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40多萬!煙臺首家垃圾分類管理站試點啟動運行

2020-12-23 煙臺大眾網

  煙臺首家垃圾分類管理站試點在向陽街道興隆街社區啟動運行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崔荔媛 煙臺報導

  11月20日,煙臺首家垃圾分類管理站試點在向陽街道興隆街社區啟動運行。

  此次垃圾分類管理站的建成累計投入40多萬元,招聘工作人員36人,配備收運車輛6輛,構建了一套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全程閉環」。

  據了解,垃圾分類管理站上安裝了垃圾分類投放智能化應用系統,實現了智能提醒與違規追溯的智慧化管理,該系統具備使用滿意度調查功能,可實時傳輸垃圾桶溢滿與洩漏情況,可及時預警垃圾桶冒煙著火等隱患。當有人靠近垃圾桶區域時,會自動進行語音提醒,並自動保存錄像片段供事後追溯,精準判別責任到人,起到警示取證作用。

  社區居民用舊衣服換了分類垃圾桶

  為了讓居民能夠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將給市民發放積分卡,通過平臺人臉識別進行記錄。當居民垃圾分類投放錯誤時,將會-5分,負分值累計到100分後,將會進行負面曝光公示或再引導教育;當居民垃圾分類投放正確時,將會+5分,正分值累積到100分後,可至附近社區便民服務站免費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比如:米、面、油、紙製品等日常家庭所需品。

  「這是我用舊衣服換的分類垃圾桶,我感覺垃圾分類是一件特別好的事,不僅能夠讓環境衛生變好,也對身體有好處。」興隆街社區居民李阿姨說,「我今天過來還領了一個垃圾分類的宣傳單頁,上面詳細介紹了垃圾該如何分類,我回家後就照著這上面的去分類。」

  可回收物收集站

  由於市民們離垃圾分類管理站距離遠近不等,距離(200米)之內的用戶可上門送至生態小屋垃圾回收點,200米—2000米範圍內,將由搬運工去各垃圾投放站收集相應垃圾,實行隨時搬運、隨時清理的原則,保證環境乾淨、整潔。

  「可回收物、廚餘垃圾,直接送到我們的社區便民服務站。可回收物回收以後會進行壓縮打包,先進行粗分,再進行細分,只有細分以後才能產生價值最大化,可循環利用率才會提高。廚餘垃圾回收後,會進行加工、撕碎、脫水、油水分離,殘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真正實現廚餘垃圾,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然而,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交由環衛處進行處理,多部門進行聯合。」據鑫達聯盈(煙臺)資源再生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濤介紹,試點成功後,煙臺將在各縣市區投放2500——2600個類似的服務站,每5000—10000人投放一個,將可安置17500—18200人就業。

  垃圾分類投放亭

  「我認為垃圾分類是利國利民的一項工作,如果真的能把這項工作做好,那真的是祖祖輩輩受益。在前期走訪時,儘管市民們都對這項工作非常支持,但是他們卻對垃圾分類不是很明確,這就需要後期有專業人士對他們進行引導,幫助市民們一起,把這件事情更好的做下去。」向陽街道興隆街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娜說道。

推薦閱讀

  • 11月20日,煙臺首家垃圾分類管理站試點在向陽街道興隆街社區啟動運行。[詳細]

  • 11月10日至20日,煙臺大學人文學院積極響應國家有關公共安全的號召,開展了「用菸頭換書法作品」等一系列有關消防安全的創意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為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詳細]

  • 2020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隆重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和新一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一榮譽的取得,是煙臺市[詳細]

  • 今年以來,煙臺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堅持靠前一步、主動作為,守住底線、創新突破、走在前列,聚力打造「平安、文明、暢通、服務」四大品牌,積極創造更加安全、暢通、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詳細]

  • 為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引領「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自信心,山東省城市服務技術學院中餐學院啟動了「工匠大師進校園技能月」活動。[詳細]

  • 多年來,煙臺市青少年宮堅持將精神文明建設與機關黨建、教育教學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繪就了立德樹人文明實踐的新時代壯美畫卷,連續16年獲評「省級文明單位」。近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煙臺市青少年宮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詳細]

相關焦點

  • 定人定時定點確保有效垃圾分類 山東16市全啟動
    原標題:垃圾分類進行時:全省16市全啟動垃圾分類進行時:全省16市全啟動濟南青島泰安3市街道社區分類試點實現全覆蓋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目前,濟南、青島、泰安3個國家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的街道、社區已實現分類試點全覆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淄博博山、濟寧鄒城、威海榮成、菏澤鄆城和單縣等5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縣(市、區),開展垃圾分類的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其他設區城市全部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 武漢市首個垃圾分類示範商業街區啟動運行
    人民網武漢11月20日電 中國紅、翡翠綠、落葉黃,一批全新的垃圾分類桶與垃圾車出現在武漢市江岸區黎黃陂路街頭。11月19日,武漢市首個垃圾分類示範街區啟動運行,百年老街黎黃陂路再次引領新時尚。除了更新回收設施外,環保公司還與街區商戶約定,定時定點收取分類垃圾。武漢岸二清環衛公司經理董勝介紹,結合商戶經營特點,環衛工作人員每天下午1至3點,晚上7點半至9點半,開著垃圾車在街區巡遊,逐一回收。商戶會在店內先將垃圾分好,垃圾車到時再按要求倒入。自試運行3周以來,黎黃陂路分類垃圾量從3桶上漲到9桶,成效明顯。
  • 廣西桂林持續推進文明城市進程 全面啟動垃圾分類工作
    12月3日,廣西桂林市召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桂林市是廣西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城市。到2025年將要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 市民、商戶齊參與 海口得勝沙商業街區試點垃圾分類
    6日,「黨建引領聚合力 垃圾分類我先行」海口龍華區中山街道得勝沙商業街試點推進大會戰儀式舉行,推進得勝沙商業街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中山街道得勝沙商業街試點垃圾分類。李萬內 攝當天,現場進行有獎問答、互動遊戲等環節,進一步加深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引導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其中,「垃圾分類大投籃」趣味遊戲互動吸引諸多市民參與。現場垃圾分類知識互動。李萬內 攝為何要以得勝沙商業街區作為垃圾分類試點?
  • 擺上垃圾分類桶,就是完成分類覆蓋率了嗎?
    據有關消息顯示,目前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城市等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7700多萬個家庭,居民小區覆蓋率86.6%,其他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已全面啟動。可是擺上垃圾分類桶,就是完成分類覆蓋率了嗎?
  • 陽江市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高
    當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在社區落實情況怎麼樣呢?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又是怎麼樣呢?。江城區城東街道金灣社區作為我市四個垃圾分類試點單位之一,自2018年6月份實施以來,社區廣場附近擺放了16組四個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分別用於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的分類處理。上午9點,記者在社區廣場蹲點看到,不少過來扔垃圾的市民都很自覺地分類投放垃圾。據負責清掃該片區的環衛工人介紹,垃圾分類試點運行以來,市民垃圾分類的意識相比以前大大提高。
  • 「這是什麼垃圾?」煙臺人即將接受靈魂拷問!
    「這是什麼垃圾?」煙臺人即將接受靈魂拷問!哈哈哈哈哈哈哈轉眼間垃圾分類真的就要來咱煙臺了一種新型恐懼即將成為現實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試點參與了垃圾分類。
  • 雲南按「五分法」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
    )明確提出,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為目標,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就近分類、源頭減量試點工作,以點帶面,逐步擴大農村生活垃圾就近分類覆蓋範圍,有效減少需外運處置的生活垃圾量和外運頻次,加快推進雲南省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 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 引領綠色新風尚
    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啟動以來,花山區通過多形式、多方位、多舉措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和推廣工作,爭做該項工作「先鋒隊」、「排頭兵」。花山區副區長潘斌斌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區全面鋪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頗有成效,向「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自上而下一盤棋。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再出招 12部門:逐步在產品包裝上設置醒目的垃圾...
    圖片來源:新華社建立垃圾分類標識制度《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 陽信縣走出「接地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今年5月7日,《濱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明確了我市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目標和時間節點;市城管局發揮牽頭部門作用,積極指導各縣市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其中,陽信縣在流坡塢鎮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的10個村率先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呂家村就是其中一個試點村。
  • 「慢跑+撿拾垃圾」, 引領垃圾分類新風尚
    文/馮嘉敏、李傳智、黃偉鴻圖/何波「撿跑中國」落地佛山 推進垃圾分類的有益創新嘗試12日上午,「撿跑中國 重塑2020」——垃圾分類 佛山在行動的啟動儀式在佛山嶺南天地鯉魚廣場舉行。今年,繼北京、上海、廣州這三站活動後,「撿跑中國 重塑2020」第四站活動正式落地佛山,這是佛山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一次有益創新嘗試。
  • 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2019年底,我市出臺《濰坊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
  • 深讀丨我市被列為全省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以來,生活垃圾減量分類步入...
    全文約2365字,閱讀大約需要9分鐘2018年,我市被省住建廳列為全省垃圾分類的試點城市,自此我市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工作步入快車道。示範引領逐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千頭萬緒,為有效推進這項工作,我市採取先試點後推廣複製的模式,著力打造垃圾分類試點小區、試點鄉鎮、示範縣、示範片區等。
  • 海口今日起試行垃圾分類 各區探索垃圾分類好經驗
    今年8月1日起,對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包括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街道實行強制垃圾分類;2020年10月1日起對所有區域開展強制垃圾分類。推行垃圾分類的號角已經吹響。海口各區在試點過程中有哪些亮點?居民對垃圾分類是否支持?試點小區、試點街道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筆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 濰坊垃圾分類試點一年,緣何仍見「一包扔」「一車運」
    》(以下簡稱《方案》),於今年啟動和試點生活垃圾分類。近一年時間過去了,試點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12月12日、13日,記者在城區走訪了解到,目前不少小區已安裝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機。不過,目前還存在垃圾混裝投放、市民對生活垃圾如何分類認知不足等問題。明年我市將進入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階段,部分問題將會有效解決。
  • 打造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今年來,車陂村率先在全市開展城中村垃圾分類優化提升試點工作,建立了「街居—村社—房東—租戶」四級聯動機制,如今,村民垃圾分類知曉率達100%,村內餐飲店垃圾收運量也增長了6.07倍。垃圾分類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小事」,也是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
  • 株洲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10日,天元區召開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會議明確自今年起至2022年,天元區將逐步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5年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根據天元區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今年,天元區全區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新開發小區、新交付使用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創建。2021年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35%,至少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 南通:紮實開展垃圾分類,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今年,南通市區部分小區開展「定時定點定人督導」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試點工作,推動居民養成分類習慣,從源頭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除南京、蘇州兩個全國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以外,4月30日,南通在省內率先啟動《南通市區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在市區25個小區開展試點工作。
  • 大連市西崗區完成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小區建設
    為提高廣大居民的垃圾分類投放意識和投放準確率,大連市西崗區深入貫徹落實《大連市住宅區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試點工作指導方案》工作要求,在鞏固垃圾分類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加大宣傳、夯實環節、健全管理,在西崗區新華公寓小區完成了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試點小區的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