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想保持苗條身材的人來講,多吃不胖是追求的目標。但現實卻很殘酷,多吃不動,增重就很難避免!今天,我們就低熱量食物與減肥這個話題做一簡單介紹。

(圖片來源:restaurantepicolino)
什麼是熱量?嚴格來講叫能量。早在18世紀,Lavoisier(拉瓦錫)就論證了動物的呼吸是碳和氫的緩慢燃燒(能量釋放)。 熱量其實是食物營養成分中儲存的化學能。有些化學能無法被人體很好地消化利用,會通過糞便排出體外,比如蔬菜中含的纖維素。因此,熱量是指扣除糞尿中的熱量損失後,機體可以獲得的這部分代謝性熱量,這部分熱量由ATP(三磷酸腺苷)捕獲並提供給機體以保證生命活動的需要,比如腸道蠕動、體力勞動、維持體溫等。多餘的熱量則會以脂肪和糖元的形式儲存起來。
食物中的熱量主要來源於碳水化合物(可消化吸收部分)、脂肪和蛋白質。他們提供的熱量是不一樣的,分別是16.88kj/g,16.75kj/g和37.50kj/g[1]。這三大養分中,油脂的熱量值最高,而且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過多,對想保持健康苗條的人來講不是好的熱量來源。蛋白質的熱量也很高,但是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要產生大量的氨,對機體是有害的,適當的、能滿足機體需要的蛋白質就夠了,因此也不適宜作為主要的能量物質(魚類除外)。而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含量普遍偏高,來源也豐富,是最好的熱量來源。但要注意,碳水化合物成分很複雜,如果主要是由易消化的糖(單糖和二糖)和澱粉構成,則熱量很高;如果是由消化率偏低的多糖(非澱粉多糖、抗性澱粉等,俗稱纖維素)構成,則熱量偏低。我寫過一篇文章叫《正確認識「膳食纖維」及其作用》,裡面對碳水化合物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這裡就不再贅述。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選擇低熱量的食物了。凡是含水分高和纖維素高的食物,熱量都不會太高,但以這類食物為主食也是不行的,營養需要合理搭配。在攝入必須的蛋白質和油脂(主要指必須的胺基酸和脂肪酸)、無機鹽和維生素的前提下,儘量多吃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蔬菜和瓜果豆類等等,不僅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還可以促進腸道健康,特別是減少結腸癌的發病風險。

(圖片來源:zena)
研究顯示,食物(風乾基礎,即自然風乾狀態,含水率在10%左右,下同)中纖維素每增加1%,熱量就會降低3-5%。所以,只要每日的膳食(風乾基礎)中纖維素增加2.5%(容易實現),那麼每日總熱量攝入就會正常降低約10%。假設一個胖子每天常規攝入的熱量是16.7Mj(兆焦耳,1MJ=1000kj。65公斤體重的輕體力勞動者一天需要攝入約10.9MJ的熱量),如果他能堅持每日增加2.5%的纖維素(風乾基礎),那麼每日將少吸收大約1.67Mj的熱量。以一個65公斤的男子為例,1.67Mj可以供他開拖拉機3小時,或者鏟雪、慢跑、挖煤1個小時,或跳繩、爬山50分鐘,或慢遊泳2個小時,或持續敲鼓或者打桌球1.5小時。如果這樣的運動量都不能保證,那就多攝入點纖維素——多吃青綠多汁的蔬菜和水果——纖維含量高,水分也高,熱量攝入自然就降低了。
為了便於直觀比較,我們將部分主食、蔬菜和水果全部按照風乾基礎計算,比較膳食纖維的含量,見下表。可見,主食的纖維含量普遍很低,大米和麵粉的纖維含量均不超過1%。而蔬菜和水果的纖維相對是很高的,普遍在10——30%之間。
常見食物中膳食纖維含量(風乾基礎,約10%水分)
既然有低熱量的食物,那麼有零熱量的食物嗎?科學地講,能稱為食物的,都不會是零卡路裡。比如號稱零熱量的健怡可樂(其實不算食物)就添加了非糖類物質阿斯巴甜,再少也有一定熱量。不過,阿斯巴甜是一種2肽類衍生物,雖然1克阿斯巴甜有4千卡的熱量,甚至比蔗糖還略高;但其甜度高出蔗糖上百倍,所以我們只需添加極微量的阿斯巴甜就能產生甜味,而這微量的阿斯巴甜產生的熱量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減肥要求助於科學,沒有捷徑,一切神奇的減肥術都是不科學甚至對身體有害的。比如很多電視臺都播出過甩脂機的真相調查節目,真相是什麼?是使用過的人很多都被甩出了毛病,不是腎出血,就是其他內臟損傷,脂肪沒有甩掉,結果賠了健康也賠了錢。我們主張攝入低熱量食物的目的,就在於使熱量收支出現負平衡——攝入少,耗費多。一般情況下,正常的進食者即便不會出現明顯飽腹感,日子久了,體重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因為補充能量會使人感覺更舒服。而讓人不那麼舒服的熱量收支負平衡才能起到有效減肥的作用。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熱量收支出現了負平衡呢?最簡單的判斷就是飢餓感。吃少了會有飢餓感,加大運動量後也會有飢餓感,所以對肥胖的人來說,沒有飢餓感的措施是難以減肥成功的。這裡說的要有飢餓的感覺是相對的、長期的,不能因為想快速減肥就深度飢餓甚至拒食,這是不科學的,對身體危害很大。而且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就會很快反彈。
動物研究發現,體內每沉積1克脂肪,需要熱量是40-50kj,而1克油脂的熱量大約是37.50kj/g,轉化效率(熱量轉化為脂肪)大約是75—95%,攝入的熱量和最後以脂肪沉積下來的熱量並不相等且差異較大,是因為食物中糖、脂肪和蛋白質的轉化效率差異較大造成的。食物中油脂轉化效率最高,可以達到90%以上,糖的效率居中,一般可以達到85-90%,蛋白質的效率較低,一般是70-80%。因此,減肥的朋友在控制總熱量攝入時,必須首先控制膳食中油脂的攝入量。
想保持苗條,想減肥成功,不僅要有相對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要合理搭配,也要適當控制自己的食慾,要接受輕微不舒服的飢餓感,還要輔助一定量的運動。這才是健康的減肥途徑。
來源:
[1] 數據來源:現代臨床營養學第二版,顧景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