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生命因綠而更長青——雲南「陸良八老...

2020-12-21 澎湃新聞

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生命因綠而更長青——雲南「陸良八老」荒山造林綠化事跡

2020-12-07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弘揚林草時代精神,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開展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通過廣泛學習宣傳典型事例的感人事跡,引導林業集團廣大幹部職工積極投身林草事業,為築牢祖國北方綠色生態屏障、加快推進大興安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韓家園林業局微信公眾平臺將陸續為大家展播12個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今天為大家展播的是雲南「陸良八老」荒山造林綠化事跡《生命因綠而更長青》。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事跡10

生命因綠而更長青

——雲南「陸良八老」荒山造林綠化事跡

1980年至2010年,雲南省陸良縣龍海鄉樹搭棚村8位普普通通的村民用31年時間,在海拔2300米高的荒山野嶺花木山,累計承包工程造林13.6萬畝建起公益性生態林場。他們就是被當地人親切稱為「陸良八老」的王小苗、王家壽、王長取、王家德、王開和、王雲方、王德映、王家雲。如今,最大的83歲,最小的72歲。

花木山屬高海拔、高寒山區,不僅是「光頭山」,而且是「賴石頭山」。在山上栽樹,不光要克服惡劣氣候帶來的困難,還要經受地質複雜帶來的艱辛。一鋤頭挖下去只見到火星四濺,震得手臂發麻,半天挖不出一個塘,有時一把鋤頭挖三天就報廢了,但這一切都沒有動搖八位老人堅定的信心。他們率領造林隊白天挖塘,晚上就睡在自己搭建的簡易工棚裡互相取暖。歷經無數日日夜夜的苦戰,硬是在亂石遍布的花木山見縫插針栽下了一棵棵樹苗。

八位老人在實踐中,還總結出了「育苗移栽」的成功經驗。他們買來樹種,專門在一個地方育苗,八個人輪流精心看護,種

子發芽長出樹苗後再進行移栽,摸索出了「樹苗50天移栽,成活率達到95%;80天移栽,成活率只有60%;100天後移栽,成活率不到10%」的經驗。按照這一方法,當年移栽的470畝華山松,成活率達90%以上。多年來,不知挖斷了多少把鋤頭、不知穿爛了多少雙鞋子、不知磨破了多少老繭,也不知風餐露宿多少條山溝,八位老人率領造林隊終於完成了花木山的植樹造林任務。看著昔日「光頭山」漸漸披上了綠裝,老人們忘記了艱辛和疲憊,決定給這座山取名「花木山」。

植樹造林幾十年,雖然辛苦,但老人們十分樂觀,還自創了小曲:「青青高山陡石巖,我身背背簍造林來,不怕太陽曬,不怕風雨打,一顆紅心為人民,黨的教導我記心懷」。

植樹造林的任務基本完成後,八位老人以護林守林為主。不論白天還是黑夜,不管颳風還是下雨,都輪流到山林裡巡邏。每年春節,山下張燈結彩,鞭炮陣陣,合家團圓,老人們卻更加忙碌了,這正是風乾物燥易起火的時候,一點都不敢馬虎,稍不小心一個鞭炮就會引發森林火災。在八位老人的精心管護下,30年來,花木山林場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也沒有發生過一起亂砍濫伐的案件。八位老人猶如守護神一樣,呵護著花木山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使花木山青山不改,四季常綠。生命,因綠而更長青。

監製:高志剛

原標題:《生態文明先進事跡丨​生命因綠而更長青——雲南「陸良八老」荒山造林綠化事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推動綠色發展(137)丨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雲南發布)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曲靖山林中的野生獼猴 楊崢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對雲南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雲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
  • 秘境來了——雲南陸良彩色沙林
    雲南陸良彩色沙林,就在陸良縣城有十八公裡,這裡有著五彩斑斕,夢幻世界的美譽。陸梁沙林面積大概是五十二平方公裡,分布在一個Y字形的彩色的峽谷裡,它是由七彩的沙子凝聚起來的柱子。
  • 雲報觀察丨一抹綠能帶給我們什麼?
    ……生態大省雲南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及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雲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護好,並明確要求雲南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爭當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主題活動 您參加了嗎?
    ​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主題活動 您參加了嗎?市民朋友們:生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也許有人會問:環境保護、生態文明主題活動,您參加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您參加了。
  • 用生命踐行使命——楊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用生命踐行使命楊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弘揚楷模精神,傳遞榜樣力量。12月30日下午,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主辦,沙市區委政法委、沙市區人民法院、荊州日報社共同承辦的「用生命踐行使命沙市區人民法院原刑事審判庭庭長楊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
  • 未來,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有新目標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曲靖山林中的野生獼猴 楊崢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雲南,對雲南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指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雲南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的寶貴財富
  • 學習胡國運先進事跡有感 ​(三)|新時代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
    學習胡國運先進事跡有感 ​(三)|新時代法院人的責任與擔當 2020-10-20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陸良:春季彩色沙林
    雲南省曲靖市陸良彩色沙林景色(3月9日攝)。 初春時節,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彩色沙林的鮮花陸續開放。該沙林分布在峽谷中,總面積180公頃,因風化剝蝕而成,隨著季節、氣候、日照及觀賞角度的不同,呈現不同顏色。
  • 雲南陸良:小家風加出大「治」慧
    村黨總支藉此東風,將優秀的家風融入到村規民約,使家風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營造出和諧的鄰裡氛圍和崇德向善的人文情懷,進而激發村民積極主動參與到愛國衛生運動和鄉村治理的熱情中,助力金家村多次爭創脫貧攻堅紅旗村、提升城鄉人居環境先進集體、責任制綜合考核模範集體等,還先後被省、市、縣各級評為「先進村」、「文明村」。當下,村黨總支與全村群眾同心發力,向爭創全國「文明村」進軍。
  • 守護生態安全屏障的雲南擔當
    1560公裡,這是長江上遊——金沙江走過雲南的旅程。從青藏高原到紅土高原一路奔騰,流經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7州(市),從昭通水富進入長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共飲長江水。」長江的漲落榮枯,長江沿岸的生態文明進步,讓雲嶺兒女魂牽夢縈。
  • 雲南生態文明建設這5年:青山常在 綠水長流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對雲南提出了「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雲南,要求雲南「努力在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上不斷取得新進展」。△2020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昆明,並前往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溼地,察看滇池保護治理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為雲南突出優勢特色、推進跨越式發展指明了方向。
  • 發揮九三學社特色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世界上不同國家和民族在生物多樣性上採取的措施不同,我們要借著明年會議的大舞臺,以雲南為契機,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我國的生態美學表達,為來此的各國元首政要及各領域人才講好生態文化的中國故事。」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雲南省委副主委、雲南大學生態學與環境學院教授、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智庫主任段昌群長期從事汙染與退化環境的生態修復研究工作,是重金屬汙染治理及礦山恢復、高原湖泊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專家。
  • 小程序助力雲南陸良烤菸全面移栽
    小程序助力陸良烤菸全面移栽當前,正值烤菸膜下小苗移栽的關鍵時期,陸良縣全面啟動烤菸移栽,用上供苗線上預約「黑科技」,截止4月14日,膜下小苗已完成移栽38816畝,佔計劃28.19%,預計四月底全面完成全縣烤菸移栽任務。
  • 回顧2019,展望2020丨台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工作...
    市美麗辦獲省委省政府表彰為2018年美麗浙江建設先進集體,台州連續6年獲美麗浙江建設考核優秀。紮實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天台縣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命名,臨海市獲得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命名。仙居縣爭創「兩山」理論創新實踐基地,持續推進仙居國家公園建設。黃巖成功申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省級試點。七是環保服務效率走在全省前列。
  • 在汾河之濱,讀懂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
  • 閱讀昭通·​群山丨望天樹(長篇小說節選)
    閱讀昭通·​群山丨望天樹(長篇小說節選) 2020-06-09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態建設丨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永不褪色的「洋林精神」
    綠湧八閩——美麗中國生態文明永不褪色的「洋林精神」 從一棵樹到一片「海」。 昔日漫天黃沙,如今滿目蒼翠。 堅守初心:八閩大地生態文明的綠色之星 一切皆有傳承,一切皆有方向和茂密的成長。 永不褪色的「洋林精神」是這樣進入人們的視野的。
  • 雲南生態文明建設:立法明確責任主體涵蓋重點任務
    而《條例》的施行,標誌著雲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進入了規範化、法治化軌道。地方立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雲南素有中國生物多樣性的天然寶庫和資源基地的美譽,還肩負著西部高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態安全屏障的建設重任。
  • 兩會話題丨讓生態文明為經濟建設加「碼」
    (5月25日,中國日報)  時逢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與兩會,「綠水青山」再次被推上熱評浪尖,「加強環資審判」「設立8·15國家生態文明日」「建立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積極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對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具有戰略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新經濟發展可持續的「健康碼」。
  • 「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宣傳標語展示
    21、創生態文明城市,展美麗宜居保定魅力; 22、生態文明齊參與,綠水青山更宜居; 23、生態文明同心同行,綠水青山共建共享;24、生態保定你我創,幸福生活萬家享;25、綠色與生命時時相伴,生態與文明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