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群體免疫大獲成功!那麼這種防疫措施能適用於其他國家嗎?

2021-01-11 小虎有話說

無論是隔離還是群體免疫,都要面對一個最直接的問題:病毒在人體存活的條件!隔離,以防飛沫為手段。群體免疫以病毒在人群感染到一定比例,產生個體抗體,達到免疫條件。試想,如果能搞清病毒在體內什麼濃度,具有傳染性。找出防疫措施應該有的放矢了。

瑞典國情是地廣人稀,本身就不利於病毒傳播,所以談不上群體免疫。你讓它把人口集中到幾個主要城市,提高人口密度,然後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試試,恐怕死亡人數要增加幾十倍。

有人認為武漢人口和瑞典人口相差不多,而武漢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者比瑞典多。因此武漢沒有瑞典成功。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武漢面積有多大,瑞典面積有多大。武漢的人口密度是多少,瑞典人口密度是多少。武漢和瑞典有多少可比度,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只要不發生醫療擠兌,有序的進行防禦隔離,群體免疫也不是不可以,適用於地廣人稀不愛社交的群體,得了病自己在家慢慢自愈,逐漸的擴大到全體社會,但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不行,傳播速度太快,肯定會出現醫療擠兌。

什麼是群體免疫,和放任不管有什麼區別?其科學原理是什麼?成功與否的科學標準是什麼?疫情以後在此處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瑞典群體免疫並非不防控, 政府只要求自願保持2米, 但保護65歲以上人群, 它的醫院也能照常看所有人, 它的死亡數雖高於嚴格防控的丹麥等, 但社會付出代價小得多, 這是用自然方式防控, 中國式防控代價太大不能持久。

萬事皆有可能,我們總喜歡用我們的眼光和思維去判斷別人的對錯,是極其錯誤的,就好比我們天天自認為我們有大國擔當,支援這個支援那個,按我想法,吃別人的嘴軟,肯定會把我們的好記在心裡,事實證明,錯了。

群體免疫是一種愚人的防控政策,英國搞過,結果感染人數、死亡人數雙歡飆升。 事實證明,對抗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個人防護,不參加人多的聚會,有發燒症狀的立即隔離觀察,這在中國已經得到證實,除此以外沒有什麼好辦法。

瑞典都已經死去超10%了,老年人抵抗力差都走得差不多,剩下年輕的,當然不容易死了。人口稀少,傳染速度要低得多。 人口集中的國家 就容易傳染。 關鍵是,對死的觀念。人家認為年紀大了,歲數夠了,可以死了,不在乎一定的活很大年齡,因為也是對國家的一個負擔。 而華人比較怕死,生死觀念與發達國家的歐美是不同的。 瑞典才幾百萬 就死了2300多人。如果換成中國,14億,要是被傳染到0.5%也就是700萬人,按10%死亡算,就是在一個月時間裡死去70萬人,看起來是很恐怖的,國人思想觀念又不同,這樣整個社會就會恐慌。所以 國家寧可經濟暫停,也得照顧人民的感受,控制疫情避免多死亡。

群體免疫首要條件應該是醫療保障足夠,儘量不讓感染人員去到重症的狀態。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感染人口呈爆炸性增長的話,醫治跟不上就會死很多人。其實在病毒初發階段,整體封閉,悶死病毒,這是最低成本的抗疫,就如2003年非典時那樣,悶死了病毒,病毒就留存不下來了。

不管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都群體免疫這麼多年了也沒見效,這是因為病毒變異太快了。像冠狀病毒這種RNA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變異。當病毒在密集人群中傳播會導致變異速度加快,一旦變異成新病毒結構,原有的抗體就無用了。

一千萬人口的瑞典,死亡兩千人,就認為群體免疫成功。按照這個比例,十四億的中國人能嘗試群體免疫嗎?中國在閉卷考試的情況下,在人口密度遠超瑞典的情況下,隔離政策成效同樣遠遠超過瑞典,西方卻選擇性無視,真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相關焦點

  • 孫曉:瑞典「群體免疫」的「成功」,沒什麼值得吹捧的
    如今的英國已經成為歐洲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在世界範圍內僅次於美國,可以想像如果鮑裡斯政府的計劃真的實施了,那將會是怎樣的局面。現在,世衛組織之所以再次對「群體免疫」這個概念作出回應,筆者認為,是因為有一個國家沒有採取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而是在推崇「群體免疫」政策,他們還表示本國的傳染率已經降低,並鼓吹這是「群體免疫的勝利」,這個國家就是瑞典。
  • 瑞典「群體免疫」設計師:免疫進度異常緩慢,但仍在他的預測之中
    這種甜蜜的夢想在現實數據的印證下敗像頻頻,百萬人中就有1.68萬死亡,高居歐洲第三位。北歐鄰國的累計死亡綜合人數的四倍也不抵瑞典一國之多,而他還企圖道德綁架鄰國,試圖讓他們同時對自己開放邊界和國際往來。如今瑞典依然堅持著「群體免疫」的基本策略,倡導不採取任何強制性封閉措施,但這也讓這個國家充滿了困惑和失望。
  • 瑞典防疫群體免疫宣告失敗!政策設計者承認死的人太多了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瑞典防疫群體免疫宣告失敗!政策設計者承認死的人太多了瑞典備受爭議的「不封鎖」政策的設計者首次承認,這個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本應實施更多限制措施,這樣死亡人數就不至於如此高了。瑞典國家流行病學家安德斯?蒂格內爾(Anders Tegnell)是瑞典疫情防控的總設計師,他力促瑞典政府在實踐中採取群體免疫方法。瑞典實施的政策是:不進行強制性封城,讓企業正常運轉,只是禁止50人以上的集會,並要求民眾避免不必要的旅行。
  • 疫情觀察|實行群體免疫,驅逐我國大使的瑞典,現如今怎麼樣了?
    瑞典實行群體免疫政策按理說,瑞典雖然疫情嚴重,但還不至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他們現在能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瑞典的疫情形勢,一定會有所好轉。這種群體免疫政策,我們已經不是第1次聽到,而瑞典似乎也覺得它很有效,所以一直以來,他不主張大範圍檢測,也不主張隔離和封城,完全想要憑藉著這種戰略,最後贏得抗擊病毒的勝利。所以現在在瑞典的首都,我們隨處可見營業的餐館,街道上也有那些四處遊逛的民眾,甚至連中小學都沒有關閉,更沒有關閉與其他國家的邊界。
  • 第一個實行「群體免疫」的瑞典怎麼樣了呢?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瑞典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公開實行群體免疫的國家「真香」了?疫情在歐洲爆發之初,其他國家還在爭議究竟要不要帶口罩時,瑞典這個小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群體免疫的國家。
  • 瑞典群體免疫計劃徹底破產,帶頭人開始互相撕咬
    【撰文丨小雪/編輯丨小懶】瑞典人口佔世界人口的0.15%,創造了世界第七高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被稱為"全球幸福的國家"。瑞典的高福利被認為是"其他國家無法模仿的"。最近,"打工人"一詞在螢屏上頻繁出現,但瑞典人可能沒有感受到這種身份背後的辛酸。
  • 死亡率超12%,瑞典防疫的下一步在哪兒?對話瑞典流行病專家
    據《外交》雜誌報導,瑞典官方並未表達要實施「群體免疫」的策略,不過該國首席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格內爾表示,預計首都斯德哥爾摩最早可在6月之前達成「群體免疫」,如果發生第二輪疫情,可有效降低傷害程度。世界衛生組織專家5月11日警告,「群體免疫」這一術語來自獸醫流行病學領域,在應用於新冠肺炎這樣的人類傳染病時應格外謹慎。對於瑞典的防疫策略,外界褒貶不一。
  • 瑞典群體免疫徹底失敗?首都民眾三分之一有抗體,感染率居高不下
    據美國《財富》雜誌25日報導稱,瑞典一名頂級流行病學家表示,鮮有證據表明「群體免疫正在幫助瑞典抵抗新冠病毒」。 瑞典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涅爾(Anders Tegnell)於本周二,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場疫情簡報會上發言。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破產,崇洋跪美的公知臉疼嗎?
    「瑞典人民在困難的條件下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近日,在接受本國電視臺採訪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終於正面承認群體免疫破產。作為全球第一個宣布實施群體免疫且執行最徹底的發達國家,瑞典一度被西方奉為「抗疫模範生」,並高居福布斯公布的「世界百大抗疫最成功的國家」榜首。
  • 瑞典群體免疫失敗後開始分鍋,帶頭人互相攀咬,民眾:以命抵命
    事已至此,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瑞典應該考慮制定新的措施控制疫情,但是瑞典民眾已經不相信官方了。因此,瑞典當局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懲處那些導致抗疫失敗的人,尤其是推行群體免疫措施的人。說白了,就是要開始分鍋了,必須要有人為這幾千例死亡病例負責。瑞典首相很糾結,他表示,追究責任並不容易,很難直接讓具體某個人負責。
  • 瑞典「群體免疫」成功了?英國嫉妒得要發瘋,專家怒斥:太蠢了!
    關於瑞典的「群體免疫」策略是否成功,目前業界尚未有定論。不過面對國內的疫情復燃,最先倡導「群體免疫」的英國似乎有點後悔了,他們開始反思國內封鎖到底是不是個錯誤,連英媒的發言都透著一股酸味。眾所周知,目前瑞典採用的「群體免疫」,最開始是由唐寧街倡導的。
  • 曾抹黑中國,現群體免疫失敗自食苦果,瑞典首相、國王承認錯誤
    在新冠疫情期間,西方世界基本上將疫情的黑鍋甩到了中國身上,哪怕世衛組織已經發表聲明還中國清白,這些國家仍不予理會,甚至中國所提出的一系列有效防疫措施,這些國家也都不願去聽,他們寧可相信所謂的群體免疫法,也不願意採取中國科學的防疫政策。
  • 瑞典「全民免疫」模式是怎樣失敗的?
    然而,這項法律從未得到實施,在6月底到期後,瑞典政府未能延長這項緊急立法,因為衛生當局預測,「群體免疫」將保護瑞典人免受第二波大規模疫情的影響。當然,事實證明這個預測嚴重錯誤,瑞典現在是歐洲人均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儘管瑞典政府正在起草新的緊急立法,但預計最早要到2021年3月才能生效,而疫苗接種預計將在兩個月後抵達該國。
  • 核查| 抗體檢測能證明群體免疫嗎?
    大規模的血清學調查可以幫助發現這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進一步分析實際死亡率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人口免疫水平、疫情發展、疫苗研製等情況,方便政府調整目前的防疫措施。——暫無證據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德國等國家相繼探討發放「免疫證書」的可能。那麼,對於通過抗體檢測的個人,是否能認為其已經對病毒免疫了呢?《細胞》雜誌的一篇綜述文章指出,感染冠狀病毒並不一定能誘髮長期的抗體反應。研究顯示,當感染者痊癒後再次暴露在同一種病毒下,有可能出現症狀輕微的二次感染。
  • 瑞典「群體免疫」設計師:免疫進度「驚人緩慢」
    倡導不採取任何封鎖隔離措施、靠「群體免疫」來應對新冠病毒的瑞典困惑和失望了。據美國彭博社18日報導,瑞典Werlabs AB公司近6周對首都斯德哥爾摩約5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已產生抗體的人群佔比約為14%。
  • 瑞典人口死亡率全球第二,但依然採取全民免疫措施,想努力爭第一
    而作為北歐三國之一的瑞典,卻在四分之一人口為老年人的前提下,堅持了2個月的全民免疫,目前死亡率全球第二,該國大使還宣布瑞典防疫措施將於下個月結出碩果,實現全民免疫!日前,瑞典駐美國大使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面對新冠病毒,瑞典並沒有採取隔離措施,我們在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之間找到了平衡,我們國家將於下個月實現全民免疫,這也證明了瑞典的道路是走得通的」,瑞典是一個高福利、高稅收的國家,一直以來奉行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近幾年來,瑞典經濟也陷入深層次危機之中,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瑞典央行表示,新冠疫情已導致瑞典7萬人永久失業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瑞典「群體免疫」創奇蹟?英國嫉妒得要發瘋,專家怒斥:太蠢了!
    據環球網援引CNN報導,在應對新冠肺炎時,堅持選擇群體免疫的發達國家瑞典上半年的死亡人數創新高。截止到六月,有5.1萬人在上半年死亡,是一個半世紀以來該國死亡人數的最高峰,這顯然和該國肆虐的新冠疫情有關。這個數字對瑞典來說很多,但對其他國家來講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
  • 國際觀察丨瑞典國王承認「群體免疫」政策失敗,決策始作俑者仍不後悔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有個國家一直是異類一樣的存在。這個國家從未實施全面的全國封鎖,對於防疫,政府只提出建議,沒有法律懲罰。這個國家,就是瑞典。瑞典一直堅持所謂的「群體免疫」。偏執的首席流行病學專家:「群體免疫」正確的今年4月,瑞典抗疫負責人、首席流行病學家特格內爾對當地媒體表示,受到新冠病毒打擊最嚴重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最早下個月可實現群體免疫。特格內爾說,「根據我們的分析師,我們開始看到斯德哥爾摩很多人已經免疫,這開始對感染的傳播起作用了。」
  • 福奇再提美國群體免疫,但這次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說起群體免疫,很多網友都不陌生,它的英文是herd immunity,意思是群體對傳染病產生的抵抗力,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或動物感染了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不過,這種做法對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並不太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