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的文化氣息,繁華的現代都市,一起暢玩大臺北!

2021-01-10 百家號

從電視上一直看到很多關於臺灣的新聞,然後作為一個福建人也一直聽說臺灣的各種趣聞和風景,所以趁著假期的時候我就計劃了這趟暢玩臺北的旅程,為了節約經費,並且感受一下跨過臺灣海峽的感覺,所以我就來到平潭的平潭港坐船過去。

平潭港冬天的風很大,非常冷,不過上到船上就一點也不覺得了,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船艙。這趟旅程大約要花費五個小時左右,如果遇上大的風浪的話,就算是海峽號這樣比較大的船也會搖晃得非常厲害,所以無聊之餘我就開始考慮到對岸以後要做的事情了。在我印象當中,臺灣是非常發達的地區,而且似乎在繼承和保留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總有那句話說臺灣最美的風景就是人。臺灣人引以為傲的就是那樣的人文氣息。所以我就想好,去臺北一定要去的地方,101大樓,臺北故宮,西門町,以及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

五個小時之後我終於到了臺北港。一出船艙我一下就被臺北港嚇到了!因為臺北港相對平潭港來說,規模大了非常多,平潭港只是一個小型的港口,而臺北港則是個國際貿易的集散地的樣子,上千個貨櫃堆在一起,非常壯觀。而下船之後一路上的繁體字也讓我覺得來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華人世界,是和香港一樣的那種別樣韻味。出港口辦完手續以後,我就坐Uber馬不停蹄得來到了我計劃中的第一個地點:101大樓!高達508米的101大樓據說從臺北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後來我也親自驗證了這一點,不管是從陽明山頂還是西門町,都能看到101大樓。大樓總體似乎是綠色的顏色,但是每個晚上的燈光都不相同,從周一到周日分別是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顏色,所以喜歡哪個顏色就找那天去看就行了。101大樓內也有很多東西可以買,不過買東西還是去101旁邊的松壽路口站下車,然後到新光三越買比較好,東西很多。

看完了101大樓之後,因為我趕著去最想去的臺北故宮,所以就沒上到樓頂。參觀完之後,坐捷運紅線轉棕線一路往城市的北邊去,然後再坐公交車,輾轉之後過了很久才來到臺北故宮,這裡離市中心很遠,雖然沒有捷運直達,但是交通還算便利。臺北故宮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哇哦!因為這裡的風格和北京的故宮很像,但在顏色上卻是相反,是淡淡的綠色。

不過相比北京故宮來看,這裡的色彩略顯粗糙,或許也是我沒見過綠色頂的故宮吧!進去之後呢可以看到許多珍貴的文物,例如超級精緻的翡翠白菜啊,然後《富春山居圖》啊等等,不過我去的那天只看到了翡翠白菜,還是排了好久的隊才看到的。去的人非常多,也不乏日本,韓國的遊客。其中韓國遊客一眼就看得出來,因為他們講話最大聲……隨時都很有活力的樣子。當天裡面還辦了一個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展覽,買了票進去以後大失所望,木乃伊都裹得嚴嚴實實,基本看不到什麼東西,而且外面還用類似棺材的東西蓋住了。

下午去完臺北故宮以後,我就來到市中心找我之前預訂的民宿,先休息一下。臺灣的民宿非常多,從現代風格到獨具特色的原住民風格都有,就看你自己的喜好,後來在臺南還住過泰國風格的民宿,不過體驗不是很好。休息了兩個小時之後,到了晚飯時間,我就出門坐捷運來到了臺北很著名的西門町啦。這裡集逛街購物和吃特色小吃於一身,所以非常受遊客的歡迎。因為其位置的特殊及熱門,所以這裡不僅有許多知名品牌的門店,還有很多街頭藝人的表演,有表演用噴漆畫畫的,也有街頭彈吉他唱歌的,還有外國藝人表演各種雜技和魔術等等。這裡的人流量出奇的大,捷運的電梯和走道都擠滿了人。

總的來說臺北給我的感覺和我之前預計的差不多,非常有現代氣息的國際大都市,道路很整潔,當地人以及大多數遊客的素質都非常高,服務業給人的印象特別好,很有禮貌而且很耐心,不像內地的一些地方可能很暴躁。臺北市不僅是文化和產品與國際接軌,外國人也非常的多,可見這裡也是很受西方人和韓日遊客歡迎的旅遊地。不管怎麼說,臺北真是一個必去的好地方!

相關焦點

  • 傳統現代相得益彰 臺北新春年味濃
    中新社臺北1月23日電 題:傳統現代相得益彰 臺北新春年味濃中新社記者 路梅臨近年關,臺灣節日的氣息愈加濃烈,繁華商圈、社區街角蘊含著諸多中華文化元素。在臺北,現代都市氣氛與延續自傳統的幾分「古早味」相融,讓此間春節色彩別樣鮮豔。資料圖:臺北101大樓跨年煙火秀。中新社記者 史元豐 攝101大樓作為臺北地標建築,是無數遊客「打卡」必備地點。
  • 上海是一線城市,卻具有不一樣的獨特氣息,好喜歡都市裡的繁華
    作為一線城市的上海,卻有著不一樣的獨特氣息,好似都市中的繁華,我一直在想,上海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像我想像的那麼焦急,那麼焦躁,那麼紅燈綠?步行之後,我發現這裡比我想像的更繁華,路上總能看到人們匆匆忙忙地奔向一個地方,有高聳的辦公大樓,還有像紐約、北京這樣的國際性城市應該擁有的高速交通。
  • 臺灣寫真: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臺灣寫真: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中新社臺北11月9日電 題:傳統「漢餅文化」芬芳現代都市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好吃!
  • 臺北的「地鐵文化」
    臺北捷運站中精彩的藝術創意也給很多遊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南港站獲評為臺北最美捷運站,站內是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的大型壁畫。和乘客一起走下樓梯的是大象、兔子,還有幾米繪本中的人物,捷運站裡講述的是幾米經典作品《地下鐵》的故事……這裡成為幾米迷和想要感受臺北人文氣息遊客的必遊之處。  風景美食一網打盡  在臺灣旅行,城市中最快捷、最便利的交通工具非捷運莫屬。
  • 臺北,一個連空氣中都飄著文藝氣息的城市,你一定不能錯過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臺北的幾處充滿文藝氣息的景點,連空氣中都漂浮著文創的氣息。每次當小編行走在臺北的街道上,都有一種變身成文藝青年的感覺,這裡的每一件事物都似乎非常的有品位、有格調,讓小編覺得特別舒服。所以,生活中這樣一個充滿了品質生活的城市也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 繁華和平庸交織在一起,這幾處繁華與安靜的地點,感受香港文化
    很能理解很多人並不喜歡香港因為這真是滴國際化大都市,初來乍到都會覺得沒有自己滴一席容身之地,而這樣滴大都市又是繁華和平庸交織在一起,那些樓宇大廈滴背後就是看起來有些殘破滴居民區,能看到骨瘦嶙峋滴老人,吃力滴拉著垃圾車。
  • 臺北大稻埕:繁華褪去 煙火依舊
    來源:海外網淡水河緩緩流過,客船靜靜地泊在碼頭,一隻飛鳥懶懶地在模型船上落足,三三兩兩的遊客騎著腳踏車穿過……這是臺北大稻埕碼頭的日常風景。大稻埕位於臺北市大同區,早年因大片曬稻穀的空地得名,在臺北建城前就已眾商雲集。據記載,1851年,泉州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從基隆遷至大稻埕開店,成為大稻埕商貿的發端。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碼頭桅杆林立、舳艫相接,成為茶葉、中藥材、布料的集散中心。臺北建城後,大稻埕位於北門之外。北門是進出臺北的交通要道,大稻埕也因此更加熱鬧。
  • 臺北:嘗遍臺灣美食,看遍臺灣街頭文化,就在臺北
    這是我國乃至亞洲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這裡雖然沒有上海那麼大的規模與氣派,但是這裡的街道乾淨整潔,不遜色東京多少,並且擁有臺灣以及各種本土風味的美食,令人流連忘返,這裡雖然沒有香港那麼國際化,摩天大樓林立,但是這裡的人民熱情淳樸,以及價廉物美的商品遍地開花,這就是臺北!
  • 臺北都市綠洲,曾是世界級博覽會,變為假日「溜」小孩的好地方
    圓山花博公園臺北市的都市綠洲圓山花博公園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原本是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場地,後來轉型為都市公園,不少市民會帶小朋友前來這個都市綠洲2010年,臺北舉辦了「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第一次得到國際授權舉辦世界級的博覽會,是臺灣歷史以來第三次舉辦大型國際博覽會,開放展覽171天共超過890萬人次入場參觀。臺北市在花博會後把場地規劃為花博公園,整合當中的三大園區,分別是圓山園區、美術園區及新生園區,成為市民大眾休憩活動的都市公園。
  • 小清新、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臺北值得一去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這首歌恰恰說明臺北的氣候特徵,臺北位於臺北盆地,冬天的臺北受東北季風影響,常是陰雨溼冷的天氣;市區內地勢平坦,基隆河、新店溪、淡水河貫穿而過,並擁有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少數可以在半小時內從繁華市區抵達海邊玩耍,或上山看火山洗溫泉的城市。
  • 國際博物館日:蜻蜓FM點亮成都、臺北、香港三地城市文化地圖
    當天,蜻蜓FM推出節日活動專題,在一系列的內容上線中,此前走紅網絡的《城市文化地圖》點亮成都、臺北以及香港三地,為推廣當地城市文化,傳播城市精神內涵再次做出嘗試,打造數字文旅新體驗。《城市文化地圖》是蜻蜓FM與高德地圖攜手推出的文旅融合節目。此前,節目已經上新了北京、杭州、上海等6個城市的文化地圖,總播放量達近百萬次,其中由知名演員王剛主講的北京專輯播放量達36.4萬次。
  • 2016《住區》城市變遷+建築文化考察之臺北
    以散步、漫行的方式細品、尋訪和探險繽紛的大臺北城。深度參觀臺北的經典建築,感受時光荏苒的城市更新和變遷,以及豐富多元的住居文化,驚見新老時代、商賈仕紳留下的生活片段。細緻體驗大臺北東南西北的舊城物語、新城時尚、商圈自治、老街保存、精品住宅、村落、廟宇、眷村文化、文創產業、潮流商圈、探尋巷弄裡的私房菜,以及潛藏在土地裡的人情味。
  • 走訪歷史與現代兼具的臺北:清洗「天龍國」印象
    走訪歷史與現代兼具的臺北:清洗「天龍國」印象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消息,臺北城常被戲稱為「天龍國」,融和了現代與過去,有太多特色商圈、老街可以細細品味。
  • 葉根友字體│乾淨繁華,日本首都「東京」字體設計
    東京護城對岸矗立著幢標誌性建築,飛簷閣,白瓦,精巧的建築連同濃鬱的日本民族風格一起半掩半映在綠樹叢中,加上氤縈繞的氛圍,使皇宮更顯得幾分神秘。仿佛整個東京僅存的一丁點文化底蘊都藏進了對岸的樹叢。我回首看看與皇宮一河之隔的帝國劇院及它後一排排毫無特色而又氣度非凡的建築,怎麼也難以把這兩種文明聯繫在一起。我久久地凝視東京。這座乏味的城市就象一臺不停轉動的印鈔機,正在用種可怕的方式印著充滿銅錢味的現代文明。而那種古老的文明,無論它享受何等殊榮,也只能蜷在金錢都的旮旯了。
  • 臺北寶藏巖:都市裡的村莊
    來源:海外網依山而建的臺北寶藏巖村。水泥地、白灰牆、公用廁所,這樣的居所早被都市臺北人嫌棄了,但對於臺北寶藏巖村的居民來說,這樣的變化算是一次升級。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寶藏巖村裡的房子才逐漸由石頭、木板升級為水泥結構。
  • 臺北信義CBD,領略臺北的繁華
    信義計劃區發展起於1976年,信義計劃區是中國臺灣省臺北市唯一有超大完整街廓設計,具備完善都市規劃設計的商業發展區,進駐的百貨商場和企業大樓都別具特色。信義計劃區,位於臺灣省臺北市東區,行政區劃屬於臺北市信義區。
  • 都市酵母:讓臺北人對城市美學的堅持達到極致
    是的,這是一段3分鐘的視頻,帶你了解臺北生活景觀是怎樣改造的,在觀看影片前,你不妨看看一年前的這段關於都市酵母的推文 【都市酵母】臺北 / 提升城市美感 人人都是一毫升酵母是依據歷史文化或是人口年齡平均呢?其實都不是,城市年齡與都市活力成正比,一個有活力的都市才能持續成長與創新未來。市民就像是都市的紅血球,讓氧氣充滿城市各個角落,2017 臺北生活景觀改造計畫,以色彩與運動中的城市為前提,展開景觀改造行動,創造臺北活力城市。
  • 國內最繁華的五條商業街,臺北的墊底,南京路第二,第一毫無疑問
    第五名臺北西門町,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東北方,是臺北西區最重要的消費商圈。西門町的地名來自日本,當時的居民大多居住於臺北城內,而西門區域就是他們的休憩場所第四名北京王府井,北京最有名的商業街。兩側商廈鱗次櫛比,繁華異常。第一名香港銅鑼,位於香港島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業及娛樂場所集中地。著琳琅滿目的美,盡顯都市之魅力,銅鑼灣的風情萬種讓人眼花繚亂。 這五條繁華的商業街,你都逛過哪幾條?
  • 敦南誠品關門危機令臺灣人著急 臺北還剩什麼文化地標?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去臺北的觀光客「必定前往」的景點敦南誠品,驚傳將要提前關門,不僅臺灣人大嘆可惜,甚至連很多大陸文化人都表示,敦南誠品就是臺灣地區文化的象徵,如果失去了這個象徵,那麼臺北還剩下什麼文化地標?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報導,在臺灣首創書店24小時營業模式的「誠品敦南店」傳出即將「吹熄燈號」。
  • 來臺北旅遊,感受西門町的繁華和師大夜市的火熱!
    導語:臺北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大都市,在這裡有非常豐富的中西文化。不僅如此,這裡的風景和美食也非常的吸引人。今天我向帶大家去這裡的西門町和師大夜市看一看,感受一下這裡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美味。這也是我們匆匆旅途之中難得的享受生活的機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