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群體免疫」創奇蹟?英國嫉妒得要發瘋,專家怒斥:太蠢了!

2020-12-17 兵器雜誌

據環球網援引CNN報導,在應對新冠肺炎時,堅持選擇群體免疫的發達國家瑞典上半年的死亡人數創新高。截止到六月,有5.1萬人在上半年死亡,是一個半世紀以來該國死亡人數的最高峰,這顯然和該國肆虐的新冠疫情有關。這個數字對瑞典來說很多,但對其他國家來講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就目前的數據來看,採取群體免疫措施的瑞典的情況反而要比封鎖的英國要好得多,因此也有人認為,瑞典「群體免疫」或是正在創造了奇蹟。值得玩味的是,這一現象似乎讓英國人嫉妒得要發瘋,因為該策略是他們政府首先提出來的,但是隨後被棄用。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反駁,不少專家直接怒斥道,真是太蠢了,瑞典根本沒有戰勝疫情。等到冬天該國可能就會面對更大範圍的疫情反撲。

瑞典「群體免疫」

瑞典公布死亡人數之後,又招致了外界對群體免疫的批評。該國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破記錄,比去年高了15%。這裡統計的是該國所有的死亡人數,並不只是新冠患者的死亡人數。雖然總數創下新高,但是15%的增幅並不大。外界將死亡人數增多歸結於群體免疫政策,瑞典官方確實承認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並不承認群體免疫是不好的,反而認為選擇該政策是無比正確的。該國的著名醫學家特格內爾表示,該國的最大疏忽是低估了病毒對老年人的影響,導致養老院死亡率過高。

在承認政府做得不足之後,特格內爾隨即表示,政府採取政策的方向是對的,因為從數據看,瑞典的情況要好於不少實施封鎖的國家,比如英國。瑞典在疫情之初就選擇了堅定地採取群體免疫的策略,甚至到現在,該國政府也沒有強制居民戴上口罩。本來外界都以為瑞典會被病毒迅速攻陷,但沒想到瑞典的情況反而很不錯。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曾有數據顯示,當地每日死亡人數為1人,而英國平均每天有9人死亡。和曾放棄群體免疫的英國相比,瑞典的情況太令人嫉妒了。因此也有不少人懷疑,英國當時放棄群體免疫的做法是不是錯了?

也不怪英國人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該國的封鎖政策導致了大範圍的停工停產,導致了經濟萎縮和大範圍的失業。不少人本就對封鎖政策頗有怨言,現在又看見完全不封鎖的瑞典情況居然比英國還好,這麼可能不妒忌呢。英國當時在堅持了一段時間的群體免疫之後,因為新增病例實在太多,醫院就快被擠爆了,才不得不選擇放棄,重新制定限制和隔離政策。

戰勝疫情長路漫漫

但是很快就有專家指出,英國人這麼想是非常愚蠢的。因為瑞典是一個小國,總人口不過一千多萬,而英國的人口數量是該國的六倍。同樣的感染率對於瑞典這樣本就人口少,醫療資源充裕的國家來講是可以承受的,但是對於英國來說不行。該國人口的密集程度也較其他國家低,因此該國的例子並沒有效仿的可能性,再說該國擁有抗體的人數也遠遠沒有達到群體免疫所需的七成到九成。

現在以瑞典為代表的歐洲疫情已經有了反彈的跡象。德國連續多天每日新增人數突破一千人,法國的每日新增人數比德國還多,一度達到了四千多人,瑞典也可能會出現相同的問題。此外歐洲國家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反對再次封鎖。不過他們反對這個措施並不是因為措施對控制疫情沒有用,而是害怕該政策帶來的經濟危機。這點和瑞典相同,推動瑞典選擇 群體免疫的主要原因其實也和政府想保住經濟有關。

相關焦點

  • 瑞典「群體免疫」成功了?英國嫉妒得要發瘋,專家怒斥:太蠢了!
    關於瑞典的「群體免疫」策略是否成功,目前業界尚未有定論。不過面對國內的疫情復燃,最先倡導「群體免疫」的英國似乎有點後悔了,他們開始反思國內封鎖到底是不是個錯誤,連英媒的發言都透著一股酸味。眾所周知,目前瑞典採用的「群體免疫」,最開始是由唐寧街倡導的。
  • 瑞典首都要實現群體免疫了?單周死亡數創本世紀新高
    受爭議的首席流行病學家安德斯·泰內爾(Anders Tegnell)曾說:「一旦進入封鎖狀態就很難撤出」「你要怎麼重啟?什麼時候?」當其他國家幾乎完全陷入經濟停擺時,瑞典也下令禁止超過50人聚集、博物館關門、體育比賽取消、並從3月底開始禁止拜訪養老院。但與此同時,該國仍允許餐館和酒吧營業,理髮店、健身房,甚至一些電影院都還在營業。一些餐館外擁擠就餐的照片近日在全球社交媒體流傳開來。
  • 孫曉:瑞典「群體免疫」的「成功」,沒什麼值得吹捧的
    其實,這已經不是世衛組織第一次對「群體免疫」這個概念作出表態了。自從英國鮑裡斯·詹森政府在3月份推出英國版的「群體免疫計劃」開始,世衛組織就一直對「群體免疫」這個概念持不支持的態度。當時的鮑裡斯詹森政府計劃要讓60%的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以達到群體免疫的目的,這個瘋狂的計劃一旦實施,也就意味著4000萬英國人將被感染,120萬英國人將被新冠肺炎奪去生命。
  • 瑞典「群體免疫」設計師:免疫進度「驚人緩慢」
    倡導不採取任何封鎖隔離措施、靠「群體免疫」來應對新冠病毒的瑞典困惑和失望了。據美國彭博社18日報導,瑞典Werlabs AB公司近6周對首都斯德哥爾摩約5萬人進行了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顯示已產生抗體的人群佔比約為14%。
  • 第一個實行「群體免疫」的瑞典怎麼樣了呢?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瑞典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公開實行群體免疫的國家「真香」了?疫情在歐洲爆發之初,其他國家還在爭議究竟要不要帶口罩時,瑞典這個小國家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群體免疫的國家。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失敗,但卻無法找出背鍋俠,任何一方都應該負責
    據英國媒體12月12日報導稱,推行群體免疫政策的瑞典現在終於扛不住疫情帶來的壓力,國家元首承認國家這次敗給了疫情,甚至他還呼籲民眾及時戴口罩。雖然瑞典的人口才不過一千萬,但瑞典現在的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三十七萬,死亡病例達到了八千,雖說開弓沒有回頭箭,但首相必須要考慮新的防控措施。
  • 瑞典群體免疫失敗後開始分鍋,帶頭人互相攀咬,民眾:以命抵命
    據英國媒體22日報導,採取群體免疫策略的瑞典終於扛不住了,國家元首承認敗給疫情,首相首次呼籲民眾戴口罩,作為總人口數只有1000萬的瑞典,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37萬左右,死亡病例更是達到了8000例。事已至此,也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瑞典應該考慮制定新的措施控制疫情,但是瑞典民眾已經不相信官方了。因此,瑞典當局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懲處那些導致抗疫失敗的人,尤其是推行群體免疫措施的人。說白了,就是要開始分鍋了,必須要有人為這幾千例死亡病例負責。瑞典首相很糾結,他表示,追究責任並不容易,很難直接讓具體某個人負責。
  • 在「群體免疫」道路上狂奔的瑞典,後來怎麼樣了?
    在各國紛紛加強抗疫的大環境下,瑞典特色的全靠自覺的放任策略獨樹一幟。雖然英國開始試圖推行群體免疫,但是在巨大壓力下也迅速轉變。瑞典的政策也有一些爭議,包括超過2000多名科學家的聯名信,比英國500多科學家還多,但是這些爭議更像是背景聲音,在瑞典起不到任何影響,激不起半點水花。 筆者大致總結了一下瑞典特色的放任策略,有以下幾個特點。
  • 瑞典群體免疫大獲成功!那麼這種防疫措施能適用於其他國家嗎?
    瑞典國情是地廣人稀,本身就不利於病毒傳播,所以談不上群體免疫。你讓它把人口集中到幾個主要城市,提高人口密度,然後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試試,恐怕死亡人數要增加幾十倍。有人認為武漢人口和瑞典人口相差不多,而武漢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者比瑞典多。因此武漢沒有瑞典成功。我不贊成這樣的觀點。武漢面積有多大,瑞典面積有多大。武漢的人口密度是多少,瑞典人口密度是多少。
  • 國際觀察丨瑞典國王承認「群體免疫」政策失敗,決策始作俑者仍不後悔
    這個國家,就是瑞典。瑞典一直堅持所謂的「群體免疫」。據BBC報導,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日前承認,瑞典國內寬鬆的抗疫政策失敗,未能挽救生命。這是我們所有人都要承受的事情。」國王表示,「瑞典人民在艱難的條件下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人們想念所有已故的家庭成員。我想,不能說一句溫暖的再見,是一次艱難且痛苦的經歷。」報導稱,疫情發生以來,瑞典採取了「放手」防疫政策,例如沒有正式封城,沒有強制戴口罩,學校、酒吧、餐廳等均保持開放,以期避免影響經濟。
  • 疫情觀察|實行群體免疫,驅逐我國大使的瑞典,現如今怎麼樣了?
    瑞典實行群體免疫政策按理說,瑞典雖然疫情嚴重,但還不至於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他們現在能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瑞典的疫情形勢,一定會有所好轉。可是據了解,一直在本國負責制定病毒策略的衛生負責人在此前曾稱,首都的居民會在幾周以內,發生新情況,因為他們會獲取到群體免疫,那時候,人們對病毒產生了抵抗力,所以這裡的感染率,正在逐步放緩。
  • 瑞典「群體免疫」設計師:免疫進度異常緩慢,但仍在他的預測之中
    該國在疫情問題上消極應對,試圖通過「群體免疫」來實現最終的勝利。這種甜蜜的夢想在現實數據的印證下敗像頻頻,百萬人中就有1.68萬死亡,高居歐洲第三位。北歐鄰國的累計死亡綜合人數的四倍也不抵瑞典一國之多,而他還企圖道德綁架鄰國,試圖讓他們同時對自己開放邊界和國際往來。
  • 接種疫苗獎勵388億,群體免疫失敗,為扭轉局面瑞典政府「放大招」
    日前,瑞典終於承認群體免疫的辦法是非常不靠譜的,而採取相同政策的西方國家也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像瑞典一個人口1000萬左右的國家,目前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38萬,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回頭是非常難的,要怪只能怪瑞典官方的政策。
  • 福奇再提美國群體免疫,但這次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說起群體免疫,很多網友都不陌生,它的英文是herd immunity,意思是群體對傳染病產生的抵抗力,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人或動物感染了病毒產生了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不過,這種做法對於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並不太適用。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佛系免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家好學習使人進步,我是log宇,今天聊一聊英國的群體免疫。前幾天,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決定讓大約60%--70%的英國人口接觸病毒,可以犧牲50萬人,也叫佛系抗疫,以獲得群體免疫。根據英國的醫學顧問瓦蘭斯說群體免疫就是足夠多的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護。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
  • 瑞典為何寧可群體免疫死去,也不願意尋求中國幫助呢?
    今天我們聊的是,瑞典為何寧可群體免疫死去,也不願意尋求中國幫助呢?瑞典的新冠感染死亡率,目前是全世界最高的,誰都想不到,作為北歐的一個發達國家,無論是醫療水平還是科技水平,都是世界前列!竟然還會把事情搞得那麼大,絲毫沒有看得出,在這場新冠面前,瑞典的醫療水平發揮出什麼作用!
  • 瑞典群體免疫計劃徹底破產,帶頭人開始互相撕咬
    【撰文丨小雪/編輯丨小懶】瑞典人口佔世界人口的0.15%,創造了世界第七高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被稱為"全球幸福的國家"。瑞典的高福利被認為是"其他國家無法模仿的"。最近,"打工人"一詞在螢屏上頻繁出現,但瑞典人可能沒有感受到這種身份背後的辛酸。
  • 瑞典「全民免疫」模式是怎樣失敗的?
    英國《政治家》雜誌反省,英國人太迷信瑞典模式事實上,連瑞典人終於對當局抗疫措施失去信心,12月17日,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也罕見地對負責人進行了斥責,在接受瑞典SVT電視臺採訪時稱瑞典抗擊新冠疫情的鬥爭是失敗的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死亡率超12%,瑞典防疫的下一步在哪兒?對話瑞典流行病專家
    瑞典衛生部4月底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約九成超過70歲,其中半數居住於養老院。「這是嚴重的問題,必須從中汲取教訓。」瑞典衛生部長哈倫格倫對瑞典電視臺坦言,當局未能保護好老年群體。目前,瑞典檢察官已開始對養老院疫情進行調查。瑞典的寬鬆防疫措施遭到了許多醫衛專家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