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曾經與美特斯邦威、佐丹奴、森馬、真維斯、以純等深受消費者歡迎,也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服裝品牌一起揚名,一起叱吒風雲的拉夏貝爾,如今已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各種負面新聞接踵而至。
眼下的拉夏貝爾實際已經沒有多少生命特徵,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負債總額為68.85億元。其中,合併流動負債金額為54.85億元,高於流動資產22.85億元。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餘額14.81億元,應付帳款及應付票據餘額為19.7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金額約為8.00億元。這也意味著,只要拉夏貝爾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不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會出現官司纏身的現象。官司一打,籌集資金的難度就會更大,形成惡性循環。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拉夏貝爾要想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有抵押物,金融機構也不大可能再給拉夏貝爾提供資金。除非有實力強大的企業來對拉夏貝爾進行併購,否則拉夏貝爾就會在資金鍊斷裂後徹底崩盤。
也正因為企業陷入了極度困境之中,高管也出現了紛紛離職的現象。別的不說,僅公司總裁就在半年時間內換了三任,眼下,在4月剛剛接任總裁職務的尹新仔以個人原因辭職後,還沒有「物色」到新的總裁,企業正處於無總裁履行職責的尷尬狀態。到底何時才能有新總裁上任,誰願意來接這個燙手的總裁,都還是一個謎。
實際上,服裝企業作為傳統企業,既可以說面臨很大的挑戰,也可以說面臨很多的機遇,既可能因為競爭過度激烈被淘汰,也可能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關鍵就看如何適應市場,加大創新力度。日本的服裝企業優衣庫,也曾經遭遇過市場風險,面臨被淘汰的危險。但是企業緊緊抓住服裝面料這個「點」,持續創新突破,繼而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企業也越做越興旺。而歐洲的知名服裝品牌,則重點在設計、時尚、風格、質量、品牌等方面下功夫,同樣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成為了經久不衰的典範。
相反,國內的服裝品牌更多的喜歡在追趕時尚,而不是引領時尚、創造時尚等方面下功夫,更沒有在設計、品牌、創新等方面做文章,以至於時尚一過,立馬失去競爭力。因為追趕時尚與創造時尚、引領時尚完全是兩個概念、兩個層級的問題。追趕時尚,追趕得再好,時尚也是人家的,與自己無關,自己只是獲得一些投機利益而已。引領時尚和創造時尚,則是永久的利益、永恆的利益。而凡是引領時尚和創造時尚者,大多對質量、品牌特別重視,對設計、創新則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所以,拉夏貝爾的今天,是整個服裝行業缺乏創新精神的一個縮影。國內服裝行業要具有國際競爭力,就必須在創新上下功夫,在設計上做文章,在引領和創造時尚上求突破。否則,更多的拉夏貝爾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