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款家常土菜

2021-02-16 庭州生活

1、溜肉段

食材:

豬後腿肉200g、青椒2個、蒜2瓣切片、蔥少許、鹽少許、料酒、1湯匙、生抽2湯匙、醋1湯匙、白胡椒粉少許水澱粉少許、雞蛋1個。

做法:

豬肉去皮和筋切成3-4釐米長1.5釐米寬的長條,用雞蛋、白胡椒粉、鹽、水澱粉、料酒調勻醃10分鐘。油5成熱左右油溫較低時逐塊下入肉段低溫炸熟,待油溫升至8成熱進行復炸,炸至兩面金黃。2湯匙的生油、1湯匙醋、少量鹽,少量白胡椒粉,加入水澱粉和半碗水。鍋內倒入少許油炒香蔥末和蒜末,下入青椒翻炒數下。倒入芡汁翻炒至濃稠,下入炸好的肉段翻炒即可。

2、板慄燒雞塊

食材:

慄子(鮮)110克,雞腿500克,大蔥10克,姜5克,澱粉(玉米)4克,蠔油10克,白酒5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板慄先泡水1小時,用牙籤挑除縫內粗膜,洗淨後裝在大碗內,用水沒過慄子,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取出。

2、雞腿切小塊,放入冷水中煮開,水倒掉,雞腿撈出衝淨泡沫。

3、澱粉放碗內加水調成溼澱粉。

4、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後,放入雞塊及調料蠔油3大匙、酒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清水3杯燒開,再放入慄子,改用小火燒20分鐘。

5、待湯汁煮至稍幹時,揀出蔥、姜,淋水澱粉勾芡後,盛出即可。

3、螞蟻上樹

食材:

紅薯粉絲1把,肉末100克,郫縣豆瓣1湯匙,生薑3片,蒜末1湯匙,蔥花1湯匙,高湯4湯匙(約50毫升),花椒1小把,幹辣椒3條(切段),老抽1湯匙,味精少許,花椒粉1茶匙。

做法:

1、先用熱水把粉絲泡軟(約15分鐘),然後用剪刀剪幾刀使其短一點,瀝乾水分備用。

2、炒鍋內倒入適量食油燒熱,油熱後放入花椒、辣椒、蒜末、薑片爆出香味,然後放入肉末炒散至變色。

3、肉末變色後將其推至一邊、使鍋稍微傾斜,在有油的一邊放入豆瓣炒幾下後再將其混合,然後倒入高湯。

4、倒入高湯後,放入事先泡軟的粉絲一起翻炒至湯汁收幹,最後調入老抽撒入花椒粉、味精和蔥花炒勻即可。

4、砂鍋雞煲

材料:

嫩雞1隻、青椒1個、紅椒1個(不要太大)、生薑1塊(參照下面圖片哦)、大豆油2大勺、美味鮮醬油2大勺、料酒1小袋(350ml)、小蔥適量、大蒜6瓣、味精1小勺、鹽1小勺;

做法:

1.雞洗淨斬塊,生薑切片、切絲、大蒜去皮,青紅椒切塊、小蔥切段。

2.雞塊放入1勺鹽、1勺味精、料酒(半袋吧)、2大勺美味鮮醬油、小蔥1棵。(醬油最好用美味鮮哦)

3.用手抓勻,放一邊醃製20分鐘至入味。砂鍋底部鋪好一層切好的厚生薑片。

4.將醃製好的雞塊挑出放入鋪好厚生薑片的砂鍋中,醃製的醃料倒出備用。

5.將醃料倒入砂鍋(醃製用的小蔥不要),加入適量的水和剩餘的半袋料酒,大概剛好滿過雞肉的位置就可以了。淋入兩勺大豆油,

6.開大火燒至沸騰後轉中火燉35分鐘,35分鐘後,加入紅椒、青椒燜三分鐘,熄火加入適量的蔥段、蒜粒點綴,OK。

4、梅乾菜扣肉

材料:

五花肉750克、梅乾菜150克、老抽15克、生抽45克、白糖30克、米酒(酒釀汁)45克、鹽3克;

做法:

1.五花肉整塊入鍋,加冷水沒過,大火燒開轉中火煮15分鐘;撈出後乘熱用調料(老抽+生抽+米酒+白糖)上色、醃製;直至自然冷卻;(保留煮肉的湯汁)

2.炒鍋內倒入油(目測達肉塊的1/2高度),用廚房紙將肉塊表面汁水搽幹,皮朝下放入冷油中,蓋上鍋蓋;中小火加熱,等鍋內爆裂聲四起後炸約5分鐘;再把炸過的肉塊浸入冷水裡至肉皮起泡,撈出放入冰箱冷藏;(保留上一步醃肉的料汁)

3.梅乾菜用清水浸泡2小時,用流動的水抓捏清洗乾淨,並擠幹水份;起油鍋煸炒梅乾菜,倒入醃製肉塊的料汁和1碗煮肉的湯汁,燜煮至汁水基本收幹,試味,按需加入鹽;

4.取出冷藏後的肉塊,皮朝下切成薄片,鋪在大小合適的容器裡,蓋上梅乾菜鋪平整,用耐高溫保鮮膜封住,放入蒸鍋蒸2小時,熄火至自然冷卻,再蒸2小時;出鍋後揭去保鮮膜,蓋上盤翻轉即可。

5、大腸乾鍋

主料:豬大腸、豬頭肉

輔料:土豆、幹辣椒節、花椒、青尖椒

調料:鹽、味精、醬油

做法:

1、製作時,先要把豬大腸與豬頭肉滷熟,再分別切成片。另把土豆條投入油鍋,炸熟以後撈出。

2、淨鍋放香辣油,先下幹辣椒節和花椒炒香,再倒入豬大腸片和豬頭肉片煸炒至出油,邊炒邊倒入青尖椒節,同時加鹽、味精和少許的醬油,炒至幹香味濃時,撒入蔥節便裝碗。

特色:

這是把豬大腸與豬頭肉下鍋同炒而成,成菜麻辣幹香,頗有乾鍋菜的風味特點。

6、石鍋灰樹菇

特點:

香味醇厚,營養滋補。

創意:

普通的五花肉搭配營養美味的灰樹菇,配合石鍋成萊,成菜大氣。

原料:

泡好的灰樹菇260克,帶皮五花肉250克,美人椒5克,洋蔥片50克。

調料:

李錦記蒜蓉辣椒醬、白糖、雞油各15克,紅曲米、冰糖、鹽、海鮮醬各10克,蘑菇素、家樂雞粉、味精、蔥段、薑片、蒜片各5克,二湯300克,色拉油1千克(實耗80克),蔥白、姜各40克,香料14克,老湯500克,茶油50克。

香料配比:

八角1粒,陳皮5克,桂皮、花椒各3克,小茴香、丁香各1克

製作方法:

(1)灰樹菇用溫水泡開,加二湯、雞粉、雞油、味精、15克蔥白、15克姜,上蒸箱蒸半小時取出待用。

(2)五花肉切2釐米見方的塊,入燒至五成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表皮發緊,撈出控油;鍋裡留油加白糖炒成糖色,待糖汁變成雞血紅時,加入老湯、冰糖、紅曲米、5克鹽、20克蔥白、25克姜和香料中火燒開,放入五花肉,小火燒開,出鍋倒入高壓鍋內,小火壓10分鐘取出。

(3)鍋內放入20克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蒜蓉辣椒醬、海鮮醬、蔥段、薑片、蒜片,小火煸香,下入灰樹菇、五花肉及燒五花肉的湯汁,小火燒開後用5克鹽、蘑菇素調味,出鍋備用。

(4)石鍋放在火上,大火燒10分鐘,離火淋茶油,放入洋蔥片,將制好的灰樹菇、五花肉裝人容器內,撒美人椒、5克蔥白點綴。

7、毛血旺

食材準備:

鴨血400g 新鮮牛肚200g 牛百葉200g 黃喉200g 鱔魚片200g 黃豆芽100g 火腿片100g;

豆皮、香菇、紅薯粉、紅泡椒適量蔥姜蒜香菜適量;川式牛油麻辣火鍋底料適量

做法:

1、鴨血洗淨切塊,新鮮牛肚、牛百葉、黃喉切片,鍋中水燒開焯一下備用;紅薯粉泡發,香菇切片,泡椒切碎;

2、炒鍋熱油,放入幹辣椒和花椒,熗鍋後放入姜蒜和紅泡椒,中小火爆香;然後加入豆瓣醬開小火炒出紅油,豆瓣醬炒香後加入火鍋底料炒化炒香,加適量清水;

3、大火燒開湯汁後加入豆皮香菇火腿片紅薯粉煮至斷生,加入適量鹽味精糖和胡椒粉煮一分鐘後撈出配菜放入盆中墊底;

4、加入鴨血和鱔魚片煮2分鐘,然後加入牛肚和黃喉開大火煮1分鐘,1分鐘後把原湯和所有材料倒入盆中;

5、在煮好的材料上撒上剁好的蒜蓉,子彈頭幹辣椒,青花椒和熟芝麻適量,燒一勺油至七成熱潑在毛血旺上面,最後撒上香蔥和香菜即可上菜。

8、梅菜扣肉

食材:

五花肉、梅菜、薑片、香蔥、八角、幹辣椒、鹽、老抽、蜂蜜、五香粉、生抽、料酒

做法:

梅乾菜洗淨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晚上做的話,早上開始泡),五花肉洗淨泡半小時後焯水,老抽和蜂蜜1:2混合,用刷子刷在肉上,醃10分鐘。

撈出控幹水分,放入熱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盛出,用剩餘的油爆香香蔥、姜、八角、幹辣椒,倒入梅乾菜,放入鹽、五香粉、生抽、料酒,炒均勻小火收幹汁備用。

把五花肉切成片,擺在碗中,上面鋪上梅乾菜,一起放入鍋中蒸2小時(如果有高壓鍋,就很省時間了),把湯汁濾出備用,把梅菜扣肉倒扣在盤子裡,剩餘的湯汁勾芡,放點味精提味後澆在肉上即可。

9、大盤雞

食材:

雞肉、青辣椒、土豆、紅辣椒、油、白糖、老抽、醬油、料酒、花椒、薑片、蔥段、大蒜、幹辣椒、郫縣豆瓣

做法:

土豆去皮洗淨切成塊,青紅辣椒洗淨切滾刀塊,雞肉洗淨切塊,雞肉用蔥段、薑片、料酒醃製去腥味。在熱油鍋中爆香蒜頭、幹辣椒、花椒、薑片、蔥段,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之後倒入雞肉翻炒,加入醬油、老抽、糖、鹽,待雞肉炒熟上色後,加入土豆炒熟,倒入開水,沒過雞肉和土豆,中火慢燉收汁,湯汁收的差不多時,倒入青紅辣椒炒熟,用另一個鍋煮麵條,熟了之後放在菜裡即可。

10、川西泡菜仔鯰

原料:

仔鯰500克、泡菜絲80克、泡蘿蔔絲60克、泡蒜30克、泡辣椒末30克、小米椒節20克、鮮青花椒、蔥花、芹菜末、野山椒水、鹽、料酒、胡椒粉、雞精、味精、香醋、香油、花椒油、菜油各適量

製法:

1、把仔鯰宰殺去內臟後,用清水衝洗淨並瀝水。

2、淨鍋放菜油燒熱,先下泡菜絲、泡蘿蔔絲、泡蒜、泡辣椒末、鮮青花椒和小米椒節炒香出味,然後倒入仔鯰稍炒,摻適量的清水燒開後,用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雞精、香醋和野山椒水調好味,待燒至仔鯰入味時,淋入香油和花椒油,裝盤時另外撒芹菜末、蔥花即成。

11、麻婆豆腐

食材:

豆腐、豬肉、油、生抽、白糖、郫縣豆瓣醬、豆豉醬、鹽、水澱粉、蔥、花椒粉、姜

做法:

豬肉洗淨切碎,豆腐切成塊用淡鹽水浸泡10分鐘,撈出控幹水分,蔥姜切碎,郫縣豆瓣醬剁細。在熱油鍋中爆香蔥姜,倒入肉末翻炒變色後,加入郫縣豆瓣醬和豆豉,炒出香味之後加入豆腐、清水、生抽、白糖,五分鐘之後加入花椒粉,勾薄芡,湯汁濃稠之後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12、剔骨肉

材料:豬棒骨、姜蔥、自製蘸水

做法:

把帶肉的豬棒骨在沸水鍋裡汆水後,撈出來放到加有姜塊和蔥結的水鍋裡煮熟。出鍋後,把棒骨上邊的肉剔下來,改刀成片裝盤後,配自製的蘸水碟一起上桌。

自製蘸水:

取炒香的豆瓣醬納碗,加青紅小米椒粒、鹽和味精,拌勻便得到。

13、煳辣香拐

主料:帶皮豬拐肉

輔料:姜米、蒜米、鮓辣子、白蘿蔔絲和青豌豆

調料:鹽、料酒、糖色、鹽、味精、雞精、蒸肉米粉、紅油

做法:

1、把帶皮豬拐肉切成大塊,放入加有鹽、料酒和糖色的沸水鍋裡煮上色,然後下入熱油鍋裡炸至色呈金紅且表皮起蜂窩狀時,撈出來瀝油。

2、把炸過的豬拐肉塊皮朝下,放入蒸碗裡墊底,再把鮓辣子、白蘿蔔絲和青豌豆納盆,加入姜米、蒜米、鹽、味精、雞精、蒸肉米粉、紅油和少量清水拌勻,蓋在豬拐肉塊上,然後入籠蒸1小時,出鍋翻扣於窩盤內,撒上蔥花即成。

14、農家羊蹄鍋

材料:

帶皮山羊蹄、香料、麻辣料、菇菌

做法:

1、把本地的帶皮山羊蹄刮洗乾淨後,加香料、麻辣料燒至軟糯。

2、待客人點食後,把汆熟的菇菌片放在小火鍋盆裡墊底;接著把燒好的羊蹄入鐵鍋,加熱後舀在小火鍋盆內。

3、撒上香菜並配明爐上桌,邊加熱邊食。

相關焦點

  • 9款家常土菜,讓顧客一次愛個夠!
    2.炒鍋內放入菜子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煸炒出香,放入鴨肉,中火翻炒1分鐘,烹入啤酒和清水70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燒45-60分鐘,放入剩餘的調料、切成滾刀塊的酸蘿蔔、青杭椒、小米椒圈,大火翻炒均勻,出鍋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即可。
  • 9款家常土菜,讓顧客一次愛個夠!
    2.炒鍋內放入菜子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料煸炒出香,放入鴨肉,中火翻炒1分鐘,烹入啤酒和清水700克,大火燒開,改小火燒45-60分鐘,放入剩餘的調料、切成滾刀塊的酸蘿蔔、青杭椒、小米椒圈,大火翻炒均勻,出鍋放入可以加熱的容器內即可。
  • 14款家常土菜,顧客最愛點!
    特色:這是把豬大腸與豬頭肉下鍋同炒而成,成菜麻辣幹香,頗有乾鍋菜的風味特點。石鍋灰樹菇創意:普通的五花肉搭配營養美味的灰樹菇,配合石鍋成萊,成菜大氣。原料:泡好的灰樹菇260克,帶皮五花肉250克,美人椒5克,洋蔥片50克。
  •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時間:2020-03-06 14: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小貼士 家常菜油渣春菜煲的做法!
  • 青年烹飪藝術家的家常土菜,個個驚豔叫賣
    土原料  大青蝦仁20粒,馬蹄丁50克,網紋皮10張,豆腐皮2張,海苔片1張。土調料  A料(鹽、白胡椒粉各5克,糖3克,生粉10克,芝麻油20克),色拉油800克(約耗50克)。土做法  1.青蝦仁去除沙線,加入A料攪勻至上漿;將網紋皮、豆腐皮分別改成長20釐米、寬10釐米的片。2.將上漿好的蝦仁用剪好的網紋皮和豆腐皮包裡成布袋狀;海苔片剪成小細條,裱在布袋上,成金錢狀。
  • 做法配方| 16款地方土菜,越土越受歡迎
    土法 黃豆芽是製作土菜最棒的食材,除了加入五花肉增加香味外,我們還加入了土魷魚絲,這樣就使得簡單的菜餚有了更為濃鬱的鮮香味。原料 黃豆芽400克,五花肉50克,土魷魚絲100克。土法  炸蔬菜丸子是非常家常的菜餚,烹調時為了讓丸子更加鮮美,我們加入了少許魚膠,做好的丸子口味鮮美,口感也很有特色。原料  青菜(可以選擇野菜或者廣東菜心)500克,草魚膠200克。
  • 奧食卡食譜 | 14款家常土菜,顧客最愛點!
    創意:普通的五花肉搭配營養美味的灰樹菇,配合石鍋成萊,成菜大氣。原料:泡好的灰樹菇260克,帶皮五花肉250克,美人椒5克,洋蔥片50克。調料:李錦記蒜蓉辣椒醬、白糖、雞油各15克,紅曲米、冰糖、鹽、海鮮醬各10克,蘑菇素、家樂雞粉、味精、蔥段、薑片、蒜片各5克,二湯300克,色拉油1千克(實耗80克),蔥白、姜各40克,香料14克,老湯500克,茶油50克。
  • 14道土菜菜品
    特色:燉雞是最普通的土菜,烹調時我們加入了廣東人非常喜歡的鹽焗雞粉,賦予了雞肉更加鮮美的味道。萬年青的加入,提升了菜餚的香味。老北京四合院燉魚 製作/周思遠我說利由:此菜改良於老北京的一道家常老菜燉魚,我加入了白菜、豆腐、粉條,使成菜口味香濃不油膩,這種新穎的做法讓此菜輕鬆多賣15元,且此菜日點擊率高達68%左右,又因為老北京人多住在四合院
  • 做法| 16款地方土菜,越土越受歡迎
    土法 黃豆芽是製作土菜最棒的食材,除了加入五花肉增加香味外,我們還加入了土魷魚絲,這樣就使得簡單的菜餚有了更為濃鬱的鮮香味。原料 黃豆芽400克,五花肉50克,土魷魚絲100克。土法 炸蔬菜丸子是非常家常的菜餚,烹調時為了讓丸子更加鮮美,我們加入了少許魚膠,做好的丸子口味鮮美,口感也很有特色。原料 青菜(可以選擇野菜或者廣東菜心)500克,草魚膠200克。
  • 一海寧波萬物鮮灶跟地下:土鍋土灶土菜
    灶跟地下:土鍋土灶土菜採訪/史萊克
  • 13款土的掉渣的鄉間土菜,著實美味
    3.客人點菜時,將菜餚倒入沙鍋內,撒入青、紅椒塊和蒜子,大火加熱至湯汁燒開,離火上菜即可。點評:雞腰雖然幾乎沒有異味,但是我個人感覺,最好也放入滷水中滷製,這樣香味才能濃鬱。原味青椒這是一款時令鄉土菜,青椒選用徐記海鮮基地種植的最好的辣椒品種——湘新15號,用小火擂5-6分鐘,再用中火煸炒,成菜顏色青綠,帶少許醬色油汁,口感糯軟,豆豉醬香,是地道的湖南家常味道。
  • 14款農家土菜,為餐廳增加回頭客!
    4、走菜時,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魚羊卷炸至表面略顯焦糊,撈出自然晾涼後裝盤,撒上孜然粉、辣椒粉即成。小貼士:此菜也可以用草魚肉製作,但魚片需片得厚一點,否則肉卷易散碎。雙豆燒老鴨這是從土豆燒雞演變出的一道新菜,加入四季豆,為成菜增添了一抹綠色和脆嫩的口感。製作此菜,一定要選用養殖時間較長的土麻鴨。
  • 土菜不土,22款農家土菜
    特色:鴨子做菜很常見,這道菜用特製的橘香油烹調出與眾不同的新式鴨子菜,新奇的口味讓菜餚有了新的賣點。 出菜時,把豬頭撈出來裝盤(用刀在肉皮那一面劃數刀,以便成菜後夾食),然後舀入用泡辣椒節、泡豇豆粒、泡大蒜粒、泡野山椒粒和蒜苗顆炒出來的家常泡椒汁,即可上桌。
  • 海參的家常做法14款,一學就會!
    然而很多人對海參如何搭配食材並不了解,往往只是簡單粗暴的蘸食,海參用不同的調料及做法可以做成出無數的美味,下面就將海參的家常做法14款分享給大家。海參的家常做法14款可以有這些:海參淮山燉雞湯、海參瘦肉白果粥、海參蒸雞蛋、海參小米粥、蒜蓉蘆筍拌海參、海參鮮蝦蔬菜面、海參橄欖烏雞湯、涼拌海參、海參南瓜豆腐煲、海參木耳燒豆腐、海參裡脊片湯、木耳海參湯、海參燜筍雞以及茶香海參。海參做法多樣,這裡簡要分享幾種給大家,其餘做法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來做。1、海參淮山燉雞湯。
  • 12款旺銷土菜
    農家土豬炒蛋選用體重在300斤左右的散養土豬,搭配煎香的土雞蛋同炒,突出兩種材料的原生態香氣
  • 12款 旺銷土菜
    選用體重在300斤左右的散養土豬,搭配煎香的土雞蛋同炒,突出兩種材料的原生態香氣。這道菜源於重慶的麻辣香鍋,越過湘江,在長沙「彭廚餐廳」的手勺下變換出別樣美味。五種原料經自製香辣醬調配得滋香味濃,鮮脆的藕片搭配香嫩的牛蛙和肉串,層次更豐富,每天至少能賣40份,是一款高毛利的旺銷菜。
  • 10款家常土菜,顧客最愛點
    2、在熱油鍋中爆香蒜頭、幹辣椒、花椒、薑片、蔥段,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之後倒入雞肉翻炒,加入醬油、老抽、糖、鹽,待雞肉炒熟上色後,加入土豆炒熟,倒入開水,沒過雞肉和土豆,中火慢燉收汁,湯汁收的差不多時,倒入青紅辣椒炒熟,用另一個鍋煮麵條,熟了之後放在菜裡即可。
  • 9款農家土菜!
    土特色:老滷是此菜的特點,魚汁反覆利用,使得成菜更加入味。上桌時由服務員抬著上,並且要喊出口號:本店特色,活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土原料:螺螄青1條(約3千克),有機茄子2根。土調料:色拉油2千克(約耗100克),生粉50克,魚汁300克。土做法:1、茄子一開四;螺螄青宰殺制淨,打一字花刀,拍生粉,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中炸至酥脆,撈出控油。
  • 特色【農家江湖菜】14款
    這是一款時令鄉土菜,青椒選用徐記海鮮基地種植的最好的辣椒品種—湘新15號,用小火擂5-6分鐘,再用中火煸炒,成菜顏色青綠,帶少許醬色油汁,口感糯軟,豆豉醬香,是地道的湖南家常味道。2.鍋入油燒熱,先下小米椒絲、二荊條青椒絲、洋蔥條和薑末爆香,再把鵝肉片倒進去翻炒,其間加入鹽、味精、白糖和辣鮮露,臨起鍋前淋入紅油炒勻,裝盤成菜。老媽燴菜
  • 【旺銷菜品】12款 農家土菜
    農家土豬炒蛋五種原料經自製香辣醬調配得滋香味濃,鮮脆的藕片搭配香嫩的牛蛙和肉串,層次更豐富,每天至少能賣40份,是一款高毛利的旺銷菜。原料:藕片250克,骨肉相連(豬脆骨串成的肉串)120克,南美蝦15隻,牛蛙50克,肉腸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