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扣好孩子們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丨沿河自治縣淇灘鎮...

2021-01-09 天眼新聞

我叫楊黎,是銅仁市第六小學的教師,2020年9月,得知學校要選派1名教師去沿河支教一年的消息時,我既興奮又忐忑,終於有機會和丈夫一起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貢獻自己的力量,但家裡的孩子和老人該怎麼辦?猶豫之際,丈夫給了我信心和勇氣。

9月6日,暴雨傾盆。沿著盤山公路行駛三個多小時,我來到了支教的沿河自治縣淇灘鎮完小,一所坐落在烏江邊上的小學。

「條件不是很好,楊老師克服一下。」布滿灰塵的木床、缺了玻璃的窗戶、滿是老鼠屎的房間,看著眼前的教師中轉房,校長有些不好意思。  「一室一廳還帶衛生間,已經很不錯啦。」接過鑰匙,我便立即動手打掃衛生,裡裡外外收拾一遍後,我在烏江河畔的「家」就這樣定了下來。  學校的夜特別寧靜,靜得能聽見烏江邊的風吹過樹枝的簌簌聲。農村長大的我,深知教育對於貧困地區的孩子、家庭意味著什麼,我在心裡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好支教工作,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老師好!」9月7日,主管教學的蔡老師帶我走進了六(1)班,我與32個朝氣蓬勃的孩子結下了不解之緣。看著他們因為大聲讀書而憋紅的小臉蛋,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多可愛的孩子呀!

「老師最喜歡你們的讀書聲。」此後的每個清晨,我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我們之間開始有了默契,看著孩子們,我更加堅定了支教的信念。  很多時候,孩子們更像山上的野草,於春寒料峭之時,依然頑強地抽芽吐綠,毫無怨言地生長在貧瘠、乾旱的土地。那一刻,我知道我把「心」留在了孩子們的身上。  「你該換衣服啦,不然怕你媽媽說你是小邋遢哦。」有一次我輔導孩子們寫作業,發現學生楊黔昆的袖口上布滿了黑色的油漬,低聲提醒後,楊黔昆停了停手中的筆平靜地說:「我爸死了,我媽逃了。」   其他幾個學生也應聲說道:「老師,我們幾個是福利院的,我們都沒有爹媽。」孩子們的話讓我心疼不已。

我們班一共有6個孩子是福利院的,這是我從教生涯第一次遇到。通過與同事交流,得知這些孩子身上都有著令人心酸的過往。為了讓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天放學後,我就把他們留下來單獨輔導。  孩子們基礎不同,我就成立學習互助小組,大家抱團取暖。後來,6個孩子改變了一個班,班裡再也沒有收不齊的作業,也沒有不戴紅領巾和亂丟垃圾的同學。  每次孩子們寫完作業,我都會陪他們回福利院,路上,孩子們總會主動挨著我,跟我分享他們的小秘密。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我想,他們不僅改變了這個班,也改變了我。   支教不能只靠熱情,更要靠專業。孩子們學習底子薄,在來支教前我已有了心理準備。但連續兩次的單元測試,還是給了我一個迎頭痛擊,班級平均分慘澹,9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在反思自身的同時,將試卷及平時的作業拿來重新翻看,發現癥結在漢語拼音上,於是我找來一年級的教材,從聲母開始教,但孩子們地方口音重,想要改過來是真的不容易。  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就得從發音開始,為了讓孩子們看清楚我發音時的口型,一個音我每個大組要來來回回教好多遍,教得口乾舌燥、嗓子冒煙。皇天不負有心人,這樣反反覆覆教了一個星期,孩子們發音變準了,我很欣慰。   支教工作,螢火微光。我無力改變太多,但是能盡一份力則盡一份力。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就這樣,教學相長,一天天改變,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成長,未來同樣一片光明。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佳佳

編輯 劉詩雅

編審 王璐瑤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幫村民建新房美家鄉丨沿河自治縣淇灘鎮水銀洞...
    我叫田源,是沿河自治縣淇灘鎮水銀洞村駐村第一書記。2017年3月,我來到脫貧攻堅的一線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紮根基層,用激情和真情奉獻青春。我說。  「那點錢又做不起,差的錢用什麼還?」張銀堂問。  「我手上立的房子,哪個敢來拆,除非我死了」張銀堂的父親張永臣在一邊附和著。  2018年,張銀堂因住房無保障,被識別為貧困戶。張銀堂和父親張永臣兩家8口人居住的房子是有些年代,四壁有些透風,住房無保障。房屋四周沒有開溝排水,一到下雨,水不易排暢而淤積,屋內就會潮溼。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沿河情愫丨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駐村幹部...
    2020年農曆新年放假前夕,單位領導打來電話告訴我,因為工作安排臨時有變,單位商議後決定派我替換同事前去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夾石鎮開展駐村督戰工作。我剛新婚不久,擔心妻子有意見,但轉念一想,妻子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絕不會不贊同我去,就這樣我答應了下來。新年剛過,我便到了沿河自治縣夾石鎮堰田村開始了我的第三次沿河駐村幫扶工作。
  • 海口「教師媽媽」給孩子的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9月5日,海口小學新生開始紛紛到學校報名註冊,領新書、領校服、看教室......海口市英才小學六年級老師李曉玲在開學前,帶女兒參觀了學校教室、圖書角,提前給女兒上了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引導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總書記的講話將青年的價值觀形象地比喻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正中做好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肯綮」。人生猶如穿衣扣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否則一步扣錯,將會一錯再錯。「不慎其前,而悔其後,雖悔無及」。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裡的「女智囊」丨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
    我叫黃曉英,今年43歲,是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指揮部指導員。在後坪鄉11個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脫貧攻堅資料指導員中,我年紀最大。一開始,我有些忐忑,因為我對電腦操作不是很熟,脫貧攻堅資料不僅多,而且也複雜,我害怕我做不好指導員的工作,拖全鄉的後腿。一個村的指導員就是這個村的「智囊」,全村資料的好壞,全靠指導員的指導。鄉裡此前做了個「3+1」明白欄填寫的培訓,我聽得一頭霧水,在培訓會上也提了很多問題,可一回到村裡指導,全村86戶貧困戶的「3+1」明白欄,錯一大半。
  • 山西陽城:實驗小學童謠傳唱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人生最美好的回憶,就是童年的無憂無慮、天真、童趣和詩意!2020年11月27日下午,陽城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舉辦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唱、誦、講主題活動。在二年級優秀童謠傳唱活動中,孩子們以積極陽光、飽滿熱情的精神面貌參加了比賽,個個都是傳唱者,人人都能唱誦講。
  • 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發布時間:2020-12-09 10:04 星期三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紅旗 「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成後,來了多少學生
  • 「我的扶貧故事」軍魂不改 初心不變丨沿河自治縣石柱村攻堅隊隊長...
    我叫杜政雄,2017年從部隊轉業到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國土資源局中界鎮國土資源所,當年被派駐到石柱村成為一名包村幹部。2019年起,我開始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攻堅隊隊長。2020年3月,我開始擔任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
  • 「我的扶貧故事」「獨生女」成長為「百家妹」|沿河自治縣黑水鎮...
    這一年,我曾無數次想過,倘若到了年老八十的時候,我與後輩講起這段駐村歲月,一定會將故事講得很精彩,而我的臉上一定有著光……  我叫蔡苑,是沿河自治縣黑水鎮大山村的一名攻堅隊隊員。在進村幫扶之前,剛考入沿河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我的家鄉在納雍,跟沿河一樣,也是今年脫貧出列的九個縣之一。
  • 東陽市白雲中心小學:弘揚勞動精神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年級的孩子也各顯神通,在規定時間內,運用疊被技巧,將被子疊得方方正正。據悉,這是該校開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主題活動的一個剪影,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通過網絡平臺觀看《開學季:扣好第一粒扣子》、《時刻準備著》等新媒體作品;開展「扣好第一粒扣子」主題班會;分享抗疫期間的感受,講述身邊的感人事跡;進行「勞動美」社會實踐活動等。
  • 「決勝2020」我是村裡幸福的庫管員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
    每天清晨,當妻兒還在熟睡中時,我便離開舒適乾淨的搬遷房,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放著音樂,騎著我心愛的摩託車奔向菌包廠的庫房。我叫向東,初中學歷,今年33歲,是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同時還是馬腦村智能農場的一名庫管員。
  • 遂平一小開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班會活動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肖歡)學生階段是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就好像穿衣服系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系錯,剩餘的扣子都會系錯。為引導遂平一小學生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走好一生的開頭幾步,11月9日下午,遂平一小組織開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班會活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盡顯軍人擔當丨沿河自治縣黃土鎮大元村...
    我叫呂可府,今年36歲,2018年12月從部隊轉業到沿河自治縣黃土鎮政府工作,放下槍桿子,2019年3月我被派駐黃土鎮大元村,轉戰脫貧攻堅戰場。大元村共10個村民小組,306戶1418人,其中貧困戶66戶323人,屬二類貧困村。
  • 「學思平治」韓毓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思平治★★★★★經典著作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基礎,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此一來,學生們仿佛是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如此忽視經典原著的結果是:迷失了知識的方向,喪失了思想的創造力。經典是照亮偉大人物人生的太陽。在某些特定的歷史階段,許多傑出的人物,就是憑藉著孜孜不倦地閱讀經典,使自己的人生匯入到歷史之中,匯入到人民之中,從而樹立起為人類解放而不屈奮鬥的堅定信念。
  • ...在扶貧一線丨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脫貧攻堅指揮部扶貧娘子軍
    2020年,有8名女幹部組成的我扶貧娘子軍,8朵金花主動請纓,出徵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我扶貧娘子軍由崔燕紅任指揮長、杜典仙任副指揮長,其他金花為戰士。我們活躍在麻竹溪村的每個角落,竭力搞人居環境整治,拆除破舊危房18棟,鏟掉爛牛棚、破豬圈12間,硬化通組路9條、入戶路11家和房前屋後145戶,修建堡坎6處,種植辣椒57畝等;組織吃「連心飯」183人次、小組會31次、院壩會23次、群眾會44場;扶貧政策宣傳220回……今年年初,趙興組貧困戶田世釵爛牛欄拆除時,我娘子軍戰士黃麗莉
  • 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 為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
    近年來,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一手抓業務發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立足自身優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踐活動,為孩子扣好「第一粒扣子」。在新華書店各大門店,都有一個兒童閱讀專區,這裡每月定期開展以未成年人為主體的公益講座、漂書朗讀、文化體驗等活動,參與人數近50萬人次。
  • 洞口一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日,洞口一中高二年級部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活動。在學校精心組織安排、班主任悉心指導下,學生們積極參與,精心選材,明確分工,高質高效地完成了此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主題的黑板報。各班製作的黑板報,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文字優美、圖文並茂、色彩和諧、版面生動活潑,展示出班級獨有的特色。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2017年,中冶建工選派事業二部副總經理(現任中冶建工工程部副部長)徐貽前往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擔任副縣長一職。「心中還是很忐忑,從一個建築施工企業到政府機關工作,自己會不會不適應,難免會有一絲擔憂。」談及這次掛職,徐貽如是說到。
  • 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關工委工作的領導和支持,發揮好「五老」獨特優勢,推動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臺階。會議要求,湖北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各級黨委、政府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下一代工作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牢記立德樹人初心,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引領、道德教育、關愛服務,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這項戰略工程、基礎工程
  • 關嶺教育系統紀念12·9運動85周年暨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關嶺教育系統紀念12·9運動85周年暨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活動 2020-12-09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