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玄幻小說在構象方面極大地超脫了現實,以其奇幻、荒誕、詭譎,創造了一個色彩迷離、神秘莫測的幻想世界,這一審美特徵與閱讀者深層的審美心理遇合,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審美效果,而這一效果來自於其獨特的文本虛擬性。
虛擬性成為了網絡玄幻小說爆發的先天優勢
玄幻小說自誕生開始就表現出極強的虛擬性,這與其受到西方奇幻小說鼻祖託爾金的代表作《魔戒》的影響是緊密相關的,託爾金在其作品中虛構出了一個SecondaryWorld,還為多個非人類種族設計了自己獨特的語言、生活習慣、風俗人情,後來的作者紛紛模仿其的創作特點,直接繼承了託爾金的虛擬世界的風格,並在其基礎上發揚光大,連潮汐、洋流、植被都自成體系。
在作者筆下,虛擬世界擁有與現實世界不同的邏輯體系,思維模式,價值觀念,並且具有及其嚴整的邏輯性,太多與其歷史文化相關聯,有其歷史背景。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些價值體系都是建立在對人類世界價值觀的改造模仿的基礎上的。這種獨特世界體系的建立,使作品可以疏離於現實生活景象,充分展開作者的主體意識想像,建立他自己的象徵世界圖景,完成個體的理想建構。玄幻小說的這種虛擬性與網絡的虛擬不謀而合。
此時,技術與文學進行了一場緊密無間的合作,在營造文本的內部空間上,玄幻小說具有了獨特的先天優勢,這種優勢迅速擺脫了傳統小說的現實束縛,表現出極強的創造性與開放性。
作者可以天馬行空的構思奇特的情節來滿足了讀者的閱讀快撼。這-.方面造成玄幻小說情節、構思的巧妙與新奇,擴展了作品的表現空間,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玄幻小說作者只強調了作品的構思情節,而較少地關注文本思想深度.語言錘鍊,形成了玄幻小說作品的快餐化、消費化,導致了目前玄幻小說的精品較少的一個現實。
從2000年初到如今,國內網絡玄幻小說開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一般認為,這段時間玄幻小說的發展軌跡可劃分為如下階段:
第一階段,模仿階段。
西方奇幻作品以及由西方現代奇幻小說改編而成的商業電影魔戒》的成功,帶動了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奇幻小說的升溫,由於現代社會文化的全球化狀況以及西方文化產品的強大滲透性,中國讀者興起了西方奇幻小說熱,《妮槍》、《境戒》系列原著的翻譯作品適當地滿足了讀者的閱讀期待,這時網絡中出現了西方奇幻小說的模仿創作熱潮。並且使-直處於網絡文學弱勢地位的幻想小說躍升到了強勢地位,2001年與2002 年中國網絡玄幻小說」寫手們幾乎全在創作西方魔法異世界的奇幻小說,當時的玄幻小說以西方中世紀神話為創作源泉,沿襲西方中古騎士文學的傳統,帶有很強的模仿痕跡。代表作有今何在的若《星漢》、讀書之人的迷失大陸》。
第二階段,本土創作階段。
2003年與2004年是西方奇幻的中國本土化,此時網絡玄幻小說開始由西方奇幻魔法類的一.統天下轉向了多元化的題材與類型,而其中最明顯的現象之--.就是,中國傳統的仙劍文化開始在網絡幻想小說寫手的筆下得以延續與發展。這種創作轉向首先體現在有西方奇幻文學特色的作品中,西方奇幻小說裡最重要的兩大成分即異世界與魔法皆被中國化了。作品中的角色名.字開始變作中國人名,發生背景開始中國化,異世界不再是歐洲中世紀特色的世界,而是中國特色的世界,西方的魔法文化開始在中國網絡玄幻小說裡被本土化為中國仙劍文化,魔法逐漸被本土化為類似中國道家法術與武術內功之類的東西。這段時期的代表作為樹下野狐的《搜神記》、蘇逸平的《星座傳說》。
第三階段,大玄幻階段。
實際上,國內玄幻小說從誕生之初就表現出其包涵的文本題材的豐富性,但明顯的表現還是從2003年開始,大量的仙劍類題材、都市類題材、軍事類題材、魔幻類題材、架空類題材以及網遊類題材幻想作品出現在讀者面前,這些都極大地擴大了傳統玄幻的內涵與外延。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文學現象,即玄幻小說在廣義定義上形成了一個新的文類,籠括了所有幻想小說。作為新興的網絡小說樣式,這種大玄幻的豐富和龐雜讓閱讀者眼花繚亂的同時也滿足了大眾的閱讀需求。代表作有aflyingfly的《鈔盤》三國阿」飛的《三國遊俠》ricewh的《我就是流氓》。
在創作上,玄幻小說繼承了傳統網絡小說的很多特點,比如消解性遊戲性、多文本性,但是又在這個基礎上發展了其寫作與閱讀的獨特之處。
首先是創作主體的低齡化與寫作的青春化。
當前玄幻小說的創作者大都相當年輕,這與傳統寫作需要極深的人生體驗和寫作積累有很大區別,年輕作者的想像力更為開拓,尤其是70- 80 年代的這一批青春寫手,從小接受了日本、歐美動漫和網路遊戲的影響,能用更感官的方式表達對現實與幻想、歷史與虛擬的看法,可以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闡釋神話、傳說中的幻象。這種新的闡釋可以帶給我們迥異於傳統觀念的閱讀體會。《小兵傳奇》作者玄雨是1980年出生,幻劍書盟有一個風雪飄飄」的籤約作者,他最初網上發布作品的時候是初二,還有相當多的玄幻作者是在讀大學生。
這種作者群體的低齡化讓玄幻小說呈現出一種青春性特徵。在題材上有很多描寫的是作者熟悉的校園,遊戲,動漫,在精神氣質上,個人英雄主義風格成為玄幻小說表現的主流精神特質,從一個普通人一夜之間成為英雄的拯救世界稱霸江湖的模式風行一時,少年英雄成為小說的主角,具有濃鬱的青春浪漫氣質。
其次,題材風格多元化,邊緣化。
玄幻小說定義的模糊導致了其創作時候束縛減至最小,形成了玄幻小說融合了多種文類及各種題材,傳統劍俠文化、武俠小說、西方奇幻小說、日本幻想類小說、黃易小說、港臺及日本漫畫、電子與電腦遊戲各種文化形態交融到其中,這種龐雜讓玄幻呈現了多元化的風格,傳統文本中的寫作要素及邏輯思維淡化,如樹下野狐《搜神記》截取三皇五帝時代的傳說背景,但卻又多有中古乃至近代社會文明的影子。
在此意義上,作者盡力表現的是對虛擬世界的一一種自我表現和理解,現實社會中的歷史觀、社會觀開始消解。另外就是邊緣類題材開始盛行於網絡小說中,2003年,邊緣社會社會題材小說盛行於網絡玄幻小說中,並成為其主流,代表作品有ricew hu的《我就是流氓》系列,這類小說主要宣揚流氓文化,崇尚暴力,膜拜江湖義氣並將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流氓作為主角進行正面描寫,以此來滿足讀者在閱讀中的暴力欲、破壞欲,這其中折射出文化及社會心態是很值得玩味的。
第三,創作呈現模式化。
由於大多數玄幻小說作者都是青年寫手,旦有很多人有理工教育背景,在此之前沒有接受系統寫作訓練和實踐,創作經驗及對文本的整體掌控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時又受到網絡層面的浮躁性和商業性的影響,玄幻小說已經呈現出模式化的趨向,大多數故事都有固定的套路來發展情節,中國武俠小說的行俠模式、復仇模式,爭霸模式成為玄幻小說的現成範本,小人物迅速成為英雄,奇遇成為改變命運的最佳方式,這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反映了人性中弱點,同時也是商業社會浮躁性的一個反映。
網絡玄幻小說其創作的通俗性很快成為商業炒作的驕子,其商業潛力不可忽視,2005年出版市場是最好的佐證,起點推出的《起點文庫》系列、龍空推出的幻想之城系列,還有九州幻想系列等,超過50本各類網絡小說的出版,且都取得很好的發行成績。從2002年玄幻文學網站開始的VIP制度已漸趨成熟,收費模式的實行成為網絡文學商業化的一個重大標誌。商業與網絡文學的結盟首先深刻地反映在玄幻小說及其網站上,網絡玄幻文學的消費化、商品化日益突出,而且其作品受到了遊戲界、電視界的廣泛關注。
儘管目前的大多數網絡小說還存在著媚俗化、平面化、模式化等缺點,但是作為一種新的文類,其廣泛的想像力和鮮活的大眾創作語言,對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解讀與融合,獨特的文本體驗以及在情感表現、情感交流、敘事結構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具備的一-些明顯新的特質,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