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華棟 通訊員 楊歡
齊魯壹點APP是齊魯晚報的官方手機客戶端,截至目前下載量已經超過3000萬,日活量超50萬。齊魯壹點粉絲遍布天南海北,其中在蓬萊就有一位金 牌粉絲「大紅鷹」,他不僅是齊魯壹點首批16位推廣大使,他還有一個更特殊的身份——蓬萊獻血狀元!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解到,24 年時間裡,他先後無償獻血49次,累計獻血量18600毫升,是正常人全身血量的5倍。
據了解,在煙臺蓬萊這樣一位「老獻血狀元」,24年時間裡先後無償獻血49次,累計獻血量18600毫升,是一個人身體血量的5倍之多,先後獲得蓬 萊市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全省全市無償獻血先進個人稱號、國家級「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6枚,「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4枚,「無償獻血奉獻獎 金獎」3枚等榮譽,他就是蓬萊海關關員劉業生同志。
填表、體檢、化驗、獻血……。2020年6月13日一早,在第17個世界獻血者日來到前夕,蓬萊愛心獻血屋裡,劉業生正和自己的朋友們排隊獻血。對 獻血各項流程了如指掌的他顯然已經是這裡的「老常客」了。「在我們獻血屋還沒『安家』在這裡之前,他就已經獻血有許多年了。這麼多年來, 從他一個人過來到帶著朋友同事同學一起過來,他從來沒有間斷過。」一直在蓬萊獻血屋工作的薛冰潔介紹,截止到這一次獻血,劉業生的獻血總 量已經達到了18600毫升全血。在蓬萊長島地區,16年以前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獻血狀元」了。
「雖然我今年58歲了,不是大小夥子了,但今年獻完血後,我沒感覺有什麼異樣。」喜歡研究美食的劉業生,下班後經常在蓬萊各大市場發現各種 「味道」,並在齊魯壹點情報站上分享自己的傑作,經常惹來無數粉絲的瘋狂點讚。「可能是我喜歡研究美食,吃得好身體就好,獻血對我來說不 是難事!」
獻血是劉業生每年都不能耽擱的大事,這件大事他已堅持了24年。「之前也曾想過獻血,但那個時候對獻血知識不甚了解,也不知道該到哪裡去獻 血。」1981年至1996年在長島縣工作的劉業生說,1997年交流到蓬萊商檢局工作之後,通過在蓬萊市人民醫院工作的諸多同學了解了獻血的程序與知識 後,他當即便到蓬萊市中心血庫第1次獻出200毫升的全血,當年6月份又去第2次獻出400cc全血。1998年10月1日,國家《獻血法》正式頒布之後, 他第6次去獻出了400cc全血。此後許多年裡,他堅持1個季度獻血1次400cc,直到2006年,國家出臺規定必須滿6個月方可再次獻血之後,他才由每 年4次1600cc改為2次800cc全血,一直堅持到今天,只要身體狀況允許,特殊情況除外。
2003年冬天一個晚上,海上刮著大風,長島縣人民醫院的一名產婦產後大出血,生命垂危。他知道後主動去獻血,經查血型不符。危急時刻,他主 動聯繫部隊一位首長,派出了20多名戰士集體獻血,終於換來了母子平安的好消息。「儘管到現在我也不知道產婦姓甚名誰,但這件事讓我明白了 獻血的意義,無償獻血能夠挽救別人的生命,這應該是最大的功德了吧。」劉業生說道。
二十幾年來,一個又一個親朋好友同學在他的帶動下加入了無償獻血的隊伍。單位的同事也受他的影響積極參與到獻血中來。「只要有愛心,每個 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每次獻血後我就感到身心輕鬆,身體舒適,精神愉悅。這就是行善積德做好事之後的自然感受吧!此時我內心會變得無比充實 而且幸福。」58歲的他目光真誠,語氣堅毅:「我會堅持獻到法定的65歲,最少一年一次,未來的我還可以獻7次,2800cc。一生共獻56次以上, 總全血量22000cc,我就可以圓滿了,再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