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讀書筆記(一)

2021-02-19 彈棉花的獨角獸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之導讀:現代社會的倫理要求》:

如果只是被動地容忍資本主義,在理念和實踐中都抱著認定它邪惡的態度,那就是無法真正超越它的惡。如果用國家代替一切私人企業,將國家當成公司來經營,再怎麼用意識形態來粉刷,也只是拿表面的精神亢奮來掩蓋真正的貧瘠和虛無,淪落為膚淺功利的幸福觀和私下的蠅營狗苟而已。這才是「資本主義」對「精神」的腐蝕,一味逃避和排斥是沒有出路的。真正的出路在於。能否用「精神」真正駕馭「資本主義」,令機械化的經營計算重受倫理的駕馭,服從人格的支配,令其重獲靈魂。

 

對救贖的渴望與預定論導致的命運不可知的焦慮,反倒驅使著人通過在此世服從神意來行動與生活,進而在自己的內心獲得恩典與救贖的證明。不是神的恩典和作為,而是人對所行之事的全身心投入,令人的行動產生成果。在這個過程中,虛空的焦慮被做事的充實克服,生命從寄託和期盼神的拯救,又回到了積極行動的人身上。當然,人依然需要更高的精神寄託和價值理想,需要宗教、世界觀和超越凡俗的信念來引人向上,促成行動。但在這個過程中,真正驅散焦慮、令人體會到行動與生活中的豐沛生命的不是神,而是人自己。……是人用踐行理想和價值的積極思考、生活和行動、用自己的雙手克服了虛無,拯救了自己。也正是這種在人世間懷著信念積極行動和生活的倫理和生活之道,令凡俗日常的經營計算受整體人格的統攝,在人的身上塑造出勤勉自律和實事求是的品質,讓庸俗的「資本主義」獲得了「精神」。

喜歡就掃碼關注「彈棉花的獨角獸」吧!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禁慾、資本主義與「鐵的牢籠」
    這激發了韋伯對促進西方特有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來的「精神」因素的研究。韋伯發現,當時在西方,「在任何宗教派別複雜的國家中,大部分商界領袖、資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現代企業中的高級技工和接受過高級技術和商業培訓的職員,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的社會現象,從而開啟了他對於「新教倫理」與「西方資本主義發端」之間的聯繫的探索。
  • 是宗教,而不是科技創造了資本主義 | 韋伯逝世百年
    韋伯一生基本默默無聞,但其後他的名聲呈幾何級數增長:他開創了一些重要思想,對理解資本主義的運作和未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他認為新教使得資本主義得以發生。與卡爾·馬克思截然不同的是,馬克思提出了資本主義的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科技創造了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系統。而韋伯提出了唯心主義的觀點:認為是一組理念在事實上創造了資本主義,推動了新生的科技和經濟發展。
  • 佛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佛系青年是一部部絕對服從的機器?
    作為社會意識的反映的網絡熱詞總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更新,最近「佛系青年」這一詞開始流行起來,佛系青年指的是「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引自百度百科),對生活質量沒有了追求,不再固執於某個選項,對於來自社會的要求服從但不上心。
  • 韋伯逝世100年|鬱喆雋:心志倫理與社交媒體時代
    [7]可怕的並不是一個國家的決策者像賭徒那樣孤注一擲——因為孤注一擲意味著還有所忌憚和害怕,可怕的是當他們正義凌然之時手中已經沒有了任何賭注,再接下去只能兩手一攤。二、陶醉於浪漫的「心志倫理」何謂上文中提到的「心志倫理」以及「責任倫理」?
  • 語文老師談寫作(一):怎樣寫好讀書筆記
    閱讀經典名著等課外書籍,要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因為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書的內容,提高思想認識和語文水平。讀書筆記,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編提綱,一種是寫體會,一種是摘錄好句子。今天講的是第二種寫法《讀書筆記》。
  • 馮克利:利益馴化欲望,是資本主義之惡還是美德?
    翻一翻譬如洛克、亞當·斯密和孟德斯鳩的著作,我們便會發現,他們很少討論以「主義」冠名的各種思想,也不會把帶有「ism」後綴的詞作為核心概念。畢竟那時的西歐尚未進入「意識形態」時代,其世界觀仍是以自古典時代便已形成的各種人性論及其相關概念作為基礎。當然,這也是赫希曼能夠從修辭學的角度分析那個時代商業倫理的前提。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商品經濟下「虛假」的愛——《愛的藝術》讀書筆記(三)
    而資本主義顯然不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尚佳土壤。一方面,資本主義勞動組織形式高度集中、分工嚴密,個體成為機器中可調換的齒輪,在其中失去了個性。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不得不認同和依附於各種組織,個人的主動性也被各種權力階層的指令所取代。接著,資本主義創造出各種「虛假的需求」,促使消費主義盛行,讓個體陷入追求自身實際利益的利己主義旋渦中難以自拔。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想要提高讀書效率,試試做筆記
    主持人董卿很喜歡讀書,她曾經說過,讀書能讓人學會思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安靜下來。書能帶給你心靈的寧靜、人生的智慧、精神的愉悅。讀書有好處,長期堅持讀書更有好處。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也會遭遇以下情況,比如讀完一本書發現這本書很好,但是具體怎麼好說不出來。
  • 如何做讀書筆記?
    閱讀一共分為選書、購書、閱讀、做筆記、活用這五步,作為承上啟下作用的做筆記,其實一直是被大家忽略的一個環節。很多人會投入很多精力到閱讀這一步驟,認為完成了閱讀也就完成了閱讀這一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即使知道讀書筆記在閱讀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但不想花太多時間去整理書中的精華,往往是在書中用彩筆隨便圈一圈,對於圈出的內容也不會再多看一眼。
  • 讀書筆記——學會做讀書筆記,整理自己的寫作素材庫
    為什麼必須要做讀書筆記?因為如果一味低頭讀書,讀完就忘就是常態,甚至合上書本那一刻,你已經講不出書中重點。而這點對於實現讀書變現就是最大的障礙。有人說,一篇講書稿就能拿到3000元,多厲害,多羨慕,我也要寫。結果呢?
  • 如何做讀書筆記?超實用的做筆記方法
    為了寫出精練而深刻的讀書筆記,你應該在讀完一本書以後認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頁哪一行,思考怎樣撰寫讀書筆記,然後嚴格地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儘量提煉自己的感想,爭取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這部分和那部分講的雖然是同樣的內容,但剛才重讀的時候感覺這部分更容易看懂。」
  • 「視覺筆記」如何把讀書筆記變成財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糕小糕視覺筆記,ID:gxgoal】,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本書《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開始之前問一下大家,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能很多同學是可以回答一個書名。但如果我繼續問下一個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裡的哪一部分?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PT讀書筆記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就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讀書筆記法》,看看同處東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人如何看待閱讀以及做筆記這件事,希望各位可以有所收穫。作者介紹奧野宣之,同志社大學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
  • 「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作者通過「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效」、「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將來總有一天你會用到的知識儲備」、「通過筆記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等說法重點說明讀書筆記的重要性,作者的每個說法或技巧讀者好像都知道很有道理及很好,但是往往是知道是一回事,凡事只有做了之後才會真的感受到有多大的用處,我的親身體會是自己過去大大的低估了筆記的重要性。
  • 如何寫好讀書筆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一直以來都有讀書的習慣,閒暇時候,總是喜歡棒一本書,泡上一杯茶,靜靜地品書、品茶、品人生。讀的書是多了,但是下筆,還是覺得欠缺了點意思,不知道這神來之筆,到底該如何揮灑自如。寫讀書筆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之一。現在專講如何寫讀書筆記的書籍很多,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在這裡我也無法去評價其好壞,只有適合不適合之分吧。前段時間我也看過一本,其講述的方法個人覺得還是可行的,但是僅限於是初級,帶人入門還是很有用的。
  • 跟女兒比讀書筆記,輸了
    「我把她拿來做讀書筆記了。」我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那是她抄寫的一些文學常識。其中有一些內容我太熟悉了。我立刻就想到了自己那些在書櫃裡靜靜趟了多年的讀書筆記。我告訴女兒,我也有類似的讀書筆記。女兒瞪大了驚訝的雙眼半信半疑地看著我,我馬上衝進書房,從書櫃底層找出了那本我於一*九*八*九年一月啟用的綠色筆記本。那是我讀高一的時候開始記得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