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420元的蘭蔻粉水僅需160元,760元的極光水僅需350元……別相信,這些都是「冒牌貨」!低價購得假冒的7000餘瓶蘭蔻柔膚水、近2000瓶精華水等貨品,並由直播、零售等渠道銷售獲利。日前,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對犯罪嫌疑人王某、徐某傑批准逮捕。「國際大牌」的流水線
王某和徐某傑共同經營一家貿易公司。其中,徐某傑負責銷售和貨物倉儲,王某主要負責進貨。
2020年5月,在王某朋友的介紹下,楊某(已取保候審)成了王某所售賣化妝品的主要來源。蘭蔻極光水350元、粉水160元、迪奧口紅100元……「這些化妝品賣出價格是市場價的一半左右,真的貨品根本是拿不到這個價格的,這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楊某到案坦言,為了掩人耳目,他還會真假混賣。
2020年6月29日,王某公司入駐了某海淘平臺,對外出售這些假冒的化妝品。在這期間,該海淘平臺對這些化妝品進行了多次收樣檢測,結果顯示僅有1件蘭蔻極光水是正品,其餘均為假冒,該平臺隨即註銷了王某公司在其網站上註冊的帳戶。
嘗到甜頭的王某他們不甘心放棄這些化妝品的售賣,在金錢的驅使下,仍然選擇鋌而走險,換個平臺繼續銷售。
沒有授權,P圖來湊
看到市面上有好幾家競爭對手在銷售蘭蔻化妝品時,都有一份「特許經銷協議」,王某心慌了,「別人都有,我們不能沒有。」
王某決定為這批假貨包裝一個「正經血統」——偽造歐萊雅公司的「特許經銷協議」。為了便於後期這些假冒化妝品的銷售,王某自己摸索著P圖技巧,在電腦上偽造了1份「特許經銷協議」。此外,王某和徐某傑還找了幾個臨時工,在倉庫存貨上貼上蘭蔻的中文標籤以及海關膠帶,企圖讓這些假冒化妝品更能以假亂真。
為了吸引更多賣家,拓寬營銷渠道,王某不斷調整運營模式,通過網紅直播帶貨、零售(微商)等途徑,出售這些所謂的「大牌化妝品」。
今年8月,王某網店正好趕上入駐的購物平臺「8.18」購物節的活動,他還找了一批朋友為自己的網店刷單。王某讓這些朋友下單、付款、收貨,然後再把貨款返給他們。通過提供免費化妝品來換取好評的方式,王某的網店也積攢了一些人氣。
揭開「山寨大牌」的面紗
擺放凌亂的房間,陰暗狹窄的地下室,箱子上隨意貼上的蘭蔻中文標貼及海關膠帶……這便是王某公司的「國際大牌」化妝品出庫前的「最高配置」。
2020年7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虹橋派出所接報一起詐騙案,在處理這個案件的過程中,警方順藤摸瓜發現了王某等人共同銷售假冒蘭蔻品牌產品。8月19日,警方與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王某公司租借的倉庫內查獲尚未銷售的假冒蘭蔻柔膚水1600餘瓶、精華水200餘瓶等產品,貨值共計人民幣35萬餘元。
檢察官提醒,發家致富無捷徑,利益面前需理性。電商時代的到來,優化了消費者購物體驗,也讓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渾水摸魚的歪心思。經營者售賣假冒產品,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商標管理秩序和市場競爭秩序,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多了解真假化妝品的基本知識,切莫貪圖便宜給犯罪者可乘之機。