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童鞋剛接觸手工皂的時候,開始會存在疑慮—皂皂是鹼性的,能用來洗臉嗎?
事實上,在一般認為對皮膚病有益的溫泉水中,多半是鹼泉!對洗淨劑是否為弱酸性,其實不必太過神經質。我們的皮膚調節弱鹼性的能力,比我們想得要強得多。而且,對於皮膚來說,調節弱鹼性所花得時間比調節普通護膚品中的防腐劑、表面活性劑、軟化劑、酸鹼調節劑等化學添加劑所花的時間,要少得多,而且沒有副作用,也沒有後遺症!
冷制手工皂的PH值一般為7~9之間,呈弱鹼性。大部分冷制皂的PH值為中性7或者弱鹼8,如果是使用純橄欖油按照冷製法制皂,因為熟成速度相當慢,大概熟成日PH值為9,隨著存放時間變成PH值還會繼續下降,使用感更好。只要PH值在10之下,沒有關係,可以放心使用。手工肥皂的情況並非靠鹼性來去汙,也靠充分含有的天然甘油或過剩油脂的效能,因此即使PH值低,也能夠充分發揮洗淨力。
首先,皂皂Ph值的大小不能反映其清潔功效的好壞,Ph值為中性未必就能清潔溶解人體表面的汙垢,尤其是包括皮脂、死角質細胞、灰塵等酸性汙垢。
其次,皮膚自身就有很強的Ph值調節功能,質量合格的皂皂Ph值大小也與是否刺激皮膚並不直接相關。皂皂對皮膚的刺激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Ph值中性不應該成為認定是否刺激皮膚的直接標準。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首先應該根據個人對清潔用品的不同需求(比如滋潤護膚、除菌抑菌等)並根據自己的膚質,即乾性皮膚、油性皮膚或中性皮膚來選擇信譽良好的產品,而不要被所謂的概念炒作誤導。
各品牌的洗面奶酸鹼度從5.5-8.5不等,也就是說弱酸性弱鹼性都有。中國國家標準規定,洗面奶的PH控制值在4.5-8.5之間,所以說,你拿到一隻洗面奶,他有可能是酸性的,有可能是鹼性的,酸鹼度並不是洗面奶好壞的評定標準。
普遍的理論認為,皮膚是偏酸性的,長期使用偏鹼性的潔面產品,會破壞皮膚的皮瓣層,清潔過度會刺激皮膚越來越油。我不知道這番理論是否是臆想或者是的確有實驗證明,但是很多大牌洗面奶仍然是弱鹼性的,這就說明弱酸或者弱鹼並不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改變酸鹼度簡直是太過容易的事,加入檸檬酸即可,我相信大牌化妝品的實驗室要比我厲害的多。)
再說一個關於酸鹼度的問題,自來水是酸性的還是鹼性的??中國國家標準 ——生活飲用水,pH值是大於6.5小於8.5,所以,各位如果非常在意酸鹼度的話,請用蒸餾水洗臉,因為自來水都有可能是弱鹼性的。
3、手工皂都是弱鹼性,長期屯皂能不能屯成弱酸性?
每次我看見有淘寶店主強調自己的手工皂都是中性的,屯皂半年以上能達到弱酸性,我只能呵呵一笑,手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鈉本身就是鹼性的,無論如何都不會變成酸性的。
[背景資料]:
1、論文名稱:用封閉實驗測試肥皂Ph值對皮膚刺激性的影響
《美國皮膚科雜誌》,1988年第18期,第62—66頁
內容概要:
用Ph值在4—10.5之間的某溶液做封閉實驗,不同的Ph值的該溶液對皮膚都沒有不良刺激。
用不同Ph值的8%的某種肥皂液做實驗,也顯示Ph值和皮膚刺激性無關。
結論:在正常使用肥皂,甚至在某些過度使用的情況下,Ph值不能作為判斷肥皂液是否對皮膚有刺激性的指標。
2、論文名稱:皮膚適應性實驗——皮膚清潔用品開發的重要性
《化妝與美容》雜誌,1987年,第102期,第89頁
內容概要:
將不含表面活性劑的某溶液的Ph值分別調節至4、5、6和10,並做封閉實驗,持續30小時不間斷,沒有跡象顯示Ph值與皮膚刺激有關。
3、護膚功效比較實驗
《化妝品化學》,1986年第5期,第309~327頁
內容概要:
實驗用品:肥皂和合成表面活性劑
清潔功能的比較:用從礦物油中提煉出來的蒽(en,有機化合物,工業上用來製造有機染料,可以從分餾煤焦油中提取)把皮膚弄髒,然後使用這兩種不同的清潔用品清洗,並以螢光分析法測試剩餘的蒽含量。結果顯示肥皂的清潔能力比人工合成的洗滌劑強。
殘留在皮膚上的表面活性劑可以陽離子染色法來測試。人工合成的清潔劑比肥皂會在皮膚上留下更多的表面活性劑,而且殘留時間更長,並且會更深入到皮膚的裡層。
使用肥皂清洗後,皮膚的Ph值發生明顯變化的僅限於最外面的2~3層,而皮膚表面的角質細胞層有大約50層!
看完帖子的童鞋們應該都明白了吧。電視宣傳、商家說的未必就是真的. 有的企業出於市場競爭的需要,將「Ph」值(即酸鹼度)的概念用於皂皂的商業炒作。其實皮膚組織裡的角質蛋白,如果接觸到的Ph值高於它自身的等電子點,角質蛋白便會帶有強烈的負電荷。由於大部分的汙垢粒子和細菌都是帶負電荷的,且同性相斥的作用,在鹼性環境中他們易於從角質蛋白的表面脫落。若是角質蛋白處於酸性Ph值,皮膚表面便會帶有正電荷,由於異性相吸的作用,這些汙垢粒子和細菌就會附著在皮膚上。如此看來,最有效的皮膚清潔用品應該是帶負電荷的,並呈鹼性。
https://hkafei.taobao.com/
黑咖啡的手工皂喔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