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個極美麗的名字:桃金孃。
南方,也稱其為山稔子。
農曆7-8月果實便成熟了。
桃金孃是純天然野生水果,無化肥和農藥汙染,屬第三代開發的水果。
它是一種高錳富集植物。在珠江三角洲缺錳地區,桃金孃食品可作為有機錳的補充來源。同時,對預防肝癌、肝炎等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桃金孃果實可以鮮食,還可以製作果脯、果醬、果汁等,而且由於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元素和有機成分,營養保健功能好,是開發飲料和營養保健品的上好原料。
桃金孃鮮果具有多汁、酸甜適度、果香濃鬱、色澤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特點,符合當今果酒的發展趨勢。
【藥性】甘、澀、平。歸肝、脾經。
【功用主治】養血止血,澀腸固精。
主治血虛體弱,吐血,鼻衄,勞傷咳血,便血,崩漏,遺精,帶下,痢疾,脫肛,燙傷,外傷出血。
看到這樣一段文字肯定看過就忘了。
不過,
我們來分析一下。
從歸經上看,桃金孃歸肝經,脾經。肝藏血,脾統血。肝的疏洩,脾的約束都會影響血液的運行。主治中的「吐血,鼻衄,勞傷咳血,便血,崩漏,遺精,帶下,脫肛」等都與肝脾有關。養血止血這樣就不難理解了。但是如若用作止血,一般炒炭用。
「澀腸固精」主要在於果實中的種子的功效。
《臺灣藥用植物志》:「兒童食之,或大便難下」。這個我們小時候就很有體會啊。澀腸嘛………
血虛不是我們西醫傳統意義上的貧血,但又有關於貧血。
血虛除了唇甲色淡
(即嘴唇和指甲的顏色看起來是淡紅色的,而不是有血色的那種紅)外,
還有頭暈,夏天怕熱冬天怕冷(無論夏冬都怕冷難出汗是陽虛)等表現。
當然,去測血常規也可能會出現血紅蛋白等偏低或其他貧血指標。血虛的人舌頭伸出來底色也是比較淡的,甚者會淡白。
臉色或黃或白。
綜合起來判斷。
治血虛 《嶺南採藥錄》中稱桃金孃「活血補血,與黃精同功。」《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收錄了一個用桃金孃治療血虛的驗方:熟稔子果1Kg,焙乾,蒸曬3次,用好酒1Kg浸一星期後,每日服3次,每次服30g。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取桃金孃果實60g,石菖蒲9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治鼻血 稔子幹15g,塘鯴魚2條,以清水3碗煎至大半碗,服之則愈。(《嶺南草藥志》)
除了果實,它的花、葉、根也有藥用價值。
桃金孃的根稱為「山稔根」。有臨床報導去山稔根治療婦女血崩症(包括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及盆腔炎引起的月經過多),以及慢性苯中毒等效果不錯。市售的花紅片裡就有桃金孃根成分。
《全國中草藥彙編》記載:
桃金孃的葉可治消化不良、痢疾,可外用止血。葉可提取標準桃金孃油,可治療急性鼻竇炎、兒童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肺梗阻、C型鼓室導抗圖的分泌性中耳炎等。
用桃金孃羊肉湯治療哮喘,效果良好。
目前,對桃金孃的藥用成分及其藥理的硏究較少,藥用價值的開發比較薄弱。
參考資料文獻:
《中藥大辭典》,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上海科技出版社
桃金孃的研究現狀及發展前景,覃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