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2020-12-26 澎湃新聞

每次寶寶感冒發燒,都避免不了扎一針,抽一管子血,寶寶又是一頓哭鬧。媽媽們總是想盡辦法又哄又騙,還很心疼。

那到底這一針需不需要扎?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

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

01

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

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CRP作為一項理想的炎症急性期指標在判斷:

1、早起反應性炎症過程和

2、壞死程度大小的意義已被臨床廣為認可。

以CRP參考值>8mg/L 作為鑑別細菌性家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界限也是大多臨床醫生所接受的。

文獻報導 CRP值與白細胞(WBC)成平行關係,但是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患兒經血清學檢測和病原體分離而確診為細菌感染,而患兒首診時出現低CRP(</=8mg/L)卻合併高 WBC(>/=12×10^9/L)的結果,難以解釋。

這是因為:

1、部分患兒就診時體內CRP水平已從高水平降至低水平,而WBC在該時期處於高反應期,兩者在代謝反應動力學上存在時間差

2、CRP在不同個體的表達上存在差異,從而造成患兒在單純細菌感染或細菌合併病毒感染中的低水平表達

3、低水平的CRP在炎症感染疾病中是存在的

所以,不能夠單純的以CRP的值來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有條件測定CRP和血常規的值綜合評價患兒的情況;同時,動態檢測CRP的變化。

有些家長又好奇了,那有時候測的超敏C反應蛋白是什麼呢?

超敏C反應蛋白與C反應蛋白檢測的是同一種物質。區別在於,超敏C反應蛋白的檢測方法更靈敏,能夠檢測到更低濃度的C反應蛋白。

血常規兒童的正常指標

該如何看懂血常規?

02

因為一般來說,醫院血常規化驗單所標示的是成人的標準參考值,兒童因為生長發育的特點,不同年齡血象有所不同,與成人大有不同,因此不能拿成人的標準去判斷兒童的情況。那兒童對於血常規裡各項指標正常範圍是多少呢?

只說一下其中最常用的幾項比較常見的臨床意義:

1.白細胞計數(WBC):通常白細胞計數最常用的意義是其數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此外還有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會升高, 其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傷寒副傷寒、嚴重敗血症等等。

2.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RBC):這兩項結合起來看是否存在貧血,以Hb為主要判斷依據。

3.血小板計數(PLT):大於正常值屬於高凝狀態,也就是說比正常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小於正常值,提示低凝狀態,也就是有出血傾向,比如過敏性紫癜的患者這項數值就更需要關注,另外,結合凝血功能的檢查,如果有提示嚴重出血傾向的,不可以做手術,包括各種穿刺、介入都不可以。

4.中性粒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值 兩項結合起來看,中性粒增高 一般來說提示感染為細菌性可能大 ,但除此以外粒細胞性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升高。

5.淋巴細胞計數、淋巴細胞比值 兩項結合起來看,淋巴增高 如果是感染則病毒性可能大,也可能是淋巴細胞白血病等,其減少可能存在免疫低下等可能。

6.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嗜酸性粒細胞比值 比前面那些要少用,其數值升高提示寄生蟲感染可能7.淋巴細胞絕對值、淋巴細胞百分率 淋巴細胞主要通過分泌抗體來對抗病毒的。如果這兩個值高出正常值,就說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8.單核細胞百分率、單核細胞絕對值, 單核細胞是吞噬細胞,吞噬細胞對病毒和細菌都有作用,不管是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還是支原體感染,吞噬細胞就會第一個出現。單核細胞越高,說明孩子這次發熱的程度越嚴重,持續的時間也越長。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的正常值不超過10,如果孩子的單核細胞百分率超過18,他一定會高燒3天以上才能好轉,不管用什麼藥。

上面那些同時具有「計數」和「比值」的,一般看第一眼看比值,但是有時候其中某一種血細胞極度升高,那麼其他細胞的比值就會下降,但是後者的計數值可能還是正常的,故而「計數」和「比值」兩項的要結合起來看。

此外,每個項目不是孤立的,有時需要多個項目結合起來才會有意義,另外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的不同,檢查結果也可能具有不同意義。

03

為什麼要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

1、能鑑別感染類型

血常規+全血CRP檢查作為常規檢查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血常規能詳細看出患者的感染程度,通過分析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提示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2、可以檢測病情進展

血常規雖然能區分感染類型和程度,但一般患者感染兩天後才會有所變化,而微量血CRP的檢查,能在病人感染後12-24小時就會產生變化,可以早起判斷感染類型。

醫生提醒:血常規檢測出的指標比C反應蛋白更為詳細,而C反應蛋白比血常規的反應更快更靈敏。所以,對於感冒發燒的孩子化驗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十分必要的,兩者聯合可以幫助醫生對於疾病作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對指導臨床用藥又積極意義。

如何判斷是病毒感染

還是細菌感染?

04

如果發現白細胞增加,以中性粒細胞為主,那麼寶寶很可能為細菌感染。如果白細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計數增高,那麼提示很可能為病毒感染。單核細胞的正常值為:3%—8%,如果大於10%的話,證明更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每當病毒或細菌支原體刺激機體後,我們的身體就會快速產生這種C反應蛋白。一旦細菌感染,C反應蛋白立刻升高,而病毒感染C反應蛋白一般正常。臨床需二者結合,動態監測!

05

何時該吃抗生素?

那確定了疾病之後,到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地方了。呀,是不是我的孩子就要吃抗生素了?

查血,看化驗的結果

通過檢查,經過醫生診斷,確定為細菌感染,達到用抗生素的指針,才需要服用抗生素。

媽媽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心疼孩子而不願意配合醫院抽血檢查,而在家裡自己給孩子吃抗生素治療感冒發燒。有些感冒發燒並不是細菌感染引起了,過於經常的給孩子服用抗生素,造成抗生素濫用,可能會導致以下後果:

1,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慢性腹瀉、發育遲緩、過敏引起的哮喘等;

2,菌群耐藥問題,醫院裡面的細菌格外耐藥,超級細菌都在醫院裡(所以孩子一感冒別馬上就跑醫院去了,本來是病毒感染,去醫院反而容易感染更厲害的耐藥細菌)。

圖源:Pexel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從而引起的發熱,除了發熱之外,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淚以及輕微咳嗽等相關的症狀。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C反應蛋白高代表什麼意義?今天就來仔細分析一下C反應蛋白這個指標。
  • 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
    那麼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孩子查血常規需要空腹嗎?  兒童抽血化驗,視化驗項目的種類不同,有可能需要空腹,或者是不需要空腹。當孩子行肝功能檢測、空腹血糖等檢測的時候,應該是需要空腹抽血,以免影響了化驗的結果;如果是檢測普通的血常規,C反應蛋白、血氣分析、呼吸道病原、肺炎支原體抗體、餐後血糖、過敏源測試等各項化驗,是不需要空腹的。
  • 小孩超敏c蛋白反應高是什麼原因
    c反應蛋白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用的指標,根據敏感性不同可以分為超敏性c反應蛋白和普通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是主要反應有無感染的一個指標,臨床上超敏c反應蛋白範圍在0.5-10之間,如果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偏高,可能跟以下幾種因素有關係:
  • 孩子生病一定要做血常規嗎?3步帶你讀懂報告單
    要問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醫院,十有八九是被醫院的抽血化驗流程給嚇怕了。血常規檢查是輔助對病原體性質的檢查,臨床上對準確判斷孩子病情有一定幫助,但並不是孩子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面診時,望聞問切能解決確診的,也就不需要過於依賴化驗科。不過有時候醫生面診時,只給孩子開幾種藥,叮囑幾句注意事項,有的家長還有些不放心呢。
  • 血常規檢查不會看結果?只需要看懂這3類數據就足夠了!
    在醫院,有一項檢查就是個神奇的存在——不管是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男科……咳嗽、喉嚨痛、發燒、頭昏、肚子痛、腰痛、腳痛、沒血色……都需要做,沒錯,這項檢查就是「血常規檢查」。很多人認為血常規=所有抽血的檢查,包括肝功、血脂、血糖等等,而血常規主要是用來看有沒有血液病,其他的沒必要,甚至認為血常規檢查做了沒多大用處,浪費錢還浪費血。
  • 寶寶c反應蛋白crp值偏高怎麼辦?
    寶寶出生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寶寶吃得飽不飽,營養是否跟得上,身高、體重等身體的發育情況是否正常。其實,對於月齡比較小的寶寶來說,只要飲奶量正常,沒有先天性的疾病,不是早產兒,一般都不會出現身高體重發育異常的情況。
  • 無故發燒、牙齦出血?可能是血液病惹的禍
    無故發燒、牙齦出血可能是血液病! 牙齦恐怕是人體最容易出血的地方了,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牙齦出血的經歷。 2、反覆感冒發熱或發熱久治不愈或持續高熱 血液病往往免疫力很低,所以容易感染髮熱,而抗感染抗菌素治療一般只能暫時緩解,血液腫瘤如淋巴瘤抗菌素抗感染治療往往無效,所以會出現反覆發熱或者是高燒不退等情況,這個時候要做血常規、肝腎功能、肝脾淋巴結超聲等檢查,必要時應骨髓穿刺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 血常規中的3個指標,出現明顯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或有患癌風險
    相信很多朋友去醫院,都做過血常規這個項目,這是醫院最常用的一個檢查方式,醫生可以從大家檢查單中各種數據,看出來身體是哪邊可能有問題,癌症是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那血常規能查出癌症嗎
  • C-反應蛋白能反應啥?史上最全CRP的臨床應用
    醫院裡,大家開具血常規檢查,是不是都有C-反應蛋白這一項?也一直被教導著,C-反應蛋白就是「炎症」的代名詞。尤見於感冒的情況下,如下圖。C-反應蛋白己被證實在鑑別細菌和病毒感染方面非常有用,血清CRP濃度在細菌感染時增高,而病毒感染時不增高,升高的幅度與細茵感染的程度相符合。對病毒感染病例,CRP正常或呈現低值,但腺病毒及某些皰疹病毒可造成較大的組織損傷使得CRP輕度增高。C-反應蛋白的敏感性和陰性預期值都很高。CRP的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感染疾病的治療。
  • 看血常規像看天書?知道這幾個指標意味著什麼就夠了
    所以,一旦血常規上顯示白細胞數量高,不好,免疫系統與病菌開始交戰了。像寶寶發燒時爸媽和我們最關心的,是病毒感染呢還是細菌感染,就要看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看這兩種數據升高或者降低,對於區別細菌還是病毒有一定參考價值。
  • 類風溼c反應蛋白高說明什麼,貴陽治療類風溼哪家醫院比較好
    核心提示:c反應蛋白是醫學檢驗科常見的一種檢驗指標。醫生如果懷疑你是患上了風溼疾病,就會讓患者去檢驗科檢查c反應蛋白。風溼疾病患者的c反應蛋白往往都會出現升高的現象。很多人不明白c反應蛋白代表的臨床意義,認為風溼病會讓c反應蛋白升高,那麼c反應蛋白高是不是也代表患上了風溼病呢?
  • 什麼是C反應蛋白?為啥會檢查出炎症?醫生全面做出解釋
    它的靈敏度很高,一旦身體出現感染、炎症等現象,數值就會上升,所以通過檢測C反應蛋白的值,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炎症。C反應蛋白相當於是炎症的標誌物,有炎症存在時值就會升高,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發現炎症,繼而及時的採取措施。雖然說C反應蛋白升高時,意味著有炎症存在,但是卻無法準確地知道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
  • 血常規檢查的意義是什麼?化驗單結果顯示正常,能排除哪些疾病?
    怎麼又查血常規?好在價格不貴,不然這麼頻繁查誰負擔得起啊?」小敏拿著醫生剛開的單子和閨蜜抱怨著,其實不僅僅是小敏一人會抱怨會疑惑,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怎麼血常規查的次數這麼頻繁?血常規到底有什麼用?血常規就是一項很常見的檢查,幾乎每一種疾病都要查一下,外行人看血常規單子就是「天書」,醫生則能通過單子看出你身上是否患有疾病。如果你的化驗結果正常,恭喜你首先你排除了這些疾病。
  • 產後42天檢查都檢查什麼?有必要去嗎?一文講透,新手爸媽學習下
    今天聶小護就和大家徹底的剖析一下,產後42天的檢查都檢查什麼,有必要去嗎?一、產後42天的檢查有必要嗎?經過懷孕和分娩的辛苦,寶媽的很多器官發生了變化,產後42天的檢查是為了檢查新生兒出生後恢復的情況,例如是否有傷口感染、宮內感染、子宮恢復情況,惡露是否乾淨了等事項。
  • 寶寶檢查CRP升高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治療
    什麼是C-反應蛋白1、c-反應蛋白,也叫做「CRP」,「當人體在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出現的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其在肝細胞中合成,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而起調理作用,從而清除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
  • 需要通過哪些檢查來確診呢?
    雙親一方患有骨關節炎,生出來的孩子有50%的機率患病。由於遺傳因素患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化骨關節炎,這類病人可能還會出現遠端指間關節炎和結節,其他的病情還有先天性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多發性軟骨發育不良。
  • 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就可以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千萬不要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來判斷是否需要吃抗生素!!!網上看到有科普視頻或文章,告訴大家,白細胞高代表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白細胞低就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通過白細胞高低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是一個初級方法,很多時候,如果只看白細胞高低,是會延誤診治的,分析如下:1.川崎病,白細胞很高,C反應蛋白也非常高,但是,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是免疫性疾病,需要丙種球蛋白或者免疫抑制劑。
  • 以為是普通感冒發燒,結果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有家長會抱怨:醫生,孩子已經燒了5天了,我本來就緊張,你問紅眼、草莓舌、幹嘴唇、皮疹啊,這些對孩子和我有啥幫助? 之所以在家長已經沒什麼耐性的情況下還仔細盤問這些症狀,是因為,如果發燒超過5天且伴有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川崎病,而川崎病如果沒有經過正規治療,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 川崎病是一種小孩子易患的疾病,其症狀有很多,這幾個最為常見
    >如果您的孩子突然發燒,而且時間會持續到5天以上,身體的最高溫度達到了39攝氏度以上,在喝了退燒藥的情況下,仍然不見好轉,意味著抗生素治療沒有效果,此時就應該去醫院查明原因。醫生通常會詢問患者,發熱天數、體溫情況、飲食、大小便、有沒有心慌等相關的問題,在進行簡單的詢問之後,會進行簡單的身體檢查,對你的心率、體溫、血壓、脈搏、皮膚、黏膜是否發黃、手指、腳趾的皮膚是否會出現脫皮現象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