
    但,如今的拉夏貝爾,是真的有點「德不配位」了。看看拉夏貝爾這一年爆了多少雷吧。2019年8月初,多家媒體報導了「拉夏貝爾巨虧5億,上半年日均關店數量超13家」的情況,已經引起一定範圍的關注。截至去年的6月30日,拉夏貝爾境內零售網點的數量為6799個,半年銳減2470個,縮水27%,平均每天就有13家店鋪關閉。
  • 3年市值蒸發百億,拉夏貝爾要倒閉了嗎?
    在年報披露規定時限的最後一天,拉夏貝爾掐點公布了2019年年報,卻因連續虧損兩年正式「帶帽」,並從7月1日起,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代碼變更為「ST拉夏」。停牌一天恢復交易後,該股更是迎來連續3個跌停,市值已不到10億元。  這個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有「中國版ZARA」稱號的女裝巨頭已然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
  • 拉夏貝爾(06116)更名為「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拉夏貝爾(06116)公布,於2020年9月4日,香港公司註冊處發出了「非香港公司變更名稱註冊證明書」,確認該公司已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例》第16部將公司在香港登記的中文及英文名稱由「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 拉夏貝爾La Chapelle7m門店取得成功的運營經驗
    拉夏貝爾La Chapelle7m門店取得成功的運營經驗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其實對於一家實體店來說,有著很激烈的競爭壓力。就拿我來說吧,前幾年的時候我對於品牌完全是沒有任何意識,感覺都一樣,但是拉夏貝爾La Chapelle7m門店卻一步步的吸引著我,也給了我很多觸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們取得成功的運營經驗吧。
  • 拉夏貝爾:難以挽回的頹勢
    從目前的經營業績來說,拉夏貝爾的主業已經失去盈利能力了。  拉夏貝爾是一家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快時尚、多品牌、直營式時裝集團,公司致力於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兼具時尚、品質與高性價比的各式時裝產品。  至此,拉夏貝爾的海外收購基本以失敗告終。  違約、償債雙重壓力  隨著公司經營業績不斷下滑,拉夏貝爾的資金壓力也越來越大。  2015-2019年年末,拉夏貝爾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3.6%、44.31%、48.31%、59.01%、85.59%。
  • 拉夏貝爾市值蒸發百億、瀕臨退市「中國版ZARA」如何解債務危機?
    同時,因為拉夏貝爾連續兩年都沒有能實現翻身,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從「拉夏貝爾」變成「*ST拉夏」。為何持續虧損?虧損主要來自哪些方面?自2018年開始,拉夏貝爾盈利出現滑坡。財報數據顯示,拉夏貝爾在2018年實現營收為101.76億元,同比下降2.58%;淨利潤為-1.60億元,同比下降132%。同樣在2018年,儘管拉夏貝爾已經跌入虧損的旋渦,但是依然堅持收購法國品牌Naf Naf SAS。
  • 拉夏貝爾轉型做貼牌?商標是逆境前的強力支撐
    2019年拉夏貝爾門店數比2018年底少了4391個,平均每天關店12家,到2019年年末,拉夏貝爾的資產負債率就達到了恐怖的84.6%。並且自2020年5月份開始,拉夏貝爾已經披露至少6次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 即將戴上ST帽子 被吐槽「土氣」的拉夏貝爾能走出困境嗎
    在A股上市不足三年,拉夏貝爾卻淪落到靠盤活資產「回血」的地步,這家女裝品牌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年4月底,拉夏貝爾公布了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淨虧損21.39億元,同比下降1241.01%。5月16日,該公司將披露2019年年報。屆時,拉夏貝爾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將戴上「ST」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