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發燒是否立即去醫院?提醒:關鍵還得看2個指標

2020-12-14 騰訊網

雖說現在已經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各地區都一派生機盎然。

然而春天也恰恰是氣溫最不穩定的階段,中午如夏天般炙熱,而早晚溫度又非常寒冷。

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正是各種疾病出現的時期,特別是對免疫力較差的兒童來說,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發熱」症狀。

發熱本身並不能算是一種疾病,而是由疾病引發的身體表現,也是寶寶最常見的體徵。

體表溫度處於高熱狀態,孩子的小臉被燒得紅彤彤的,渾身滾燙。

此時,無論是在鎮定的家長也無法淡定下來,第一時間就想帶孩子就醫治療。

曾有數據顯示:因發燒去醫院就診的兒童,佔據了全部兒童門診量的10%~15%!

然而現正處於疫情期間,醫院也成了高風險感染地區,這個時候家長是否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呢?

但實際上,發熱只是免疫系統在和病毒抗爭時發出的信號,這一過程會影響孩子體溫調節中樞系統,導致發熱症狀出現。

而且,也並不是所有的發熱都需立刻就醫治療的!

如若寶寶屬於以下兩種情況,那才真的需要就醫:

1、高熱不退

一般由感冒誘發的發熱,體溫多維持在37.3-39℃之內。而當體溫超過了39℃,甚至更高時,就屬於高熱的範圍內。

當兒童腋下體溫超過38.5時,就需服用退燒藥物降溫處理,但在用藥後沒有緩解,又或者是體溫上升到了40℃,且一直高熱不退時就需立刻就醫。

另外,如果孩子月齡小於3個月,發熱時不能盲目用藥,需就醫檢查;

2、看症狀

若寶寶僅僅是出現了發熱症狀,但身體沒有其他異常表現,比如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或睡不醒、持續哭鬧等,家長可採用物理降溫和藥物來進行緩解。

而相反的,若在發熱同時伴隨了其他症狀,就不應在家處理。

如果寶寶不符合以上兩個條件,家長就可以先進行物理降溫,以下三個小方式趕緊收藏起來:

1、補水

發熱是消耗體內水分的過程,臨床數據表明,體溫每升高1℃,體內水分就可蒸發10%左右

這階段一定要給孩子補水,避免水分流失過多,同時多飲水還能加快排汗排尿過程,利於患兒身體恢復;

2、少穿、少捂

寶寶發熱是末梢循環也會變差,所以會出現頭部軀幹滾燙、手腳冰涼等反應,但是家長不能錯誤的給寶寶添加衣物或蓋被子,這只會加重身體發熱症狀。

正確的做法是讓寶寶減少衣物穿著、注意室內通風,讓身體能更好的散熱

寶寶發燒是經常會出現的症狀,家長可通過以上幾個方式來物理降溫。

但如果寶寶持續高熱不退,物理降溫和藥物都沒有發揮功效,甚至是出現了脫水症狀。

此時就不要猶豫,及時就醫檢查很有必要。

需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現在正處於新冠肺炎收尾的階段,去往醫院就診時千萬要做好防護工作!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流行,孩子發燒去醫院一定會被隔離?
    不過,現在趕上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去醫院變得特別不方便,家長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帶孩子去醫院了,是不是就要被隔離?」「我覺得孩子就是著涼,但是又拿不準......到底該不該去醫院?」「這個時候去醫院,會不會交叉感染?」「不滿周歲的孩子帶不了口罩,根本就沒法出門啊!」「孩子不願意戴口罩怎麼辦......」
  • 疫情期間,寶寶發燒要不要去醫院?何時去醫院?
    人民網上海3月18日電 (唐小麗)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去醫院怕交叉感染,不去醫院又怕延誤病情,怎麼辦?在今天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教授對此進行了答疑解惑。黃瑛教授所在醫院正是上海的兒童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 黃瑛說,關於孩子發燒,要關注三個問題。
  • 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必須去醫院嗎?專家:超3天應及時就診
    原標題:疫情期間孩子發燒必須去醫院嗎?   本報訊(記者劉歡 任敏)疫情防控期間,孩子生病了,有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去醫院出現交叉感染,所以不敢去醫院。在昨天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王荃提醒,3個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出現發熱就應去就診;無論什麼年齡的孩子,發熱超過3天應及時就診。   王荃提醒家長,兒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齡兒童,往往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明顯的病情變化,如果在家硬扛,諱疾忌醫,可能會耽誤病情,甚至導致不良後果。
  • 孩子發燒該去普通醫院還是定點醫院? 發燒39度怎麼辦
    當孩子發燒時,是應該去普通醫院就診還是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醫院就診?在今日召開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介紹,如果發熱前14天內有相關流行病學的關聯史,孩子出現發熱了,就要去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如果沒有流行病學史,孩子出現發熱以後可以前往兒童醫院正常就診。
  • 疫情期間孩子病了,醫院不敢去?非處方藥清單請收藏
    龍貓藥師這幾天收到了很多的私信,都是諮詢:小朋友生病,又不能去醫院,在家可以服一些什麼藥?孩子的常見病是比較有共性的不外乎發燒、感冒、腹瀉、便秘、過敏、小外傷等……今天龍貓藥師就來給大家整理這篇:不能去醫院的情況下推薦一些相應的兒童安全藥物(非處方藥)記得點收藏喲☑
  • 疫情期間,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寶媽們別掉以輕心
    寶寶的免疫力較差,因此感冒、發燒是常事,尤其是冬春季,但是如今疫情緊張,家長們也不敢輕易帶孩子去醫院。但是如果寶寶不舒服的話,家長在旁邊看著也難受,這種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呢?寶寶體溫多少度認為是發燒?首先,我們當然不能夠用手感知寶寶的體溫覺得是發燒了就帶來醫院,要明確寶寶是否真的發燒。通常來講,若通過體溫計檢測寶寶腋下的體溫高於37.5℃以上,便可懷疑寶寶是發燒了 。當然我們說不能單純以一次的溫度來去界定的,比如寶寶玩得太高興或者剛吃完飯的時候去量寶寶的體溫,可能會超過37.5℃,甚至37.8℃。
  • 37.4℃算不算發燒?孩子發燒一定要去醫院嗎?
    在冬天的一個普通夜晚,後半夜的兒童醫院急診室前,患者仍大排長龍。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為發熱來到醫院。診室內,一個年輕寶媽抱著1歲左右的寶寶對醫生說:「俺家孩子發燒了?」
  • 疫情期間孩子發燒不要拖 1歲以下嬰幼兒尤其要當心
    【新民晚報·新民網】疫情期間孩子發熱了怎麼辦?在今天下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黃瑛強調,醫院門急診有完善的分診制度,發熱門診是相對獨立的區域,到醫院就診是安全的。黃瑛提醒,一般而言,年齡越小,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家長尤其要當心。
  • 疫情期間,少去醫院的小妙招!
    疫情悄悄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裡,一直提倡少出門,勤通風,多洗手,所以有寶寶的家庭,遵守的肯定是很嚴格,那麼,出門次數都要減少,那麼醫院這種地方,還是能少去少去吧!新生兒總會有不舒服的地方,下面我們說說比較常見的幾種情況!
  • 疫情期間出現發燒症狀怎麼辦 專家建議:及時就診
    疫情期間,有的市民出現發燒等症狀不敢去醫院就診,而是選擇自己在家服藥或觀察。對此,近期,專家建議,一旦體溫超過37.3攝氏度,並出現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狀可千萬別耽誤,要及時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不能因為害怕而錯過最佳的就診時間。
  • 寶寶體溫多少度,才能算發燒?一旦出現這種現象,請立即送往醫院
    疫情延續至今,已有將近3個月的時間,人們盼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卻沒能送走肆虐的病毒。疫情當下,又在氣候乾燥的春節之時,溫度變化無常,晝夜溫差變大,這階段恰恰又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時期。對於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完全的兒童來說,感冒更容易找上門來。
  • 如果疫情期間8個月寶寶突然發燒38度確診怎麼辦?
    ,可以先觀察;2、寶寶吃奶和精神都很好,除了剛開始有點,現在基本上和平常沒區別;3、現在是疫情期間,去醫院這個高風險的地方,可能會被交叉感染。所以,我們決定先自己處理,第二天再去醫院。2、溫水泡澡:如果體溫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給寶寶泡個溫水澡,我家寶寶就是在睡覺前泡了一會澡,寶寶還是挺開心的,而且除了體溫測出來高,精神一直很好,這個是關鍵。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 疫情期間去醫院看病安全嗎?淄博市中醫醫院送上「定心丸」
    大眾網·海報新聞淄博2月19日訊(記者 孫奉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當下,醫院成為抗擊疫情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廣大群眾在向醫護人員致敬的同時,也存在不少擔心:現在去醫院看病是不是存在風險?有小病小恙怎麼辦?針對市民關心的問題,淄博市中醫醫院在特殊時期為保障群眾健康都做多項工作。
  • 北醫三院兒科主任:疫情期間,孩子咳嗽發燒怎麼辦?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疫情期間,幼兒出現咳嗽、發熱的現象會讓家長格外緊張。但其實,咳嗽、發熱不一定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外感風寒也會讓孩子出現呼吸道症狀。當孩子發燒了,家長該怎麼辦呢?針對不同的症狀,又有哪些不同的處理方式?
  • 疫情期間,身體發熱但不發燒,是怎麼回事?看醫生如何解讀發熱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出現過這樣的現象:身體感覺發熱,測體溫卻是正常的,醫生說沒有發燒。對這種情況,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該以患者的自我感覺為主;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以體溫檢測為準。這兩種觀點其實都不夠全面。
  • 家長害怕疫情不敢去醫院,竟一直在家"自診"?
    來源:中國教育報疫情防控期間,大人孩子都很緊張。有的人就算生病了,也想著「等一等、靠一靠」,醫院能不去就不去。問:孩子發熱,要不要去醫院就診?孩子發熱是否去醫院應從多方面因素考慮。3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28天以內的新生兒如果出現發燒(腋溫在37.5℃以上),均應去醫院就診,體溫>39℃時可於急診就診。3個月以上嬰兒或兒童,體溫>40℃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 孕婦發燒暈倒在家,婆婆趕忙去叫救護車,醫生:在晚一步孩子不保
    如果她們在懷孕期間不小心生病了,她們會感到不安並抗拒過去。麗麗在懷孕初期的反應很大,她的鼻子連續一個月被堵住,經常一睡著就醒了,然後整晚失眠。也許是休息不好,免疫力越來越差了。麗麗一大早就起床了,覺得頭昏沉沉的。我丈夫摸了摸麗麗的額頭,感覺很熱!丈夫立即準備送麗麗去醫院。但我的嶽母說:「疫情還沒有結束。
  • 2種情況立即就醫
    在科大大的後臺留言裡,「發燒」常年佔據著不可動搖的C位!尤其現在處於疫情特殊時期,娃一發熱,寶爸媽肯定比平時還要手足無措。哪怕寶寶沒和外界接觸,沒有武漢接觸史,也會止不住的恐慌:不會是感染了吧?要去醫院嗎?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專家:先別急著往醫院跑
    剛一開學,醫院兒科門診就爆滿,咽痛咳嗽患兒佔到絕大多數。秋冬季馬上到來,是不是孩子一感冒就要往醫院跑?孩子反覆發燒怎麼辦?什麼情況可以在家觀察呢?王女士家住湖北省武漢市,近期她3歲的兒子浩浩突然開始咳嗽發燒,到了半夜燒到了39℃,她趕緊抱著孩子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兒科看急診。看完病回家,孩子吃藥燒退了,可過一段時間又燒起來了,病情反反覆覆。王女士一家人焦急得不行,反覆帶孩子上醫院。孩子發燒了,家長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