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少見,我身邊就有好幾個。究其原因,他們主要還是為了家人和孩子生活得更好,才會這樣做的。
我有個同事比較典型,是當兵復員分配到我們單位的。當時是一個人在單位,後來政策放寬後,他把老婆和兩個孩子也接到單位住地,並落了當地的戶口。但孩子還小,都沒有工作,全家人全靠他一個人的工資生活。因此,他家的生活就比較拮据。處處省吃儉用,用水、用電都要算計著,一分錢摔八瓣來花。一天三頓飯基本上是自家蒸的饅頭和自己醃的鹹菜,從不與同事坐一起吃飯。出外旅遊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沒有。
幾年下來,由於長期的營養不良和勞累過度,四十歲不到,他的頭髮就全白了,看上去就像五、六十歲的年紀。五十五歲退休後不久就因各種病症離開了人世。
這位同事之所以會這樣省吃儉用、「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花,旅遊也不捨得,一直攢錢活著就是為了家人和孩子生活得更好。
他的老婆和孩子在老家時,還能種地,有些經濟收入。當他們落了城市戶口,在城市生活後,老家的地沒有了,城市裡也沒有經濟收入,生活全靠我同事的工資來維持。由於同事的工資並不高,所以他家的生活就相對困難些。
既然不能開源,就只能是節流了。因此,同事是一輩子不捨得吃、不捨得花,一直攢錢活著就是為家人和孩子生活得更好。
然而,正是由於他不捨得吃、不捨得花,營養跟不上;再加上負擔重,心情鬱悶,所以造成未老先衰、疾病纏身,不說是英年早逝吧,也算是中年早逝的一族。
也許有人為他不值,認為他可悲;也許有人認為他是傻子,不懂得享受。其實,我的同事絕對是一個正常人,否則也不可能當過兵。他難道不想過好一點的生活嗎?他肯定是想的!但是因為家人和孩子,為了給他們更好的生活,他只能義無反顧地選擇委屈自己,放棄大多數的享受,默默地負擔著家裡的一切。他勤儉持家,省吃儉用,對自己非常苛刻。但他絕對不是守財奴,對家人和孩子,他什麼都捨得。
朋友們,對於他的一生,你怎麼評價呢?生命的意義是簡單可以評論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