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無聊的時候會翻通訊錄,主動加別人的QQ、微信,加到了,不一定會聊天,只是覺得有可能會再聯繫,或者,只是關注一下動態。
後來,變得不太喜歡有人添加自己為好友,因為我並不想再跟人從頭到尾介紹一遍我的人生,也已經懶得溝通。
與人交往,並不是我的強項,有些人,不知怎麼就聊到一塊去了,有些人,你一句話都不想跟他多聊。
自從有了微信、朋友圈,我們似乎都活在了朋友圈裡面,分享、點讚、評論,也不知現實生活是否有朋友圈發出來的那麼好。
有時候會想,為什麼要發朋友圈,發得多了會不會惹人嫌?再想想,自己沒有那麼多觀眾,不用那麼累地去考慮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
有時候,會想把過去都清空,因為不太想把自己放在眾目睽睽之下,因為怕顯得自己矯情。
寫文章也是,感覺是在剖析自己,別人的故事不敢寫,也沒人跟我分享他的故事,而自己又沒啥故事可寫,只好作罷,胡亂寫一些無關痛癢的很散的「散」文。
朋友圈是發給誰看的?我想,不僅是給自己看的,也是內心荒蕪的表現,更多的,是記錄自己的生活。
當一個人對加好友熱情不再,也說明他開始老了。想想剛開始玩QQ那會,總是跟陌生人聊天,到現在,連熟人都不太想聊了,距離已經讓我們越來越遠。
當你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也就沒那麼想和誰在一起了,同樣的,當你一個人經歷過很多事情,你也沒那麼想和誰分享了。
有些事,是不能說的,有些事,是說了也會後悔的,最後,還是選擇不說。
曾有人說我惜字如金,惜字如金,只是因為不想聊,無話可說所以言辭簡短。
越到後來,越懂得聊得來的重要性。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聊不來,也就沒必要再浪費時間了。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至少,我是這樣的,這大概就是我的個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