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刀創始人邱小鋒在磨刀
1、用刀容易鈍
每把的鋼材都不一樣 手握的地方進行細緻處理 用起來不起繭
這個現象太普遍了,幾乎每個家庭都說自己的刀不鋒利。切薑絲有絨毛,切肉滾動,黏肉,切蔬菜得使勁壓……目前中式菜刀以不鏽鋼的居多,優點是不容易生鏽,缺點是保持性不好,而且不好磨。日本和德國有專門的工廠生產刃具鋼,日本的日立鋼鐵專門為關市和堺市的手工藝人製作安來鋼,武生特種鋼鐵也為匠人提供粉末鋼。反觀中國,國內還沒有一家鋼廠為中式菜刀提供專用的鋼材。一些刀用的還是304、416標號的,這樣的不鏽鋼軟,熱處理再做不好,做出的刀不可能鋒利。中式菜刀的使用環境比西式和日式的更加惡劣,既要切,又要剁,還要拍,有時候還要用刀背砸。這裡面會出現很多情況,不只是不鋒利,比如拍蒜的時候,刀給拍碎了,剁菜的時候刀柄斷了,還有老鼠尾式的固定,很容易刀柄空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中國人以前做事,尤其是在日常用的菜刀上,往往滿足於差不多,能用就行。很多菜刀握起來不舒服,刀把兒不是過長就是過短,塑料的廉價感很明顯,木質的選擇軟木,雜木,手感也不好。長期使用會把手磨出繭子。仔細處理了手持的部分
雖然日本和德國的品牌也做中式片刀,他們往往對中國人的使用習慣研究的不透,比如尺寸過輕、過小,看起來很精緻,用起來不趁手。有的設計還讓人不習慣,比如刀把兒做成凸起的。這樣設計適合西式的廚刀,重心在後面,適合用手腕靈活發力。用在中式刀上就不合適了,因為中式刀的中心在前面,有時候是開重力的輔助工作的,比如切絲的時候。很多作品都說符合人體工程學,實際感受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家用磨石
專用刀架,可分離,可瀝水
整塊酸枝木底座
採用鐵碳鉻工具鋼棒 碳爐燒煉
冷態塑性變形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含碳量0.60%至1.70%屬於高碳鋼,高碳鋼熱處理的好,硬度能達到60hrc,且有很好的韌性。鐵原子和碳原子排列方式決定了鋼的性能,鍛造是讓兩種原子進行馬氏體排列,淬火就是讓這個排列定稿,經過回火後,這樣的鋼就可以做中式家刀了。菜籽油淬火
應用古法的同時加入新的科技元素,就是今天我們要做的,邱小鋒說,歐冶子在書上有的寫作歐治子,因為兩點和三點有時候看不清,也有把他成為歐治子的。完全複製古人沒有意思,我們一定要適應當今的需求,做出適合中國人的中式家刀,邱小鋒給他們的鍛造品牌叫歐治子,就是要比傳統多一點。手工磨
鋒利不等於好用,硬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一個常見的誤解是關於砍骨的。有人認為砍骨的要比切肉的硬度高,這是錯的,中國人向來講究以柔克剛,如果切肉的硬度是60hrc,砍骨的最多是58hrc。硬碰硬只能兩敗俱傷,刀會崩口。只有合適的硬度,開好刃的角度,才能剁骨不傷刀。也有人說,中國的鋼材不好,可以進口啊,是的,根據不同的需求,邱小鋒他們也進口了部分,其中包括德國克虜伯。也進口一些日本的鋼材,棒料。日立440c 的EDC作品
鋼材的講究很多,同樣型號的鋼,廠家不同質量表現也不同,440C不鏽鋼日本日立出的最好,加上bos熱處理就更完美了。即使是大廠批次不同,同一個產品指標也會略有差異,要想做好,需要按流程熟悉脾性,只有對鋼材脾氣很懂,才能在以後的流程中操作自如。中式菜刀的儀式感和美學中國的廚刀不像日式和西式有很多種類,往往一把菜刀做了日式幾十把做的事情。所以中式菜刀要不鏽,還要鋒利,還要保持性好,還要抗造。對追求體面和使用快感的家庭來說,還要追求與廚房用具搭配,彰顯出主人的品位。香港食神戴龍私人定製廚刀財刀
「韜光養晦」贈言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