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
建水古城,一座位於雲南省南部的邊陲小城。這座距今1200多年的古城,從元代開始便是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也是一座國家級歷史文物名城。
建水自古便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古城內依然保留著眾多人文古蹟。歷史上這裡曾經有「七寺八廟」之說,如今漫步古城之中,依然能夠邂逅許多古寺遺蹟。
沿著建水的主街臨安路一路前行,便能遇見好幾處古老寺廟,位於建水文廟對面的普應寺便是其中的一座。普應寺又名觀音倉,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公元1466),距今已有554年歷史。根據寺外牆上的簡介得知,如今這座寺廟為清代重修,且已被列入紅河州文物保護單位。
和遊人如織的建水文廟相比,普應寺則冷清多了。走入其中,不大的寺廟十分安靜,除了我之外再沒有任何遊人。這大概才算是真正的佛門清靜地吧。
普應寺不大,只有兩進院落,前殿大雄寶殿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後殿丈八觀音殿中供奉著觀音菩薩。另有山門殿、迎客堂、法堂等殿宇若干間。
和其他寺廟以大雄寶殿為主殿不同,普應寺內的丈八觀音殿建於一米多高的石臺之上,為全寺的最高點,頗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仿佛為寺內主殿之所在,這大概也是普應寺又名「觀音倉」的原因所在。
普應寺內環境清幽,寺廟不大,但草木繁盛。行走其間,心情也漸漸安靜下來。
丈八觀音殿前臺階之下的池塘之內,別有一番景致。假山、紅魚、荷葉,還有盛開的好幾朵蓮花。其中有一朵(下圖),顏色紫中透藍,隱隱約約感覺到,這莫非就是許巍歌中唱到的藍蓮花嗎?
一個人靜靜地站在普應寺內望著這朵蓮花好久,便出了寺門,重新回到了臨安路上。神奇的是我在普應寺內遊覽時,從頭到尾沒有遇到一位遊人,足見這座寺廟的清靜。
在雲南眾多的旅遊目的地中,建水古城是相對小眾的一個,確實十分鮮活的古城。這裡有建水文廟、朱家花園、清代考棚等著名景點,也藏著許多如普應寺一般的人文古蹟。這些古蹟都沒有門票,沒有商業化的包裝,卻保留著這座滇南小城的人文印記。如果路過,你不妨來看看吧。
想了解更多冷門又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