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脫掉「雨鞋」換「跑鞋」 生態文明賦能...

2020-12-16 華龍網

「過去,如果有人在大晴天還穿著雨靴去塘壩趕場,那他一定是天印村的。」11日,重慶日報記者在潼南區塘壩鎮天印村採訪時,村民的一句玩笑話,形象地說明了過去天印村的路有多爛,環境有多差。這個曾經的髒亂差村莊,現在變身全國首批「綠色村莊」,美麗蝶變,滄桑巨變,生動詮釋:生態文明賦能農民幸福生活。

人居環境整治抒寫鄉村生態文明新篇章。檸檬、小龍蝦、花椒這三朵「金花」曾經是天印村產業振興中的關鍵抓手。但是,天印村的爛路帶來的交通不便,環境髒亂差,讓不少想要入駐的企業望而卻步。圍繞「六改六治」目標,展開環境綜合治理,硬化道路。增美添綠;「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變。天印村華麗轉身,美麗升華,獲評全國首批「綠色村莊」及重慶市「十大特色鄉村」等稱號,環境整治繪就鄉村生態文明美麗畫卷。

環境好了,企業來了,生態文明帶來了物質文明的提升。生態文明提升,環境美好和諧,一批企業紛紛入駐。重慶市豐之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入駐天印村,公司僱用村民時,優先考慮村裡的貧困戶,並對他們進行技術指導;重慶市印天湖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天印村發展2000畝枳殼種植基地,預計年產值超1700萬元。目前,天印村枳殼種植產業發展規模已達4000畝,建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標準化枳殼產業園,成功獲批「枳海桑田」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村民以承包土地、管理技術入股,享受產業發展收益。生態文明賦能鄉村振興,農民告別貧窮,走上富裕。生態文明為物質文明注入強大能量。

脫掉「雨鞋」換「跑鞋」,在鄉村振興路上幸福奔跑。這幾年,農民家的鞋架上擺的都是高跟鞋和運動鞋,再也沒有放置過雨靴。「雨鞋」成為過去式,「跑鞋」成為現在進行時,這是在鄉村振興路上奔跑的跑鞋,這是在鄉村建設徵程上昂首闊步的跑鞋。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群眾幸福生活,關係鄉村發展美好環境,關係未來發展資源潛能。這些年,我們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成績斐然,美麗鄉村處處綻放,村鎮文明碩果飄香,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碩果,這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雄厚基礎。天印村是一個美麗縮影,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全面鋪開,鄉村振興必然書寫更加精彩的幸福奔跑好故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提升農房建設質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處理和汙水治理,實施河湖水系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我們堅信,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中,鄉村文明建設必然更上層樓,農村農民的幸福生活必然更加蒸蒸日上。

作者:水潺潺

相關焦點

  • 華龍兩江評:唱好「雙城記」,描摹國內大循環新「拼圖」
    硬體方面,成都和重慶聯手不斷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打通雙城互通更多大動脈和「毛細血管」;軟體方面,「雙城」持續提升制度接口對接默契,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等多領域合作,對雙城經濟圈建設做足功課,必將持續打開成渝發展新的場景和未來,前景令人期待。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是對區域發展的嶄新戰略定位。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奮鬥在基層 青春花最美
    告別人才擁擠的大城市,走到人才稀缺的基層,正是英雄用武之地。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黨群辦主任、通安村黨總支書記鄧躍虎是一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10年,在他的帶領下,通安村上榜中國旅遊金榜「金選美好鄉村」,榮獲「全國美麗鄉村」「重慶市文明村鎮」「重慶市城鄉先進社區組織」等稱號。重慶市渝北區田本甜農場場長鍾美林從事農業發展工作9年,帶動周邊農民營收近千萬元,為渝北新型農業發展探索作出了表率。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揚起「智能化」風帆 駛向高質量發展高...
    本屆智博會聚焦「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主題,主會場與分會場、線上與線下有機融合,採取互動式交流、沉浸式體驗、場景化展示等多種形式,集中呈現全球智能化發展最新成果。2020線上智博會設置線上展廳,包括線上重慶、智能產品、智能製造、智能應用、智能技術等虛擬展區,線上參展單位551家,其中外資企業148家。風正勁,帆高懸。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綠島小夜曲奏出生態好生活美和諧旋律
    鳳頭潛鴨、紫翅椋鳥……今年冬天,長江上遊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態修復,迎來了不少新客人。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水泥鋼筋的世界?還江心島以盎然綠意,變「別墅島」為「生態島」,廣陽島的變遷,講述的是重慶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動故事。長江上遊奏出一曲悠揚的「綠島小夜曲」。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讓老年人擁抱「AI」要多重努力
    為了有效化解這個橫亙在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很多地區開設了老年人智慧型手機學習班,除了教會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機生成健康碼、進行電子支付外,還講授短視頻拍攝、編輯技巧,讓老年人也能和年輕人一樣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樂趣。但是,在系統培訓中,老人也要激發主觀能動性,不能被動學習,哪怕接受能力慢一點,如果能勤學好問,在數位化教程下,甘當小學生,就能主動與網絡新技術接軌,更好擁抱網際網路新世界。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清明祭 「雲端」寄哀思
    民政部近日發布通知,倡導群眾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近年來,各地不遺餘力推動清明節移風易俗,從減少煙花爆竹燃放到倡導鮮花祭掃,再到倡導網絡祭掃,煙燻、火燎、爆竹聲不再是人們對清明節的期待方式,綠色、健康、安全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推廣網絡「雲祭掃」可謂正當其時。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中國品牌,動力澎湃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四輪驅動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讓商圈...
    12月13日,記者從市商務委獲悉,重慶將從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承載地、聚力推進傳統商圈提質發展、持續打造智慧商圈四個方面著力推動全市商圈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四輪驅動」不斷增強城市商業承載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輻射帶動力。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最美退役軍人永葆「立正」從未「稍息」
  • ​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主題活動 您參加了嗎?
    ​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主題活動 您參加了嗎?市民朋友們: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也許有人會問:環境保護、生態文明主題活動,您參加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您參加了。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中央八項規定出臺8周年 讓「金色名片...
    以具體問題為「小切口」,突出問題導向,從小處抓、往深處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這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生根的成功經驗。數據最有說服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共查處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37.5萬起,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51.8萬人。如今,風氣的轉變如此明顯、如此真切,人們由衷讚嘆「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時間:2020-06-07 21:20:55  來源:央廣網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工業網際網路為中國製造插上騰飛「翅膀」
    抗疫行動中,中國製造展現出的強大韌性與活力,讓世界更清楚地看到其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與底氣。把握大勢,幹字當頭。近來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計劃,打出了一套推動中國製造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通過企業上雲補貼政策、標杆示範企業獎勵政策等措施,促進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
    琥珀茶油在吳家村建起了油茶種植示範園,並與村民籤訂「代種代管+訂單」合同,代建產權屬村民所有的油茶基地,同時,對當地村民進行油茶育種選種、選地、後期管護、施肥等技術培訓。嶄新的管理模式,科學的種植思路,規範的管理運營,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的質量效益。油茶果的收購價格也從最初的每斤5元提高到每斤11元,帶動農戶戶均年增1.2萬元以上。向管理新模式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這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保障。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為共同富裕夯基
    隨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共同富裕是鮮明的施政靶向。
  • 【地評線】紫金e評:秉燭鑄民魂,仁愛育良才
    【地評線】紫金e評:秉燭鑄民魂,仁愛育良才中國江蘇網  作者:餘銘  2020-09-10 在眼光和視野上作表率,在能力和精神上作表率
  •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生命因綠而更長青——雲南「陸良八老...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生命因綠而更長青——雲南「陸良八老」荒山造林綠化事跡 2020-12-07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馬上就評:五少年泰山上仗義出手,孔孟之鄉的「後浪」不...
    每一代人的青春成長,全社會都會投以關注,這種注視中往往飽含著諸多期許,尤其是在國家強盛的今天,更是一種「虎父無犬子」式的盼望,希望他們能繼承先輩意志繼往開來。如今00後正逐漸走向成熟,社會擔當的意識逐漸覺醒,他們也正是當下最受關注的一代人。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今年元宵我們不約,只為以後更好相聚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元宵節我們需要做好有效隔離;但是,隔離並不等於割裂,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我們更加從容鎮定、更加緊密團結地站在一起。因為疫情的緣故,舉辦了30多年的央視元宵晚會,將暫時取消現場觀眾的設置,確保防疫工作嚴密到位。雖然各自「家裡蹲」相互隔離,但可以微信語音儂儂細語、視頻相望笑靨如花,相伴相守見字如面,千裡親情一線連牽。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護士媽媽」愛的奉獻溫暖你我感動世界
    安徽省迎江區一個家庭裡4歲和2歲的兩個年幼孩子,因成人都被確診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無人照顧,當地醫療機構6位護士承擔起「臨時媽媽」的責任,給予了無微不至的照顧,衝奶粉、換尿片、洗澡洗衣服……譚德塞轉發這一令人感動的視頻時指出,護士們正在用努力和愛心從事拯救生命的工作,並表示在這特別的一年「我們必須展現更多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