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痰裡面有什麼?
痰,是人在受到刺激或者感染後,從呼吸道咳嗽出來的「膿性分泌物」,裡面含有各種細胞和分子化合物,例如可溶性脂質和蛋白質。
健康人的痰液裡面主要是氣道內的分泌物和一些細菌及塵埃顆粒之類的小異物。這些是我們的呼吸道作為人體免疫防線的一部分吸附而來的。
如果生病了,比如呼吸道黏膜有炎症,痰液就成了人體免疫系統與微生物戰鬥後的戰場——其中有致炎因子、炎症細胞、戰死沙場的免疫細胞、病原微生物、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等。
痰液被吞咽後,會進入人的消化系統。一般情況下,痰液中含有的病菌數量少,被吞進胃裡後,經過胃酸酸性環境的浸泡,會殺傷一大批病菌,不會有什麼危害。
但是有的病菌還是殺不死,如果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痰液中有結核分枝桿菌,要是吞咽下去,結核分枝桿菌就會進入消化系統,就可能感染胃腸道,引起腸結核。
把黏糊糊的痰吞下去,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嚴重噁心自己!
一般來說,痰吞到肚子會從呼吸系統進入消化系統,因為消化系統中強大的胃酸會把痰給分解掉,所以誤吞一口痰,一般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
然而,痰中含有的顆粒、細菌是對人體有害的,雖然胃酸可以殺死大量細菌,但這並不說明能完全把細菌殺死,而那些沒被殺死的「漏網之魚」,可能會趁機進入人體腸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炎症。
譬如,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的患者,如果把痰吞下去,結核桿菌就有可能會感染腸道,引起腸結核。所以,當嘴上一口痰湧上來時,我們最好找機會吐出來。
結核桿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口痰湧上來,不能咽,又不方便吐,「憋著」行不行?
當然不行。
健康人的痰裡面多少也含有細菌,更何況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有痰不吐,這些病原體、有害物質就可能一直刺激我們的呼吸道,導致黏液分泌增多。同時,負責向上推的纖毛細胞負擔也會加重,不僅更容易滋生細菌,還會造成痰液堵塞氣管、呼吸困難。比如下圖:
膿痰堵塞(圖片來源:孫丹雄醫生拍攝)
不能咽、不能憋,該咳痰的時候就得咳。
如果不忍心讓痰汙染環境,不妨隨身多帶點紙巾,及時解決吐痰需求,既保護環境又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