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期,日本國內的雜誌,為何都是報社發行的?

2020-12-15 芳談歷史

明治七年到明治十年的雜誌界,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內容專門化。諸如評論、政論雜誌的出現,宗教雜誌的發展,學術、醫學雜誌的增加,漢詩、漢文等文學雜誌的誕生,都說明了這種傾向。

書法雜誌封面圖

一、評論雜誌方面

《民間雜誌》,創刊於明治七年二月,它是慶應義塾的機關雜誌。編輯有福澤諭吉、小幡篤次郎。該刊宗旨是振興農村的開發事業。但從第二期起,登載該社福澤和中上川彥次郎等人的評論,涉及到政治、經濟教育各個方面。明治八年六月停刊。明治九年九月復刊,政題為《家庭叢談》,箕浦勝人擔任編輯。

明治十年六月又重新恢復《民間雜誌》這個刊名,並改為日刊。但是該刊發表社論,對大久保利通被暗殺一事進行了評論,觸怒了政府,二個月之後被追停刊。無論怎麼說,該雜誌是早期啟蒙性的評論雜誌,為青年讀者所喜愛。

《明六雜誌》,明治七年三月創刊,由「明六社」出版,並因此而得名。「明六社」是由進步學者西周、西村茂樹、津田真道、中村正直、福澤諭吉、加藤弘之、森有禮等發起結成的。該雜誌是綜合性雜誌的先驅,它對政治、經濟、社會、思想問題進行廣泛的評論。每月平均出3200多份,最初一年總計售出106000(十萬零六千)多份,可以認為是有相當影響的。然而,明治八年六月公布《新聞紙條例》以後,因規定了讒謗律,言論自由受到限制,於明治八年十一月,經多數人決議,停止出版,共出四十三期。

在這之後,曾參加「共存同眾」團體的小野梓於明治八年一月創刊了《共存雜誌》。箕作麟祥等洋學者於同年六月出版了翻譯雜誌《萬國叢話》。明治九年七月,中村敬宇創辦了《同人社文學雜誌》。那時的文學一詞同現在文學一詞的含義是不一樣的,當時,所謂文學,是高級思想感情的總稱。

二、政論雜誌方面

政論雜誌一類雜誌的目的是鼓吹當時剛抬頭的民權思想,進行政治批判。冠以新聞題號的《評論新聞》,是一本有代表性的政論雜誌。該雜誌創刊於明治八年三月,創始人為鹿兒島人海老原穆、橫瀨文彥,小松原英太郎等也加入該雜誌社工作。他們共同對當時的日本政府展開了猛烈的批判。該雜誌激烈宣傳革命論,印刷數量多達一萬份以上,在鹿兒島散發。有人認為,這也是日本爆發西南戰爭的一個原因。

除此以外,明治八年創刊的《採風新聞》,明治九年三月創刊的《湖海新報》、《草莽雜誌》,都曾爭相登載一些過激政治論文。這些雜誌均於明治九年七月被迫停刊。但是被禁止發行之後,它們改頭換面,繼續出版,進行鬥爭。

三、宗教雜誌方面

《報四叢談》(明治七年八月創刊》、《明教新志》(明治八年八月創刊),《七ー雜報》(明治八年十一月創刊)等雜誌均屬宗教雜誌。《報四叢談》由大內青巒編集,執筆者大都是與佛教有關係的進步人土。該雜誌不僅討論佛教問題,也評論時政,對思想界有很大影響。《明教新志》(也叫《教會新聞》)由大內主辦,是一本佛教兼時事報導的雜誌。

《七一雜報》是日本第一本基督教雜誌,由新教徒擔任編輯工作。從社長今村謙吉、編輯部長村上俊吉到本雜誌的撰稿者,都是與基督教有關的日本人,其中也有外國傳教士。如前所述,神佛分離使佛教徒逐漸覺悟起來,他們決心用自已的力量抵抗時代的潮流。《明教新志》、《報四叢談》就是佛教界這一思潮的產物。另一方面,經受諸多迫害的基督教終於獲得傳教自由,他們以繼續布道為目的,創辦了《七一雜報》。

四、有關學術問題的雜誌

有關學術問題的這類雜誌之中,有明治十年六月由東京大學學生發行的《講學餘談》。東京大學學生課餘舉辦茶話會就各種專門學問進行討論,發表演說,從法律到自然科學,內容十分廣泛,這就是該雜誌的特點。學生們的目的,是通過該雜誌的發行,把科學推向社會。這一點令人注目。

此外,還有不少與醫學有關的雜誌。如《陸軍醫事雜誌》(明治七年十二月創刊發行)、《醫學雜誌》(明治八年五月創刊發行)、《順天堂醫事雜誌》(明治八年十月創刊發行)、《醫事雜報》明治九年五月創刊發行)、《西醫雜報》(明治九年十月創刊發行)、《東京醫事雜誌》(明治十年二月創刊發行)等等。當時,西洋醫學發展很快,因此,在此時的日本醫學方面的雜誌自然也多了起來。

五、漢詩、漢文學的雜誌盛行

在明治時期,漢詩、漢文學盛行的雜誌之中,最有影響的雜誌包括:森春濤的《新文詩》(明治九年二月創刊發行)、服部誠一的《東京新詩》(明治九年四月創刊發行)、岡本監輔的《東洋新報》(明治九年七月創刊發行)、佐田白茅的《明治詩文》(明治九年二月創刊發行)、成島柳北的《花月新詩》(明治十年一月創刊發行)等。

一些為明治新政府所排斥的失意右翼志士,不滿足於卑俗的劇作,便通過漢詩、漢文抒發自已悲憤鬱悶的心情,這是漢詩、漢文雜誌日增的原因。同時,作漢詩、漢文,讀漢詩、漢文,也是當時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教養;於是形成了漢詩、漢文熱。

從明治十年起,出現了很多諷刺時事的「狂詩」、「狂文」、「戲文」。受這種風潮的影響,以《團團珍聞》為代表,相繼出版了一些滑稽雜誌。概括地講,這一時期,雜誌開始向專業化發展,雜誌的數量也急劇增加起來。而且,一個引人注目的情況是,不少有影響的雜誌是由報社發行的。《報四叢談》、《共同雜誌》是由《郵便報知》報社發行的,《洋洋社談》由《朝野》報社發行;《講學餘談》由《東京曙》報社發行。

雜誌作為報社的副業出現,是印刷條件得到改善的結果。但是,同時也必須充分肯定,報社在其他領域對早期日本傳媒事業的發展,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相關焦點

  • 日本明治初期的報紙行業,在經歷了嚴冬之後,為何會蓬勃發展?
    明治四年五月,參議木戶孝允發行了《新聞雜誌》,接著,於明治五年二月,以參議員大隈重信、江藤新平為後授,發行了《東京日日新聞》,自稱為左院(日本法令審議機關——譯者注)御用的《日新真事志》問世,六月,郵政部負責人前島密創刊了《郵便報知新聞》。此外,各地方在縣廳保護之下,也出現了不少報紙。
  • 明治時期的日本小報,有何特別,為何能受到一般民眾廣泛追捧?
    二、日本小報的代表在以上小報的成功創刊發行以後,明治時期創刊,並且有代表性的小報還有:《讀賣新聞》,明治七年十一月二日創刊,創刊人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該報由芝琴平町的「日新社」印刷所作為印刷業的副業印刷發行。該報樹立了平易近人的大眾新聞風格。
  • 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
    與此同時,日本是一個極其注重禮儀的國度,在我們看來已經達到近乎苛刻的程度,似乎任何一件尋常的事情,在他們眼中都有著森嚴的規矩與禮儀,其中尤以茶道最為繁瑣。日本的茶道源自於古代時期派往中國唐朝學習先進文化的「譴唐使」,在學習先進文明技術的同時,他們將茶文化一併帶回了日本。
  • 為何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清朝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黑船事件對於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龐大的黑色軍艦讓日本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後,也讓他們認識到了幕府的腐朽。在德川幕府與列強籤訂一系列屈辱條約以後,日本國內掀起推翻幕府統治的呼聲,隨後日本的倒幕派歷經數次戰役,推翻了幕府統治,建立起以天皇為主導的封建國家。而在此期間,日本在改革派的主導下進行明治維新,吸收西方先進的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極大的促進了日本的發展,使得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 明治時期的日本,國民生活看上是慢節奏的,海濱浴場分男女區域
    2:明治時期的日本普通人生活情景 3:明治時期的日本普通人生活情景
  • 5分鐘搞懂什麼是日本「明治時代」!原來這些都是「明治Style」
    明治時代」的日本快速接受西方文化,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巨變,現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東西和生活習慣,很多都是在「明治時代」就出現的喔!想要體驗明治時代的生活,不用捨近求遠,跟著「樂吃購!日本」一起從日常生活中來了解何謂「明治Style」!
  • 日本明治時期重要的女性畫家上村松園Uemura Shōen
    其子上村松篁和孫上村淳之三代均為日本畫家。出生於京都市下京區,作為一茶商的次女,松園受到了京都傳統文化的良好哺育。一生歷經明治、大正、昭和時期,不斷描繪「毫無卑俗,如珠玉般清澄高雅的畫」、「達到真、善、美之極致的真實的美人畫」(兩者皆為松園的言詞)。
  • 明治時期的文明開化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極端化,連吃豬肉都成了文明
    與此同時,明治政府又創設紀元節(傳說中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的誕辰,現為日本國慶節)、天長節(現任天皇誕辰)、神武天皇祭等一系列「偽傳統節日」。不過,儘管天皇巧打如意算盤,但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內颳起的一股近代文明之風,還是改變了當地人們封建落後的思想。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前不久,日本明治乳業通報顯示,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亞公司)25%股份,收購金額為2.544億美元,折合18億元人民幣。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 肖戰又有雜誌採訪了,將於日本發行,共8頁內容
    楔子近日,關於肖戰又有雜誌採訪的消息,在網絡上傳播開了,並且還是有官方預告的,只不過,此次發行的地方卻不是在國內,而是將於日本發行,共有8頁內容,這也使得很多國內的粉絲羨慕不已,畢竟,關於肖戰的雜誌採訪,上一次見到還是在《博客天下》的時候,《肖戰:學會與不同的聲音相處,在成長時接受批評
  • 日本妹子平時都看哪些時尚雜誌呢?
    《ViVi》是由講談社1983年5月創刊,在日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發行的女性流行月刊雜誌。在日本的發行日期是每月23日。VIVI雜誌是日本十分受歡迎的老字號女性流行情報志,它的主要閱讀對象鎖定的年齡層是15至36歲的辦公室女文員和女大學生。也可謂流行時尚中中流砥柱的一群,也因此ViVi介紹的流行走向、飾品風格,大多是介於可愛和成熟之間的甜美個性風,是年輕世代最菁華的時期。ViVi的主旨是在提供青春有活力的年輕女性流行資訊,因此志內充滿了各種多變、獨特、前衛的時尚風格,也是想掌握日本流行情報時不可缺少的一本雜誌。
  • 日本本土奶粉二段/明治2段日本原裝明治奶粉
    日本奶粉口感清淡,奶香自然,不腥,也極少發生便秘,適合亞洲寶寶的體質!該公司研製生健康,更聰明。 【產品規格】820g/聽 1箱8聽 【適用年齡】適合9個月-3歲寶寶 【售 價】:160 RMB 【產品特點】日本奶粉口感清淡,奶香自然,絕不腥味,也極少發生便秘。我的客戶反應寶寶吃了明治後對大便有非常大的改善。
  • 她是明治時期的「毒婦」,殺了自己姐夫被判斬首,怪事卻發生了
    她是明治時期的「毒婦」,殺了自己姐夫被判斬首,怪事卻發生了 她是明治時期的「毒婦」,殺了自己姐夫被判斬首,怪事卻發生了 在近代歷史上,日本可以說是亞洲發展比較快的國家,但是在歷史上,日本可是經過明治維新之後才變得這麼厲害。
  • 1872年,20歲的明治天皇帶頭大口吃肉,讓日本人增高了14釐米
    對於身高這個話題,我國自古以來都是非常鄙視日本人的,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人都是一個個的矮子形象。正是因此,我們才對日本人有著「小日本」這樣的稱呼,而古時候中國人管日本人叫「倭人」也是如此。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人個子矮這個觀念早就已經過時了,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跟我們差不了多少,甚至還會更高一些。
  • 1909年鏡頭下的明治時期日本:工業革命下依然保留著傳統生活
    前言1909年的日本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明治維新使日本開始邁入近代工業化社會,幾個大城市內電線桿和電燈等標誌著工業革命成果的事物相繼出現。國際上,5年前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所發生的日俄戰爭,隨著日本戰勝後籤訂的《樸茨茅斯和約》,一躍跨入世界列強行列,侵略的野心也是極具膨脹。本期照片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拍攝而成,此外本文加入一張繪製於1915年的日本地形圖進行說明。
  • 日本宣布更新紙幣圖案 這些人的肖像都曾出現在日本紙幣上
    (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據悉,此次將為日本自2004年以來再次變更紙幣肖像圖案,新紙幣預計在2024年正式開始使用。通常,日本的紙幣樣式由負責通貨行政的財務省與發行方日本銀行、製造方國立印刷局三方討論,之後根據日本銀行法,由財務相做出最後決策。※澀澤榮一、津田梅子、北裡柴三郎為何人?
  • 150年前幕末明治,才貌雙全的日本美女們!
    以近乎全裸的姿態出浴、使坂本龍馬在寺田屋事件中逃過一劫的「お龍」。當桂小五郎潛伏在二條大橋時給他帶去飯糰的藝伎「幾松」……幕末志士與戀人的浪漫故事成就了無數美麗的傳說。明治維新後,為使日本能與列強並肩,女子們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除了自鹿鳴館而始的社交界以外,文學、醫學和教育界也活躍著女性們的身影。生於動蕩時代的她們,至今仍在明治維新150年後的照片中散發著獨特魅力!
  •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和變化(明治時期到現在茶道)
    日本的茶道,可以說源頭就在我們中國,特別是在中國的宋朝傳了過去,但是由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推廣和普及,道了江戶時代的幕府,日本的茶道基本成型,並且定局。不過到了明治維新的時期,茶道有了新的變化.如果想要知道日本的茶道發展,可以看會前面幾章。
  • 國內洗白無望,範冰冰轉戰日本發展,紅唇烈焰登日本成人雜誌
    說起範冰冰無人不知,曾經她是國內娛樂圈當之無愧的紅毯女王,雖然參演的作品不是太多,但是多次因為紅毯造型被稱為紅毯女王,可以說當時的她在娛樂圈女星中的地位,無人能及。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不得不承認,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曾經的範冰冰紅遍全球,但不是照樣因為偷稅漏稅的事身敗名裂,甚至在娛樂圈毫無立足之地,近幾年就連她所做的公益也人們認為她為了洗白自己而炒作,與觀眾們並不買帳,都覺得他在國內付出無望。
  • 古代武士自帶口糧,明治時期的統一供給,淺談日本陸軍的後勤制度
    那時候的士兵口糧也都比較一般,因為日本古代都是比較匱乏副食的,所以通常來說都是以主食為主。當時武士和士兵們的夥食基本就大名提供的糙米飯和雜糧,副食則是味增與醃漬(鹹菜)。一些有條件的武士可能會攜幹松魚和肉乾、又是可能還有鮮肉。而比較貧窮的武士就只能吃官方提供的夥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