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農民自己養點雞鴨鵝都不允許了,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2020-12-16 沁流史

人通常情況下對有關自身利益的問題最關心,而與人民群眾關係最緊密、利益最直接的問題就是民生問題了。在《左傳·宣公十二年》裡首次出現了「民生」一詞。雖然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政客也給「民生」注入了新的含義,如何改善及解決民生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國家在發展中所關注的重點。但作為生活在農村的普通老百姓,除了含飴弄孫之外,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莫過於飼養家禽了。

也有人對關於農村是否允許飼養家禽的問題展開了討論,部分人認為飼養家禽對環境有些許不利的影響,且飼養雞鴨鵝帶來的衛生問題也不容忽視。在大家眾說紛紜之時我國三農問題及農村治理專家溫鐵軍教授表明了他的看法。

溫鐵軍教授認為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飼養一些雞鴨鵝是件一舉多得的事。在交通不甚發達的農村地區,特地去購買肉類有時略顯麻煩。通過飼養家禽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保護環境,因為雞鴨鵝的排洩物可以作為天然化肥,使農產品更加天然、健康。倘若禁止農民飼養家禽,反而會帶來一系列民生問題。

保護環境,共同發展

許多人質疑飼養家禽是否會對環境有很大的傷害,溫鐵軍教授之於這個問題給了我們明確的答覆:中國農村從古至今也有幾千年的歷史,農民對於如何和大自然相處已經掌握地爐火純青。他們會因地制宜,用雞鴨鵝的排洩物製作成天然的肥料、養料。這種廢物利用的方法不僅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還能有效維護環境健康。只要不是使用工業化大規模地飼養,對於環境來說是「無傷大雅」的。不能以偏概全將環境問題全部歸咎於飼養家禽上。

大快朵頤,其樂融融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提到這首詩時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農村的煙火味。在飲食中,飼養家禽能夠使農民滿足日常生活中對肉類食品的絕大部分需求,在交通不甚發達的地區,養殖雞鴨鵝也避免了反覆奔波的麻煩。

人是群居動物,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宴請賓客的時候也很多,飼養家禽也是以備不時之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一些家禽,餐桌上多多少少會少了些趣味。倘若不辭辛苦,特地購買,在受累的情況下也很難達到怡然自得、賓主盡歡的效果。

綜合各種因素,不難發現如果真的採取「一刀切」的做法,禁止農民飼養家禽,那麼農民辛辛苦苦維持的生活的平衡就很有可能被打破,且必然會對民生問題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這和我們政府積極改善、解決民生問題的美好初衷背道而馳,是絕對不可以採取的。

自給自足,自力更生

每一位農民對「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都不陌生,對於依靠著黃土地生活的人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全部,但時代在飛速發展,僅僅依靠土地並不能滿足日益精進的生活。作為「用腳做學問」的農學專家溫鐵軍教授也給出了他的建議:我國農業的發展僅僅強調三產業融合是遠遠不夠的,隨著人民生活的進步,更重要的是要進行六產業融合。

也就是說如果像以前一樣將土地視為全部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產生、發展以及維護更多更好的業態環境,創造出其他的收入來源,來維持整個家庭的開銷。

溫鐵軍教授也陳述了自己之所以反駁禁止飼養家禽的原因:很多人都明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展副業的重要性。農村地區在自然環境方面本身就佔一定的優勢,很適合養殖雞鴨鵝,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既能保護環境又能提高收入。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絕大多數地方都摘下了「貧困」的帽子,也有人想將自己的生活水平提升,而作為農民來說,飼養家禽是改善家庭條件的不二選擇,因為不僅成本遠遠低於其他項目,且能一舉多得。

創新發展,豐富生活

與農村生活的愜意悠然相比,城市生活的節奏要快上許多,在忙碌的工作日過去後,也會有一些城市居民想要放鬆身心去逛逛更貼近大自然的美麗農村。單純地欣賞農村的風景會讓人心曠神怡,但如果能偶爾參與到農村生活其中,體驗不一樣的樂趣則會更加讓人流連忘返。「農家樂」就是這麼順應而生的。

農家樂不僅能讓前來體驗的人放鬆身心,大量的人口流動也能帶動當地「農旅」的發展。天然的不吃飼料養殖的家禽和健康有機的綠色蔬菜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此基礎上,不僅能解決過剩的雞鴨鵝,也能增加家庭的收入從而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兩全其美。

所以側面體現了如果禁止飼養家禽這個規定被正式執行,那麼農民想要改善生活的難度就更大了,不僅不利於扶貧,也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生。除卻人民群眾接受不了,真正的難度在於相比城市,我國更多的地區還是農村,這樣的方案實施起來有很大的難度,甚至可以說是不太現實。

不僅如此,溫鐵軍教授針對部分農村地區出臺禁養豬、牛、羊等大型牲畜的規定也做出了相關的分析和解讀,溫鐵軍教授同樣認為,這會對民生問題造成極其不利的嚴重的影響。

沃野千裡,雞犬相聞

最早的農業詩《詩經·豳風·七月》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農家生活給人帶來的第一感官是悠然自得、雞犬相聞,無怪乎溫鐵軍教授說,若是農民連自己養點家禽的權利都沒有了,那才是真真切切影響到民生的。家禽總和農村生活「捆綁」在一起,所以才有「雞犬相聞」這一充滿農村田園氣息的成語誕生。

結語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來說,大自然賦予的一切都充滿著溫暖與愜意。遠離城市的喧囂,滿足此時此刻充實的自己,也許豐衣足食就是最富有詩意的生活。

本文由沁流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蔡京被「書法四大家」退群的背後:實則是貫穿北宋的南北之爭

數學天才柳智宇,北大畢業後選擇當和尚,9年過去後終於說出真相

史上唯一的太監皇帝,忍辱負重19年,44歲建立龐大帝國

劉徹當皇帝後,去民間把姐姐接到宮中享福,為何姐姐躲到床下

相關焦點

  • 人大教授溫鐵軍:農民連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了,這是影響民生
    近年來,因為我國的畜牧業的汙染對於環境造成了汙染,並且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汙染,在2019年的時候,國家就發布了農村的禁養令。對於很多的農民來說,這個消息不亞于晴天霹靂,畢竟有很多人都是依靠在街上賣點小菜維持生活。
  • 在農村為何養雞、鴨的多,養鵝的家庭卻很少呢?
    隨便到農村裡走走,養雞養鴨的不少,可是養鵝的人家,還真的不多。這是什麼原因,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為什麼農村裡養鵝的人家不多?很多人在家裡養幾隻鵝,都是為了能夠看家。農村裡現在養狗的人都不是很多了,也不願意養,最怕的就是傷人,現在被狗傷了,人都是打的都是血清,隨便一個人被傷到,最少都要上千。而鵝,天生警惕性高,看家護院是把好。雖說,鵝是水禽,有1/3的時候都是在水裡。鵝的夜裡警惕性很高,在夜裡只要有掉響聲,鵝就會叫,甚至還會攻擊。
  • 鄉下家家戶戶都愛養雞鴨鵝,是圈養的吧?
    我家外婆家的院子是一座鄉下地地道道的小院,牆不高,堆著石塊,但能防止外婆進來。外婆家的小院子裡種了一些樹和一些蔬菜,養了幾隻雞、鵝。對外婆來說,他們家裡養的家畜都是放養的。以前,很多人家家裡都沒有雞圈、鵝圈這類東西,那時蓋房子都不容易,哪有時間和材料為那些家畜蓋房子?
  • 流通領域難覓活雞銷售 改用冰鮮雞鴨鵝難攬客
    原標題:流通領域難覓活雞銷售 改用冰鮮雞鴨鵝難攬客   「禽流感我們比你們來吃飯的人還要怕,所以我們寧可用好雞,平時還要自己去雞場『暗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雞主題酒樓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雞鴨鵝食材需求量大,一旦貨量、質量不穩定會對生意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會選擇檢驗檢疫合格的定點供應商。
  • 同樣都是家禽,原來雞、鴨、鵝的口感相差的這麼明顯!
    ,畢竟為了好吃,但是最近有的人說雞肉、鴨肉、鵝肉的營養價值相差很多,真的是這樣的嗎?你完全能看得出來,這些美味都是因為這些動物是越小越好吃的,基本上是這樣的,但是這真的跟這個有關係嗎?要是小編說的話,小編自己就能判斷,除了麻雀,小編還是都吃過的,確實是這樣的,這些東西,越往下走,味道越美味,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完全可以去嘗試一下,去生活中體驗一下,畢竟在生活中,相比雞、鴨、鵝來說,鴿子和麻雀吃起來是非常有趣的,這點,如果你了解的話,肯定是清楚的,尤其是鴿子肉,吃這些東西都是很美味的。
  • 17年堅守成就「養鵝大王」,快來為漯河這位網紅養鵝人點讚
    張石頭是河南省漯河市邵陵區鄧襄鎮尚莊村人,從2003年開始養鵝,到如今已經有了17個年頭。老張是個熱心腸的人,每每說起老張,村裡的養殖戶們都豎起了大拇指,連連稱讚。記得在2003年的時候,老張建立了自己的養鵝廠,在自己的養鵝廠取得效益的同時,他還不忘帶動周圍的村民共同致富,只要有村民想要學習養鵝技術的,老張都會熱心幫助。
  • 養100隻鵝好過養200隻鴨,養鵝真的很賺錢嗎
    鵝與鴨都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家禽,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養殖。從市面上看,鵝的市場相對少,可是鵝的售賣價很高,比鴨價高出一半。而養鴨雖然成本低,養殖技術簡單易管理,價格沒有鵝價高,但為什麼養鵝比養鴨的反而稀少呢?有人說,養100隻鵝好過養200隻鴨,養鵝真的很賺錢嗎?
  • 足像鴨身體似鵝,渾身散發麝香味,3個月就出欄,10元1斤很少人養
    導讀:冠似雞足像鴨身同鵝,身上有麝香味,3個月就出欄,養殖的人不多 近些年在農村裡搞養殖的朋友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養殖項目就是雞、鴨、豬、牛和羊了。畢竟這些動物在農村很常見,很多人從小就有接觸過,像過去雞、豬等家禽家畜在農村是家家戶戶都有養殖。
  • 倫教三洲墟雞鴨鵝市場
    「燒鵝大王,你捉鵝去邊度捉的?」「三洲。」「嬌姐,你整的姜蔥雞,去邊度捉雞的?」
  • 同為禽類雞鴨鵝哪個營養價值最高?
    雖然在飲食人們常把雞鴨鵝豬牛羊混在一起,但是相比較的話,人們總說,「四隻腿的不如兩隻腿的」,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雞鴨鵝肉的營養有何區別,討論一下雞、鴨、鵝的營養價值哪個更高,換句話說,也就是哪種對人體最補。雞、鴨、鵝肉,不僅總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學結構更接近橄欖油的成分。
  • 養雞和養鴨養鵝哪個好
    隨著我國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我國有很多投資加盟者想去搞養殖,雞鴨鵝作為三大家禽一直備受關注,那麼養雞和養鴨養鵝哪個好?養雞和養鴨養鵝哪個好其實這三種家禽很難判斷哪一種好,屬於不分伯仲的類型,雞、鴨和鵝都是日常十分常見的家禽,在我國養殖規模都很大。
  • 這五個賣雞鴨鵝的新騙局,養殖戶們要注意,別上當吃虧
    現在很多農村的家裡,都喜歡養一些雞鴨鵝,雖然現在豬肉很貴,但是一般的農戶很少養豬了,都是一些規模化養殖或者一些養豬專業戶,因為養豬的成本比較大,農村現在都剩下婦女老人,孩子,這些人勞動力相對差一些,那些土地就夠他們忙的了,所以只能養一些雞鴨鵝。
  • 樹上掛火龍果,樹下養雞鴨鵝,5旬農民有訣竅,一畝賺2萬元
    紅紅的火龍果掛滿枝頭,一群草雞在樹下四處覓食,時而東奔西跑,時而聚在一起爭搶食物……盛夏時節,在俊衝潔盈家庭農場,「樹上掛果,樹下養禽」的生態圖案成為一道美麗的鄉村風景線。這家農場位於江蘇泰州,在姜堰區婁莊鎮的洪林村。
  • 100元5隻雞3隻鵝,生豬產能恢復,年末雞鴨鵝豬肉價或將跌成菜價
    想了解三農政策,解讀三農新規,聽一聽農村故事,獲悉農民最新福利?趕緊動動手點擊上方關注吧!編者按:最近集市上有熱鬧起來,一邊吆喝著:下架雞100元5隻,一邊賣力地喊著:3隻鵝只要100塊。像是養殖雞鴨鵝的養殖戶,今年年初遭遇了交通阻塞,不少養殖戶清欄棄養。後來3月初恢復運轉,同時開放活禽交易市場,家禽養殖戶又開始復養,因為家禽生長周期較短,所以產能恢復的也很迅速。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整個肉類市場都在下調,特別是豬肉。豬肉本身具有較大的消費潛力,今年鑑於豬肉價高,消費一直不溫不火。
  • 河南小夥養2000隻雞,竟用7隻鵝當「保鏢」,黃鼠狼不敢靠近
    提起大白鵝,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很熟悉。曾一直被大家稱為「村霸」的大白鵝,究竟有多厲害?看看這家位於河南嵩縣大坪鄉的養雞場就明白了。這家養雞場的主人名叫程景剛,目前養了2000多隻雞,有趣的是,為了保護這些雞,他專門養7隻大白鵝當「保鏢」。
  • 校園「自然農場」:學生養雞養鴨又養鵝
    清淺池邊的鵝。校園裡,有一塊專門的區域,讓學生養雞養鴨養鵝,供他們「逗著玩」,聽起來有些不靠譜。揚州還真有這麼一所學校。昨天,記者在竹西中學探訪看到,學校將清淺池打造成「自然農場」,養了7隻鵝、5隻鴨還混搭了3隻雞,池塘邊開墾了一塊菜地。在這裡,學生們可以種菜、餵養小動物,和它們接觸交流。
  • 現在養鵝效益好嗎?在農村養1000隻鵝,成本和利潤是多大?
    鵝是體型較大的家禽,適宜靠近水源和山林的農村養殖。如果養豬1000隻鵝的成本和利潤分別是多少呢?相比雞、鴨等,鵝苗也是比較貴的,通常1隻鵝苗需要10~20元;所以總體上養鵝的規模也不算大,做好前期準備和規劃,養鵝的前景是比較好的。
  • 足像鴨身體似鵝,渾身麝香味,3個月就出欄,10元1斤很少人養
    這些年在農村搞養殖的朋友很多,最常見的養殖項目就是雞、鴨、牛、羊。因為這種動物在農村很普遍,很多人都是從小接觸它們的。從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養雞、豬和其它家禽和牲畜。作者今天介紹了一種奇特的禽類。其冠象雞,腳象鴨,但身體卻象鵝。
  • 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答案很少人知道
    當然,除了人之外,所有的生物也都遵循這個規律。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面都會餵養雞鴨這些家禽,不過很多都是餵養一段時間就賣掉或者自己家吃了,那麼你知道豬的壽命是多長?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相信答案很少人知道吧,不信我們一起來瞅瞅,看大家猜的對不對。豬豬算是農村最常見的餵的家禽,一是因為豬好喂,而且獲利也高,每家養個兩三頭,給它吃吃剩菜剩飯就行了。
  • 養鴨和養鵝的區別?養鴨養鵝效益分析
    一,養鴨和養鵝有什麼區別 養鴨跟養鵝那是不同的。養鵝比較難養。特別是小鵝在20齡前是最麻煩的。太熱太冷都容易死。養鵝要有地方放牧,鵝跟鴨最大的不同是鵝吃草。要想賺錢要儘可能地多讓鵝吃草。然後補餵精料,就是大鴨飼料。晚上也要喂,讓它使勁吃,儘可能短地讓鵝提前出欄。但要少批量,多次飼養。要一批大量地餵除非你銷路不愁。能餵多少別人給你銷多少。不能找到銷售點。最好不要一批餵太多。根據你的市場來決定多少。在鵝長到70齡左右趕快銷售,不然就會越餵越虧。還有要有寬的水塘,鵝離了水那是不行的。鴨主要吃飼料沒有鵝的利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