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揚起「智能化」風帆 駛向高質量發展高...

2020-12-16 華龍網

9月15日—17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本屆智博會聚焦「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主題,主會場與分會場、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採取互動式交流、沉浸式體驗、場景化展示等多種形式,集中呈現全球智能化發展最新成果。2020線上智博會設置線上展廳,包括線上重慶、智能產品、智能製造、智能應用、智能技術等虛擬展區,線上參展單位551家,其中外資企業148家。

風正勁,帆高懸。這是一場洞見未來的盛會——來自海內外的重量級嘉賓展開巔峰對話,分享創新成就,縱論發展願景,為數字經濟的未來「畫像」。這是一個產業競技的舞臺——包括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在內的500餘家單位和企業,18場專業賽事、百餘場發布活動,充分展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進展與成果。這更是一次「線、新、特、精」的線上博覽會——線上峰會、線上展覽、線上論壇、線上大賽、線上簽約等系列活動,在線展開大數據智能化「全景圖」。

注入新動力,智能化賦能高質量發展。「為經濟賦能」就是要突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領和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增長點,形成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當前,大數據、智能製造、共享經濟等正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以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智能產業,各地積極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在培育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核心智能產業的同時,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推動經濟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伴隨著新基建和產業數位化的雙重浪潮,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技術正在中國加速展開,「智慧中國」在中國智慧的推動下正在穩步向前。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到2030年,中國將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按照上述數據推算,屆時智能產業在中國經濟版圖中將佔有更重要的地位,在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的背景下,智能產業將成長為中國經濟全新的重要支撐。

滿足新需求,智能化賦能高品質生活。「為生活添彩」就是要凸顯「科技改變生活,智慧開啟未來」,大幅提升全社會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創造高品質的生活。利用智能掃描技術,一次性收集70多項體型數據,AI服裝設計正在走向商業化運用;通過車牌智能識別,新能源汽車駛入換電站後,可在兩分鐘內自動更換電池,省去了車主充電耗時的煩惱……一大批智能化創新成果亮相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向公眾展現智能時代的美好前景。線上預約、遠程診治、「急救視」App、無人智慧藥店、24小時自動售藥機,智慧醫療緩解百姓看病之苦;遠程網課、智慧課堂、「刷臉」進校、智能閱卷、雲上教研、雲端運動會系統,智慧教育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智慧紅綠燈」可根據車流量大小,自我調整紅燈與綠燈的間隔時長,以避免交通擁堵;無紙乘機、刷臉通關、行李可視等成為現實;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域全覆蓋;交通大數據平臺每天收集12億條數據,為城市交通運行提供參考……出行更便捷,讓人民的生活品質更高。

藍圖在前,風光無限。當前,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位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加快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乘著數字經濟大潮,朝著通往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航向,揚起大數據智能化風帆,奮力駛向波瀾壯闊的「新藍海」。

作者:若真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
    其實,不僅是致富,更是打開了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是自然經濟的熱點,但是,如何養育好,養育更多的人,這是現代經濟的追求,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因為只有養育好了,才能提高幸福指數;因為只有養育更多人了,才能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新模式,讓農業面貌煥然一新。農業告別落後、生產率不高,就必須打破傳統,運營新的發展模式。
  • 華龍兩江評:唱好「雙城記」,描摹國內大循環新「拼圖」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繼續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許、更新的思路,為推動成渝雙城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向著更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工業網際網路為中國製造插上騰飛「翅膀」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科學決策,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2017年,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2018年,「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列為七項重大工作任務之一。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奮鬥在基層 青春花最美
    告別人才擁擠的大城市,走到人才稀缺的基層,正是英雄用武之地。重慶市巴南區農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豆亞霖大學畢業後放棄萬元月薪,在巴南區開了第一家生鮮超市——「巴南區百姓之家超市」,發展成為今天行業的領跑者——重慶百姓之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聯合創立專做幼兒食材服務的品牌「幼鮮通」,服務幼兒園300餘家,企業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為基層的「金鳳凰」;重慶市豐都縣十直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郎克清是「三支一扶」的一員,深入農村開展畜禽免疫工作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讓老年人擁抱「AI」要多重努力
    11月23日至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浙江烏鎮舉行。人和人工智慧(AI)關係越來越密切,無人車送餐、自動駕駛計程車嶄露頭角,遠程醫療、遠程會議廣泛應用,各種智能化的物聯網設備更是層出不窮,AI在方方面面滲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中國品牌,動力澎湃
    4條智能生產線上的「小黃人」24小時開工,一條生產線平均每6.7秒就能產出一個微波爐腔體……得益於創新發展的格蘭仕企業保持業績成長,總部廠區今年前11個月營收增長40%。格蘭仕是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堅持不懈推進創新,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掌握主動的縮影。從創意設計、技術工藝、企業管理,到營銷服務、商業模式,創新是引領增強中國品牌的第一動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脫掉「雨鞋」換「跑鞋」 生態文明賦能...
    11日,重慶日報記者在潼南區塘壩鎮天印村採訪時,村民的一句玩笑話,形象地說明了過去天印村的路有多爛,環境有多差。這個曾經的髒亂差村莊,現在變身全國首批「綠色村莊」,美麗蝶變,滄桑巨變,生動詮釋:生態文明賦能農民幸福生活。人居環境整治抒寫鄉村生態文明新篇章。檸檬、小龍蝦、花椒這三朵「金花」曾經是天印村產業振興中的關鍵抓手。
  • 【地評線】南方網評:築起脫貧攻堅豐碑,揚起強國建設風帆
    雖然我們取得了脫貧攻堅的不凡成就,但是還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突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一句話,要把這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出的各項要求落地落實,鼓足幹勁、揚起風帆,以此夯實強國之基,以此豐饒美麗中國。(南方網雷鍾哲)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聞G起舞,揚起數字經濟的新風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2020網際網路嶽麓峰會,如期將至,百餘名重量級嘉賓在內的八方賓客將圍繞「數字新經濟、雲開看未來」的峰會主題,探討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趨勢以及新形勢下數字經濟的發展路徑。據悉,這一次無論是嶽麓論壇還是分論壇,都是圍繞並突出「新經濟形勢下軟體產業的發展」展開。如科創未來資本、疫情下的數字經濟發展、工業互聯、國際音視頻算法優化、智能網聯、軟體產業再出發等高峰論壇和分論壇。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四輪驅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讓商圈...
    12月13日,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重慶將從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聚力推進傳統商圈提質發展、持續打造智慧商圈四個方面著力推動全市商圈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四輪驅動」不斷增強城市商業承載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輻射帶動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綠島小夜曲奏出生態好生活美和諧旋律
    曾幾何時,原本山環水繞、江峽相擁的近10平方公裡廣陽島,良好生態在房地產開發熱潮中遭遇了大破壞,先後開挖平場地塊2.68平方公裡,修築城市道路25.45公裡,還留下2處炸山採石尾礦、25處高切坡崖壁,千百年來形成的小尺度梯田、自然水系肌理面目全非。建設生態文明,為可持續發展留足空間,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為共同富裕夯基
    釋放出的信號非常鮮明,就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通過促進就業推進共同富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是支撐。順理成章,背後就需要一個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老百姓的收入上不去,擴大消費肯定難以為繼。而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才會有共同富裕,根本上看靠的是擴大就業。國民消費水平的均衡提升,體現共同富裕的成色。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退役軍人永葆「立正」從未「稍息」
  • 2019「十大重慶經濟年度人物、十大兩江新區經濟年度人物」 頒獎...
    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專門出臺關於做大做強兩江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打造成為內陸開放門戶和重慶智慧之城。前三季度,兩江新區GDP增長6.7%,在全市持續領跑。作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陣地,兩江新區與重慶經濟發展相向而行,充分展現了作為「內陸開放門戶」和「智慧之城」名片的示範引領效用。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家是創新的主體。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8周年 讓「金色名片...
    以具體問題為「小切口」,突出問題導向,從小處抓、往深處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這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的成功經驗。數據最有說服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37.5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1.8萬人。如今,風氣的轉變如此明顯、如此真切,人們由衷讚嘆「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 評論:「藍領」評職稱有助於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藍領」評職稱有助於高質量發展(新視角)張一琪《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1日 第 05 版)「藍領」也能評職稱了讓更多「藍領」能夠評上職稱,是給這些辛苦工作的人一顆「定心丸」,讓他們能夠更加沉下心來鑽研業務,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職稱是對個人能力的鑑定,也是促進職業整體發展的催化劑。一種職業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更大的進步,需要內部的良性競爭,促使從業者認真研究,提升該職業的整體水平。
  • 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打造未來城市新「樣板」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龍興古鎮,篆刻著歲月的痕跡、傳承著民間的藝術、承載著發展的希望。從古鎮出發,驅車幾分鐘便駛上綠意盎然的兩江大道,沿線高檔次的樓宇、高標準的廠房、高品質的景觀,將思緒從過去拉回到2020年。時間和空間在這裡交織,歷史和現代在這裡交匯,開發和開放在這裡交融。
  • 智能化助推醫療技術高質量發展
    A 在全國機器人手術量排行中名列前茅自2019年6月開展第一臺機器人手術以來,腸道外科樹立「以微創引領技術、以微笑改善服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把達文西機器人的臨床應用不斷推向普適化、常規化。在全國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量月排行榜上,腸道外科一直榜上有名併名列前茅。
  • 政聲|相城:高標杆比拼,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賽道奔跑
    近年來,蘇州相城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全省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突出高標準規劃、高水平開放、高科技創新、高效率轉型、高標杆比拼,始終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賽道奮力奔跑。
  • 奧的斯重慶工廠第10萬臺電梯在兩江新區發運
    奧的斯機電電梯(重慶)有限公司第10萬臺電梯發運活動7月23日在兩江新區舉行。據悉,奧的斯機電重慶工廠是奧的斯機電電梯有限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於2012年正式在兩江新區投產。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說,希望奧的斯機電以重慶工廠為核心,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優化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拓展生態鏈,推出更多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產品,開拓更廣範圍市場,助力重慶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和兩江新區打造重慶智慧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