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廚刀分為三大類:西式刀、日式刀、中式刀。很多人熱衷於買國外大牌的菜刀,但對國人來說,並一定實用,這是因為不同地域飲食習慣存在差異。
西式用刀基本只是簡單地切蔬菜,或者大塊切肉,日式用刀多為片魚肉,而中式用刀,涉及到切、砍、剁、拍等。
中國人燒菜做飯,最常用的是文武雙刀:文式刀切菜切肉,武式刀斬筋剁骨。今天小編就推薦一款專為中國人設計的菜刀組合!
合手®文武雙刀
這鋒利程度絕不是一般的刀能有的。因為每一把刀都是匠人經千錘百鍊、菜籽油淬火、細緻打磨,純手工鍛造而成。
以前我以為,削鐵如泥是誇張的修辭手法,看了這個實驗,我才知道真有這樣的刀: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連香港食神戴龍先生、中國十大名廚醜啟明大師、「中國烹飪第一刀」陳子寶大師都在用。
忍不住咱一聲:利落!
有人說:一把合手的好刀,能讓你的廚藝提升十倍。尤其是肉,好刀切的肉汁水都還在裡面!
「合手」不只是這兩把刀拿著合手,它同時是拿鐵鐵器旗下品牌。
拿鐵鐵器始創於世界第六個美食之都、中國烹飪聖地廣東順德,作為頂級機構中國名廚委傳承大會傳承刀具品牌,它曾經為1118 位中國烹飪大師定製廚刀,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大師私人定製廚刀第一品牌」!
1.每一把刀都經過數千次錘打、手工開刃等52 道工序,匠心打磨鋒利持久。
2.深入研究中國人用刀習慣,歷經五年改良千人試刀,握刀用刀合手稱心。
3.好用又好磨,2 分鐘還你鋒利,刀具壽命長達十年以上。
4.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美國FDA、德國LFGB 食品安全認證,防鏽抗腐蝕性能好。
52道工序精益求精
鋒利持久
拿鐵鐵器創始人邱小鋒出身匠人家族,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EMBA,在美的服務十多年,離職創業前是美的廚房產品總監。
他曾經背著磨刀石十個月時間走訪十個城市,免費為1000多用戶磨了1000多把刀,以此研究中國用戶的用刀痛點。
這兩把刀就是拿鐵鐵器團隊在三年時間裡四處走訪,根據中國人的做菜習慣,不斷修改設計方案才打造出來的。
合手文武雙刀採用鐵、碳、鉻合金工具鋼,由10 年以上經驗資深專業刀匠,通過冷熱鍛數千次錘打,提高刀胚密度、韌度。
經過鍛打的刀具,去除了鋼件中的雜質,去除了鋼件中的雜質,提高了刀胚密度,增強了刀的韌度,性能上較沒鍛打的鋼材更鋒利易磨,保持性能好一些。
這個原理就像揉麵團,揉過的麵團韌性更好,拉出來的麵條很長也不會斷,吃起來也更有勁道。
之後再用配方菜籽油淬火,這是決定刀具是否持久鋒利的關鍵步驟,不亞於在賦予一把刀以生命。
其中文式刀更為講究,只淬刀刃不淬刀背,這是由中式料理食材的特點決定的。
中國人做菜經常用刀背拍蒜、拍黃瓜等,如果刀背強度不夠刀就很容易斷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西方品牌的中式廚刀上。文式刀淬火時不淬刀背,就能保證刀身的強度足夠。
每一把合手文式刀、武式刀,都是由創始人帶領團隊在磨刀石上手工開刃,慢工出細活,持久鋒利不退火。
兩把刀分工不同,其性能要求也有差別。
文式刀硬度值為58-60HRC,武式刀硬度值為56-58HRC,這是創始團隊用4 年時間研究出來適合文武雙刀的黃金硬度值(市面普通刀具多為50-55HRC)。
文式刀輕薄鋒利,吃軟不吃硬,專切菜切肉;
武式刀沉而有力,剛柔並濟,專斬筋剁骨用。
肯定很多人有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分開做成2把刀?這裡做一點小科普。
任何物體的硬度和強度是此消彼長關係,硬度高,強度就低;強度高,硬度就低。
用刀來切和砍是兩個極端,切要求刀足夠鋒利(硬度高),砍要求刀不易崩口(強度高)。我們在市面上買幾十塊錢一把刀看似又能切又能砍,實際上兩邊都不能做到極致,都在將就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兩把刀,文武分開,文式刀硬度高切菜切肉,武式刀強度高砍雞剁骨。
文式刀測評
文式刀拿在手裡,重量剛剛好,用它來切菜,順暢得停不下來,手腕也不會累。
刀刃也足夠鋒利,帶著筋膜、超難切的牛腱子肉,用文式刀來切,無需使勁,也不會切得手紅手疼,輕輕鬆鬆就切出整齊的肉塊。
武式刀重量更重一些,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它的中心更靠前,用來剁排骨、砍骨頭的時候,非常輕鬆。
研究5000 位重度用戶握刀方式
五年匠心打磨
經常用刀的人,手指上很容易長出繭子,這是握刀時不合手、用刀時太使勁磨出來的。
同時刀如果太輕,斬切時需要手指力量加持,刀太重,提起刀來手腕就費勁;重心不穩,手還要分出額外的力去調整重心。
市面上很多刀說手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但它們真的符合中國人的人體工學嗎?它們真正研究過中國人的握刀手法嗎?
錯誤的握刀手法常被用來誤導消費者
中式切刀根本不會這樣握刀。與日式刀、西式刀不同,中式刀的刀身寬,刀體重,切割方式是自上而下。
握刀時使用食指與拇指夾住刀體兩側,其餘三指握住刀柄,這樣才能更好駕馭中式廚刀,切菜切肉遊刃有餘。
在研究了5000 位重度用戶的握刀習慣後,拿鐵鐵器對文式刀、武式刀的重量及重心都做了特別設計。
後又經過千人試刀,以「做出最順手的刀」為目標,將人體工程學設計做到了極致,具備「刀身寬、刀背厚、刀刃薄、刀體重」等特點。
刀體重
文式刀重7~8 兩,重心設計在刀身和刀柄連接處,這恰恰是切菜時的發力點,可以保證手的力量都用在重心點上,切菜切肉更順暢。
武式刀重1 斤2 兩~1 斤4 兩,前寬後窄,重心在刀頭位置,揮刀時可以借力用力,砍骨斷筋不費勁。
同時,文武雙刀刀採用高檔酸枝實木手柄,握感舒適不冷不熱。
(刀柄上3顆鉚釘固定,不用擔心會鬆動)
刀身寬
和西式、日式的廚刀相比較起來,中國人所用廚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刀身較寬!
很多人切菜的時候,都習慣把菜先掃到刀身上,再倒入鍋裡,刀身很寬的文式刀、武式刀恰好可以滿足大家的這個需求。而刀身較窄的日式西式刀,就很難發揮出這個作用。
刀背厚
合手的文武刀刀背都很厚,是普通廚刀刀背厚度的2倍。而且邊緣被打磨成了圓潤的弧形,不像普通廚刀那樣稜角分明。
在廚房裡很多時候會需要把食物切碎,比如切蒜末,我們一隻手握著刀把,另一隻手會放在刀背上按著,圓潤的刀背絲毫不會讓人覺得硌手。
2分鐘恢復鋒利
延長使用壽命
刀具日常使用必有磨損,真正的好刀應該耐用又好磨。
使用合手文武雙刀配套的磨刀石磨刀,2 分鐘即可恢復一般家用需要的鋒利程度。磨刀石分粗細兩面,磨刀精細出漿,細膩鋒利。
優秀品質,經得起檢驗。不僅質量上乘,還獲得美國FDA、德國LFGB 食品安全認證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注意啦,刀面發黑並非鏽斑或汙漬。合手文武雙刀經過高溫煅燒,在刀身表面形成氧化層,更好保護刀具防止腐蝕。
溫馨小貼士
1. 中國大陸包郵,西藏、新疆刀具管制快遞不到。
2. 專刀專用,請勿使用文刀砍剁帶骨硬質食材。
最後,為了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用上合手的文武雙刀,小編今天為大家爭取了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