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 中國匠人鍛造一套廚刀,切肉就像切豆腐!

2021-02-16 C2F眾家速配

世界廚刀分為三大類:西式刀、日式刀、中式刀。很多人熱衷於買國外大牌的菜刀,但對國人來說,並一定實用,這是因為不同地域飲食習慣存在差異。

西式用刀基本只是簡單地切蔬菜,或者大塊切肉,日式用刀多為片魚肉,而中式用刀,涉及到切、砍、剁、拍等。

中國人燒菜做飯,最常用的是文武雙刀:文式刀切菜切肉,武式刀斬筋剁骨。今天小編就推薦一款專為中國人設計的菜刀組合!

合手®文武雙刀

這鋒利程度絕不是一般的刀能有的。因為每一把刀都是匠人經千錘百鍊、菜籽油淬火、細緻打磨,純手工鍛造而成。

以前我以為,削鐵如泥是誇張的修辭手法,看了這個實驗,我才知道真有這樣的刀: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連香港食神戴龍先生、中國十大名廚醜啟明大師、「中國烹飪第一刀」陳子寶大師都在用。

忍不住咱一聲:利落!

有人說:一把合手的好刀,能讓你的廚藝提升十倍。尤其是肉,好刀切的肉汁水都還在裡面!

「合手」不只是這兩把刀拿著合手,它同時是拿鐵鐵器旗下品牌。

拿鐵鐵器始創於世界第六個美食之都、中國烹飪聖地廣東順德,作為頂級機構中國名廚委傳承大會傳承刀具品牌,它曾經為1118 位中國烹飪大師定製廚刀,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大師私人定製廚刀第一品牌」!

1.每一把刀都經過數千次錘打、手工開刃等52 道工序,匠心打磨鋒利持久。

2.深入研究中國人用刀習慣,歷經五年改良千人試刀,握刀用刀合手稱心。

3.好用又好磨,2 分鐘還你鋒利,刀具壽命長達十年以上。

4.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及美國FDA、德國LFGB 食品安全認證,防鏽抗腐蝕性能好。

52道工序精益求精

鋒利持久

拿鐵鐵器創始人邱小鋒出身匠人家族,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EMBA,在美的服務十多年,離職創業前是美的廚房產品總監。

他曾經背著磨刀石十個月時間走訪十個城市,免費為1000多用戶磨了1000多把刀,以此研究中國用戶的用刀痛點。

這兩把刀就是拿鐵鐵器團隊在三年時間裡四處走訪,根據中國人的做菜習慣,不斷修改設計方案才打造出來的。

合手文武雙刀採用鐵、碳、鉻合金工具鋼,由10 年以上經驗資深專業刀匠,通過冷熱鍛數千次錘打,提高刀胚密度、韌度。

經過鍛打的刀具,去除了鋼件中的雜質,去除了鋼件中的雜質,提高了刀胚密度,增強了刀的韌度,性能上較沒鍛打的鋼材更鋒利易磨,保持性能好一些。

這個原理就像揉麵團,揉過的麵團韌性更好,拉出來的麵條很長也不會斷,吃起來也更有勁道。

之後再用配方菜籽油淬火,這是決定刀具是否持久鋒利的關鍵步驟,不亞於在賦予一把刀以生命。

其中文式刀更為講究,只淬刀刃不淬刀背,這是由中式料理食材的特點決定的。

中國人做菜經常用刀背拍蒜、拍黃瓜等,如果刀背強度不夠刀就很容易斷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西方品牌的中式廚刀上。文式刀淬火時不淬刀背,就能保證刀身的強度足夠。

每一把合手文式刀、武式刀,都是由創始人帶領團隊在磨刀石上手工開刃,慢工出細活,持久鋒利不退火。

兩把刀分工不同,其性能要求也有差別。

文式刀硬度值為58-60HRC,武式刀硬度值為56-58HRC,這是創始團隊用4 年時間研究出來適合文武雙刀的黃金硬度值(市面普通刀具多為50-55HRC)。

文式刀輕薄鋒利,吃軟不吃硬,專切菜切肉;

武式刀沉而有力,剛柔並濟,專斬筋剁骨用。

肯定很多人有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分開做成2把刀?這裡做一點小科普。

任何物體的硬度和強度是此消彼長關係,硬度高,強度就低;強度高,硬度就低。

用刀來切和砍是兩個極端,切要求刀足夠鋒利(硬度高),砍要求刀不易崩口(強度高)。我們在市面上買幾十塊錢一把刀看似又能切又能砍,實際上兩邊都不能做到極致,都在將就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做兩把刀,文武分開,文式刀硬度高切菜切肉,武式刀強度高砍雞剁骨。

文式刀測評


文式刀拿在手裡,重量剛剛好,用它來切菜,順暢得停不下來,手腕也不會累。

刀刃也足夠鋒利,帶著筋膜、超難切的牛腱子肉,用文式刀來切,無需使勁,也不會切得手紅手疼,輕輕鬆鬆就切出整齊的肉塊。

武式刀重量更重一些,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它的中心更靠前,用來剁排骨、砍骨頭的時候,非常輕鬆。

 研究5000 位重度用戶握刀方式

五年匠心打磨

經常用刀的人,手指上很容易長出繭子,這是握刀時不合手、用刀時太使勁磨出來的。

同時刀如果太輕,斬切時需要手指力量加持,刀太重,提起刀來手腕就費勁;重心不穩,手還要分出額外的力去調整重心。

市面上很多刀說手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但它們真的符合中國人的人體工學嗎?它們真正研究過中國人的握刀手法嗎?

錯誤的握刀手法常被用來誤導消費者

中式切刀根本不會這樣握刀。與日式刀、西式刀不同,中式刀的刀身寬,刀體重,切割方式是自上而下。

握刀時使用食指與拇指夾住刀體兩側,其餘三指握住刀柄,這樣才能更好駕馭中式廚刀,切菜切肉遊刃有餘。

在研究了5000 位重度用戶的握刀習慣後,拿鐵鐵器對文式刀、武式刀的重量及重心都做了特別設計。

後又經過千人試刀,以「做出最順手的刀」為目標,將人體工程學設計做到了極致,具備「刀身寬、刀背厚、刀刃薄、刀體重」等特點。

刀體重

文式刀重7~8 兩,重心設計在刀身和刀柄連接處,這恰恰是切菜時的發力點,可以保證手的力量都用在重心點上,切菜切肉更順暢。

武式刀重1 斤2 兩~1 斤4 兩,前寬後窄,重心在刀頭位置,揮刀時可以借力用力,砍骨斷筋不費勁。

同時,文武雙刀刀採用高檔酸枝實木手柄,握感舒適不冷不熱。

(刀柄上3顆鉚釘固定,不用擔心會鬆動)

刀身寬

和西式、日式的廚刀相比較起來,中國人所用廚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刀身較寬!

很多人切菜的時候,都習慣把菜先掃到刀身上,再倒入鍋裡,刀身很寬的文式刀、武式刀恰好可以滿足大家的這個需求。而刀身較窄的日式西式刀,就很難發揮出這個作用。

刀背厚

合手的文武刀刀背都很厚,是普通廚刀刀背厚度的2倍。而且邊緣被打磨成了圓潤的弧形,不像普通廚刀那樣稜角分明。

在廚房裡很多時候會需要把食物切碎,比如切蒜末,我們一隻手握著刀把,另一隻手會放在刀背上按著,圓潤的刀背絲毫不會讓人覺得硌手。

2分鐘恢復鋒利

延長使用壽命

刀具日常使用必有磨損,真正的好刀應該耐用又好磨。

使用合手文武雙刀配套的磨刀石磨刀,2 分鐘即可恢復一般家用需要的鋒利程度。磨刀石分粗細兩面,磨刀精細出漿,細膩鋒利。

優秀品質,經得起檢驗。不僅質量上乘,還獲得美國FDA、德國LFGB 食品安全認證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注意啦,刀面發黑並非鏽斑或汙漬。合手文武雙刀經過高溫煅燒,在刀身表面形成氧化層,更好保護刀具防止腐蝕。

溫馨小貼士

1.      中國大陸包郵,西藏、新疆刀具管制快遞不到。

2.      專刀專用,請勿使用文刀砍剁帶骨硬質食材。

最後,為了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用上合手的文武雙刀,小編今天為大家爭取了福利哦~

相關焦點

  • 專為中國人設計的文武雙刀,切肉就像切豆腐.
    合手的刀,全部由資深工匠把關開刃,刃口鋒利勻稱。我收到後,馬上嘗試了。文式刀7-8兩重,重量剛剛好,切片順暢,手腕不累,就像在切豆腐。拿鐵鐵器始創於有「世界第六個美食之都」、「中國烹飪聖地」之稱的廣東順德。它是香港溼身戴龍、中國十大名廚醜啟明、「中國烹飪刀王」陳子寶等廚藝大師指定定製的品牌。如今已為1118位中國烹飪大師定製廚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大師私人定製廚刀第一品牌」。
  • 這對中式廚刀,切菜切肉又穩又順、省時省力
    · 圖片來源:電影《飲食男女》在李安的《飲食男女》裡面,我們看到中國菜大師老朱廚房裡掛著的廚刀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動圖來源:電影《飲食男女》但在我們普通的中國家庭,習慣上就只認一文一武兩把菜刀,其他多的利用率極低,放那兒也是累贅。
  • 超德趕日 陽江鍛造精品西式廚刀試用心得
    了解一下廚刀的ABC, 也是符合「公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祖訓的。選擇廚刀也大可不必拘泥於中式大片刀,中式菜刀對於女性來說來說其實過重,切絲切片都極不方便,媽媽和女王大人都曾經有被中式菜刀切傷小半個指甲蓋的經歷。所以我#廚房利器#曬的主角是西式套廚刀和日式改良廚刀。德國和日本都出產很好的廚用刀。
  • 刀具的藝術之日式廚刀
    明治維新後,日本全面向西方生活方式學習,開始大量食用牛肉,為了處理牛肉,同時顧及日本傳統飲食文化,日本的匠人改進了西式主廚刀。
  • 200元內,什麼廚刀值得買?我推薦這4款國產廚刀!
    陳枝記的手打鐵鍋非常有名,是很多人買鍋的首選,之前鍋具推薦的時候也推薦了這個品牌的鍋。它家廚刀也做得非常好,品質非常紮實可靠。如果要買陳枝記的刀,我推薦買片刀,因為片刀算是中餐料理裡的「主廚刀」,切菜切肉均可,比較實用。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一下,陳枝記的刀主要供給酒店廚師使用,如果是網購的話一定要看清楚刀的尺寸不然買回來可能發現它比你想像的大上一圈。
  • 德國的廚刀是否真的像你認為的那樣好?
    所以為了應付各種新奇的烹飪,也為了和自己日漸高大上的廚房搭配,中國家庭都樂於嘗試國外廚具。之前Mr.B給大家詳細的介紹過日本廚刀,與之相比德國廚刀分工細緻,設計語言現代,更能提升家居風格品位。再加上多年來的市場開拓,文化影響,德國產品一向在中國擁有極高的美譽度。所以這些年,以德國廚刀為代表的西式廚刀大踏步的走進了中國家庭。
  • 日本廚刀之魂:日本廚刀指南入門篇
    舉例來說,日本廚師在處理蘿蔔時,便是用高端品牌「正本」 的傳統廚刀,將刀尖插入,沿著蘿蔔的內緣遊走,一張薄片就像捲軸一樣徐徐展開,均勻的厚薄,以及完美刀工帶來的剔透感,使之成為一片值得「敬仰」的完美蘿蔔片。
  • 拿鐵鐵器成為中國青年名廚精英賽全國總決賽唯一指定用刀品牌
    真正品質中式美食料理,刀具必須「文武雙全」:文刀吃軟不吃硬,專切菜切肉;武刀吃硬不吃軟,專斬剁骨頭。 總決賽現場氣氛熱烈,有了稱手廚刀的大廚們,就像一群獲得了渴望已久稱手兵器的將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紛紛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刀工精彩紛呈。參加比賽的大廚們對拿鐵鐵器文武雙刀讚不絕口,都表示從未用過這麼順手、鋒利的中式廚刀。
  • 《中餐廳》裡,趙麗穎切肉的這把刀,竟這麼有來頭!
    前天閒來無事,看了看最近回歸的熱門綜藝《中餐廳》,恰好看見趙麗穎正在切肉。緊接著鏡頭一轉,給了個小趙切肉的手部特寫。小刀匠定睛一看,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小趙手裡這把刀,怎麼好生眼熟?看看這極具辨識度的花紋,顯然小趙手裡是一把大馬士革廚刀。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大馬士革刀第一次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了,之前于謙在訪談節目中,也曾對主廚孫兆國珍藏的大馬士革刀讚不絕口。大馬士革刀頻頻出現在各種場景裡,究竟是什麼來頭?
  • 好裝備 | 好廚藝配好刀:大馬士革廚刀,家裡有這一把刀就夠了
    都知道,廚刀應用也看場合切骨頭的時候要用鈍一點的切蔬菜水果要相對鋒利一點你如果用鋒利的刀去切骨頭很有可能刀毀人亡畢竟刀太薄剛不過人家骨頭每次要做飯的時候一會用這個刀切菜一會用另一個刀切肉光桌子上就有好幾把刀收拾都收拾不過來整個廚房亂糟糟的還很危險
  • 德國稀土精鍛造,59一把切肉如豆腐
    後來在小米有品上發現了一把「寶刀」:德國進口鋼材鍛造,和雙立人同款鉬釩鋼;一體成型,堪比「空氣刀」,自帶不粘體質;小米級的性價比,一把 59,德國大牌 1/20 的價格;切菜切肉如切空氣雙立人made in China意外讓中國刀崛起,國寶級鋼材做好刀能有如此接近的「德國廚刀」體驗,因為火候掌握了德國刀的核心秘密——鋼。德國的鉬釩鋼過去一直只供德國製造。
  • 知識|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大全!廚師必看
    中式廚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是的,傳統的中國家庭確實大多只用一把刀,可能是片刀,也可能是既能切肉,又能斬骨的「文武刀」,但是,一位真正的中餐大廚的用刀和西餐主廚一樣,也是刀具繁多的。中式廚刀裡面,片刀、桑刀、文武刀、拍片刀、片皮刀、斬骨刀、燒臘刀等各種類型,應有盡有,數都數不過來。
  •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知識大全(附選購指南)
    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中式廚刀,其實不止一把  過去,中國餐飲界一直流傳著「中餐廚房一把刀」的說法,就是說中餐廚師幹什麼都是一把刀,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讓人們覺得中餐不講究器具,全靠廚師刀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這裡有一把你最需要的廚刀 附廚刀挑選方法
    今天我代替鍋妹來和大家聊聊廚刀。日日煮的N次方,今天邀請了專家和專業廚子和大家說了說刀的品種以及什麼人適合用什麼到。這篇文章,辣叔我想從個人的角度和大家說說一般的家庭,怎麼選擇一把適合自己的廚刀。日本刀品牌多些,在日本的堺市是出產刀具最有名的地方。Norma也曾經去過。(日本刀的介紹,點: 這裡)德國廚刀的遵循傳統,精確、厚實、耐用,刀的封口耐久而且容易維護。相比日本刀的輕巧, 刃薄、高硬度、極鋒利來說,更加適合普通家庭以及不是專業廚師級別的人使用。
  • 人在廚房漂,哪能沒好刀?
    在德系雙立人,WMF等品牌進軍中國市場前,我們國內一般用的都是3Cr、4Cr或者手工打造的彈簧錳鋼,硬度普遍不高,所以才會對剛進入國內的德國刀性能「驚為天人」。德系廚刀質量好鋒利的優點,也是從那個時候在人們心中留下刻印象的。
  • 把鋒利做到極致的日系廚刀,享受切切切的快感!
    一把很棒的刀將讓整個下廚的過程更有趣,並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家庭廚師。 在不同風格的刀型中,我偏愛日式廚刀。 食之祿這套大馬士革刀,屬於日式工藝,匠人純手工日式單邊15度開刃,鋒利更持久。 好鋼造好刀,日本進口vg10大馬士革鋼鍛造,67層鋼材特殊工藝鍛造,讓整把刀的性能達到均衡,兼具高碳鋼的鋒利持久和不鏽鋼的優秀防鏽性能。
  • 澎湃好物|百元搶7件好刀,砍骨鋒利,切肉不粘好利落
    朋友跟我科普說這不止是黑刀,更是一把「空氣」刀。聽著有點玄妙。原來它的黑色膜和波紋,可以在「咚咚咚」切肉的瞬間打入空氣。再硬的食材也變得好切,再軟的食材也不易粘刀。切肉片,一、二、三,刀起肉落,一點也不粘刀片,太爽了。我看朋友家裡,還不只一把黑刀,原來她買的是7件套,包含:砍切刀、菜刀、廚師刀、水果刀、麵包刀、廚用剪刀、削皮刀。
  • 日本廚刀的鑑賞及選購技巧(一)
    廚刀是廚房裡的必備品。好的廚刀能提高效率,添加樂趣。試想用一把鈍刀費勁地切肉和肉皮,還有什麼樂趣可言。有些刀買來時挺鋒利,用了段時間後就變成銼刀了,經常得去磨,夠麻煩的。刀的鋼材,製作工藝決定了它的質量,加上品牌後決定了它的價格。如何選刀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當我們的壽司師傅把玩一把嶄新的日壽司刀時,想必多數人只是隨便揮一揮,看看刀身,誇獎一句:這刀不錯。
  • 各式廚刀入門該如何選擇?
    想像成蓋章一樣從一塊不鏽鋼鋼板上戳出一把刀大小的鋼片,再經過熱處理、打磨開刃、上柄,一把廚刀就成型了。鍛造(Forged):傳說中的「千錘百鍊」或「百鍊成鋼」,原指用錘子對紅熱狀態的金屬坯料施加壓力連續捶打,可以提高金屬的性能,現在大部分是機械鍛造。
  • 中式廚刀,其實不止一把
    提起廚刀大家更多的想起日式廚刀或者德國廚刀而中國的傳統廚刀反而陷入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