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薔薇》:戰火中的「玫瑰」,魅惑又具魅力
從本質上來講,諜戰劇講述的是一種政治敘事,意在宣揚正確的戰爭觀念與歷史觀念,乃至價值觀。而其內容則主要集中在政治的對決上,並且隨著政治觀念的變化而變化。電視劇《紅薔薇》的熱播,引發了諸多的討論。究其根本,是在於《紅薔薇》的新敘事。這「新」體現在於政治、愛情與懸疑等元素的組合、闡釋,在於觀念、情感、審美等方面的突破。從表現上來看,《紅薔薇》是諜戰劇,但從深層次來看,它是一幅通過小人物的命運變化來反映大時代背景的中國畫卷,也是一次人性善與美的探討。換而言之,《紅薔薇》注重的是「紅」,有一種類似於「紅色娘子軍」的本色,勾勒的是「薔薇」背後的無限力量與魅力。
由金曄執導,楊子姍、陳曉、毛林林、譚凱、田雷領銜主演的年代諜戰劇《紅薔薇》,以1927年的「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為起始,講述了不經世事的千金小姐夏雨竹(楊子珊飾)歷經挫折投身革命,奉獻青春,完成中共地下黨員堅定道路與信念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紅薔薇》在政治敘事的同時,又附上了悽美的愛情敘事策略,將男女主人公的政治追求在愛情之中提升,完成了革命戰火中的「柏拉圖式」愛情戀曲。這種方式的包裝,使得電視劇《紅薔薇》有了可見的本質,畢竟它不在一味地表現戰爭,而是通過愛情的浪漫與糾葛,去呈現男女主人最隱秘、最真實的心靈世界。如此,《紅薔薇》便綻放出了巨大的力量,讓人看到了驚喜,看到了人性本來的面貌。
王安憶在《心靈世界》一書中寫道:「愛情具有心靈的特質,同時又具有現實的面目,是創造心靈世界的好材料……在現實中愛情可以使心靈超生。」《紅薔薇》的愛情,在敘事中,作用在於推動人物的變化與發展。當然,透過《紅薔薇》,它的愛情主要集中在夏雨竹、顧霜菊(毛林林飾)與肖成碧(劉敏飾)三個人身上。但是,這三個人的愛情,卻是大不一樣。就拿夏雨竹的愛情來說,夏雨竹愛上了哥哥夏恆煊的老師任致遠(譚凱飾)走上了一條戰火中「玫瑰」燃燒之路。在這份愛情中,他們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叫和平,暗示著這個槍林彈雨的世界回歸和平,人們過上幸福的日子。但是,任致遠的死去,又給了這份愛情以「血」的教訓,讓她再次投入到革命的懷抱,進入肖君浩(陳曉飾)的世界。然而,與夏雨竹的愛情不同,顧霜菊與肖成碧的愛情則走向了一種「極端」。或者說,她們思想上本身的錯誤,導致了愛情的悲劇。
表面看來,這些愛情都不一樣,卻從實質上凸顯出了革命本身的危險性,以及相同信念、相同追求的最美愛情,最美生活。夏雨竹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又繼續投身革命,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書寫。有一場戲頗有意思,長大成人的和平開始與學生起來反抗,反抗漢奸,反抗一切不平等。如是,與同學一起,實施暗殺。然而,暗殺的對象竟然是自己的母親夏雨竹。這是戰火中「愛」與「恨」的交織,因為夏雨竹有兩重身份,實際上是潛伏的共產黨員。當然,在這個戰火中,夏雨竹繼續愛著,愛著肖君浩,愛著光明,愛著希望。或者說,夏雨竹的愛,就是戰火中柏拉圖式的愛情種子,它象徵著無限的力量,更象徵著未來。
電視劇《紅薔薇》的「紅」與「薔薇」,是血的紅,也是太陽的紅,更是未來美好生活的紅。可以說,在「紅」的裝扮下,諜戰與愛情融為一體,營造出了戰火紛飛、懸疑叢生的戲劇空間的同時,也建造了一個讓人通往唯美的幸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