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多重要?好多媽媽看完都嚇了一跳!

2021-02-07 孕媽學堂


昨天,好朋友跟我半開玩笑說,要給我提供寫作素材來了。我說來來來,多多無妨哈!

結果,她跟我說起了她女兒的事。

她說,終於找到了女兒「口齒不清」的根源所在了,原來孩子有一隻耳朵聽不見。

感覺努力了那麼久,終於知道真正原因了,也算是舒了口氣。

我剛認識她女兒的時候,她幾乎都是不說話的,說話也是只說幾個字,很少聽到她說一連串的話,她總是喜歡躲在媽媽後面,或者讓媽媽來幫她表達。

在同齡小朋友「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時候,她女兒顯得「太安靜」了。

她媽從她三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剛開始以為是老人家帶太久,平時在家沒怎麼跟她交流導致她語言能力發展緩慢,為此,她決定辭工在家做起全職媽媽,自己帶女兒。

這兩年裡,為了糾正孩子發音不標準,她帶孩子去醫院上「勾音課」;

後來又覺得也許是心理上的問題,又怕是不是自己的脾氣影響了孩子,還專門去上過心理課程;

接著又嘗試帶孩子去看中醫,做各種理療……

朋友做了無數努力,只要想到的,她都去嘗試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如今孩子孩子五歲了,語言發展確實是有了很大進步,在我們看來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近來,她女兒得了中耳炎,因為耳朵裡有積液,她發現孩子聽力嚴重下降,聽不清楚東西,整個人煩躁得很,才決定帶她去看醫生,各項檢查後,她驚訝地得知:

女兒有一個耳朵的聽力幾乎為零。

她恍然大悟:

孩子發音不標準,說話慢,語言發展比其他同齡小朋友慢很多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聽力障礙問題啊!

她叮囑我說:你二胎,一定一定要重視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什麼?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早期發現新生兒聽力有問題的重要手段。

寶寶安靜或者睡著的情況下,2分鐘左右就能做完這個篩查,這想檢查對寶寶的刺激極少。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甜美的夢鄉中就不知不覺地完成了。

聽力篩查通過,說明目前孩子內耳以及神經聽力傳導通路正常。

老實說,我真的想不起來給跳做過聽力篩查這件事。也許是因為通過了,所以壓根沒把這當回事,覺得只是一種「例行檢查」,隨便應付的。

朋友告訴我,她記得非常清楚,女兒出生第三天,醫生就讓做聽力篩查,做完一個耳朵,女兒似乎要醒來了,另一隻耳朵沒通過,她覺得也許是因為女兒醒來的緣故才沒通過,就沒太重視。

因為這麼小的孩子,她有一隻耳朵是聽得見的,所以你叫她,雖然她可能不知道我們說什麼,但是她是知道有人在說話的,她還是有反應的,所以壓根沒覺得女兒的聽力是有問題的,就一直沒有複查。現在想起來,真的是太疏忽了。

     新生兒聽力篩查有什麼用?  

正常的聽力是新生兒聽覺感受和語言學習的重要前提。聽力障礙直接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

給初生嬰兒做聽力篩查,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儘早地發現有聽力障礙的孩子,對這些孩子進行早期幹預,儘可能去提高其聽力和語言發展能力。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3萬名新生兒患有先天性耳聾。

出生後6~11個月是進行言語模仿的「黃金時間」,而言語表達到2~3歲時方能發育,一旦錯過前面的黃金時間,待3歲後因不會說話再就診,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後期治療難度會大大增加。

如果不做這個篩查,孩子到兩歲之前,你很難發現他有聽力障礙,特別是只有一隻耳朵聽不見的情況,孩子對聲音還是有反應的,你怎麼會想到他會有一隻耳朵聽不見呢?

像我朋友那樣,她直到孩子五歲,才發現這個問題。為了女兒「說話」這件事,她真的付出了無比的努力,結果,沒想到是因為耳朵先天的小缺陷。


      怎樣知道聽力篩查是不是準確的?  


朋友認真了解了這方面的資訊,她跟我分享了醫生的說法:

初次聽力篩查不通過的孩子中,大部分孩子經過後期的複查 ,都被證實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初生嬰兒耳道裡的羊水、胎脂等可能會影響首次聽力篩查的結果

出生後一個月(42天)後複查,如果這一次通過,則可以舒一口氣了;

如果仍然沒通過,需要三個月內做聽力學診斷檢查,確保在孩子6個月左右能確診是否患有先天聽力損失,以便在有好的時機對孩子聽力實施幹預。

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月內進行聽力篩查,並且每半年隨訪一次,避免遲發性聽力損害的漏診。隨訪最好持續3年。

      確定有聽力障礙,怎麼辦?  

朋友的女兒,當時做聽力篩查的時候,根本沒在意「另一隻耳朵不通過」的診斷結果,一直到現在女兒五歲偶然患上中耳炎才得知。但是已經錯過了聽力幹預的最佳時機了。

醫生說,如果兩歲左右發現的話,可以做一些幹預:例如兩歲前,可以帶助聽器,幫助孩子鍛鍊語言表達能力;或者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一般在一歲左右進行。

她說感覺現在女兒只有一個耳朵聽得見,並沒有對她的生活造成什麼特別的影響,語言也慢慢跟上去了,也就不打算再做些什麼幹預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朋友最後跟我感嘆一句:新生兒的聽力篩查,真的不能不重視啊!聽力障礙,會對孩子很多方面造成影響的!

前幾天好閨蜜生寶寶,我跟她說一定要重視聽力篩查,她二胎了,也是才知道這個篩查的重要性,生大寶的時候也跟我一樣,完全不記得有這個篩查。

醫生過來做聽力篩查的時候,她都特別謹慎對待了。最後寶寶非常配合,兩個耳朵都通過了。

每個當父母的,抱起寶寶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面臨各種各樣的甚至聞所未聞的醫學問題,聽力篩查就是最先接觸的一個。醫院給新生兒做的每一項檢查,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啊~

----END----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小跳媽媽」--小跳媽媽,一個80後勵志陽光媽咪,有兩個寶寶,這裡跟你分享全面的育兒知識,還有二胎生活感悟,一起關注寶寶成長,做最好的自己。


微信公眾號ID:bbyingji

合作請加微信:18611408242或qq:443317765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新生兒遺傳代謝病串聯質譜篩查
    寶寶出生後,沉浸在幸福中的新爸爸新媽媽常常會聽到醫生這樣的囑託: 「別忘了給寶寶做新生兒疾病篩查哦!」「什麼是新生兒疾病篩查,做了有什麼好處呢?」各位爸爸媽媽是否充滿疑惑呢?一、什麼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寶寶人生的第一次健康體檢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指在新生兒期對嚴重危害新生兒健康的先天性、遺傳性疾病施行專項檢查,提供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母嬰保健技術——《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2009版)。 篩查的病種包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和聽力篩查。
  • 免費「兩篩」「兩癌」篩查開始了,這些事項要注意
    「兩癌」篩查就是免費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乳腺癌和宮頸癌是女性發病較高的惡性腫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兩大「殺手」。兩者有一個共同特徵:通過篩查能夠達到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早期發現的乳腺癌與宮頸癌,大部分都能治癒,所以說,「兩癌」篩查是保障女性健康的重要「保護傘」。
  • 一滴血!篩查52種新生兒遺傳代謝病
    目前我國已列入篩查範圍的疾病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CAH)和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G6PD)。 遺傳代謝病臨床危害極大,嚴重影響著寶寶的智力與體格發育,其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檢測、早診斷、早治療!
  • 腳下3滴血,關係娃一生:新生兒足底血篩查查什麼?
    爸爸媽媽們關心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目前為新生兒篩查的遺傳代謝病種有四種: 1. 苯丙酮尿症(簡稱PKU) 患兒在新生兒期缺乏症狀,出生數月後出現智力發育落後、黃頭髮、白皮膚、尿液有鼠尿或黴味。幾乎所有未經治療的患兒都有嚴重的智力障礙。
  • 好玩有趣有意義的新生兒反射
    在出生後的第一周,小嬰兒的身體活動主要是反射,如果你是個好奇+有趣的爸爸媽媽,會發現寶貝可不是一個啥也還不會的小肉球,好玩的很,而且有些反射是新生兒獨有的,隨著月齡的長大會慢慢消失,彌足珍貴呢;有些反射的動作也是可以用來評估寶寶的身體健康狀況的,在新生兒各項反射檢查中,會以這些反射動作、粗細動作等等這些項目作為評估的一個參考。現已識別的早期反射多達70種。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作為一個合格的新生兒,似乎每天吃拉睡都佔了大部分的時間。確實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要達到18小時左右。一來新生兒活動一下就要消耗大量的力氣,二來吃進去的營養通過睡眠,好好地吸收長身體。但新生兒一天還是有5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新生兒大腦的重量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清醒的時間,利用孩子清醒的這幾個小時,鍛鍊孩子看的能力,聽的能力,運動的能力,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能力。
  • 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查之謎
    Monrad教授新生兒遺傳病篩查是公共衛生事業的一項勝利,與疫苗接種和衛生設施齊名。但是,由於每年有數百萬嬰兒接受篩查,人們可能會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每個家庭的情況都是獨特的,他們對篩查計劃的看法-——它的好處、它的焦慮、它難以發音的疾病名稱——都會有所不同。蒂默曼斯和布赫賓德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同情心捕捉到了這些個人故事。
  • 五蓮縣人民醫院超聲科開展新項目—新生兒髖關節篩查
    新生兒髖關節篩查能讓危害寶寶健康的疾病被及時發現,若能對這些疾病早期幹預治療,寶寶就能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那麼,寶爸寶媽的問題來了,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新生兒髖關節篩查真的有必要嗎?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病率新生兒髖關節不穩定:0.5—1%嬰兒典型髖關節發育不良:0.1%輕度發育不良:為數眾多,成年後容易導致髖關節退行性變。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的嚴重後果1、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致殘率高;2、成人後早出現髖關節退變,常需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因此,新生兒的髖關節篩查至關重要!
  • 新生兒出生後,這些證件要儘早辦理,家長看仔細別落下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每個家庭來說,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都是一個重大事件,家人們都充滿著緊張和激動的情緒。然而生孩子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除了要在產前準備好各種物品外,在孩子出生之後也會有一些關於寶寶的重大事項需要儘快處理。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寶寶剛出生後會有一些基本的檢查諸如測身高、稱體重、量頭圍、外觀及Xing器官檢查等,主要是檢查寶寶在母體內的發育是否正常,有沒有一些明顯的生理缺陷。
  • 長者聽力免費篩查,花城老友記粉絲專場來啦!
    ),其中30位長者將可以免費篩查聽力,另外10位長者可以免費調試助聽設備。目前計劃已完成200多名老人的篩查。數據顯示,有聽力障礙家族遺傳史、有耳部外傷史、長期處於嘈雜環境中的老人聽力更弱,更需要重視「耳背」現象。「記得我們接觸過的一個喪失聽力的獨居老人,老人是一個80歲高齡的奶奶。喪失聽力後她不敢遠行,也很少與人交流,聽不到世界的聲音導致她更加孤獨,奶奶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減少,變得鬱鬱寡歡。」
  • 新生兒為什麼要採足跟血?這4個篩查項目將關乎孩子的一生
    原創 塵 檢驗醫學網前幾日,某寶媽向筆者「抱怨」她的小寶寶被護士採血做化驗了,小寶寶才剛出生兩三天,就被扎了幾針,看著都心痛。寶寶才出生沒多久,為什麼要做新生兒採血篩查啊?
  • 晉中市免費產前篩查與診斷服務助力新生兒走好人生第一步
    「我已經懷孕近17周了,一直在榆次區婦幼保健院做常規產檢,15周的時候我接到了醫院的電話,提醒我按時做產前篩查,人性化的服務很貼心。經過篩查後顯示一切正常,我心裡踏實了許多,安心等待和小寶寶見面。」準媽媽侯璐輕撫著自己的肚子,一臉幸福。
  • 為什麼新生兒要採足跟血?醫生:別省這個錢,潛在的危險不得不防
    準媽媽在這幾個月中,都會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孕檢,觀察胎兒的生長和發育情況,直到分娩到來時,寶寶也就順利出生了。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只要進行充分孕檢就能保證胎兒健康,完全沒有必要再採集「足跟血」。咦?等一等,足跟血?
  • 菏澤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出生後的「第一道安全檢查」
    菏澤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中心是專門從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及診治的中心,是菏澤市唯一具備資質的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診治的特色專科。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菏澤市婦幼保健院,實地探訪了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並對該特色科室進行了深入採訪。
  • 新生兒的6個驚人原始反射!你一定不敢相信!
    其實,這些都是新生兒「與生俱來」的反應,也就是「原始反射」!寶寶的這種「依依不捨」真是讓媽媽大為感動。抓握反射通常在2~3個月大漸漸消失,與此同時寶寶開始學習抓、握、捏等精細動作的運用,有時也會持續到5~6個月大;腳底反射則能持續到寶寶10個月大。  吞羊水是寶寶在最早表現出來的一種吞咽反射,出生後的寶寶吞咽反射已經健全,但是偶爾還是會因為溢奶或吃奶太急而有咳嗽的反應,甚至出現輕微的嘔吐,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 懷孕用吹風機,對寶寶聽力有影響嗎?多吃這一食物對寶寶聽力好
    我孩子在新生兒期時,每次洗完澡就會哭,一哭就穿不好衣服。於是,我打開吹風機,她馬上安安靜靜的,真的很好使。寶寶就喜歡這種噪音,因為在子宮裡他(她)聽到的就是這種聲音,所以她感覺很安全。孕期影響寶寶聽力的因素有哪些?孕期影響胎兒聽力的因素主要分兩大類,一類是遺傳因素,另一類是環境因素。
  • 新生兒能聽到媽媽說話嗎
    作者:寶寶知道 木槿花開630新生兒出生後自己就會發出響亮的哭聲,但是他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嗎?現在的觀點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能夠聽到,只是由於他從一個狹小的空間一下來到寬敞的世界時,聽力可能比較弱,3天以後就開始出現明顯的聽覺。
  • 寶貝出生前所需知識儲備,新手媽媽準備好了嗎?
    以下這些情況是媽媽需要了解的,有助於您了解整個寶寶出生的過程。產前在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會進行常規產前篩查。第一次產前就診時,醫生會安排媽媽進行一組標準實驗室檢查,通常包括以下這些項目:●ABO血型。
  • 哄睡小妙招(一):新生兒
    我很認真地從頭到尾看完,看得無比激動,頓時感覺這個世界上又要多了一位稱職稱心有愛有心的好粑粑了。回想近半年身邊的升級的同學朋友不在少數,新手媽媽在吐槽最多的問題的就是吃奶吃不好、哄睡睡不著、哭鬧停不了。而寶寶難以哄睡這個問題,絕對可以說是歷史上頭號難解之迷。
  • 家長們,新生兒耳廓畸形發病率升高!不可掉以輕心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耳廓畸形發病率也高了,淄博市婦幼保健院醫務人員通過新生兒篩查了解到,目前全市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竟有近一半孩子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耳廓畸形。「雖然其中有3成左右的孩子是可以自愈的,但仍然有大量新生兒因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給自己留下了一輩子的陰影,所以希望廣大家長一定要重視。」淄博市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主任韓軍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