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這種喜歡小眾獨立音樂愛裝X的人,肯定也喜歡小眾品牌。不管衣服還是護膚品,打上小眾我都忍不住多瞧幾眼。
比起小眾音樂小眾衣服品牌,對於小眾護膚品,我總是比較謹慎。爛臉二十年,這幾年有錢了開始好好護膚的人來說,臉就一張,怎麼可以不謹小慎微。
事情的起因。
在一個國內第一個賣小眾潮牌的個人網店。
我發現了一個牌子。
除了香的有點造作,其他都還蠻好的。
法國的同學年底要回來,問我要帶什麼東西嗎。
我說creme simon,你那邊的法國小眾品牌。
廣告寫的可是很清楚呢。
法國。知名。護膚品牌。人盡皆知。
然後同學一臉懵逼的回我。
然後我去總局大人查的備案。
然後小夥伴用谷歌地圖搜索了這個地址。這個門口寫著59的是工廠還是實驗室?
還是說法國的實驗室都跟九頭蛇基地那麼低調嗎?
門口都不掛個牌,說是XXXX實驗室?
還是說工廠?為什麼有種小作坊的感覺?
還是說它地下有一千平米的生產空間,二樓是員工宿舍?
小眾品牌,可不是一個小眾到連生產國都不銷售的東西。
法語我不懂,法國同學說,這是一件年營業額200歐的公司,是一家掛名公司。
我驚覺,天吶!我避開了朋友圈轟轟烈烈的臍帶血幹細胞鮭魚精華,還是避不開這種打著小眾品牌便宜又好用的還可以裝範的小眾東西。
然後…
美亞沒有銷售creme simon任何產品。
法國亞馬遜也沒有。
作為一個「法國小眾產品」,無論官網還是產品,全是英文?
官網上的第一個地址還是新加坡?
我去查了creme simon的商標。
說好的1860年呢?
註冊地址倒是法國…
作為一家號稱小眾高價潮店。
是的,我順便diss了一下於小戈。一個做國外小眾品牌的運營者,選擇品牌的時候請更加注意。
於是,我在他們的群裡,發了一下言論。
於小戈中英文混雜一副蜜汁態度跟我有了如下互動。
hello?我做代購?所以比較鑽研?
李雨桐作為正面剛的典範,教會我,剛一定要有石錘。
(我的朋友圈截圖。我完全不知道,於小戈團隊截圖我的朋友圈是什麼意思?是說我小樣5塊錢太貴了?還是說小樣要免費送?運費誰出呢?畢竟江浙滬運費都要6元了。)
作為一個法國本土根本就沒有銷售的產品。
正面剛了這麼久。總算得到了於戈的回應。
我做代購就是因為小眾品牌,我見過太多野雞牌子說自己法國義大利德國美國小眾品牌。
作為一個小樣賣5塊錢的代購…謝謝於戈在群裡給我打廣告。可惜我小樣就一個。
(感覺賺粉絲錢的各種網紅博主都不怕得罪粉絲。反正死了一個還有千萬個給她送錢。)
最後…by the way,真的很討厭這種中英文夾雜端著一股勁兒的人呢。
(篇幅有限,全程手機打字,想看全部聊天記錄的,我做張長照片)
而且第一次跟網紅博主正面懟。對於,於小戈團隊,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態度很差,非常氣憤一定要我寫全過程。
不論我身份是什麼,作為顧客,我們是你們的老闆。小程序的店鋪,為什麼沒有評論?!
對於你們衣食父母的質疑,避重擇親,轉移視線,吃相太過難看。
這不是挑剔。這是負責。
法國朋友說當年被如新害得再也不相信小眾品牌,寧願被大牌騙也不要被小眾耍。
立貼。隨時更新,隨時扒皮那些連本國都沒銷售的小眾品牌,卻在國內轟轟烈烈的吹捧。
creme simon 一個號稱1860年的法國產品,卻連在法國本土一家店鋪也沒有。總部在新加坡,已在國家化妝品總局備案,目測會進軍國內。谷歌上找不到2014年以前的新聞。
官網打開非常順利,懷疑…伺服器在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