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小課堂: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嗎?

2020-12-21 貴州婦聯

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進一步增強廣大婦女和家庭的反家暴意識,保護婦女兒童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權益,貴州省婦聯開設了「黔妹妹」反家暴小課堂。

今天,由省婦聯公職律師、《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起草組成員王曉翠以《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為題,為您理清家暴認知中的誤區。姐妹們,還等什麼趕緊轉載收藏,學法懂法用法保護自己及身邊人!

3月1日,《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全省開始正式施行,今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簡稱《反家暴法》)實施四周年的日子。

▲沙畫版:手把手教你用《反家庭暴力法》保護自己

隨著反家暴宣傳的深入,家暴受害者群體開始勇敢站出來說「不」,社會公眾也對家暴的危害有了共識。但在回應家暴諮詢、處理家暴個案時,筆者發現大眾眼中的「家庭暴力」並不一定是法律所定義的「家庭暴力」,其間有一些認知誤區。筆者結合多年從事省婦聯公職律師實踐,以及作為《條例》起草組成員在起草論證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為讀者釐清誤區。

家庭暴力=犯罪行為?

我省某媒體曾在某次報導家庭暴力事件時,在文中寫道「家庭暴力是犯罪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時常會聽見有人說,「你敢打老婆,知道嗎?這個是犯罪,要被抓起來的!」

家庭暴力屬於犯罪行為嗎?

在我國,刑法罪刑法定原則是中國刑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家庭暴力」並不是我國刑法規定中的一項罪名,因此不能稱之為犯罪。同時依據《反家暴法》第三條第三款「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據此可將家暴行為稱為「違法行為」。

在具體處理涉及家暴的投訴案件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家暴的表現形式,可能觸犯的罪名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非法拘禁罪、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遺棄罪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罪名;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但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同時根據《條例》第二十五條,「家庭暴力行為情節輕微,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公安機關應當書面告誡加害人不得再次實施家庭暴力。」

冷暴力=家庭暴力?

施女士到省婦聯反映,其丈夫長期對她不理不睬,回家後便玩手機、打遊戲,目前已經持續一個月未同她交流,讓她精神上十分痛苦。她認為這個是丈夫對自己的冷暴力,也是家庭暴力,諮詢是否可以據此要求離婚,並且要求丈夫賠償自己的精神損失。

冷暴力是近幾年來公眾熱議的家庭現象,其表現形式多為通過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

而《反家暴法》上對「家庭暴力」的定義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或者利用其他手段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因此,冷暴力並不完全等同於法律定義上的家庭暴力。

在起草《條例》時,有很多人建議可否把「冷暴力」作為家庭暴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寫入條文中?但最終沒有被採納,這主要是因為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應當具有普遍適用性、客觀性、可操作性。

「冷暴力」雖然是當前破壞家庭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家庭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冷暖自知,主觀感受因人而異,無法統一標準去衡量。即使寫入法律條文,如何落實也是很大的問題。

但在一些法定情況下針對某些特定人群實施的「不管不顧」的冷暴力行為可以視為家庭暴力行為,也可能構成犯罪,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根據《條例》第二十二條關於「強制報告義務」規定中提到的「疑似家庭暴力」行為,其中就有「忽視基本生活需要、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嚴重影響其生存和身心健康的」;二是符合我國刑法關於「遺棄罪」的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

簡而言之,冷暴力如果進一步對家庭成員造成了心理上、特別是身體上的創傷,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時,才認為冷暴力等同於法律上定義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家人暴力?

劉先生給省婦聯微信留言,他和其堂哥同住一個村,前幾天因為一些口角糾紛,堂哥、堂嫂衝到他家裡來,對他和妻子進行毆打。他詢問這種情況是否屬於家庭暴力,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反家暴法》對「家庭暴力」的定義特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但「家庭成員」的範圍沒有在條文中進行明確。

在我省開展《條例(草案)》的論證過程中,有專家提出「家庭成員」範圍過於廣泛,不便於在司法實踐中對「家庭暴力」作出準確判斷,建議可在我省的條例裡進行明確。

為此起草組在結合司法實踐,並學習借鑑國家和外省的有關規定後,最終將「家庭成員」的範圍確定為配偶、父母、子女和共同生活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公婆、嶽父母、兒媳、女婿等。另外,家庭成員以外因同居、監護、寄養、扶養等關係而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也適用《條例》。因此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同居暴力」亦適用反家暴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據此可以看到「家庭暴力」中的「家庭」是在以血緣、姻親為紐帶形成的最親密親屬關係基礎上更強調「同一屋簷下」所發生的暴力行為,這樣更符合現實情況。

綜上,上面諮詢案例中的雙方不符合《反家暴條例》中「家庭成員」的範圍,不能以家庭暴力為由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認知誤區」的產生,有時是因為對法律的不了解,有時是因為實際生活中出現了,但是在法律上還沒有明確規定,而這往往會推動法律的進步和完善。

例如,《反家暴法》出臺前,家庭暴力的定義主要依據我國婚姻法解釋一,它的定義是,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從這裡看「家庭暴力」主要指對身體採取了暴力或者限制措施,即身體暴力。

隨著「精神暴力」的危害性日趨引起重視,公眾要求將其明確為家暴表現形式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被《反家暴法》採納,它明確「家庭暴力」包括身體暴力和精神暴力。

我省《條例》在第二十二條、二十三條關於強制報告制度上列舉的家暴行為和疑似家暴行為,是在遵循上位法的基礎上對法定家暴表現形式進行了更明晰化描述,其中第二十二條所列舉的「(一)忽視基本生活需要、未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等嚴重影響其生存和身心健康的;(二)故意以體罰、有病不治、凍餓等方式,給其身心造成嚴重傷害的;(三)強迫或者唆使乞討、從事危險性表演等的;(四)其他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行為。」和第二十三條強調的「遭受強迫婚嫁等以暴力行為幹涉婚姻自由的」,這既具化了家庭暴力的內涵,豐富了外延,也減少了誤區的產生,推動了法律的完善。

筆者還時常處理涉及「離婚暴力」(「分手暴力」)的個案,即離婚或者同居關係解除後(通常是因為家庭暴力而導致離婚或者分手的),施暴者仍然死纏爛打,給受害人造成極大困擾。此類情況尚不屬於法定家暴範圍,因此實際中按照普通人身傷害進行處理。

筆者認為,如果能此類行為能列入法定家暴範圍,可以更好地保護受害人。近期,在其它省(市)對這塊有所突破,出現了對「離婚暴力」發放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個案。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法律的真諦是實踐,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呼聲而不斷完善和進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的認知被立法工作者所採納成為法律條文,到那時,你「眼中」的也就是法律所「定義」的。

王曉翠

人物簡介:省婦聯公職律師、省律協理事、《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起草組成員

貴州省婦聯新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丨省婦聯權益部 王曉翠

編輯丨龍乙潔

責編丨李文娟

審核丨侯清華

相關焦點

  • 家事課堂|疫情導致家暴頻發!家暴反抗指南,你值得擁有!
    家暴話題,微博、微信、幾乎所有的社交平臺談論過太多次。「家暴只有零次」、「家暴不是家務事」……說實話,道理大家都懂。但,現實中,小青幾乎沒有遇到第一次家暴就果斷離開或尋求幫忙的人。而且,家暴之所以成為難言之隱,一是家暴發生大多發生在「屋裡」;二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試問,家裡頭打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都負傷,即使警察上門,又有什麼用?
  • 國際反家暴日丨反家暴律師:共同生活的人之間的暴力行為也屬於家暴
    而在2015年12月27日通過的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採用去性別化的用詞「家庭成員」,來定義家庭暴力行為的受害者。 《反家暴法》有哪些亮點?, 應「九派當事人」的邀請,給大家介紹一下《反家暴法》的一些亮點。
  • 遭遇家暴咋辦?撥打反家暴專線電話!
    ,自行車前飄著反家暴的彩旗。原來,在國際勞動婦女節當天,順德區婦聯在順峰山公園舉行「騎」行動,宣傳反家暴。  當天順德區婦聯除了組織騎行活動宣傳「反家暴」之外,現場還設置了諮詢攤位,派發反家暴小知識的宣傳單、解答群眾諮詢,普及宣傳抵制家庭暴力知識。不僅如此,主辦方還加入了「家暴知識知多少」有獎問答和微博互動環節,市民在現場拍攝照片並發布「支持反對家庭暴力」到微博並@順德區婦聯反家暴就能獲得禮品一份。
  •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赤峰市公布反家暴維權及救助電話!
    2020-11-24 18: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你真的了解家暴嗎
  • 家暴受害者超90%不會報警,反家暴為何這麼難?
    五年多來,萬飛和他的協會接到家暴求助達3000多起,「求助的人大多長期遭受家暴。」萬飛告訴《財經》記者,很難掌握家暴實際的發生率,根據他這幾年的觀察和報警數推斷,遭遇家暴後報警的不到10%,「我們接到的最小家暴求助者是9歲,再小的兒童更不具有報警或向外界求助的意識。」近年來,在媒體的報導中不乏兒童遭遇家庭虐待和暴力傷害的案件。
  • 山東:反家暴維權熱線電話號碼公布 遇家暴可撥打公益熱線
    魯網1月11日訊(山東商報記者 馮心如) 從今日起,家暴受害者可以撥打反家暴維權聯盟公益維權熱線,獲得免費維權服務。去年12月27日,《反家庭暴力法》獲通過。昨天上午,由省婦聯、省社科院專家、省內各高校教授以及來自全省多地市的反家暴聯盟律師事務所在濟南召開反家庭暴力維權研討會,並制定了反家暴維權流程指南。
  • 面對家暴怎麼辦?行唐縣婦兒工委辦對反家暴出力獻策
    12月17日上午,行唐縣婦兒工委辦在政府第三會議室組織召開2020年度反家暴專項工作協商座談會,縣婦兒工委主任、副縣長徐中玲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婦兒工委副主任、縣婦聯主席高俊英主持會議。會上,縣婦兒工委成員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就本部門、本系統反家暴工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進行了匯報,討論通過了《行唐縣反家庭暴力工作部門職責分工》和《行唐縣反家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 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只是第一步
    家暴,已經成為折磨家庭這一「社會細胞」的「癌症」。據全國婦聯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並且有70%的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反家暴擬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這表明:反家暴不會再留死角了。  反家暴一直在路上。
  • 我被家暴了怎麼辦?三步自救,反家暴指南
    中國實施反家暴法後,社會對於家庭暴力的認識在逐漸改變。但媒體報導了的因家暴而死亡的人數是每天1.33個。也就是說,當大部分人在享受安寧的生活時,在這片土地上的某一個角落,就有一個人因家暴而喪生。面對家暴,除了法律的完善,社會的救助和他人的援手外,我們可以勇敢選擇積極自救。
  • 國際反家暴日|你確定,這就是愛嗎?
    國際反家暴日|你確定,這就是愛嗎?「家暴」的話題從未冷卻,但仍有無數的女性遭受著暴力傷害。家,不應成為暴力的溫床,家暴,也不只是家務事。面對暴力的深淵,不當施暴者,也不當助紂為虐的沉默羔羊。容忍換不來覺醒,拿起法律的武器,反抗才能爭取真正的幸福。
  • 《反家暴法》公開課第六講:遇有家暴找警察
    《反家暴法》公開課第六講:遇有家暴找警察 2020-11-21 10: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家暴案,警察為什麼顯得無力?
    「家暴行為可能會觸犯哪些法律?警察處置中可能遇到什麼困難?如何快速克服這些困難?怎樣處置效果更好?」在現行培訓中很難找到答案。各公安院校應支持教師對警察反家暴工作的研究,給一線輸出更多指導性成果,並在教學中加入反家暴課程;各級公安機關要把反家暴培訓納入警察日常業務培訓的內容,幫助警察快速轉變觀念,改變行為習慣。
  • 半月談評反對家暴:法律的觸角如何穿透家庭之門?
    家暴致妻子耳聾 丈夫被判賠19萬元並刑拘雖然這位施暴者已經被追責,但仍然有不少女性生活在噩夢中。南寧的盧某總懷疑妻子趙某與他人有染,2014年一次爭吵後,他毆打妻子導致趙某雙耳失聰。今年,趙某提起訟訴,要求離婚並提出民事賠償要求。10月25日,法院一審判定,盧某賠償趙某殘疾賠償金等共計19萬餘元。
  • 拿"家暴"炫耀!美妝博主教"家暴妝",而你卻當美妝發朋友圈,不合適吧
    如果只是一小部分人認為"家暴妝"是好看的,那麼他們就應該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審美趣味太過"另類"。當今社會文化的審美取向已經十分多元,我並不反對個性化的妝容,只要它不違背基本的公序良俗。
  • 家暴從來不是「家務事」
    西安市未央區百花村社區婦女兒童之家經常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反家暴知識8歲的劉欣穎向記者展示自己在反家暴活動中的獲獎作品「你要是敢和我離婚,你信不信我殺了你全家!」「他是喝多了酒才打你的,娃都這麼大了,再忍一忍。」
  • 打兒子算不算家暴?不惹對方生氣能不能解決家暴問題?大東反家暴...
    為進一步普及反家庭暴力法,提升廣大婦女兒童反家暴意識,值11•25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又稱「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到來之際,大東街社工站在三角市籃球場附近開展「橙色大東」反家暴宣傳活動。「遭受家暴後可以向誰求助?」「什麼東西可以保留作為家暴證據?」活動現場設置了宣傳攤位,社工和志願者通過向居民提問,科普反家暴法的內容,引導居民如發現身邊存在家暴行為及時制止並向相關單位求助。
  • 如何有效逃離家暴?扭轉了2000多家暴受害人命運的退休警官說……
    缺乏法律知識、經濟依賴、難以確定自身處境等原因,也是許多受害人觀望和猶疑的絆腳石。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暴故事被聽見,家暴的普遍性也讓人脊背發涼。如何面對和處理家暴案件,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 泉州因家暴年報警1418起
    經警方初步調查,該女子因不堪忍受長期家暴,揮刀將熟睡的丈夫殺死。 …… 家暴悲劇,令人扼腕。面對家暴,如何制止? 作為我國首部反家暴法,《反家庭暴力法》明確了家庭暴力的性質和法律責任,讓有關部門對「家務事」的處理變得有法可依,家庭中的弱者也因此多了一道法律的「護身符」。
  • 【反家暴服務】秀洲區社會組織參與平安建設公益創投項目 家暴預防...
    【反家暴服務】秀洲區社會組織參與平安建設公益創投項目 家暴預防調解講座順利開講 2020-08-07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待家暴零容忍,如果Siri能「殺」死那個家暴男
    家暴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話題,並且這類家暴者永遠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有人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瘋狂英語李陽曾經因為他獨特的英語教學方法風靡全國,而多年之後又因為家暴醜聞再一次轟動全國。當時隔7年之後,李陽依然在為他所犯下的錯找藉口。據RGQ報導李陽再次提起當年的家暴風波:「有人問我,你把你老婆打一頓,對孩子有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