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延後一個月的2020年高考來了,又一批青年走上了人生最重要的戰場。已經畢業好幾年的成年人,依然會在高考日倍感緊張,「高考綜合症」是他們揮不去的印記。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妨將視野放遠,以紅人裝,這個盛產「斜槓青年」的新型網際網路企業,去看看、思考高考之外的那些重要選擇。
象牙塔的最後一站 高考,之於家庭,之於個人,都是龐大、複雜、意義深遠的,所有人也都不陌生「鯉魚躍龍門」這樣的比擬。然而步入大學,這個象牙塔的最後一站,有人把握機會,努力學習,在學業上鑽研,未曾鬆懈;有人突然被鬆綁,面對豐富多彩、自由自在的生活喪失了自制力;還有人不停折騰,頗有一股「世界很大任你造」的勁頭……多樣生活 結果從來不會說謊。每年大四畢業季,去看看那些「病急亂投醫」的簡歷,去看看那些有人拿到offer而有人仿佛大夢初醒、茫然無措,去看看那些不停折騰被群嘲,但能迅速融入社會的人……夢想仿佛四處逃竄,理想似要重新定位。 這是象牙塔的最後一站,你將面臨比高考更複雜的選擇。斜槓青年成趨勢 能看到外面的世界,這也許是高考給予所有人最公平的一次機會。夢想與現實的交鋒,有人很早洞察到,有的人,則需要面臨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刻,才能真正體會。而那些能折騰得風生水起的人,很早成為了「斜槓青年」,早早地為自己的人生儲備了多重選擇。大學裡,那些很早去實習、去兼職、去創業的人。畢業後,那些白天西裝革履,下班後十八般武藝皆能創造收益和個人價值的人,以實力和技能跨界,並找到平衡。
據清研智庫等機構發布的《2019年兩棲青年金融需求調查研究》中顯示,全國年輕群體中有主業的兼職者、創業者這類「兩棲」「斜槓」青年已超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高學歷人群佔據「兩棲」青年的主流。多重身份、多重職業、多樣生活的「斜槓青年」,正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這也是開放化社會、多元化經濟下必然的產物。
探尋自身潛能 「斜槓青年」,或許可以成為青年進入大學後,在學習之餘最好的選擇。有了更多的選擇,才能最大化地探尋自身的價值和潛能。 以紅人裝,這個新型網際網路公司為例,旗下紅人裝APP,擁有幾千萬用戶,也日趨呈現年輕化,大學生佔比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一些高中生。
紅人裝能帶給這些「斜槓青年」什麼呢?
零花錢自由:以「讓分享者實現價值」為slogan的紅人裝,聚集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平臺,能夠實現自用省錢、分享賺錢。大學生群體、或者生存壓力大的上班族,在閒暇時間,可以充分利用紅人裝的優勢,通過自身的社交鏈路,實現零花錢自由,也能減輕生存壓力。 有效溝通的能力:「斜槓青年」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溝通,若沒有有效溝通,機會就會丟失。以社交新零售為屬性的紅人裝,使得這些「斜槓青年」去主動打通社交鏈路,潛移默化地提升了有效溝通能力,也為以後職業發展累積資源。 轉換視角:大部分人,對於網際網路應用,只是使用者的視角。而在使用紅人裝的過程中,能夠讓「斜槓青年」轉換視角,從使用者變為經營者。轉換視角給他們帶來的將是對網際網路發展的審視和思考,對於以後職業發展的選擇,將大有裨益。 思考未來:通過紅人裝真實的社會化體驗,去最大化探尋自身價值和潛能。在斜槓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重新尋找到對自我和社會的意義,從而獲得自我認同。並可以提早思考、總結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路徑,對生活的本質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從而提早安排自己的規劃。而不至於從象牙塔裡走出時,兩眼茫然四顧,不知路在何處。
越來越多像紅人裝這樣「企業向善」的平臺,正在為「斜槓青年」提供了更多實現自身潛能的機會,為經濟社會發展賦予了多元形態,為大環境注入年輕人的活力與氣質。 積極探尋多元的人生,讓人生有更多選擇,看似是「斜槓青年」的內核,其實這也與高考賦予很多人機會的內核一致:去激發自己,以內在驅動,忠於內心選擇,釋放自身潛能,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