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殺死貓是一句西方的諺語:The Curiosity Will kill A Cat。 講的是一隻可憐的貓咪,好奇心太強,想知道餐桌上的罐子裡到底是什麼,結果掉到了滾燙的湯裡,一命嗚呼。
這是警告我們,在人生中,不要做個好奇心過剩的人,否則,你就是那隻下場悲哀的貓。
何為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正常情緒,是人類對一些事物表示特別注意的情緒;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是人類喜歡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狀態;好奇心也包含人類對非常態的嗜好或熱情。
心理學家認為: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個體尋求知識的動力,是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徵。
原來,好奇心是正常人類的優秀品質。沒有好奇心的人是不正常的!
但是,有好奇心的正常人類為何常常會受到警告呢?
這是因為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局限性造成的。
在集權社會,在森嚴的等級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的。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已經是洪福齊天了,你就應該知足常樂了!
但是,有一部分人一旦解決了溫飽問題,他就不守本份了,他的好奇心就開始蠢蠢移動。他就想窺探上流社會的秘密,他就渴望成為社會的主人,他就覺得他應該有知情權!在等級社會,在特權社會,你要求有知情權,這太危險了!這太過份了!你這不是找死嗎?你這是想做那隻悲慘的貓啊!你的好奇心已經過剩了!好奇心過剩的結局你難道不清楚嗎?
在集權社會,在特權社會,有好奇心確實不是一種好品質,因為這會給你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所以,一個孩子,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如果你愛他,你就應該想千方設百計去摧毀他的好奇心!如果你愛他,你就應該徹底摧毀他的想像力。因為好奇心會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啊!
因此,在集權社會,在特權社會,教育的目的就是摧毀孩子的好奇心,教育的目的就是摧毀孩子的想像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孩子的生命權,他才能順順噹噹活到壽終正寢啊!
正常人類對真相的渴望,源於對人類平等的追求,源於對知情權的肯定。但是,在集權社會,在特權社會,「真相」是分級的,文件只傳達到哪一級就是明證。普通百姓,只需關注自己的飯碗,其他的事情,統治者讓你了解多少,你就只能了解多少,多了解一分,就壞了政治規矩,你就成了悲慘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