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迷迭香、鼠尾草還有薄荷,都是許多家庭種植的香料植物。小小一盆可供觀賞,摘下葉子也可以入菜食用。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這些香草怎麼吃。
1.羅勒
羅勒為藥食兩用芳香植物,味似茴香,全株小巧,葉色翠綠,花色鮮豔,芳香四溢。原生於亞洲熱帶區,對寒冷非常敏感,在熱和乾燥的環境下生長得最好。具有強大、刺激、香的氣味,大多數普通種類全株被稀疏柔毛。
羅勒非常適合與番茄搭配,不論是做菜,熬湯還是做醬,風味都非常獨特。可用做比薩餅、意粉醬、香腸、湯、番茄汁、和沙拉的調料。羅勒還可以和牛至、百裡香、鼠尾草混合使用加在熱狗、香腸、調味汁或比薩醬裡,味道十分醇厚。有一種簡便的吃法是一片Mozzarella乳酪,加一片番茄再加一片甜羅勒葉子一塊吃,色味俱佳。
家裡如有種甜羅勒,摘葉即成美食。用比的話,象《聊齋志異》中仙女翩翩「取山葉呼作餅,食之果餅」,我不會將它比作情花,雖然吃美食也會上癮。
2.紫蘇
紫蘇(Folium Perillae)。同樣香氣強烈且有藥效,與表親羅勒的外形還是有差異的,羅勒的卵形葉片全緣或略有鋸齒,而紫蘇葉片邊緣有撕裂狀粗鋸齒。紫蘇常見有兩 種類型;一類葉綠色,花白色,習稱白蘇,多食用,如配生魚片,有去腥之效;一類葉和花均紫色或紫紅色,習稱紫蘇,入藥多取花葉紫色的。《本草綱目》有記 載:「蘇從穌,因酥,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
紫蘇的氣味也是愛者極愛、惡者以為異味的。日本有一種細卷(壽司),將綠葉紫蘇與梅肉卷在其中,梅之酸與草葉香被壽司飯包裹,吃起來真是舒暢。
3.鼠尾草
鼠尾草(Sage)。新鮮的鼠尾草香味濃烈,與腥味較重的動物肝臟、羊肉或青魚等搭配烹飪可以消除其異味;鼠尾草葉子加在油炸食物上,能增添美味。
羅馬聖書記載,鼠尾草可作為萬用藥,歐洲也流傳著「種鼠尾草的人家不會死人」的說法。鼠尾草具有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不良、解熱及鎮定神經的功效。而我國著名的活血化瘀中藥丹參就是鼠尾草的一種。
4.迷迭香
迷迭香(Rosemary)。將其細嫩的枝葉放在肉塊上烘烤,或是與小羊排、小牛排一起烹調,可以消除肉的腥味,香味還可進到肉裡。迷迭香和馬鈴薯搭配起來十分美味,在煮熟或炒熟的馬鈴薯上淋一些迷迭香奶油,可使菜餚的香味變得非常濃鬱。
傳說迷迭香強烈的香氣是耶穌基督所授予的,因此迷迭香讓人覺得有一股神聖的力量。古希臘人相信迷迭香有醒腦、增強記憶力的功效,當時許多學生都把迷迭香花 別在頭上,以求增進學業。《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迷迭香味辛性溫,主惡氣;《國藥的藥理學》中記載,其芳香健胃,增進消化機能;《中國藥植圖鑑》記載, 其能強壯、發汗、健胃、安神,可用於各種頭痛。
5.百裡香
百裡香(Thyme)。又名麝香草,新鮮葉子多用於烹調,其香味經過長時間烹煮也不會消失,是熬製大骨清湯或高湯時不可缺少的香料;特別適合燒烤白肉魚類、鮭魚或燴制貝類食物時使用;還可以與其他香草一起切碎,製成香料油拌入燒烤調味料。
中醫認為,百裡香性味辛溫,有小毒;具有溫中散寒、驅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吐逆、腹痛、洩瀉、食少痞脹、風寒咳嗽、咽腫、牙疼、身痛、皮膚瘙癢。國外研究認為,百裡香所含麝香酚對咽喉、口腔、呼吸道有殺菌作用,有利於保護呼吸道、預防感冒,還能清潔鼻黏膜;又有消除疲勞、振作精神、恢復體力的作用,可用於解酒及消除宿醉、安定神經、緩解失眠;還有促進血液循環,緩和手腳冰冷的作用。
6.薰衣草
薰衣草(Lavender)。又名香草,新鮮植株很少在熱菜中使用,通常是加入甜品或點心如酸奶、水果餡餅、水果蛋糕、冰激凌中食用。薰衣草蜂蜜味道極其特別,可作為果醬天然添加劑。
法國傳統烹調中,薰衣草蜂蜜和水果一同烹製。由於新疆是我國薰衣草的主要產地,因此維吾爾醫學對其有很多研究,認為其有消散寒氣、健胃醒腦、燥溼止痛的功效,可用於胸腹脹滿、感冒咳喘、頭暈頭痛、心悸氣短、關節腫痛、粉刺、溼疹。
7.薄荷
薄荷(Mint)。在西餐裡,常把新鮮的薄荷葉用醋醃製成調味料,淋在水果或沙拉上。因為薄荷的味道與甜味很搭配,因此也用於調製果醬或糖漿,淋在水果蛋糕等甜點上。《本草綱目》認為,薄荷性味辛涼無毒,長期作為疏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煩勞、解睏乏,並使人口氣清潔;還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鬱之功效,可用於痰多及風熱感冒。
現代醫學認為,薄荷具有消炎止痛作用,常將其用於緩解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腹脹悶和抗早孕。另外,近年來在癌症的「飢餓療法」研究中,科學家發現薄荷葉能阻止癌症病變處的血管生長,使其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飢餓」而死。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老年之聲
微信號:lnzsam1053
新浪微博:@老年之聲AM1053
收聽方式:北京地區AM1053,央廣網老年之聲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分享給您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