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早早退休的年輕人,得到自由了嗎?|百家故事

2021-01-08 人物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JZ身邊有一些已經實現了FIRE的朋友,而她本人也選擇了與之類似的生活方式。在她看來,FIRE只是提供了路徑——拒絕996,拒絕奮力向上爬,拒絕和千軍萬馬一起走獨木橋,拒絕被消費主義捆綁……而路的終點,是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文 | 史千蕙

編輯 | 金匝

1

FIRE是什麼?

你可以簡單理解為:財務自由,早早退休。

早在1992年,在一本名為《Your Money or Your Life》的書裡,作者Vicki Robin第一次提出了FIRE的概念,今天,生活在美國的博主JZ,在她的公眾號USdollar裡寫下了對FIRE更通俗的理解:

FI:Financial Independence,財務自由,就是你的被動收入可以支持你的日常花費,比如房產租金、理財投資、版稅,於是,你可以不朝九晚五了,可以去追求自我了。RE:Retire Early,早早退休,就是相比於傳統的65歲以後退休,你可以工作二十年、十年以後就退休,甚至更早。

什麼是這些人想要的生活,答案可能是不盡相同的,但相似的一點是,他們在剛開始工作時就喜歡思考同一個問題:「財務自由的最短路徑是什麼?」並為之去努力。

沒有明文規定,但「低調」是FIRE教成員們共同遵守的第一規則,因此,儘管在過去十餘年間,FIRE已在全球範圍內成為一股浪潮,試圖在中文社交網絡上找到他們,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們像是當代的歸隱者,只留下隻言片語——一位「可投資資產」在千萬級別的大廠員工,35歲時就選擇了退休,現在過著「節奏緩慢,不焦慮」的生活,健身,買菜,養花,遛狗;一位前碼農,44歲時退休開了一家健身房;一位在美華人,35歲退休後成為了鐵人三項運動員;一位名校MBA的畢業生,在工作了十年後轉行去做了房產中介,閒暇時免費幫朋友照顧孩子。然而循跡而去,往往會是無功而返,他們會委婉地拒絕透露更多。

FIRE教的成員們往往非常低調,你很難弄清他們到底是真樸素還是假貧窮 圖源《欲望都市》截圖

在一個不到百人的微信群聊裡,FIRE教成員們概括他們行事低調的原因是,「這不符合主流價值觀」。有關價值觀的考驗存在於群規則裡,「不談政治,不談宗教,不可辱罵,不打廣告,不談中醫、吃狗肉和轉基因三大割席話題,不傳播黃賭毒等違法內容」。而要加入這個群聊,則必須首先回答幾個問題:多大年齡?打算什麼時候FIRE?為什麼打算FIRE?

一位在群裡待了一年多的成員解釋了入群門檻的緣由:曾經有一個開放的QQ群聊,專為FIRE同好者而開,直到後來,各種各樣的陌生人湧了進來,「惡語相向的也有。說你懶,不努力。」這種誤解源於FIRE的字面含義,容易讓置身事外的人誤以為他們的最終訴求是每天什麼也不幹,就歇著,但FIRE崇尚者們追求的,卻並非如此。

2

每天上午8點左右,已經實現FIRE的老金會在FIRE群聊裡發一封PDF文檔,分析當日的證券策略,這不是他的原創,而是從別處搬運而來,但這並不影響大家對這份PDF的討論度熱度——在這個群裡,理財、種花和養貓並列,是最經久不衰的話題。

之後,老金會前往他位於上海市區內的公司裡,和年輕的員工們聊聊天——如果這天是工作日的話。到了周末,他會回到位於市郊的老宅子,花上兩天時間整理自己的花園。四十多歲的時候,老金和幾個要好的合伙人一起,開了一家跨境電商公司,這家公司的分紅成了他目前收入的來源之一。直到去年,他才在一個論壇裡第一次看到FIRE的定義,對於早年熟讀了巴菲特和芒格作品的老金來說,財務自由的概念並不陌生。不過,按照FIRE的定義,「已經擁有25倍年開銷的資金」,那是「應該早就實現了」。他覺得自己還很年輕,偶爾閒得無聊,於是又投資了一個小公司。公司其實就在他生活的附近小區裡面,蘇州河邊上,走路過去五分鐘,環境弄得非常漂亮。去公司上班和修整花園、四處旅遊一樣,是一項純粹源自於愛好的行為。他稱自己的FIRE為coast fire,就像在海灘邊悠閒地度假,可以只在沙灘上曬曬太陽,也可以下海遊泳。對老金來說,最好的狀態是出入其中,又游離之外。「而且有一把年輕人在周圍,和你聊聊天,吹吹牛,那你說這種到底算是上班,休息,還是退休?」老金欣賞公司裡的那些年輕人——他們尚未實現財務自由,但擁有老金最看重的「闖勁兒」。他觀察著身邊的年輕人們,發現他們總把「退休」和「徹底不工作」畫上等號——很大程度上,工作的壓力是人們選擇FIRE的最大動因。已經實現了FIRE的人們談論著花園、理財和貓,而還在FIRE路上的人們則談論著加班、面試、奇葩老闆和攢錢進度,偶爾有辭職的群友,大家會紛紛恭喜他重獲自由。在房地產行業工作了9年的公子京,可能是老金眼裡的那一類年輕人。他在今年年初辭職了。辭職時,他已經在天津擁有30萬年薪和高級工程師的頭銜。如果繼續,眼前將是一條無數人走過的通路:轉為管理層,拿更高的年薪,同時肩負更大的壓力。他希望提前退休的最初動因,發生在2016年。當時他27歲,在收聽了一檔知識付費課程後,擁有了「對財務自由的最初理解」:「不用再為了出賣自己的時間而不得不工作。」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也許就是FIRE的想法「覺醒」的時候 圖源《我,到點下班》截圖

兩年後,他升級成了爸爸。在最初的半年裡,他每天加班,無法和妻子一起帶孩子。手頭的項目忙完後,公司把他調到了一個距離更遠的項目組,每天僅是開車上下班,就需要三個小時。回到家後,妻子和孩子都睡了,他覺得自己錯過了太多陪伴家人的機會,而那是他最看重的東西之一。

現在想來,那是一個「終於下定決心」的時刻。就在那個時候,他突然意識到,原來自己再怎麼付出,都只是一顆巨大機器上的螺絲釘,一切個人生活包括家庭在內,都得為機器的正常運轉而讓步。賺錢是為了養女兒,為了給她更好的未來,然後呢?然後送女兒去上學,去賺錢,接著再重複這一切。「好像所有事情都得圍繞著賺錢來,這個基本的邏輯是不對的。錢是一個工具,比如它可能是一座橋梁,人是要通過它去到一些地方的,如果一直站在橋上,你就會迷失自己,你得去找你的對岸是什麼。」他覺得,自己的「對岸」是家庭。一切都變得明晰了。他把正在住的大房子賣掉,換成了小房子——一家三口的日子不需要太大的房子,夠用就行了,多餘的錢則用來買了理財產品。然後,他從央企跳槽去了民企——因為待遇更好,可以更快地實現目標。與此同時,他開始寫一個和財務自由相關的公眾號,在裡面,他介紹自己的理財方法和生活方式,也吸引了一部分粉絲——後來,這些粉絲成為了他辭職的底氣。即使是在工作最忙的那段時間,他也會早上六點起床,寫幾個小時再去上班。上班變成了「橋梁」之一,他也因此不那麼反感加班了,因為他知道,這只是在橋上的一小段路,走過去就好。不久,他正式辭職了。辭職是和愛人商量後的共同決定,他花了一段時間說服她。他自認為「是個不太安分的打工者」,並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度過餘生。江湖選擇FIRE的原因和公子京不太相同,他更看重成就感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他曾經在一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做了快10年的產品經理。他把那份工作形容為「一個十字路口的交警」,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每一個關頭做出正確的指示,讓整個項目順利運作,直到最終上線,成為某個APP界面中一個新增的小功能——過程很辛苦,成就感卻不高。

這是一份得「從頭跟到尾」的工作,而中間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岔子。他又打了個比方,就像要出門買一個蘋果,看起來目標簡單明確,但各種情況都要考慮在內:外面會不會下雨?要不要帶傘?如果蘋果沒有了,要買什麼水果作為替代?付款的時候,如果忘了帶現金怎麼辦?回來的路上如果出事了怎麼辦?可能會出什麼事?

在職場中變得迷茫也是不少人選擇FIRE教的動力之一 圖源《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劇照

「你總夾在一個中間的位置,上面要面對領導,中間要面對同事,你要讓他們幹活,但是你要記住,你不是他們的領導。」出了紕漏,哪怕只是沒有將某一種可能性納入考慮範圍,「同事就會質疑你,領導會說你笨,然後改來改去,改很多遍。」「所有人都有質疑產品經理的權利,也必須去質疑。」

一個項目千辛萬苦地最終上線後,也可能面臨直接涼掉的結局。他又拿出了買蘋果的例子,「做完之後發現沒有用戶用,沒有人買蘋果,大家只要梨和香蕉。」通常來說,這意味著一個人的決策失誤導致整個團隊一個多月的辛苦全部白費,也就意味著績效分低,甚至「被優化」。現在看來,江湖覺得這是一份吃力不討好又沒有入行門檻的工作,因為「門檻在裡邊」。入行之後,他才發現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公司的業務,技術,設計,運營,還得學著怎麼跟人說話,怎麼「哄著別人幹活」。一旦換項目,之前所積累的大多數知識,又得全部推翻重來,再次學習——而當他再次站在找工作的門檻上時,他發現自己已經競爭不過剛畢業的年輕人了,他們學東西快,精力旺盛,不在乎加班多久,並且便宜又聽話。他還發現自己學習的能力在下降。每天下班後,他心裡清楚要再學一點東西,搞一搞副業,但精力卻跟不上,只想躺著刷一刷搞笑視頻。去年夏天,他被「優化」了。這成了他離開網際網路行業的契機。

3

抵達FIRE的最佳途徑,Vicki Robin也曾在書裡提出一個4%法則。意思是,攢夠25倍的年開銷資金用於投資,按非常保守的4%收益計算,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支,就能實現財務自由。如何開源,如何節流,如何保證在沒有固定工作的前提下還擁有抗風險能力,是選擇FIRE的人必須考慮的。

老金90年代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IT公司。春風吹過了每一個岔道口時,他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從技術崗位到管理崗位,從央企到外企,再從外企到自主創業。房價初起的時候入市買房,最多的時候,他擁有上海市內的6套房產。財務自由的實現過程被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帶過,聽起來,這本來就是他人生規劃的一部分,而非需要節衣縮食才能實現的宏偉目標。二十年後的年輕人已經很難重複老金的路徑了。實現財務自由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現在這個時候會比此前更加艱難。要降低難度係數,最好的方法就是節約欲望,這樣,25倍年開銷將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天文數字,而是觸手可及的未來。相對於已經實現了理想生活的人(在一個不到百人的FIRE群裡,這類人可能只有1/10,甚至更少),那些正在路上的人們顯得更活躍一些。他們願意公開自己的計劃和經驗,也會把目標直接寫出來:2035年,40歲之後,十年後——在目標真正實現前,他們得長久地為此付出努力。一個清閒、自在、低欲望的生活方式,被描摹出來,並且逐漸清晰。

公子京最初給自己定下了1000萬元資產的目標,目標達成後,他就「自由了,什麼都不幹了,遊山玩水,吃喝玩樂」。但進度條只走到了1/5,他就提前退休了。當他擁有了200萬資產時,他發現,自己可以不再為錢而焦慮了。現在,他做投資,寫公眾號,運營社群,收入不如之前上班,但他也不願意回去了。

他想,如果接下來能夠一夜暴富,也不可能放棄工作。如果進度條一夜拉滿,他想成為一個全職的小說作家——他稱自己為一個文藝的工科生,由於之前工作太忙,他已經很久沒有寫小說,也很久沒有讀詩了。JZ將節流看成一種生活方式,節省下來的不止是金錢,還有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專注度。「在同齡人中,我算賺錢比較多的,但大部分人消費比我要翻好多倍。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消費變成了一個證明他們的方式。」她看到身邊有一些更年輕的朋友,甚至會貸款買一隻LV的包。她的婆婆是一個醫生,高收入群體,但一輩子只有一隻coach的黑包——從嶄新背到有使用痕跡。後來她的婆婆又在網上訂了一隻同樣的包,作為禮物送給了兒媳婦,那是她一生中買的第二個包。從此,JZ也每天都背著它。她覺得這樣挺好的,背包是每天都要使用的東西,如果只是為了彰顯身份而買包,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而那些為了虛榮而貸款買包的人,則通常會陷入惡性循環:用別人的眼光來界定自己,卻承受著自己無法承擔的成本,最後只會越來越迷失自我。

對FIRE教的人們來說,努力掙錢攢錢來「買」自由的時間這件事,真的是一種可能 圖源《時間規劃局》劇照

江湖也是如此。在決定FIRE後,他從大廠跳去了「性價比更高」的央企,儘管到手的工資變少了,但上下班的時間能保證了,他一算,發現時薪其實更高。

現在,「性價比」是江湖衡量是否值得的一項標準。為了過一種高性價比的生活,他換掉了一直用的蘋果手機,改用安卓中端機;不買車,因為認為買車是「最差的消費」(需要買車位、油錢、保險、保養,並且還會貶值);基本在家做飯,以及很少買衣服。並且,他和妻子商量好了要丁克。他發覺,生活節奏變得鬆弛了不少。那份大廠的工作,也的確幫助他實現了最初的財富積累,江湖和他的妻子在北京和瀋陽各有一套住房。他們期待著,到未來的某一天,江湖副業的收入可以「遠遠超過工資」,到那時,他將還完兩套房子的房貸,回到家鄉,也是東北某個省會城市,以北京的房租收入和副業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拿一線房租,在二線生活,是最爽的。」

4

JZ身邊有一些已經實現了FIRE的朋友,而她本人也選擇了與之類似的生活方式。在她看來,FIRE只是提供了路徑——拒絕996,拒絕奮力向上爬,拒絕和千軍萬馬一起走獨木橋,拒絕被消費主義捆綁……而路的終點,是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但FIRE們在尋找到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後,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新問題:正值壯年時選擇退休,富餘的精力要往哪裡轉移?JZ回憶了她周圍FIRE的朋友們——他們大多是在美的華人和美國人,許多人培養出了健身的愛好。他們日復一日地泡在健身房裡,將自己的肌肉打造得如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一般完美。在國內,那些城市裡的FIRE們多數有著一顆成為作家的心,而那些住在郊區,擁有花園的FIRE們,則過著田園牧歌一般的生活。老金在上海郊區有一套老房子,那是他祖上傳下來的老宅子。2015年,當他決定重新修葺這裡時,花園中荒草萋萋。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手繪了設計圖,然後建造了600平米的花園。現在,那裡像一個秘境的入口。最高的一棵樸樹高達10米——因此,他用這棵樹給園子起了名,就叫樸園。草坪上放了陶罐、室外壁爐和各種多肉植物,還有一對瓷質的小兔子。水潭裡養了錦鯉,屋簷下擺了鞦韆,淡黃色的木香花像瀑布一樣垂墜下來。

老金改造的花園 受訪者供圖

花園的草坪只有20平米,不大,但需要一刀一刀修剪,一點一點找平。園子裡的石板路下面,用了246種不同材質的碎石子作為奠基,而鋪路的石板,則是花了200元工錢從隔壁鄰居那裡收來的。

他的太太偶爾會抱怨,「我是一個上海姑娘,居然跑到農村來拔草除草。」儘管忙碌,但花園的四時變化提供了一家人儀式感的來源:春天泡青梅酒,夏天吃桃杏,秋天吃柿子,做山楂果醬,冬天則可以坐在室內看雪景。一位提前退休、實現FIRE的85後小豆,這樣形容她眼下的生活:花自己的錢,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去年,她和丈夫回到浙江鄉下的老家,歸隱田園:每天6點到7點起床,餵雞餵鴨,撿雞蛋,做早餐,修剪花草,施肥澆水。她有一個類似於《小森林》中的院子,蔬菜自給自足,雞鴨遍地行走。一條卵石鋪成的小路直通花園的最深處,路的兩側是初夏剛剛盛開的繡球花和果樹。薔薇沿著鐵藝拱門生長,花園的主人站在拱門下,穿著膠鞋、戴著草帽,拿著園藝剪刀修剪枝葉。遠方,是南方植被豐茂的群山。辭職後不久,由於疫情,所有人都只能呆在家裡,公子京因此擁有了和女兒朝夕相處的機會,兩歲大的小女孩,已經會和父親斷斷續續地對話。從妻子懷孕開始算,這是一家人相處時間最久的一段日子了,從此以後,女兒的成長他不再會缺席,而她也將看著自己的父親如果工作,如何生活,「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做喜歡的事情,順便賺點錢,也創造點社會價值」,他希望女兒,會是一個更自由的人。

圖源《我,到點下班》劇照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JZ、老金、公子京、江湖、小豆皆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在韓國,那些孤獨的年輕人|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漫長的海外旅行中,我曾時常感到孤獨。但受困於都市裡的疫情生活,又意味著另外一種孤獨。這種感覺在我年初結束323天的海外旅程,重新回到韓國後尤其強烈。8月份的時候,我和一群陌生人因為疫情原因困在了同一家咖啡館,他們是為生計憂愁的外國留學生,是滯留在這兒中轉的旅行者,同樣也是無處可去的韓國本地人。
  • 退休後就自由了嗎——浮世打卡板
    作為70後,延遲退休是避不開的社會熱點問題。以前曾聽到一位老大姐憤憤不平地說:「憑什麼延遲退休?又要多捱幾年才能領退休金!」我當時還傻傻地想:「多工作幾年不是賺得更多麼?」四十歲提前退休,只是自作多情的財務自由幻覺。多少逃遁到洱海看春暖花開的人們啊,冷不丁被十五米紅線退距弄得人仰馬翻。不怨天不怨地,哪個又沒有一把辛酸淚呢。創業從A面看是勇敢,從B面看是別無選擇。勵志的也有,東山再起、老驥伏櫪的鬥志昂揚也不時登上新聞。放下身段、平淡無奇的選擇也不是不可以。日本爆炸頭大姐五十歲裸辭選擇斷舍離,一樣可以讓一無所有與心曠神怡息息相關。
  • 電視劇審片員工作:主角色不能花心,小三不能有幸福|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小樣說起國產劇,相信我們大部分人的內心戲都是一樣的:累了。但仔細想想,這些「垃圾」劇集真的都是編劇的鍋嗎?《流星花園》的編劇就曾發微博表示:已經盡力了,不是寫不出來,實在是審查太嚴格。對於審片,相信大家都早有耳聞。電視劇看片員。這個神秘的工種,不少外行人都十分羨慕。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最美的愛情莫過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以前存在很多這樣的美好結局 !現在越來越少了!所以顯的更加珍貴!我的鄰居就是讓我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 財務自由提前退休,對普通人來說可行嗎?
    今天和大家聊聊財務自由。      過年這幾天,老李在逛豆瓣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帖子,杭州的一對90後的小夫妻宣稱開始了提前退休的計劃,開始迎接自由的新生活。      法定延遲退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我們這一代開始極有可能工作到65歲,甚至70歲,再看看別人三十歲不到就開始要退休了,真的是羨慕嫉妒恨啊。
  • 年輕人眼裡的「廚子」謝霆鋒,打疼了多少流量偶像的臉|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表演結束,導師席上的「音樂合伙人」張韶涵率先發問:是什麼契機下想要唱這首歌,甚至是有什麼特殊含義嗎?兩人的回答中,都流露出對舞臺強烈的渴望,也說出了各自的迷茫與困惑。
  • 文藝是一場騙局嗎?|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相識幾天,兩人就徹夜同遊談心;聶魯達的詩反覆出現。在夜裡的酒店房間,他們同處一室,英坐在床邊,文站在門口,兩人長久地沉默,青澀又侷促。就連僅有的牽手、擁抱,都很有分寸。這是當時文藝青年認為的體面。
  • 低物慾、不消費竟讓這些人在35歲前達成了財務自由、提前退休!
    錢,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每個人都在為了錢而奮鬥,每個人在生活中的夢想就是實現財務自由! 有很多人都在夢想著自己能有一天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希望這一天可以來得快一些。在35歲就能做到財務自由,提前退休,可能是所有的上班族的夢想,但自己既沒有過高的收入,也沒有中彩票、得遺產的運氣,所以這種夢想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 18歲小夥子敲詐老漢:弄髒了我的耐克鞋,至少要賠800塊|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而那個威風凜凜的年輕人呢,他老了又該是如何?他會結婚嗎?會生子嗎?會怎樣對待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又將擁有怎樣的命運?在我過往的人生中,早已見過太多向陽巷的父親和孩子。
  • 65歲退休?別開玩笑了!35歲辦公室不要、50歲後工地不收,咋辦?
    就在今年,延遲退休的提議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對於即將退休的老人來說,突如其來的延遲退休政策,使得他們驚慌;對於年輕人來說,想到未來退休的時間可能要延遲5到10年,就更是頭大。如果將退休年齡延遲到65周歲,大家可以想一下身邊的家人,65歲的他們身體健康程度是怎樣的?如果不從事體力勞動,那些腦力勞動工作者們,是否願意等到65周歲的時候才退休?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 背井離鄉打工仔的故事|百家故事
    圖片來自百度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下面正文隨著疫情慢慢得到控制,背井離鄉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又開始了大批遷途。小編也是其中一員...
  • 延遲退休對年輕人就業影響有限
    □ 隨著社會經濟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顯著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 從就業結構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會有一部分崗位影響到年輕人就業,但這種影響有限。
  • 退休後,「4個自由」一錘定音,決定生活高品質!
    如今退休後,在生活中擁有下面這「4個自由」,一錘定音決定你退休後的生活,達到美好高品質。退休後,行動一定要自由。可以背起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遊。與老朋友組隊泡溫泉、爬山、看海等想到哪兒去哪兒,這才是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啊。
  • |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 | 弋人你聽過伍佰的歌嗎?你也喜歡伍佰嗎?你見過一個根本不用唱的演唱會嗎?伍佰滄桑的聲音、不標準的發音、不夠洋氣的外表以及那些浮誇的手勢,都成了他獨有的標識,乃至一個時代的標誌。因為有辨識度的東西往往不容易被人們遺忘,所以伍佰的歌放到現在聽,仍不覺得過時。
  • 純粹的意義,路的選擇|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我沒想好題目,索性就這麼寫出了兩個,這不就是純粹的意義嗎。選擇取捨我說的話,雖然都是真的,雖然不用你在費腦筋去辨析,但這些對你有乾貨的收穫嗎?由馬斯洛需求得出價值需求和生理需求,如果你要用生理需求去解決價值需求的問題,如同找不到系鈴人,如同用現象解釋現象這一錯誤性根據的繼發性症狀產生。
  • 生活不是電影,悲劇故事之被刺而亡的茜茜公主|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電影中茜茜克服了重重困難後與英俊帥氣的國王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但那只是電影故事而已,現實中茜茜公主確實是嫁給了自己的表兄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成為奧地利皇后。但是真實的國王是這樣的(這把大鬍子,也是醉了!)
  • 財務自由提前退休,過低物慾的極簡生活,大家覺得這樣好嗎?
    有網友提問——「財務自由提前退休,過低物慾的極簡生活,大家覺得這樣好嗎?」,很多人奮鬥一輩子其實最大的念想不正是在老年生活的時候有一個比較好的物質條件嗎,因此在提前實現財務自由之後進行退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無論題主現在身在何處,無論年齡,無論男女。
  • 延遲退休如何延?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但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專家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生顯著變化,人均壽命大幅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形成,現行退休年齡偏低的情況已與當前經濟社會環境不相適應。
  • 英國王室那些絕美王冠都是什麼來歷?|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女王非常喜歡它,經常佩戴,親切地把它稱為「祖母的王冠」王冠上據說有1033顆鑽石,而且王冠頂上的鑽石可以換成珍珠,底座也可自由拆卸。4、俄羅斯公爵夫人之冠這是伊莉莎白女王比較喜歡帶的一頂王冠,她還經常將王冠中的珍珠用綠寶石來替換。
  • 那些被「假整容」毀掉的年輕女孩們。|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丨半菀那些被「黑醫美」毀掉的年輕女孩們。 酒店開房整容,上門打玻尿酸:姑娘,你真不要命了嗎?在這個「醫美當道」、「追捧網紅」的年代,全世界好像都在風靡整容整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