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9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徐志偉)以「新專利法背景下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主題的2020華理智慧財產權高峰論壇昨天(28日)在滬舉行。本屆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式,聚焦在新專利法實施的背景下,我國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及新專利法對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20華理智慧財產權高峰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華東理工大學供圖)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章永忠在開幕式上指出,智慧財產權是促進科技創新的翅膀,是塑造一流營商環境的要素,智慧財產權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今年,上海首次將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列入地方智慧財產權綜合立法,同時還啟動了上海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章永忠希望,與會專家能夠圍繞這些熱點話題深入研討,為開創科技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錦囊妙計,同時為上海打造國際智慧財產權高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提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在隨後的「新專利法背景下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理論研究」研討環節,上海市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法律服務部部長徐四立以《新時代智慧財產權之「變」辯》為主題發表演講。徐四立提出,智慧財產權本身有一個創造智慧財產權的過程,這個創造不是指技術成果的創造,而是指對技術成果賦權的創造,是對技術成果披上法律外衣的過程,也是智慧財產權的確權及授權的過程。他結合我國《專利法》歷次修改過程,詳細介紹了我國在發展過程中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發展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著力發揮保護作用,著力給創造、管理、運用創造優良的經營環境,雖然社會環境與政策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唯一不變就是政策的調整始終以促進社會公共價值發展為核心。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審判庭審判員朱佳平以《新專利法背景下專利侵權賠償數額的確定》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她提出,《專利法》的第四次修改正處於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本次修改內容凸顯了對專利權的保護力度,有效增強創新主體對專利保護的信心。新《專利法》的第71條——專利侵權賠償條款是本次修改的重要內容,該條款加大了對侵犯專利權的賠償力度,完善了損害賠償方面的舉證規則。她以上海法院審理的兩個案件為例,詳細介紹了賠償數額的計算方式問題,指出新法通過簡化損害賠償數額的查明步驟給與權利人充分的保護。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忠法主旨演講圍繞《中美貿易協定對專利法第四次修正的影響》,他站在中美貿易關係視角,分析了中美經貿協議關於專利的規定,並指出該規定對於《專利法》第四次修改的相關影響。他提出,智慧財產權已經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主要工具,新時期美國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遏制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管是誰上臺都不會改變。新《專利法》的實施對中國仿製藥的發展形成不利情勢,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而在「新專利法背景下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實務研究」研討中,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合伙人黃超以「科創板IPO中的專利法律風險與防範」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首先介紹了科創板的發展概況,並指出了包括專利侵權糾紛、專利權屬糾紛、專利無效糾紛等影響科創板IPO的十個專利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應對策略,建議企業通過建立專業團隊、構建管理體系、強化專利布局、進行風險評估、持續創新、依法維權等舉措,以確保企業科創板IPO過程順利完成。
閉幕式上,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華東理工大學法律行業校友會理事長張昱表示,本次論壇對新《專利法》的影響因素、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智慧財產權的本質、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對這一核心關鍵詞的各個角度均有涉及,會議形式豐富多樣,線上線下同步交流,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華東理工大學校友與發展聯絡處處長、校友會秘書長李建偉表示,未來,華理校友會將始終秉承「團結、凝聚、服務、助力」的校友工作理念,著力完善提升學院、地方、行業校友會「三位一體」的組織架構與運行模式,為廣大校友建設情感升溫的溫馨家園、搭建事業互助的良好平臺,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