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井字加一點,怎麼念?
據說,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念錯了噢。
在徐州有這樣一家日料店叫做「丼」。這是日本自創的漢字,發音是DONBURI,中文譯作「蓋飯」,如跟在名詞後,便減省尾後讀音念成「DON」,意是指以有蓋的瓷碗來盛裝米飯的料理,在碗中盛入三份二的飯,再鋪上材料。這家店我們可以叫它丼(dan),也可以叫它多喜屋。
多喜屋以各種日式蓋飯、排飯為主,口味雖然以日式為主,但是也融合了徐州的風味,符合咱們徐州人的飲食方式。多喜屋剛開店不久,就能吸引這麼多新老食客,難道只因為名字?
大學過了三年半,有大概一年的時間小編是投身於兼職事業的,其中就包括某某臺灣品牌炸雞店的兼職小妹。所以小編敢以親身經歷打包票,我們所吃的炸雞、炸豬排、炸魷魚都是經過包裝袋冷藏運到店面的。這裡並不是揭露冷藏肉排不好,而是想感嘆,隨著越來越多的炸雞店、豬排店拔地而起,想吃到真正的鮮肉現炸的肉排越來越難了。直到我發現這家店,鮮豬排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鮮肉就算了,還親自剃筋?
經過剃筋,一條長長的肉塊被清理的很誘人。我們吃的豬排就是取自這樣一塊大肉排上。經過細細的切割,和特殊的工序,方方的小豬排變成了扁扁的大肉排。醃製後就可以下鍋過油炸了。金燦燦的,出鍋後還要在煎鍋裡用秘制醬汁過一遍,一是去油,二是咱們符合咱們徐州的「重口味」。
新鮮的油炸出的新鮮豬排,才能有這樣的成色,我都聞到香味了!每天,老闆姐姐選取的是每隻豬脊梁骨上最勁道的一條豬排肉,每隻豬就只有這樣一塊可以被選中的肉有機會成為眾人口中的美味。每天只有這樣一塊豬排被送到店裡,賣光了就吃不到了。
淳樸的做飯手法,原生態的鮮肉原料,是不是對上面的多喜屋的特色定食們充滿好奇了?
一份招牌定食,由豬排、米飯、小菜、小壽司、糯米茶和蛋湯組成,每一項都經過小廚的細心搭配,做到吃的滿意。
米飯,撒上黑芝麻、白芝麻,配上剛出鍋的米飯和白菜丁、玉米,再根據口味擠上沙拉。
「丼」的招牌吉列豬排定食。
豬排出鍋的同時,蝦肉就下鍋了,黃燦燦的蝦條早已被去皮去線,包上面,如同錦衣人魚般。同樣的方法,在上面擠上沙拉,撒上芝麻。而這道定食的獨特之處,不止在蝦肉的柔嫩鮮香,還在它的名字上--「檸香」。選取的是特別的小青檸,稚嫩的小青檸,味道更是清香呢。
經過輕擠檸汁,檸檬的香氣就帶到了蝦肉上,口感自然不同。
吃著這兩碗特色,意猶未盡,於是要上兩盅梅子酒。梅子酒,入口微香,以為是淡酒,誰知喝下去以後的幾秒鐘裡,胃連著咽喉開始熱起來,原來這酒勁還蠻大。
店裡免費提供糯米茶,味微苦,回味起來像是坐在大麥垛子上吹風,偶然老闆姐姐會放起獨具西北特色的民謠,別有滋味。
招牌的選擇是多樣的。還有和風牛丼定食、招牌照燒雞腿定食等等。
多喜屋的店面不大,不過正在擴建,即將成為一家二合一店面的大店了。裝修很簡單,但細節處處有日風。沒等店面裝修完再去拍,也是一個遺憾,想像一下店裡的環境,鬧市中一處靜屋,難得的。店裡的壁櫥裡滿滿當當的是日本的酒,我是不懂酒的,見瓶身上落滿灰塵,想必也是老酒了。
這是一家很安靜的小店,約會、談事情、吃飯都可以滿足。當然也可以很嗨噢!心情好了,讓老闆放一首歡快的歌,隨意的攀談,談談音樂,談談生活。
你絕對想錯了。我們預想的店鋪老闆都是站在後廚,指揮廚子的樣子,兇兇的,嚴肅的。但這家老闆可是人超好噢。為什麼呢?老闆姐姐家裡養了這些小可愛噢……願意愛狗狗和喵喵的人,我相信一定都是幸福的人!
「這是大眼萌小黑人嗎哈哈?」
「一個可愛的小公舉」
「倫家不要洗澡澡……鏟屎將你奏凱!」
隨處可見的日本風情。
日本的西瓜汽水、酒壺、酒盅……
一桌子都是空盤子,然而這僅僅是七點多的吃客留下的一小部分。
正在裝潢的老闆。
小編在朋友圈裡放圖的時候有好多朋友說要去,那麼,福利送給大家,地址直接上圖啦↓↓
路線一:可以從一中正門左手邊的路口向南走,大概兩百米
路線二:從從富國街的大十字路口向北走一百米左右哦
10月28日-11月6日前,憑此條微信到店出示,即可享受六折優惠!限定食類噢!
一個精緻的小店,你不去品嘗,它會一直在那裡,你還是你,它還是它。但如果你願意為它移步前去,它真的會讓你大吃一驚。
這就是我們美食偵探存在的理由。美食永遠不會吃完,生活也會一直美好的繼續。
感謝那些餵飽我的好吃的飯飯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